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狡兔三窟的寓言故事_狡兔三窟的寓言故事原文

呆若木鸡、庖丁解牛、螳臂当车、东施效颦、图穷匕见、画蛇添足、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狡免三窟、门庭若市。

狡兔三窟的寓言故事_狡兔三窟的寓言故事原文

 

《庄子》又名《南华经》,在文体上已经脱离了语录体的形式,其文以巧用寓言见长,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标志着先秦散文发展到了成熟阶段著名的寓言故事有“呆若木鸡”“庖丁解牛”“螳臂当车”“东施效颦”等。

《战国策》又称为《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述了从战国初年到秦灭六国约240年的历史全书以谋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了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形,既是一部史学著作又是一部文学名著。

书中的成语故事有“图穷匕见”“画蛇添足”“狐假虎威”“鹬蚌相争”“狡免三窟”“门庭若市”等本文精选了《庄子》和《战国策》中的著名寓言故事10则:《庄子》01 呆若木鸡释义:呆得像木头做的鸡一样,形容人因为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

原文: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故事:纪渻子为齐王驯养斗鸡过了十天齐王问:“鸡已经训养成了吗?”纪渻子回答说:“不行,正虚浮骄矜自恃意气呢”十天后齐王又问,回答说:“不行,还是听见声音就叫,见到影子就跳。

”十天后齐王又问,回答说:“还是视力锐敏,气势强盛”又过了十天齐王问,回答说:“差不多了别的鸡即使打鸣,它已不会有什么反应,看上去像木头鸡一样,它的天赋是完备了,别的鸡没敢和它应战的,一见到他吓得掉头就跑。

”02 庖丁解牛释义: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该成语一般在句中作宾语、定语,常与“游刃有余”连用原文: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跨,砉然响然,奏刀骋然,莫不中音。

文惠君赞叹其技艺之妙庖丁释刀云:平生宰牛数千头,而今宰牛时全以神运,目“未尝见全牛”,刀入牛身若“无厚入有间”而游刃有余因此牛刀虽已用了十九年,而其锋利仍“若新发于硎”故事:  秋凉时节,天高云淡,庄子信步来到濮水北岸牧场上,只见遍地牛群,他捋着胡须,陶醉了。

庄子突然想起今天庖丁要参加技能大赛了,于是快步前往只见庖丁注目凝神,提气收腹,气运丹田,他表情凝重,运足气力,挥舞牛刀,寒光闪闪上下舞动,劈如闪电掠长空,刺如惊雷破山岳,只听咚的一声,大牛应声倒地再看庖丁手掌朝这儿一伸,肩膀往那边一顶,伸脚往下面一抻,屈膝往那边一撩,动作轻快灵活。

庖丁将屠刀刺入牛,皮肉与筋骨剥离的声音,与他运刀时的动作互相配合,显得是那样的和谐一致, 美妙动人就像踏着商汤时代的乐曲《桑林》起舞一般,而解牛时所发出的声响也与尧乐《经首》十分合拍,这样的场景真是太美妙了。

不一会,就听到“哗啦”一声,整个牛就解体了站在一旁的文惠君不觉看呆了,他禁不住高声赞叹道:“啊呀,真了不起!你宰牛的技术怎么会这么高超呢?”庖丁见问,赶紧放下屠刀,对梁惠王说:“我做事比较喜欢探究事物的规律,因为这比一般的技术技巧要更高一筹。

我在刚开始学宰牛时,因为不了解牛的身体构造,眼前所见无非就是一头头庞大的牛,等到我有了3年的宰牛经历以后,我对牛的构造就完全了解了现在我宰牛多了以后,就只需用心灵去感触牛,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它”“我的这把刀已经用了19年了,宰杀过的牛不下千头,可是刀口还像刚在磨刀石上磨过一样的锋利。

”在满堂喝彩声中,庖丁轻松夺冠03 螳臂当车释义:螳螂举起前肢企图阻挡车子前进,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原文: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故事:春秋时,鲁国有个贤人名叫颜阖,被卫国灵公请去当太子蒯瞆的老师。

颜阖听说蒯瞆仗着父亲是一国之君,整天作威作福,蛮不讲理颜阖感到教育这样一个学生十分困难,不知如何是好颜阖到卫国后,他先去拜访卫国的大夫蘧伯玉,请教如何才能教好蒯瞆蘧伯玉回答说:“颜阖先生,您先来问情况是对的,您想教好太子确实很难办到啊。

”他进一步分析说:“我举一个例子说吧!螳螂自不量力,自己跑到马路上来,举起双臂来阻挡前进的车轮,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尽管它自己确实认为这种举动是勇敢的,但是确实没有意义啊颜阖先生啊,您的心是好的,但您的作为像螳臂当车一样,您要小心慎重!有些事情不是您一个人能解决的,您还是好自为之吧!” 

