春天的散文诗歌_春天的散文诗歌短一点
黎明。是诗歌出发的时辰。
本期来源|《散文诗》2023年第7期
▾ 点击收听 ▾▲《春光,诗与梦的花篮》音频版 主播:醉卧颂黄庭
▾ 点击播放 ▾关闭观看更多更多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春光,诗与梦的花篮》视频版
春光,诗与梦的花篮◎谢明洲黎明把目光投向东方投向曦光渐渐浮升的海岸把目光投向更远处:投向泪水与火焰所抵达不到的地方多少年了,多少次了漂泊者总是把曙光读作早晨的金子微风吹拂,鸟鸣滴落挂在草叶上的露珠盈澄熠闪。
黎明是诗歌出发的时辰是乡愁和想象力最初翻动时间之书的时辰永远是2023.2.10再改狄金森的花篮在北方的冬日之晨,是谁如约而至痴痴地凝望,让自己的乡愁被初升的曦光温切地照耀曾经旷阔的梧桐树叶早已随秋风去远。
有痕或无痕,荣辱悲欢,不移初衷地在岁月里疏疏密密,自耀其辉远远望见,那个手提花篮的人正从黎明中走来盈盈款款地走来一路播洒着晨光的璀璨一路播洒着爱意的明媚鸟儿们开始轻试自己的歌喉冰雪和郁积在胸中的忧思开始融消。
那个手提花篮的人走过我的窗前,并久久地伫立我的诗章沐浴到了粼粼的曦光和爱意那个手提花篮的人,她的名字叫:艾米莉·狄金森她说:诗人可以舍弃所拥有的一切但,必须牢牢守着自己亦冷亦暖的白日梦和亦歌亦泪的那只花篮。
2023.3.12改定初春的白一种白三月春光里的白一种白高贵的白,豪情万丈的白一种白纯粹的白白玉兰的白一种白苍凉古老的白白,白白玉兰的白空话连篇和滔滔谎言永远望尘莫及的白2023.2.28初春的梦梦见故居后院的一棵老榆树,和爬上它的枝丫采摘榆钱的快乐。
时光之水匆匆地流流啊,流漫过黄昏,漫过黎明漫过春夏,也漫过秋冬而在许多时候:却漫不过一纸谎言梦多了常常会翻船无梦呢,船又会停靠在他人的堤岸初春有梦甚好即便无船却有濡染花香的几行诗句疏淡一些,清浅一些,也无碍的。
2023.3.14初春的雨黎明时分,淅沥的春雨敲击着窗棂凉意与几分问候,在此刻:已省略掉许许多多自命不凡的文字滴答!滴答!这声音:盖过多少举世闻名的乐章就忆起:祖父躬耕劳作在黎明或黄昏时的身影和为他遮挡了一生风雨酷暑的那顶破旧发霉的草帽。
人总是要怀有一份感恩之情的:比如对这初春的雨比如对父辈们的养育训诫比如对一年四季都忙碌在田间地垄的——那些伏下身来躬耕的人们2023.2.8初春的风癸卯年正月十九执意的初春的风吹过岸柳的枝条浅漾鹅黄湖水微澜。
漾如时真时幻的旧梦风吹云翳悠然风也吹,无枝可栖的泪与歌悠然而可敬可慕的初春的风:它自己可否悠然?回眸望时:细细一数,挥泪斩马谡者尚有几人?策马不肯过江东者又尚有几人?初春的风吹过乍暖还寒地吹过吹醒大地,也吹醒江河。
不防细数一数:我们播进光明里的种子,到底长出多少善良和背叛?2023.2.10初春的雪初春的雪飘落在时光之阶上六角形的花素洁之晶,冷冽之盈,纷扬之浩荡不羁不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不是欧内斯特·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也不是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更不是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而是雪是初春的雪是飘逸着的倒春寒是纯之又纯,晶之又晶的初春的雪是永远落在梦边,落在心岸与诗笺上的雪是一片雪花落在另一片雪花上的雪,是另一片雪花落在更多雪花上的雪。
2023.2.9初春的月何以是这千年妩媚的:初春的月未曾相许相约的,灼灼的泪与疼迎春花嫣然已黄岸柳们细细长长的枝条也随风浅漾起舞了来到河岸我等待一只载满春光的船亮亮的,盈盈的:初春的新月升起来未曾相约相许的泪与疼,却也落下来。
