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来自寓言的成语_来自寓言的成语故事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字数不多,言简意赅。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植物或者其他事物

来自寓言的成语_来自寓言的成语故事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字数不多,言简意赅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植物或者其他事物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代兴起,当时,一些辩论家把寓言当成辩论的手段,后来成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在先秦诸子百家的作品中《列子》《庄子》《韩非子》收录的寓言故事最多很多成语也是来源于这些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南辕北辙、揠苗助长等等1.按图索骥孙阳,春秋时期秦国人,相传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相马专家,因此人们都管孙阳叫“伯乐”。

孙阳根据自己的经验写了一本《相马经》,供人们参考孙阳有个儿子,智力较差,他看了父亲的《相马经》后,也很想出去找千里马他看到《相马经》上说:“千里马的主要特点是高脑门、大眼睛、大蹄子”,便拿着书,往外走,试试自己的眼力。

走了不远,他看见一只癞蛤蟆,忙抓了回去告诉他父亲说:“自己找了匹好马,和你《相马经》上说的差不多,就是蹄子小了点”伯乐看见了以后,哭笑不得,幽默的说:“你这马爱跳,没法骑啊”寓意:“按图索骥”这个成语一般既用来表示做事死板,机械,广泛用于贬义词,也比喻按照线索来寻找,这一种解释不含贬义。

2.掩耳盗铃出自《吕氏春秋》原为“掩耳盗钟”,范氏灭亡了,有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又背不动,于是用锤子把钟砸碎,刚一砸,钟就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把钟抢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捂住。

他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到了最终也被别人抓获了寓意:如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的话,最终便会自食其果3.杞人忧天出自《列子 天瑞》刻画了一个“杞国人”的形象,他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却整天担心蓝天会崩塌下来,大地会陷落下去,以致于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他还担心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会掉下来,惶惶不可终日在别人的劝导之下,他又放下心,开心极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了另外一个人物,开导杞人的热心人,他的解释虽然不科学,但是他关心他人的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

寓意:该故事辛辣的讽刺了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比喻不必要的或者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4.夜郎自大出自《史记 西南夷列传》滇王同汉朝的使者说道:“汉朝和我国相比,哪个更大?”汉朝使者到达夜郎,夜郎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这是因为道路不通的缘故,各自以为自己是一州之主,不知道汉朝的广大寓意:比喻骄傲无知的肤浅自负或自大的行为5.揠苗助长出自《孟子 公孙丑上》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一棵的往上拔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禾苗长高了”。

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禾苗都已经死了寓意: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6.邯郸学步出自《庄子 秋水》战国时期,一个燕国人听说赵国邯郸人走路的姿势很漂亮,便来到赵国学习邯郸人走路没有学会,反而忘记了自己是怎么走路的,最后爬着回了燕国。

寓意: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还把自己原来的本事弄丢了7.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楚国有个人过江,不小心把剑掉在了水里,他在船帮上剑落水的地方刻上记号,等船停下,从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宝剑,结果自然是找不到。

寓意:比喻拘泥于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者办法8.杯弓蛇影出自《晋书 乐广传》乐广在河南做官,曾经有一个特别亲密的朋友,分别很久也没来看他,乐广就问朋友为什么不来的原因朋友回答说:“前些日子到你家做客,承蒙你给我喝酒,但我端起酒杯,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心里十分恶心,不喝吧,对朋友不尊敬,喝了以后,就得了重病。

”乐广想到可能是墙上挂着的那只弓,弓上有一条用漆画的蛇杯中的影子就是弓了于是乐广再次邀请朋友喝酒,还是在原来的地方乐广问朋友“看见了什么?”朋友回答:“跟上次一样,有一条蛇”于是乐广就告诉了他其中的原因,朋友心情豁然开朗,病也就好了。

寓意: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9.郑人买履出自《韩非子》从前有一个郑国人,想去买一双新鞋子,于是就事先量了自己脚的尺寸,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上,却忘了带上尺码挑好了鞋子,才发现:“我忘了带尺码。

