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世界四大经典寓言作品_世界四大经典寓言作品及国籍

寓言不但是一棵常青树,而且是一棵硕果累累的银杏树。

世界四大经典寓言作品_世界四大经典寓言作品及国籍

 

从公元前3世纪至今,文学样式层出不穷,有些文学样式衰微了,有些文学样式变异了,但是,寓言文学之树常青,寓言风骨犹在寓言文学的发展不但丰富了自身,而且滋润整个文学艺术园地,为其他文学品类的发展提供了经验、智慧和典范。

文学史界有一个共识,即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寓言发源地(希腊、中国、印度)之一,也是世界上寓言文学影响力较大的五个寓言原创地(希腊、中国、印度、德国、阿拉伯)之一相比而言,古今中国寓言文学作者之众、名家之多、文本典籍之博大、经典作品之精致、读者层面之宽大,对母语传承和教学影响之深,对族群意识形态、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的塑造之文理效用,对本土其他文学样式的表达方式与结构样式的无形影响力,是世界各地其他寓言品类无与伦比的。

中国古今寓言文学,有树木,也有森林,影响力大,艺术魅力冠绝古今委婉含蓄、绵里藏针、含而不露,是中国文化、中国话语、中国智慧的显著特征商代寓言《牝鸡司晨》是中国古籍存世文本中的经典寓言之首,其后出现的庄子、列子、墨子、孟子、韩非子等诸子寓言风格大同小异,两汉唐宋元明寓言依然传承先秦诸子寓言风格,变化不大。

该类寓言开创了中国式寓言说事论理,有节制地针砭时弊,有重点地干预时政,委婉表达世道人心,含蓄讽刺权能公贵,点击问题要害,文斗智斗辅助政治军事斗争的传统这种寓言将世相物象、生活常识、朴素公理、人之常情、原始宗教、巫师文化、民间信仰、民俗文化融为一体,贯通官家和民间共同认可天理、人情、国法、家规等四位一体的意识形态。

就文学效用而言,中国式寓言为说理而生,为存天理而存,为表达人之常情,正纲纪,施国法,行教化,传家规而应运,所以,论说较多,情节较少,重论辩,轻描述,点到为止,短小精悍,审美情趣多在质朴之美、简约之美、大写意之美。

商代寓言对中原大地的民间文学产生了示范性和奠基性的影响对照小说、诗歌、戏剧、神话、民间故事以及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词典,不难看出:在黄河流域,寓言文学既是官家主流的,也是民间通行的;寓言是一种独立的文体,一种通用的表达艺术,也是一种跨文体的内在的核心的文学结构。

在《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北方民歌民谣,京津冀的曲艺,河南、陕西、山西的笑话段子,以及古典长篇小说《西游记》,杂文、小品的话题等等文学作品中,寓言式的表达、情节、桥段、结构比比皆是苏东坡的文学艺术成就得益于高超的寓言创作能力,寓言文学的表达艺术贯通其各类作品之中,大大提高了其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细察最近几届茅盾文学奖入围作品,核心结构为寓言结构、寓言复合结构的作品获奖率极高茅盾文学奖得主陈彦作品《主角》的结构、布局、情节中充满寓言文学艺术,大大提高了作品的关照、观想、关怀效用诺奖获得者莫言先生代表作《檀香刑》《生死疲劳》《蛙》等等作品的故事结构和情节推进均属于复合寓言结构,在《生死疲劳》中,莫言借助于寓言文学艺术工具,将幽默的语言狂欢发挥到极致,同时,用寓言艺术规避了魔幻现实主义写作的各种忌讳。

卡夫卡奖得主阎连科的代表作《炸裂志》堪称作者“神实主义写作”的探索之作所谓“神实主义”,其艺术手法包括神话和寓言的表达手法,或者说将神话与寓言艺术融为一炉这些跨文体的寓言艺术现象启示我们,寓言不但是一棵常青树,而且是一棵硕果累累的银杏树。

从中国式寓言发生、应用、传播的主客观对象和话语权掌控者而言,中国式寓言既具有世界性,也颇具中国特色就寓言文学的社会背景和生活基础而言,中国式寓言是臣下对帝王、策士对将相、弱势群体对强势群体的互动模式话语权是底层人士、弱势群体和无权势者最大的权力。

专业的臣下策士想以道理说服非专业的帝王将相,深入浅出、老少通吃、妇孺皆宜、不犯忌讳地阐述策论,寓言故事是最好的决策案例,小寓言是最好的心理战图式,讲寓言是最好的论辩开题话头在帝王政治的高压之下,话语内容与现实政治保持适当距离、文字人畜无害、话语秋毫无犯、寓理于事的寓言是最安全的表达形式。

在宗法人情社会的风俗习惯里,崇文重德,礼数多,重人情,好面子,说话不伤和气,争论不撕破脸皮,教化人点到为止等等都是约定俗成、不言而喻的,讲寓言是旁敲侧击、转弯抹角谈问题的最好文体从中国地域文化特征看,寓言兴盛之地,不但是礼仪之乡、智慧之乡、文明之乡,也是和谐之乡。

由于寓言的特殊效用,士大夫阶层和知识分子将低层次的文攻武卫升华为智斗,以理服人,化干戈为玉帛,内敛锐气,暗藏杀机,不战而屈人之兵

寓言是众多文学样式中贯通人性与物性、天理与事理、常道与常识的哲学思辨、经验总结、智慧结晶的文体,其创意是高人的智慧,其故事是智者的经验,是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生命体验其主题鲜明、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叙述论说删繁就简,表达速度快,解决问题简洁明快。

在中国式寓言中,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传统下的佛系寓言更重视生活经验、生命体验和解决问题的智慧,比儒家说教体、道家虚拟体、民间寓言闲话体等寓言样式具有说服力、感染力、现实感和借鉴意义佛系寓言将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简化为僧俗、师徒、师友、善恶、因果、是非等对合关系,既密切关照现实,又洒脱圆融地出离俗世生活,夹叙夹议,哲理思辨与智慧启迪并行不悖,经论警句与经验样本互为参照,传道答疑解惑融为一体,审美与知行合璧,化尖锐于无形,易于被各阶层读者接受。

新时代需要更新更多更好的寓言佳作,以满足广大读者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宏观地看,当下寓言发展有四大机遇或者优势第一,载体革命助力寓言传播手机普及,多种电磁载体替代纸质载体,载体革命,传媒革命,阅读方式革命,需要更多短小精悍、生动有趣的寓言作品。

第二,时序改变增大寓言阅读需求时间碎片化导致的碎片化阅读日益普遍,寓言最适合在碎片化的时间里碎片化阅读第三,快节奏的生活需要高速度的寓言智慧结晶寓言创作发表“短平快”的特点更适合社会经验积累,有利于生活智慧高速传播。

第四,寓言文化市场日益看好文学欣赏的主流版本正在由文字版升级为语音版、音频版、图文版,寓言文本短小精悍,最容易变形制作,市场前景广阔另外,其他时代性因素也会催生更为经典的寓言作品,涌现出更多杰出的寓言家,我们期待,我们呼唤。

——选自《中国寓言研究》第二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