继而便是:受宠若惊的诗句落下来初春之月,累累不绝的恩德与鞭策,落下来,落下来2023.2给书者……其实只需要一点点墨并不张狂却有恣肆的洇润漫溢与渲染平淡遥渺且神秘,且莫测是意绪与激情所致也是极具想象力,逸远与沉凝,百年一遇的相逢。
书者嫣然一笑苦罢乐罢仅此一笑足矣,妙矣2023.3改定书之诗——赠给自己的藏书(1)就从这一册书开始从《保罗·策兰诗选》开始别致与滔滔不羁光荣与耻辱的胆战心惊;以及字词们一次次地魂不守舍坐在春天的对面策兰的眼睛里蕴满了寒冷和不可匹敌的力量。
仅仅是诗仅仅是爱仅仅只是为了诗与爱——他的无与伦比的磨难和想象力他从巴黎的米拉波桥上纵身一跃河的水流并没有停止自己的汹涌奔腾于是,就有许多许多的黑暗恶魔般在光明中笑出了声音之后一个世界开始承接着再也无力按下的心潮与疼痛。
再之后更多的以泪洗面的淙淙漫漫的诗句:绽放出了拒之不能的亘古未有的沉郁与光芒注:《保罗·策兰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孟明译,2010年9月出版2022.10.20船与诗句黄昏时分逆光下的一只船随海风浮摇晃动。
恰似用荆条编制成的长方形的筐岸很近夜很近导航灯很近李太白的月光很遥远杜少陵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很遥远苏轼的大江东去很遥远梦,火焰,诗句,都很遥远忽而:近的,渐渐地变远了;远的,渐渐地变近了2023.3.4
端坐旷野的向日葵飞鸟和群山匿隐之后,向日葵成为居住旷野中间的唯一愤怒盖世的金黄植入骨髓与魂魄的不屈梅雨,狂风,箭簇,以及火焰它们打不开谎言美丽又坚韧的门还有更多的云团和梦想哪里也不去就这样安然地端坐旷野,被阳光恩宠,抑或被雷电击打。
端坐在旷野,等待最柔软的琴声如期到来等待最无情却又是最渴望的镰刀如期到来2023.2改定春风吹过桃枝一些乍暖还寒的风吹过二月的山冈吹过颤颤巍巍、憧憬密布的一树又一树桃枝属于旅者的,依旧是栈道冷冷,沙海茫茫。
我听到了漫过记忆和累累伤痕的水声而缕缕春风,已经吹过二月的桃枝了,该是记下一些温暖与粼光闪闪文字的时候了真的是这样,一些文字犹如桃花一样开出了:羞容洋溢的,一树树色泽亮丽的诗句2023.3触目惊心的樱天生丽质的樱花开了,坦然而热忱。
樱花把树枝压低,再压低且令我的想象力和仰慕之情,找不到表达的方向不曾忘怀的拙句:樱花让一切欣赏者,让整个世界——触目惊心樱花是一百度以上的水,燃至沸点;樱花是零度以下的水,冷凝成冰樱花如潮亦如海樱花是澎湃在春光里不歌即在,却又采之不易的丽媚:
至尊和高贵2023.3.24迷途不返的诗年望八十却说不清一首诗怎样降临时辰雨雷电和奔跑的马匹偶然性穿透力和文字的磨练黑夜里微不足道的一缕光孤独,且被一支暗箭不由分说地射中中了便不再是原来的你了中了诗句便迷途不返了。
自此:你和你痴迷的文字——且苦且乐地尽享着绵绵不绝的恩宠与精雕细刻从此,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2023.3.9鲁迅公园遇雪来到公园的时候,纷扬飞舞的雪花已经密不可数了石阶,枝丫,沙滩,它们都在兴高采烈地试穿着一件天赐的银装。
拾级而上,或俯阶而下足下踩着白花花的银子心想,此刻,我该是一个富足的人了吧看呐,岸畔已是连绵茫茫的白了而不远处的海水,只在捧接雪花的瞬间嫣然一笑;之后,还是不移初容的蓝1976年冬天和2017年冬天我两次来鲁迅公园,都遇上了雪。
真的是一种天意?在这里,不用登高就可以看到海景;就可以听到海涛拍击礁石的绝妙音乐;就可以看到林立起伏的绿树红瓦每次来,我总是在这里小坐我会在这里重温先生的滔滔热忱与高尚品德;重温先生铁骨铮铮力透江山的文字。
我觉得,在这里:我离先生更近了一些,离先生的精神更近了一些我看到:就在此时,有一片不羁而舞的最高处的雪花,正从空中飘下来,飘下来2023.3再改一部分这一刻的阳光抚照着秋阳下的那一丛菊花且令我深蕴在心里的所有倦意与惆怅顿时消散。
