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_掩耳盗铃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故事
《郑人买履》从前有一个郑国人,想去买一双新鞋子,于是事先量了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郑人买履》
从前有一个郑国人,想去买一双新鞋子,于是事先量了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却忘了带上尺码挑好了鞋子,才发现:“我忘了带尺码”就返回家中拿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视频故事一:视频故事二原文掩耳盗铃先秦:吕不韦 撰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译文与注释译文 有一个想要买鞋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他忘了带量好的尺码他已经挑好了鞋子,才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
”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 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注释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2.欲:将要,想要 3.者:......的人(定语后置) 4.先:首先 5.度(duó):测量 6.而:连词,表示承接 7.置:放置,搁在。
8.之:代词,代它,此处指量好的尺码 9.其:他的 10.坐:通假字,同“座”,座位 11.至:等到,直到 12.之:到……去,往 13.操:携带 14.已:已经 15.得:得到;拿到。
16.履:鞋 17.乃:于是,这才 18.持:拿 19.度(dù):量好的尺码 20.反:通假字,同“返”,返回 21.市罢:集市散了 23.遂:于是 24.曰:说 25.宁(nìng):宁可。
26.无:不 27.自信:相信自己 28.以:用 注意字词 【读音】履:lǚ 边音,第三声 【读音】度:duó 多音字,第二声 【读音】宁:nìng 鼻音, 第四声 【读音】遂:suì 非常用生字,第四声。
寓意 这个郑国人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他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不仅闹出了大笑话,而且连鞋子也买不到,成为了笑柄而现实生活中,买鞋子只相信脚码而不相信脚的事,可能是不会有的吧?但类似这样的人,倒确是有的。
有的人说话、办事、想问题,只从书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书本上写到的,他就相信,书本上没有写但实际上存在着的,他就不相信在这种人看来,只有书本上的才是真理,没写上的就不是真理这样,思想当然就要僵化,行动就要碰壁。
《掩耳盗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理解“掩耳盗铃”这个成语的意思 2、理解文章内容,懂得这则寓言的寓意 3、培养学生联系学习、生活实际、正确处理类似现象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 喜欢读童话故事,积累成语。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解题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寓言?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一个故事中得到一个道理) 2、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掩耳盗铃”,(板书),从课题上同学们就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掩”、“盗”是什么意思?“掩耳盗铃”是什么意思?谁能说得更具体一些?。
二、整体感知,读通文章 1、请看录像,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我们课本把这有趣的故事写了出来,打开书自由地读一读 检查生词的读音3、找一找,文章中那句话写出了题目的意思?4、读文章(1)、自由读。
(2)同桌读(3)指名读5、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内容 三、再读文章,理解内容 1、读了这则寓言,这个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2、学生交流汇报 (1)“明明知道”是什么意思?偷铃人明明知道什么?读出来(勾画明明知道这句话),他还明明知道什么?(发觉后会被…)带着这种体会再读这句话。
(2)那个人明明知道用手碰铃铛的后果,他不但没有就此打消偷铃的念头,而是想出了一个办法(在书上找一找,并勾一勾)明明、就、就、在文中的作用 (3)面对他这种想法,你想告诉他什么?(你能捂住自己的耳朵,但无法把别人的耳朵也捂住。
)指导朗读,读出自以为是的语气 (4)、他认为自己的想法很好,自己很聪明,于是就按这想法去做了,结果怎样? (5)、指导朗读(我们再读一读文章,就会领悟更深刻的道理)四、表演明理 1、找出文中写偷铃人动作的词:掩、伸、偷、碰(板书)再加上你的想象和几个同学演一演。
教师适当给予指导 2、师生参与表演:小偷被抓住了,我们要教训这个小偷(学生对小偷说:……老师对小偷说:听了大家对你的教育,你有什么要说的?知道错在哪里了吗?)五、联系生活 1、那么生活中有没有这样自欺欺人的事呢?
(学生抄袭作业;老师看到没有学生提问,被学生的假象迷惑,以为学生全懂了;犯罪分子明知自己在犯法,却铤而走险;社会上一些人为了经济利益,置法律、整改于不顾,最后出事了……)2、课件:选择填上成语——掩耳盗铃、亡羊补牢、揠苗助长
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不顾孩子实际,让孩子学这学那,这真是()! 我发现了自己的错误,赶紧改正,还算()吧!有的同学做练习册上的题目,照抄后面的答案,这不是()、自欺欺人吗?(学生的认知必须与实践结合,才会有生命的体验与感悟,才能回归生活)
六、拓展延伸 1、你喜欢读寓言吗?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从哪儿知道的?(以前学过的……;课外看到的……;听大人讲的……)老师及时肯定:真不错,书上的东西记得这么清楚,还能让课外知识丰富你们的大脑这都是学知识的方法!。
2、你们学了后面的一则寓言后,举办一个寓言故事会好吗?请更多的老师也来参加吧!四、积累与童话故事有关的成语,拓展知识面 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五、小结 学生通过读童话故事,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积累成语量。
猜你喜欢:为什么说家庭教育,在人的一生中尤为重要真正聪明的父母,要教会孩子哪五个立身之本?每一对父母认清现代教育的变化,才不会落后寓言故事:守株待兔
扫二维码关注学习父母育儿经验哦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画龙点睛是寓言故事吗_画龙点睛是寓言故事吗?回答
作文十八讲 | 第十二讲:寓言故事写作(附范文)
-
短篇寓言故事50字_短篇寓言故事50字以内
杨亲福,笔名大山耕夫、野山茶。娄底作家协会会员。
- 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_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把故事的名字写下来吧
- 20个寓言故事及道理_20个寓言故事及道理100字
- 史丹利的寓言汉化_史丹利的寓言汉化版
- 简短的寓言故事100字_简短的寓言故事100字以内
- 即是成语又是寓言故事_即是成语又是寓言故事的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