04 东施效颦释义:比喻模仿别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丑有时也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根底差,学别人的长处没有学到家原文:故西施病心而矉(通‘顰’,皱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通‘挈’,带领)妻子而去之走。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故事:越国苎罗(今浙江诸暨南)有位姓施的美女,因为家住若耶溪西岸,所以村里人叫她西施若耶溪东岸也有位姓施的姑娘她长得很丑,村里人管她叫东施东施因为自己长得很丑,所以经常仿效漂亮姑娘的服饰、姿态和动作,西施自然更是她仿效的对象。

西施穿什么款式的衣服,梳什么式样的发型,走起路来又有什么习惯动作,她都要加以仿效有一天,西施因为心口疼,走路的时候双手捂住胸口,并且皱着眉头但是由于西施艳丽无双,无论什么姿态都无法遮挡她的美丽,这种捧心皱眉的姿态,反而让人觉得更加楚楚动人。

村人都说“西施姑娘真是太漂亮了!”西施的姿态正好被东施瞧见了她一边观看,一边默默记住西施的姿态和动作回到溪东之后,东施马上仿效西施的模样,双手捂住胸口,同时皱着眉头东施的这副模样,使村里人大吃一惊,以为来了什么妖怪。

有钱人家紧闭大门,不想看见她,贫寒人家则带着妻子儿女远远躲开 《战国策》05 图穷匕见释义: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露出来了原文:“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故事:

秦王嬴政在进行并吞六国的统一战争中,先灭掉了韩国和赵国,接着就直捣燕国为挽救国家的危亡,燕太子丹经过周密的谋划,派出刺客荆轲,带着从秦国叛逃来燕国的将军樊於(wū)期的脑袋和一卷燕国督亢(今河北涿县东南)的地图,来到秦国,假借献上秦王的仇人的人头和割地求和的地图,而暗暗地把一把匕首藏在用布帛做成的地图卷里,企图伺机逼迫秦王改变其进攻邻国的政策,退还侵占的别国的土地;如果不答应,就杀死秦王。

公元前227年,荆轲到了秦都咸阳秦王一听说燕国的使臣送来了樊於期的头和督亢的地图,心里十分高兴,便穿上朝服,安排几个招待员,在咸阳宫隆重地接见荆轲荆轲捧着装有樊於期头的木匣,秦舞阳捧着地图匣,一步步地走上了秦国宫殿的台阶。

秦舞阳一见秦国朝堂那么威严,不由得有些心惊胆战秦王左右的人看见他这个样子,都很奇怪,既然是使者为什么脸变了颜色呢?荆轲镇定自若,走向前去对秦王说:“他是北方粗野的人,从来没有见过大王的威严,免不了有点害怕。

”秦王对他们是否心怀歹意,也有点防备,就对荆轲说:“叫他退下去!你给我把地图拿来”荆轲从秦舞阳手里拿过地图,把它献给秦王秦王打开地图,荆轲就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指给秦王看翻到末了,卷在地图里的匕首露出来了。

于是,荆轲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一见,抬起身子使劲地向后一转,那只袖子断了,连忙拔剑,可是因为心急慌忙,剑也太长,拔不出来他只得绕着殿上的大柱子跑,荆轲紧紧地追逼着台阶上面站着的几个文官手无寸铁;台阶下面的武士,照当时秦国的规矩没有命令不准上殿去,再说他们也被这突然的情况惊呆了。

过了一会儿,几个文臣眼看情况太紧急了,便赶上去用手去打荆轲,有一个伺候秦王的医生,急忙用药袋向荆轲打去趁这工夫,秦王终于拔出了身上的剑,一剑就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站立不住了,就举起匕首,向秦王投了过去,没有掷中秦王,打在柱子上。

接着秦王又砍了荆轲几剑,秦王的卫士也赶上来把荆轲杀死了 06 画蛇添足释义: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多此一举原文:陈轸曰:“令尹贵矣,王非置两令尹也臣窃为公譬可也?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今君相楚而攻魏,破军杀将得八城,不弱兵,欲攻齐齐畏公甚,公以是为名居足矣官之上非可重也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昭合以为然,解军而去故事:古时候,楚国有一家人,祭完祖之后,准备将祭祀用的一壶酒,赏给帮忙办事的人喝。