黄灿灿的菊花赐给我璀璨,丽艳赐给我凛然,蚀骨之疼,和波及当今,波及远古的箫声我知道,黄昏渐深我正在一天天步入苍老我将忘却一切我也将告别一切只把善良和爱意留下只把它们留在心里努力着,铭记着,让自己成为美好与纯粹的一部分。
小小的一部分,微不足道的一部分2023.2.19再改旧事如鸟何以有如此之多的旧事闪耀?像叶子和花朵一样,它们已经凋落在岁月的尘土里了却仍可以死灰复燃记忆是一只生着神奇翅羽且可以飞越时空的鸟儿涛声近来又远去。
窗前的墨菊在承接了霜意之疼以后,绽放出许多花朵所无法抵达的艳丽与光芒亦如不计其数的旧事面无愧色的熠熠生辉当然,在下一个黎明或黄昏,这些旧事一定还会醒来:它们有的兴奋得手舞足蹈,有的还流下了激动而不可抑制的泪水。
是的,旧事如鸟,它们是一群生着神奇翅羽且可以飞越时空的鸟儿2023.3.6海棠依旧如此仰敬的海棠粉色与白的淋漓依旧在柳枝以远在苦菜花以远在《野草》以远这一刻,那里各有些怎样的述之不能的景致?是谁说过:懂得赏花的人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而我要说:懂得惜花的人会有不一样的忧伤和疼痛道是:海棠依旧,海棠依旧却又见:思项羽者日日少,而过江东者日日增2023.3.20就在这一刻肯停下来吗?总是不肯总有水,总有爱,不肯停下来美丽危险绝望就在这一刻。
开在梦里的:不惊,也不喜,那一朵诗意的睡莲夕阳正渐渐远遁穿越茫茫沙漠的驼铃义无反顾会停下来吗?水,爱与痛:不肯,总是不肯停下来2023.3改定致菊花寒意之侧,有菊花在霜的刀刃上凛然而舞远远没有结束,年复一年的梦中寻觅。
哲人说:得而复失罢,失而复得罢,结局是早就注定了的一只鸟翱翔在暮秋旷远的高空云朵白得无以复加,天空蓝得无以复加而许多人,在守望与等待中领略并收获了罕见的美丽襟怀继而坦荡起来是菊花,还是菊花在霜的刀刃上的凛然之舞,推迟了我的激情与想象力的谢幕?。
2023.3.26低处的小蓝花在小区散步,甬道边一丛小蓝花默默开放开在春天里开在低矮处叫不上它们的名字小小的蓝色花:一大群形影瘦弱的乖孩子它们开得好可爱,却也开得让人好心疼开在低矮处,低到稍不小心就会把它们踩回泥土里。
我喜欢这群穿着蓝色衣衫的乖孩子我喜欢它们我打心里喜欢这开在低矮处的春光:微小,活泼灵动,叫不上名字的熠熠耀闪着的春光我要把这群乖孩子领回家让它们自由快乐地住在我的诗行里2023.3.26阿炳和他的二胡各怀心事的人们低低走动。
一言难尽的世界低低走动微风,白云,之后有绵绵淅沥的细雨他从许多的旧事里领取些许温暖然后,去修那把破旧的二胡找不到合适的一根弦还缺少松香他还想修一修自己用耳朵听来的人生风景,世界上,却找不到属于盲人的一盏灯。
他泪流不止。一言难尽的世界低低走动。他和他的二泉映月面带倦容地在时光之里之外低低走动。2023.3.2
创作手记散文诗:一种光明的抵达2006年2月,我因患突发性心肌梗塞,差一点儿被病魔挡在了花甲之年的大门以外自那时起,我的写作发生了很大的,不,应该是特别大的变化我说的是我的写作状态与写作内容我的目光与追求转移到了另外一个崭新的地方。
我开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亲近大自然,开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仔细,也更加认真地阅读大自然,开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入,也更加虔诚地洞悉大自然之后的17年,我写下了数百章散文诗,大都与大自然有关,都是记录和吟诵大自然之美丽之博深之神秘奥妙的。