”就返回家中拿尺码,等他再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早已经散了,最终也没有买到鞋子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鞋子?”他回答到:“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寓意: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因循守旧,不知变通,终将一事无成。

10.守株待兔出自《韩非子 五蠹》传说战国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子上死了,他便放下手中的农具在那里等待,希望能再次得到撞死的兔子,导致兔子也没有得到,庄稼也荒芜了寓意:比喻不主动的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11.滥竽充数出自《韩非子》齐宣王命令人们吹竽的时候,必三百人,有一位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在吹竽队里充数齐宣王死了以后,齐缗王继位,喜欢听人单独演奏,南郭先生就逃跑了寓意:比喻没有本领的人冒充有本领,占着位置,或者指拿次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有时候也用于自谦12.亡羊补牢出自《战国策》从前,有一个人,养了一圈羊,一天早上,他发现少了一只羊,原来羊圈有个窟窿,夜间,狼就把羊叼走了邻居劝告说:“赶紧修一修羊圈吧”他说:“羊都丢了,修羊圈有什么用?”第二天,他去放羊的时候,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邻居的劝告,就赶紧把羊圈修好了从此,再也没有发生过羊被狼叼走的事情了寓意: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到损失13.南辕北辙出自《战国策》讲述了一个人想要乘车去楚国,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最后,只能是离楚国越来越远了。

寓意: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的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14.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楚国有一个人请人喝酒,酒少人多,大家约定:在地上画蛇,谁先画好,谁喝酒。

一个人最先画好了,左手拿过酒准备喝,同时用右手为蛇画脚,并说:“我还能给蛇画脚呢!”脚还没有画完,另一个人已经把蛇画好,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给他添上脚了呢?”于是,拿过酒,一饮而尽寓意:比喻做多余的事情,反而弄巧成拙。

15.自相矛盾出自《韩非子》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有一天,他来到集市上,准备卖他的矛和盾于是,他举起了他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武器都刺不破他”紧接着,又夸起了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锋利,没有东西穿不透的。

”这时候,有位老人走了过来问道:“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人便答不上话来了寓意:比喻说话办事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16.叶公好龙出自《新序》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居室里的装饰都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的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已经伸到了厅堂里。

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惊恐万状寓意:比喻自称爱好某些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喜欢,甚至是害怕辛辣的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作风17.买椟还珠出自《韩非子》有一个在郑国卖珠宝的楚国人。

他用名贵的木头雕刻了一只装珍珠用的匣子,有个郑国人把匣子买了去,却把里面的珍珠还给了他寓意:买了放珍珠用的盒子,却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18.智子疑邻出自《韩非子 说难》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

他的儿子说:“如果不去修筑它,一定会有盗贼进来”他们邻居的老人也这么说这天晚上,富人的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财物,这家人认为自己的儿子很聪明却怀疑是邻居家的老人偷的寓意:这则寓言通常拿来做交浅不能言深的世故教训。

告诉我们,听别人的意见要选择正确的,而不要看提意见的人跟自己的关系,对人不可以持偏见19.截竿入城出自《笑林》鲁国有个人,拿着长竿子准备进城,起初,竖着拿,不能进城;横着拿,也不能进城他实在想不出什么办法了。

不久,有个老人到这里说:“我虽然不是什么圣贤,只不过见到的事情多了,你为什么不把长竿从中间截断后再进城呢?”于是那个鲁国人就按照老者的说法把长竿截断了寓意:做事不会思考,死板的循规蹈矩,不知变通自作聪明的人常常是愚蠢的。

20.东施效颦出自《庄子》从前西施因心口疼而皱着眉头在邻里之间行走,邻居一个丑女叫东施看见了,认为皱着眉头很美,回去以后也在邻里之间皱着眉头,捂着胸口邻里的有钱人看见了,紧闭家门而不出;贫穷的人看见了,远远的跑开了。

东施只知道皱着眉头好看,却不知道皱着眉头好看的原因寓意:比喻模仿别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丑。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辞,表示自己的根底差,学别人的长处没有学到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