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列子的寓言故事_关于列子的寓言故事及其寓意
寓言阅读的精妙在于,其卓越的洞见和惊世的思想,透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让我们看到社会运行的机理与规律……
寓言阅读的精妙在于,其卓越的洞见和惊世的思想,透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让我们看到社会运行的机理与规律,从而理性深刻地认识自然、社会与人性我试想从三个方面去概括阅读感受:一、古代经典寓言的当下解读1.《同舟共济》。
跨越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同舟共济》高频地回响在2020 年的时空《同舟共济》:“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同其舟,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二十二个字,写了交战双方同船而行,遭遇风浪而忘记仇恨的相救这是一个思想非凡的大
IP,《孙子兵法·九地篇》中,以战争语境,惊人的洞察,提示了人类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亦即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第一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远在人类内部关系之上自然万物的衍生更迭,关乎人类命运,关乎生死存亡。
这则并非独立成篇的寓言,却以其强大的生命力阐释了兵家看待世界的思想和方法在今天全球抗击疫情的特殊环境下,各国之间必须放下不同政见、种族偏见共同抵御灾难才是人类生存的法则当代中国传递给世界的人文理念是“人类命
运共同体”,就是“同舟共济”的人文情怀2.《愚公移山》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强大中国为什么会崛起?答案是:中国人民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有坚忍不拔的民族骨气崛起, 是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干出来的、拼出来的!中国人民摆脱欺凌、屈辱唯一的道路,就是民族强盛之路。
列子是伟大的寓言家,《汤问·愚公移山》写了“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立志搬掉“方七百里,高万仞”的太行、王屋两座大山他不惧河曲的老汉智叟的嘲笑,用子子孙孙挖山不止的气魄与志向,表达了征服自然的决心他的宏伟理想与坚强意志感动了天帝,天帝派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这两座大山。
这则故事性非常完整的寓言,以神话的想象及手法,生动地刻画了愚公这一人物形象这样的笔法,也是列子寓言的突出特色列子精准地描述了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性,让我们找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图谱—— 勤劳、勇敢、坚毅。
这种征服自然的理想成为巨大的精神能量,贯通古今, 滋养、塑造着中华儿女的意志品质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并以其挖山不止、埋头苦干的坚韧,砥砺前行,推动着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与伟大复兴,《愚公移山》是中国精神的文化动力。
3.《唇亡齿寒》2020 年10 月,是抗美援朝战争70 周年这场战争,让我想到《春秋左传》中的《唇亡齿寒》寓言写的是晋献公借道虞国打虢国的故事,总结了虞国覆灭的深刻历史教训1950 年,朝韩之战,美国借机冲过三八线。
攻打朝鲜,剑指中国对美国的贪欲之心,毛泽东有着深刻的警觉与洞察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却毅然决定出兵朝鲜,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这一战,是新中国在国际社会赢得尊重的一战,并带来了半个多世纪的和平安宁与社会发展。