坚持不懈地努力让我收获了意外的惊喜:我的散文诗《聆听自然》(9章)被编入《大学语文》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0)这一组《春光,诗与梦的摇篮》也不例外,亦是聆听自然的新收获、新尝试我越来越觉得,大自然的美丽是永恒的,广阔的,无以复加的。
我愿以笔相许,以诗相许,以心相许对于一个诗人来说,敬畏自然,亲近自然,聆听自然,心融自然,该是一种永无悔意的选择我希望我的诗章,是雪与冰燃烧时所迸发的火焰,是颜色被画家涂于阴影中却执意要发出的光芒,是被风吹落而坠于大地怀抱却没有一分悔意的青果……。
诗与散文诗是一种幽微也是一种博大,是一泓淼淼温柔的湖水,也是一座苍苍肃穆的山脉;是一种激情浩荡,也是一种心绪安然,是一种亲切的抽象具体化,也是一种生动的具体抽象化,是一片遐思,在凝望,却又十分不易进入与采撷的奥妙景色。
没有什么能比在诗里读到的更让人情愫涌动的美妙景致了:柔美如水,丽艳如花,冷晶如霜,沉重如铅,奔放如潮,迅猛如电,或浮升或跌落决无半分彷徨,或低沉或激昂决无一丝掩饰诗歌的光荣如同一只自由飞翔的鸟儿,它可以亲近每一株坦诚与想象的生命之树,但是,它决不在慵懒者与虚伪者的门前栖落。
一个平庸的诗人与一位伟大的诗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平庸的诗人只能唤起我们对许多事物既有的感觉;而伟大的诗人却能使我们如梦初醒地发现从未经验过的感觉对于我的生命,诗和散文诗是一种光明的抵达我必须珍惜剩余的年华,我必须不断地提醒自己要努力地写作。
因为:春天一闪就过去了生命一闪就过去了评论从“书写自然”到“自然书写”——读谢明洲《春光,诗与梦的花篮》◎师 飞在《狄金森的花篮》中,谢明洲借艾米莉·狄金森之口说:“诗人可以舍弃所拥有的一切但,必须牢牢守着自己的亦冷亦暖的白日梦。
和亦歌亦泪的那只花篮”这与其说是一个宣言,毋宁说是一种抗辩;一种只有在艰难的抉择之后才会发生的抗辩,它不是一种对外的姿态,而是一种对内的省察正是在这一朝向内部的、不具有任何说服性的省察过程中,一个诗人意外地抵达了诗写之外的地方。
我拒绝承认书写自然是为了聆听自然、热爱自然或服膺自然之类的套话就此而言,当谢明洲在创作手记中申言“大自然的美丽是永恒的,广阔的,无以复加的”时,我认为他有意无意地隐藏了自然的另一面;因为在所有皈依式的体谅之中,都隐藏着一种不无叛逆的决策。
要之,在“书写自然”的行动背后,潜伏着一种“自然书写”的心境;这意味着,“转向自然”本身并非一个自然转向,而是一种勇猛抉择首要的问题在于,人和自然是一种什么关系?人是属于自然的部分吗?抑或是超乎自然的部分?关于自然的诗写是为了在人和自然之间划出一道界线吗?需要如此吗?据齐泽克观点,主体是天然无家可归的,无论是自然还是文化,人都找不到自身的确切点位——质言之,在究极意义上,“家”是一种不可能的构造之物。
所谓“诗意地栖居”,终究只是一个诗意的想象,一种无可奈何的虚构一方面,人不可能沉浸于自然之中,毕竟,人不是动物;正由于此,人,才会通过一系列劳作来改造自然,并筑居于世界另一方面,人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地休憩于任何一种文化中,因为文化作为历史构造物本身内含一种不稳定性,文化总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甚至颠倒;钟情于农业文明的田园抒情诗人之所以必死无疑,正是因为他们难以承受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绝对异质性。
《初春的雪》中,“雪”的不完备性充分显示了自然的“不足”表面上,“雪”是无数雪花的集合,“是一片雪花落在另一片雪花上的雪,是另一片雪花落在更多雪花上的雪”;然而,“雪”(或者自然)就此能完成自身并展现完满的面相吗?绝无可能,它永远需要人工的介入——“是飘逸着的倒春寒。
