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三年级守株待兔寓言故事_三年级守株待兔寓言故事的意思

新集中心小学  张劲岩

三年级守株待兔寓言故事_三年级守株待兔寓言故事的意思

 

FABLE STORY守株待兔三年级下册  5《守株待兔》教学设计新集镇中心小学 / 张劲岩

教材分析FABLE STORY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寓言单元,《守株待兔》是这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也是课文中选入的第一篇文言文形式的寓言故事《守株待兔》选自《韩非子·五蠹》,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宋国有一个农夫,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掉了,便放下手里的农具整天守着树桩,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

当然农夫没有再捡到撞死的兔子,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农夫也被宋国人笑话课文篇幅短小,寓意却很深刻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想着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同时也告诫人们不要把生活中的偶然事件当成必然发生。

教学本课时,结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本课课后习题以及文言文的学法、寓言的学法等,综合确定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FABLE STORY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些寓言,对寓言有过感性的认识这次专门编排寓言单元,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寓言,帮助学生形成对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不仅要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还要关注寓言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目标FABLE STORY1、认识“宋、耕”等4个生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诵读成诵,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FABLE STORY1.认识“宋、耕”等4个生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重点)2.能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懂得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难点)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FABLE STORY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揭示题目,了解作者1.教师:同学们看,你知道下面这些图讲的是什么寓言故事吗?(课件出示画蛇添足  刻舟求剑   亡羊补牢   揠苗助长图片)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这些故事有什么共同点吗?2.教师:小小的故事蕴含着大大的道理,这就是寓言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寓言故事,题目叫做《守株待兔》师板书题目,生齐读题目理解“株”和题目的意思(出示“树桩”的图片及“株”的意思)。

“株”的意思是树桩,树被砍去留在地面的部分“待”是等待的意思题目的意思是守着树桩等待兔子3.教师: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本篇寓言的作者,他就是韩非子(课件出示关于韩非子的简介)                    。

他的书中记载了很多故事今天我们要学的《守株待兔》就是其中的一篇设计意图:展示图片,了解题目,介绍作者,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新课的学习中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教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出示朗读要求)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课文(1)认读生字(课件出示本课会写字)①自由读文圈画生字②检查自读情况,纠正读音:注意读准平舌音“宋”,翘舌音“守、株、触、释”,后鼻音“耕、颈”③读准词语:宋人 耕者  释其耒 冀复得兔。

⑤读准多音字:而身为(二声)宋国笑3.同桌互相听读课文,互相纠错,巩固对生字、新词的认识4.教师范读,注意停顿①教师范读,学生仔细听,注意停顿②教师领读,学生跟读③分组齐读,互相评价,纠错设计意图:文言文的学习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点难度,这一环节帮助学生解决生字问题,为接下来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扫清障碍。

三、读懂文言,知晓大意(一)明确要求,初步感知教师:《守株待兔》是很著名的寓言故事,相信很多学生都知道,请一位学生来讲,其他学生认真听,了解故事大意,再试着自己读一读课文学生讲故事,再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流利。

(二)朗读理解,关注停顿我们已经知道了《守株待兔》的大致内容,但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文言文请你们回忆一下,学习文言文的“三步走”(课件出示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第一步:读准字音,读好句子,读出韵味第二步: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

第三步:展开想象,复述故事,感悟道理设计意图:回忆学习文言文的步骤,为下文的学习作好铺垫1.读懂第一句:宋人有耕者(1)教师:这个故事说了谁守株待兔?学生:农夫,耕者(2)白板出示:宋人有耕者指名朗读,读好停顿。

(3)板贴“耕者”图与文字,知道耕者就是——种田的人(4)拓展:现代也有很多包含“者”的称呼,阅读书刊、文章的人就是——读者;很有学问的人叫——学者;很有智慧的人叫——智者2.读懂第二、三句: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1)教师:耕者为什么会去守株待兔?(2)交流:预设一:学生读文中的句子指名读句子,读好停顿预设二:学生用现代文回答引导学生找文中的句子:用文中的话来说就是——(3)知道兔子是怎么死的吗?(理解句子意思:折颈而死;走是跑的意思。

)(4)指名好读句子3.学习第四句: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1)教师:农夫白捡了一只兔子,接下来他是怎么做的呢?你能找出文中的句子吗?画下来读一读(2)指名读句子比较不同的停顿(3)教师:怎么停顿合适呢?自己读读旁边的注释,想想这句话的意思。

谁能说说这句话什么意思?(学生回答:于是,……)(4)学习“耒”:看插图找出“耒”并板贴耒:上面有把手,下面有犁头,它是翻土用的农具字理演示:这耒字就像是一把翻土的农具现在这个耒字已经演化成汉字的一个部首。

这篇课文中哪个字就是以耒做偏旁的——耕(5)学习“释其耒”“释”是什么意思?(放下)“释其耒”就是——放下农具拓展“释”,比如,有的小朋友很爱看书,手里总是整天拿着一本书,几乎没在放下的,叫——手不释卷;喜欢一件东西,舍不得放手,这就叫——爱不释手。

拓展:释其耒——是他放下了农具(放下板贴中的耒的图片);他放下了书,可以说——释其书;他放下了笔,可以说——释其笔(6)指名再读句子,边读边标上停顿记号(7)教师:练习读好这句话小古文看起来很短,想要读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自己做上记号自读——指名读——开火车读4.学习第五句: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结果怎样?(学生回答后找出文中的句子)(2)读好句子指名读——集体读四、多种形式,趣读课文1.连读全文(1)各自读读懂了句子的意思,读好了停顿,课文一定能读得更味道了,自己连起来读一读。

(2)指名读提示:要停顿的前一个字拉长,这样更能读出小古文的韵味刚才,我们把短短的小古文已经读成了长长的一段现代文自己读读现代文(白板出示全文解释)2.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古今对对碰(1)同桌合作读,一个小朋友读一句现代文,另一个小朋友读一句对应的小古文(读小古文的小朋友要注意古文朗读的节奏)。

(2)师生合作读3.看配图朗读课文(1)这个故事可真有意思,有人把它编成了连环画,想看吗?连环画展示课文朗读(2)看着连环画,读这个故事4.仿古朗读古人写文章是从上写到下,从右写到左,还不写标点符号的呢!出示竖排的文章。

(自由读——集体配乐朗读)5.试着配乐背诵全文。设计意图:多种行形式的朗读,能够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并且有利于学生的背诵。

板书设计FABLE STORY守株待兔耕地  脖颈  释放  其他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教学反思FABLE STORY教学《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时,我以读为本,牢牢抓住朗读,扣住重点朗读,读好、读懂,加强感受与体验,力求通过读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意,受到教育。

教学本课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拔高要求,总喜欢让学生进行评价学生评价时,老师应抓住最佳时机给学生予以点拨大多数时候,教师成了一个洗耳恭听的观众,没有穷追猛打,乘胜追击一味对孩子讲的东西表示认同,似乎是不管你讲什么,只要你能说就行。

教师简介张劲岩,杨冬芳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现任教于新集中心小学,担任三年级班主任及语文老师,比较擅长低年级语文教学所讲的《青蛙写诗》、《坐井观天》等课程均获得县级优质课教育格言: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永远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

图文|张劲岩编辑|齐    瑶审核|卜艳华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