对于新中国而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唇亡齿寒》所蕴含的深刻哲理,一直存留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在处理国际关系的问题上,警钟长鸣中国古代寓言的政治智慧及深刻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基石二、当代优秀寓言作品赏读。
1.《雁警》黄瑞云先生的《雁警》,创作于1960 年,这篇寓言仿佛预言了60 年后突然爆发的这场新冠疫情时空情境完整的交叠,其深刻的洞见令我惊叹不已孤雁在深夜中多次发现火光,一次又一次的报警,雁群却误以为是一场捉弄。
“它们盛怒起来‘欺骗!’‘胡闹!’‘啄死它!’雁们吼着,啄它雁警尽一切力量逃出包围,羽毛被啄得凋零不堪”结果,雁群遭受了空前的猎杀“悲哀的雁警说,‘最大的痛苦在于,我清醒地看到了灾祸的来临,却无力使我的群体免于毁灭的命运。
’”时至今日,这样的悲剧仍在世界多地上演着,不禁令人唏嘘这则寓言,是中国当代寓言作家超越时间维度,给世界敲响的警钟,它将穿越时间成为人类永恒的启示录黄瑞云先生的寓言,具有史诗性,深沉凝重,大气磅礴他是一位灵魂拷问者,冷峻清醒的背后,是一颗博大仁爱之心。
2.《贝壳寓言》今年,我们痛失一位良师益友叶澍先生,让我久久缓不过神来重读他的《贝壳寓言》,是对话,更是纪念叶澍先生睿智、犀利与幽默,深刻与有趣并存,他在中国寓言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贝壳寓言》一出版,他就。
送给了我我一口气读完,非常喜欢今天再读,他的才情扑面而来,其睿智与幽默达到新的境界我把这本书看作是他创作的自我更新,是他对寓言写作的崭新探索他是良医,点穴精准,酸麻胀痛,但是,爽!他用惜字如金的态度,对人性进行精准的剖析,大道至简,哲理深藏,幽默自嘲,通灵开窍。
他的寓言有着鲜明的个性化风格,是不走寻常路的另类认知,更是独具特色。
《出卖——大象与鹿》:大象对鹿耳语“:听说我的牙、你的茸很值钱”鹿问“:什么意思?”大象说“:我想叫猩猩帮我把牙拔下来,肯定卖大价!”鹿嗤之以鼻,问“:拔了牙,你成何嘴脸?”象不假思索地回答“:只要能卖钱,嘴脸不要也无妨!”。
构思新巧,世相纷纭,犀利与幽默间透析人性,这是叶澍先生《贝壳寓言》的典型风格这些优秀的作品,是他对中国当代寓言创新的贡献3.《凡夫寓言》凡夫先生的寓言不仅产量高,质量更高,他的创作始终在向上攀登《凡夫寓言》给我的突出感受是他的大家气象与格局。
他的创作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开掘深阔,思考通达,更接地气在理性的自觉中,充满人文关怀,有种温暖人心的底色和力量在《一群人和一群猴》《猫的礼物》《快乐》中可以看到人之所以为人的善良与美好凡夫寓言假托哲人苏格拉。
底、柏拉图,借此表达他的哲学思想《远山》《苹果的味道》《瘸蝉》《神庙上的名言》《伞的风格》《云雀明白了》,可以看到作者的清醒与谦和,看到一个智者的处世态度,这些人生智慧足以照亮人心,滋养人生凡夫先生的创作实践证明,高产与质量两者的关系,并非不可兼而得之。
关键在于他的“勤”,勤于发现、勤于思考,勤于读书,更有对生活充满好奇与热爱之心细微的洞见,丰富多元的汲取,不仅读万卷书,还行万里路他是勤奋坚韧的攀登者,广泛的兴趣爱好是观察体验生活的触角, 领导岗位的历练给了他更多的处世经验与更高的视角。
更重要的是,对真善美的追求与对真理的热爱,是一个优秀作家的价值观和底色我想, 这些都是他寓言创作生生不竭的动力与源泉4.《门窗》与《试金石》孙建江先生的寓言集《美食家狩猎》获第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其中的《门窗》寓意深远。
这是一场关于门窗是关闭还是打开的争论,让我联想到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社会的历史情境改革开放打开了门窗, 迎来了中国四十年多年的飞速发展我们离不开新鲜的空气,中国的发展需要世界,今天的世界也离不开中国2020 年,一场全球性的疫情,颠覆了诸多传统的认知。
激荡的国际社会,正如萨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所预言,当今世界文明的冲突更加突显,国与国之间的门窗开合变得愈发的艰难而微妙“问题是得选择适当的时机否则,谁都会成为失败的一方”这种辩证的思维才是寓言的灵魂。
门窗本是寻常事,然而,它却有着无限的拓展空间,由小及大,从家到国,小切口却寓意了大主题寓言集《试金石》,则以格言体写了寓言林焕彰先生妙趣横生的插图,为读者增添了阅读的趣味,很合当下图文阅读时代的读者口味。