是纯之又纯,晶之又晶的初春的雪是永远落在梦边,落在心岸与诗笺上的雪”如此来看,自然之“雪”永远有待于人工之雪来完成意义缝合,但这一缝合过程永远无法完成话说回来,未被征服的自然为什么格外诱人?正是因为它与残酷为邻,并因此而显得温柔无比。
当田园诗人们看到自然温柔的面纱时,自然本身的残酷面相被消解或忽视了,至少是被压抑了;这种压抑无异于另一种残酷请务必记得来自本雅明的教诲——因为自然是无声的,所以,自然悲痛不已与此相应地,《初春的风》所揭橥的则是文化——或者直接就是历史——的“不足”。
“回眸望时:细细一数,挥泪斩马谡者尚有几人?/策马不肯过江东者又尚有几人?”这里对果决和优柔所作的历史性回溯充分暴露了诗写者本身的心迹表面上,“初春的风”悠然吹拂万物,实际上,它本身也只是一个历史的症候;也正是“风”的悠然暴露着历史作为已逝之物的残忍——“挥泪斩马谡者”和“不肯过江东者”同为历史的一个强力标记,各自从不同位面托出了历史作为巨物的不可思议。
如上,作为主体性的标记,诗人既不能容身于自然,也无法安居于文化,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对于一个诗人而言,他必须体认到自然和文化本身——正如拉康所言——“并非全部”自然和文化均无能力覆盖一切,二者皆是“过剩”与“不足”;因为“不足”,所以,产生了“过剩”。
人们习惯于将文化理解为由于自然的“不足”而导致的一种“过剩”,即是说,因为自然的失败,所以人类不得不发明文化;然而,问题的另一面在于,文化也是一种“不足”的失败之物,这正是人类时刻有回归自然之冲动的根本缘由之所在。
无论如何,自然和文化内在地包含一种无法被弥合的否定性如果我们听从黑格尔的建议,那么,最好不要把用以改造自然的文化视作自然的外在之物,也不要把从根本上改造自然和文化的诗人置于自然和文化之外,而要将其理解为:自然和文化本身带有自我否定的契机,作为主体性标记的诗人不过是把自然和文化之中本就存在的潜在否定性变成了现实否定性而已。
归根结底,温柔浪漫的自然终究只是一种人类的主观幻想,自然是疯狂的,因此需要诗歌来治愈;但诗歌在为我们提供庇护的同时,自身也会在所难免地呈现出自身的疯狂,甚至比自然的疯狂更加疯狂诗人正是在这两种疯狂的包夹之中游走,诗人的自由意味着作为大写的自然和文化必须被划上斜杠以示否决,这正是诗人的终极命运。
谢明洲对此有所意识吗?我宁愿相信(或者希望)他是“故作无意识”说他“无意识”,是因为其文本——正如其在创作手记中所言——暴露了“敬畏自然,亲近自然,聆听自然,心融自然”的美学路径依赖;说他“故作”,是因为其文本——同样如其在创作手记中所言——致力于呈现“一个平庸的诗人与一位伟大的诗人的不同处在于:平庸的诗人只能唤起我们对许多事物既有的感觉;而伟大的诗人却能使我们如梦初醒地发现从未经验过的感觉”。
在一系列以“初春”为时间标识的诗中,“梦”“白”“风”“雪”“雨”“月”各自展现出别异于常态的经验譬如,“梦”所引发的时光之水能漫过黄昏黎明和春夏秋冬,却时常漫不过一纸谎言;“白”是纯粹高贵的,以至于空话连篇和滔滔谎言永远望尘莫及;“风”吹醒江河大地,也提醒我们注意“播进光明里的种子,到底长出多少善良和背叛”;“月”不仅落下来诗句,也落下来“累累不绝的恩德与鞭策”……这些沉淀了个人经验的意象与其说是在标记“初春”的空间性分布,毋宁说是在提示“初春”的时间性创伤;与“黎明”一样,这些经由摹写与梦想的意象无异于一种揭露写作者心迹的症候——质言之,所谓“意象”,皆是“意向”;它们揭示着时间的原初性创伤,在谢明洲那里,这种原初性创伤被辨识为“乡愁和想象力最初翻动时间之书的时辰”(《黎明》)。
更深的意义在于,在时间本身的原初性创伤被转化为一种原初诗性的同时,自然作为一种温和的背景反复接受检校与审视自然真的温和如良夜,是一个单纯的庇护所吗?不,《端坐旷野的向日葵》充分揭示了自然中潜伏的“梅雨,狂风,箭簇,以及火焰”,当向日葵“等待最无情却又是最渴望的镰刀如期到来”时,自然的残酷面相被暴露无遗——这正是以“自然书写”来完成“书写自然”的绝好证明。
