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寓言故事_狐假虎威寓言故事原文
众所周知,狐假虎威是一则寓言故事,出自中国的古典名著《战国策》。这则寓言讲述的是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的故事
众所周知,狐假虎威是一则寓言故事,出自中国的古典名著《战国策》。这则寓言讲述的是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的故事。后世遂以“狐假虎威”来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战国策·楚策一》中原文如下:“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西汉刘向所撰《新序》中卷第二“杂事第二”中也记述了这则故事。
接下来,我们一起瞅瞅西方引以为豪的《伊索寓言》伊索(约前620年-前560年),号称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戈特霍尔德·埃夫莱姆·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他原本是个奴隶,后来由于主人赏识他的才智而获得自由。
有所谓的伊索寓言传世1608年,据说利玛窦在其所写的《畸人十篇》中,引用了《伊索寓言》中的几则寓言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因此成为将《伊索寓言》翻译后传入中国的第一人目前,可以考证的的最早文本实际上出自传教士在明朝的布道篇章《况义》,该资料被称为是《伊索寓言》的最早汉译版本,可是,。
西方却找不到相应的原稿更有意思的是,如果仔细翻阅《况义》一书,会毫不意外地发现其中的内容大部分都是源自儒学和佛经呀,原来明朝早期来华的传教士都用儒学和佛经进行传教和布道,而不用号称有几千年历史的耶经呀实际上,利玛窦在阐述自己观点时,所述的证道故事不是出自儒学经典,便是出自佛经。
例如,利玛窦讲述了一则《空井喻》的故事,说的是有板有眼,不知道还以为利玛窦是个“高僧”呢不过,也是,利玛窦来华时就弄了一身袈裟,谎称自己是西域番僧,学的是佛法利玛窦讲述的《空井喻》故事是这样的:“尝有一人,行于旷野,忽遇一毒龙欲攫之,无以敌,即走,龙便逐之至大阱,不能避,遂匿阱中,赖阱口旁有微土,土生小树,则以一手持树枝,以一足踵微土而悬焉;俯视阱下,则见大虎狼张口欲翕之,复俛视其树,则有黑白虫许多, 龁树根欲绝也,其窘如此;倏仰而见蜂窝在上枝,即不胜喜,便以一手取之,而安食其蜜,却忘其险矣;惜哉食蜜未尽,树根绝,而人入阱为虎狼食也。
”大意是,一个人在旷野中行走,忽然遇到一条毒龙,欲擒之,但却敌不过它,遂赶紧逃走毒龙在身后穷追不舍,那人跑到一口井边,见无处躲藏,只得藏至井内井口旁有些泥土,土壤中长着小树,于是那人一手抓住树枝,一脚踩在那些泥土上,悬在井空。
往下一看,却赫然发现井底有老虎大狼正龇牙咧嘴,一旦落地,必欲猛扑而上,将其一口撕碎;再看手中抓住的那救命稻草一样的小树,上面居然有许许多多的黑白小虫,都在蛀噬小树的树根,这种情况真是糟糕到了极点那人抬头仰望,又见小树的枝头上有一个蜂窝,于是大喜过望,以另一手取之,开始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全然忘记了自己身处险境。
可惜,尚未等到此人将蜂蜜吃完,树根在黑白小虫的疯狂蛀噬下砰然断裂,那人掉入井底,为虎视眈眈的群狼大虎围扑而食这篇《空井喻》的故事,与唐代僧人义净(元始635-713年)所译《佛说譬喻经》几乎一模一样:“……时有一人,游于旷野,为恶象所逐,怖走无依。
见一空井,傍有树根即寻根下潜身井中有黑白二鼠互啮树根于井四边有四毒蛇欲螫其人下有毒龙心畏龙蛇恐树根断树根蜂蜜五滴堕口树摇蜂散下螫斯人野火复来,烧然此树”王曰:“是人云何,受无量苦,贪彼少味?”尔时,世尊告言:“大王,旷野者喻于无明长夜旷远,言彼人者喻于异生,象喻无常,。
井喻生死险岸,树根喻命,黑白二鼠以喻昼夜,啮树根者喻念念灭,其四毒蛇喻于四大,蜜喻五欲,蜂喻邪思,火喻老病,毒龙喻死”在唐代《佛说譬喻经》中,也是讲述了一人游于旷野的故事,只不过“时有一人”被利玛窦聘请的捉刀人替换成了“尝有一人”,但同样是“游于旷野”,而此人原本是被“恶象”追逐,看到原文中有毒龙,就干脆把“恶象”换成了“毒龙”。
同样遇到被追到了一口井边,旁边有一棵树,然后藏到了井内不同的是,原文是顺着树根下去的,传教士改成了抓住一棵小树的树枝,还把原本中的“黑白二鼠”,硬生生替换成了“黑白二虫”井底的毒龙也被替换成了老虎和大狼。
同样是树上有蜂蜜,原文是蜂蜜在树根部位,利玛窦改成了蜂窝在树枝上……由于井底的毒龙暗喻“死亡”,所以当树木摇动,蜜蜂来蜇人时,那人自然也掉落井底,然后被毒龙吞噬所以,利玛窦声称自己讲述的颇有深意的“西方故事”,是不是与中国的故事几乎一模一样?二者之间的些许区别,不过是做了一些小小的改动而已。
可以断定,抄袭的相似度高达99%。
接下里,再来看看利玛窦以及后世传教士等炮制的古希腊的《伊索寓言》巧合的是,1814年版本中的《伊索寓言》中也有“狐假虎威”的故事此外,《伊索寓言》中还出现了火枪元始前6世纪,古希腊有火枪吗?伊索见过火枪?。
这算什么,《伊索寓言》中还出现了大量后世才有的人物形象和事物,如号兵、挤奶女工、小丑,又如在中国西汉时期才最早出现的马鞍、马嚼子等,以及由于冶炼技术发展,明代才出现的黄铜罐子(铜锌合金)等等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黄铜早在东晋时就已经出现了,。
并不是说明代才产生黄铜,当时用铜、炉甘石(即碳酸锌)和煤炭在冶炼炉里加热锻烧而成,只是此前尚未发现有人用黄铜做罐子而已。
至于中国或亚洲特有的动植物也穿越时空出现在了古希腊,也毫不稀奇,毕竟《伊索寓言》中的狮子动不动就违背动物习性的常识,经常抓野鹿、野猪、野兔来吃其实,直到今天,狮子都是不吃这些的,老虎倒是吃也许,传教士把老虎和狮子习性搞混了?又或许,压根儿就分不清楚?。
正因为如此,也难怪不少法国人也对《伊索寓言》表示怀疑例如,法国人弗朗西斯(Francis Vavassor)就认为《伊索寓言》中的《猴子和海豚》(The Monkey and the Dolphin)这一篇里提到的比雷埃夫斯港(Port Piraeus),这是在伊索死后两百年才有的海港,怎么会穿越到几百年前?。
***关注我,关注《昆羽继圣》四部曲,关注文史科普与生活资讯,发现一个不一样而有趣的世界***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狐假虎威寓言故事_狐假虎威寓言故事原文
#热气腾腾的多彩生活#054狐假虎威【出处】战国策·楚策一【原文】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
-
叶公好龙的寓言故事_叶公好龙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统编教材里的寓言故事 寓言是什么?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曾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寓…
- 克雷洛夫寓言故事大全_克雷洛夫寓言故事大全三年级
- 四大寓言家_四大寓言家是哪四个
- 四大寓言家_四大寓言家是哪四个
- 神鬼寓言4_神鬼寓言4有pc版吗
- 什么叫寓言_什么叫寓言故事寓言的特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