这样的出版形式别开生面,形式美与内容的精妙,创造了一种举重若轻的轻灵感,童趣盎然,惊鸿一瞥间醍醐灌顶,幽默又可爱这样的寓言出版本身是一种开创,其寓言创作也是别有风采,正如刘震云说的“一句顶一万句”仔细想来,这不正是我们寓言作家的共同向往吗?。
三、当代寓言的形式探索当下的寓言创作,散文体寓言仍占据主流地位随着网络时代的高速发展,网络化阅读,当下寓言的写作形式呈现多样化,出现了更加个性化的写作从写作文体形式的变化看,微寓言创作势头强劲《余途不多余》是以自我主人公的视角介入创作,成为话题引入者和评判者。
这种类型的创作,属于余途的个性化探索,是新尝试他直接切入当下的现实生活:“余途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飘到中国的楼宇田野,飘去了沙漠,飘去了海,飘去了孤岛,还飘出中国到了美国和埃及于是,这样一个好想好说的人便飘出了很多故事。
”但无论飘到哪里,归处总是思想的寄寓
《中国当代微寓言精品》由王建珍、王继甫选编,2015 年出版选编的500 多篇微寓言作品,质量很高,真正体现了“微言大义”,对微寓言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近年来微寓言创作更加蓬勃发展,并成为当下阅读的趋势和潮流。
当代寓言作家创作微寓言最早的是金江和凝溪,他们写了很多短寓言但结集出版微寓言最早的版本我看到的是马长山的《智者的色拉》,2004年出版,继之是余途的《余途不多余》,2010 年出版,孙建江的《试金石》是 2013 年出版,叶澍的《贝壳寓言》是2014 年出版,少军的《刺猬的友谊》是。
2018年出版微寓言从20世纪50年代的萌芽期,发展到2000年后作家的自觉追求,大致可见其发展路径这些微寓言作品集,代表了当代微寓言创作的高度和成就当代诗体寓言写作,则以公木、刘征、高洪波、杨啸、罗丹、李继槐、夏矛为代表性作家。
公木先生的《爬也是黑豆》,刘征先生的寓言诗《木偶探海记》《石缝里的松树》,高洪波先生的《指蜜鸟与大狗熊》《关于尾巴的笑话》,罗丹先生的《龟兔第二次赛跑》《想飞的小青虫》,夏矛的《蚂蚁看海》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是当代寓言诗中的精品之作。
以张鹤鸣先生为代表的戏剧寓言,成为温州校园里的一种流行,其中有原创,有名篇改编杨啸先生的《谜语寓言》,也是一种创作形式另外还有叶澍先生的成语寓言等等多种形式的探索无论形式如何变化,寓言的本质都是深刻的洞察与发现,要察常人所不察,见常人所不见。
当下的寓言创作队伍中有一批实力很强的佼佼者, 他们思想敏锐,作品有鲜明时代感,善于在现实生活中挖掘蕴藏其中的哲理代表性的有白水平的名篇续写《井底之王》,有鲜明的时代感,立意新颖“妄自尊大、自欺欺人”,不正是当下社会的流弊吗?金雷泉的《榆树的拯救者》,则把伤害与折磨,视为刚毅与坚强的特殊养料。
赵裕华的《千里马传奇》,是以故事性见长,一波三折地写了千里马以实力逆袭成功,形象地诠释了“心态”之于命运的深刻影响其实,寓言深藏在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之中中国当代哲学家周国平先生的语录体作品里,有很多都是精彩的微寓言。
他以睿智深刻的洞察,给予读者哲学的启示所以,寓言不止于现有的文体形式,而是深植于广泛的文学创作之中一些经典性的文学作品,大多具有很强的寓言性以深邃的洞察、哲学的思考,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及认识,这才是寓言的本质意义所在。
——选自《中国寓言研究》(第三辑)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关于列子的寓言故事_关于列子的寓言故事及其寓意
《列子》是战国早期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其后学所著,其中每篇文字各有主题,不仅蕴含哲理,而且浅显易懂、饶有趣味,下面十个寓言故事带你…
-
掩耳盗铃的寓言故事_掩耳盗铃的寓言故事的道理是什么
如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的话,其结果只能是自食苦果。…
- 掩耳盗铃的寓言故事_掩耳盗铃的寓言故事的道理是什么
- 寓言故事的名字_有哪些寓言故事的名字
- 来自寓言的成语_来自寓言的成语故事
- 寓言故事图片_寓言故事图片大全简图
- 寓言故事图片_寓言故事图片大全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