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佝偻承蜩寓言故事_佝偻承蜩寓言故事原文

《佝偻者承蜩》摘自《庄子·达生》。【原文】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

佝偻承蜩寓言故事_佝偻承蜩寓言故事原文

 

《佝偻者承蜩》摘自《庄子·达生》【原文】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者承蜩,犹掇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吾处身也,若厥株拘;吾执臂也,若槁木之枝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不以万物易蜩之翼,何为而不得?”孔子顾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译文】孔子到楚国去,经过树林,看见一个驼背人正拿着一根竹竿在粘蝉,好像拾取东西一样容易。

孔子问他说:“你有技巧呢,还是有道?”驼背人说:“我有道:经过五、六个月,把两个粘丸放在竹竿顶上掉不下去,蝉就很少能跑掉;要是放上三个粘丸子而掉不下来,那么十只蝉不过跑掉一只;要是放上五个粘丸子掉不下来,那就好象在地上拾取东西一样稳当了。

我安处身心,犹如木椿,我用手臂执竿,如同枯槁树枝,虽面对天地之大,万物之多,却只用心在蝉翼,我心无二念,不肯以五光十色的万物来换取蝉翼,这样,我怎么会捉不到它们呢?”孔子听了,回过头来对他的学生们说:“用心专一,凝神会精,不就是说这么驼背人吗?”

【赏析】勤学苦练并持之以恒,是成功的伴侣这是本则寓言的第一层含义佝偻者为达到承蜩的目的,苦苦锻炼,直到捕蝉犹如在平地上拾东西为止承蜩固然是雕虫小技,但它说明的道理是深刻的,“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事无论大小,只要有毅力和决心,就能克服困难,取得胜利。

用心专一,是成功的基础这是本则寓言的第二层含义佝偻者承蜩时,身边不独有树有蝉,也有五光十色的景物,但佝偻者不受任何景物的干扰,眼睛只紧紧盯住树上的蜩,所以他成功了举一反三,治世为学同承蜩一样,离开专心则一事无成。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