如果我们承认“自然书写”背后隐藏着一种勇猛抉择,那么,这一抉择必然以对自然的非自然性之体认和对诗人天职的领会为前提“樱花让一切欣赏者,让整个世界:/触目惊心”(《触目惊心的樱》)这种反审美的认知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警惕,还潜伏着对诗性本身的矫正;其潜在意思无外乎是说,自然不单纯是一种美,而且是一种“非美”,一种“触目惊心”。
“懂得惜花的人会有不一样的忧伤和疼痛”(《海棠依旧》),因为“惜”,所以“忧伤”和“疼痛”;甚至,为了“忧伤”和“疼痛”,必须“惜”这颇像是一个只有诗人才会认同的辩证法—— 一切爱都内在地包含着恨;进一步地,为了发现恨,必须去爱,为了消弭恨,更要去爱。
颇值一提的是,借助对策兰的共鸣,谢明洲认出了“字词们的一次次地魂不守舍”(《书之诗——赠给自己的藏书》),这是一个充满了诗写本体论意味的句子;我甚至想说,那首题为“迷途不返的诗”的诗,恰好是在表达“诗的迷途不返”,因为,它令人再一次想起中世纪思想家圣维克多的休(
HughofSt.Victor)的话——“那些发现自己的家乡很甜美的人还只是一个嫩仔;而把所有土地都当作故土的人已然是强大的;但是,把全世界都视作异乡的人方才完美。”
诗人简介谢明洲:河北邢台人,1947年3月出生,现居济南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著有散文诗集《蓝蓝的太阳风》《更高处的雪》《空酒壶》《在自然以远》《风景掠过》;诗集《悲剧方式》《读画诗章》《门前的冰》;散文集《坐读时光》《爱与漂泊》《早晨的金子》;读书随笔集《一滴幸福》等著作。
散文诗《聆听自然》(9章)被编入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版《大学语文》教材;诗歌《红叶谷》被刻录在济南红叶谷公园景区的巨石上;曾荣获第3届铁路文学奖等23次省级以上奖励;作品被收入210多种选集或专集
请扫码关注散文诗杂志社更多精彩,更多发现
点击下方小程序二维码可进入微店
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投稿邮箱上半月版:swsk20135@163.com下半月・青年版:sanwenshixy@163.com
总编辑 |卜寸丹编辑部主任 | 陈旭明 新媒体部主任 | 吴又无新媒体运营 | 古 轩事业拓展 | 黄成玉
本刊图文音视频版权所有,未经本社书面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与传播使用,违者必究。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散文经典美句摘抄短句_散文经典美句摘抄短句林清玄
语录Vol.01林清玄,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1953年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旗山。毕业于中国台湾世…
-
散文经典美句摘抄短句_散文经典美句摘抄短句林清玄
我听得出几种极熟悉的叫声,那是每天都叫的,似乎每天都在那个固定的枝头。—— 汪曾祺《汪曾祺散文》白色的芦荻在夜色中点染着凉意…
- 散文集大全300_散文集大全,名家散文精选
- 散文集大全300_散文集大全,名家散文精选
- 王安忆散文_比邻而居王安忆散文
- 王安忆散文_比邻而居王安忆散文
- 郭敬明散文集_郭敬明散文集全三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