帮忙办事的人很多,这壶酒如果大家都喝是不够的,若是让一个人喝,那能喝得有余这一壶酒到底怎么分呢?大家都安静下来,这时有人建议: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快,这壶酒就归他喝大家都认为这个方法好,都同意这样做。

于是,在地上画起蛇来 有个人画得很快,一转眼最先画好了,他就端起酒壶要喝酒但是他回头看看别人,还都没有画好呢心里想:他们画得真慢他洋洋得意地说:“你们画得好慢啊!我再给蛇画几只脚也不算晚呢!”于是,他便左手提着酒壶,右手给蛇画起脚来。

正在他一边给蛇画脚,一边说话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已经画好了那个人马上把酒壶从他手里夺过去,说:“你见过蛇吗?蛇是没有脚的,你为什么要给它添上脚呢?所以第一个画好蛇的人不是你,而是我了!”那个人说罢就仰起头来,咕咚咕咚把酒喝下去了。

 07 狐假虎威释义:原义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吓唬百兽,后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原文:荆宣王(楚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zhǎng,以……为首领)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不真实、不可靠),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故事:战国时代,当楚国最强盛的时候,楚宣王曾经问了当时北方各国,都惧怕他的手下大将昭奚恤,而感到奇怪因此他便问朝中大臣,这究竟是为什么。

当时,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便向他叙述了下面这段故事:“从前在某个山洞中有一只老虎,因为肚子饿了,便跑到外面寻觅食物当他走到一片茂密的森林时,忽然看到前面有只狐狸正在散步它觉得这正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便一跃身扑过去,毫不费力的将他擒过来。

可是当它张开嘴巴,正准备把那只狐狸吃进肚子里的时候,狡猾的狐狸突然说话了:‘哼!你不要以为自己是百兽之王,便敢将我吞食掉;你要知道,天帝已经命令我为王中之王,无论谁吃了我,都将遭到天帝极严厉的制裁与惩罚。

’老虎听了狐狸的话,半信半疑,可是,当它斜过头去,看到狐狸那副傲慢镇定的样子,心里不觉一惊原先那股嚣张的气焰和盛气凌人的态势,竟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大半虽然如此,它心中仍然在想:我因为是百兽之王,所以天底下任何野兽见了我都会害怕。

而它,竟然是奉天帝之命来统治我们的!这时,狐狸见老虎迟疑着不敢吃它,知道它对自己的那一番说词已经有几分相信了,于是便更加神气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后指着老虎的鼻子说:‘怎么,难道你不相信我说的话吗?那么你现在就跟我来,走在我后面,看看所有野兽见了我,是不是都吓的魂不附体,抱头鼠窜。

’老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照着去做了于是,狐狸就大模大样的在前面开路,而老虎则小心翼翼的在后面跟着它们没走多久,就隐约看见森林的深处,有许多小动物正在那儿争相觅食,但是当它们发现走在狐狸后面的老虎时,不禁大惊失色,四散狂奔。

这时,狐狸很得意的掉过头去看看老虎老虎目睹这种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惊胆战,但它并不知道野兽怕的是自己,而以为他们真是怕狐狸呢!狡狐之计是得逞了,可是他的威势完全是因为假借老虎,才能凭着一时有利的形势去威胁群兽而那可怜的老虎被人愚弄了,自己还不自知呢!因此,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惧昭奚恤,完全是因为 大王的兵权掌握在他的手里,那也就是说,他们畏惧的其实是大王的权势呀!” 

08 鹬蚌相争释义:比喻两相争执必会造成两败俱伤,而让第三者获利的局面原文: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故事: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它常常侵略别的弱国弱国之间,也常常互有磨擦有一次,赵国声称要攻打燕国当时,游说之士苏秦的弟弟叫苏代,他也很善于游说。

苏代受燕王的委托,到赵国去劝阻赵王不要出兵苏代到了邯郸,见到了赵惠文王赵惠文王知道苏代是为燕国当说客来了,但明知故问:“苏代,你到我们赵国做什么来了?” “尊敬的大王,我给你讲故事来了” 讲故事,赵惠文王心中不禁一愣。

 苏代说了这个故事:一天,蚌趁着天晴,张开两片硬壳,在河滩上晒太阳有只鹬鸟见了,快速地把嘴伸进蚌壳里去啄肉蚌急忙把硬壳合上,钳住鹬的嘴不放鹬鸟啄肉不成,嘴反被钳住,便威胁蚌说:“好吧,你不松开壳就等着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把你干死?”蚌毫不示弱地回敬说:“好吧,你的嘴已被我钳住。

