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微信拍拍(微信拍拍是什么意思)


微信最近新上线的拍拍功能引起热议,有人觉得很有趣,有人觉得很鸡肋。本文作者通过六个方面,探讨拍拍的用途,希望对你有帮助。
近日,微信上线了一个新功能——拍拍,受到

微信拍拍(微信拍拍是什么意思)

 

微信最近新上线的拍拍功能引起热议,有人觉得很有趣,有人觉得很鸡肋。本文作者通过六个方面,探讨拍拍的用途,希望对你有帮助。

近日,微信上线了一个新功能——拍拍,受到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

这个拍拍功能,就是微信用户在聊天或群聊窗口中,双击对方(或自己)的头像,即可触发拍拍行为。发起拍拍的用户双击对方头像后,会看到头像抖动反馈,但拍拍功能不会向对方做强制提醒,只在聊天窗口显示一行xxx拍了拍xxx的文字。

在打开的群聊窗口中,用户间发起拍拍行为会被所有人看到。

未打开微信或聊天窗口状态下,包括被拍对象在内的所有人,则不会接收到拍拍的任何提示。

可见,相较于微信强提醒,拍拍则是一个弱属性的提醒功能。

该功能一上线,就引来了许多网友热议和吐槽,焦点话题之一就是:这功能有啥用?

一、拍拍表达了什么意思?

拍拍本是人们生活中最普通的行为,肢体语言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我们与人交流沟通时,即使不说话,可以凭借对方的肢体语言来探索他的内心世界。

同样,对方也可以通过肢体语言了解到我们的真实想法,包括:

打招呼:作为双方沟通第一句话,相同于你好、在吗。就像现实中两人见面,通常都是以打招呼开场。提醒:通过肢体接触,达到提醒的效果。假设一个场景,有人在上课或上班时瞌睡,拍一拍的提醒效果是不是明显好于语言沟通?鼓励:可以表示对人的一种鼓励,长辈对晚辈、领导对下属、朋友之间均适用。欣赏:欣赏、认可的意思,配合眼神,表达效果完美。内心潜台词就是:你做的很好,我很欣赏。信任:传递信任,此时或许一个动作胜过千言万言,别让我失望、我相信你、这件事儿交给你了。安慰:代表安顿抚慰,让对方别再难受,帮助其改善心情。

等等……

二、增加趣味性,提升活跃度

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下滑以及短视频、直播等平台的冲击,微信活跃用户已进入缓慢增长阶段。

如何突破用户增长瓶颈,打造新玩法、发现新增长点将是微信面临的巨大挑战。

拍拍功能,则是微信的尝试之一,这个蛮人性化的设计,大大增加了社交的趣味性。

很多网友在微信群中,通过修改群昵称,将这个功能玩出了新花样,重拾了幼稚的快乐。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就这样,大家在群里你拍我,我拍你,玩得不亦乐乎。

于是,有网友表示,我终于能像明星一样喊出这句话:别拍了!别拍了!!

三、降低沟通成本

我们在生活中使用微信,最高频的沟通方式主要为文字、语音、图片。

无论哪种方式,沟通成本都不低,需要经历思考—选择—操作等一系列操作来完成。

这,有悖于微信少即是多的产品设计理念。

而使用拍拍功能,不需要用户思考,仅需要一个双击动作,便可代替文字、语音、图片,表达出多种语义。

正如张小龙对于好产品的期待:很含蓄、不招摇。

满足沟通需求同时,降低了成本,也提高了效率。

四、减小社交压力

很多人每天微信上会收到大量信息,尤其对于工作压力大的人,微信侵占了太多的个人时间。

特别是同时被多人@的情况,相信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有刻骨铭心的体会。

相对于微信的强提醒和@功能,拍拍的提醒效果更弱。

作为提醒功能使用时,没有明显的消息提醒,对方有空看到回复即可,不强制,感觉很自然、很舒服。

对方回复信息时,可以不用思考说什么,也不用再琢磨语言艺术,拍一拍就好了。

想想,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发动图表达想法,道理是一样的。

五、增强熟人社交互动

据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微信作为中国用户量最大的App,月活跃用户数已达到12亿。

然而,微信高度普及所带来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微信好友中,充斥着大部分由于工作或合作关系添加的陌生人。

这似乎与微信熟人社交产品的定位相左。

拍拍这个动作在现实生活中更适应于熟人之间的互动,可以用做传递亲情、友情、爱情的一种方式。

相比,@某人这种指定式的互动,拍拍更为自然、温和,更利于增强熟人之间互动性和情感交流。

比如情侣之间,拍拍就可以代表想TA了。

当然,拍拍的使用需要分清对象和场合,不然后果可能很严重。

六、培养用户习惯

智能手机常用的操作手势包括单击、滑动、长按、拖动、双击、缩放。

微信作为12亿人的日常沟通工具,聊天窗口中基本覆盖了所有交互手势,唯独双击操作使用场景很少。

此次,通过拍拍功能的上线和传播, 或许是有意引导用户学习和熟悉这个新的操作方式,为之后的功能使用,提前培养用户习惯。

众所周知,腾讯目前在大力扶持自家的视频类产品,从微视到小程序直播,再到视频号。

双击视频点赞已成标配,微信会不会利用拍拍作为切入口,将用户导流到视频产品上?

又或者将部分操作用双击代替,比如朋友圈双击用户头像点赞。

这些都只是猜测,微信能否带来更多精彩,让我们一起期待。

作者:伍德安思壮,公众号:PMBetter(ID:pmbetter)

本文由 @伍德安思壮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