今天拔不出,明天拔不出,把你饿死!”就这样,蚌和鹬鸟在河滩上互相争持,谁也不让谁时间一长,它们都精疲力竭正好有个渔翁经过这里,见到它们死死缠在一起,谁也不能动弹,便轻易地把它们一起捉住拿回了家 苏代讲完故事后,又对赵惠王说:“如果赵国去攻伐燕国,燕国竭力抵抗,双方必然长久相持不下弄得疲惫不堪。

这样,强大的秦国就会像渔翁那样坐收其利请大王认真考虑再作决定”赵惠王觉得苏代说的很有道理,就打消了攻打燕国的念头 09 狡兔三窟释义: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但在现代汉语中,该成语具有贬义色彩,通常在表示某人工于心计为人狡猾的时候使用。

原文:狡兔有三窟,仅得其免死身,今君在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故事:春秋时代,齐国的孟尝君非常喜欢与文学家、侠义之士交朋友为了能与他们常讨论国家大事,孟尝君经常邀请这些人到家中长住其中有位叫冯谖的人,常常住很长时间,但却什么事都不做。

孟尝君觉得很奇怪,但是好客的他仍然热情招待冯谖有一次,冯谖替孟尝君到薛地讨债,但他不但没跟当地百姓要债,反而还把债券全烧了,薛地人民都以为这是孟尝君的恩德,对他充满感激后来,孟尝君被齐王解除相国的职位,前往薛地定居,受到薛地人热烈的欢迎,孟尝君这才知道冯谖的才能。

这时,不多话的冯谖才对孟尝君说:“通常聪明的兔子都有三个洞穴,才能在紧急关头逃过猎人的追捕,而免除一死但是你却只有一个藏身之处,所以你还不能高枕无忧,我愿意再为你安排另外两个可以安心的藏身之处”于是冯谖去见梁惠王,他说如果梁惠王能请到孟尝君帮他治理国家,那么梁国一定能够变得更强盛。

于是梁惠王派人邀请孟尝君到梁国,准备让他担任治理国家的重要官职可是,梁国的使者一连来了三次,冯谖都叫孟尝君不要答应梁国派人请孟尝君去治理梁国的消息传到齐王那里,齐王一急,就赶紧派人请孟尝君回齐国当相国冯谖要孟尝君向齐王提出希望能够拥有齐国祖传祭器的要求,并将它们放在薛地,同时兴建一座祠庙,以确保薛地的安全。

祠庙建好后,冯谖对孟尝君说:“现在属于你的三个安身之地都建造好了,从此以后你就可以垫高枕头,安心地睡大觉了” 10 门庭若市释义:指门前像市场一样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原文:(齐王)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jiàn,间或,偶尔)进期年(满一年,期音jī)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故事:战国时,齐国有一位大夫名叫邹忌,人长得很英俊。

有一天早晨,他穿好朝服,戴好帽子,对着镜子端详一番,然后问他的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比较起来,谁长得英俊”“您英俊极了,徐公怎么比得上您呢?”妻子说徐公是齐国出名的美男子邹忌听了妻子的话,并不太敢相信自己真的比徐公英俊,于是他又去问他的爱妾,爱妾回答说:“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邹忌家中来了一位客人,邹忌又问了客人,客人说:“徐公哪有你这样俊美呀!”过了几天,正巧徐公到邹忌家来拜访,邹忌便乘机仔细地打量徐公,拿他来和自己比较结果,他发现自己实在没有徐公漂亮于是,他想:“妻子说我英俊,是因为偏爱我;爱妾说我英俊,是因为惧怕我;客人说我英俊,是因为有求于我。

其实我实在没有徐公漂亮啊!”接着,他又从这件事联想到,齐威王身为一国之君,所受到的蒙蔽一定更多第二天早朝,他就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说给齐威王听,并劝谏说:“现在齐国地方千里,城池众多,大王接触的人也比我多得多,所受的蒙蔽也一定更多。

大王如能开诚布公地征求意见,一定对国家有益”齐威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立刻下令说:“无论是谁,能当面指出我过失的,给上赏;上奏章规劝我的,给中赏;在朝廷或街市中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中的,给下赏!”命令一下,群臣前去进谏的,一时川流不息,朝廷门口每天像市场一样热闹。

 ——END——上古神话和《山海经》《韩非子》中的寓言故事10则张爱玲的《第一炉香》和《倾城之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