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三星手机型号大全(2007年三星手机型号大全)怎么可以错过

导读  在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手机行业的更迭犹如大浪淘沙。随着通信网络开启1G、2G、3G乃至迈向6G的升级旅程,一批批手机王者先后诞生,在时代浪潮的洗礼中逐渐暗淡或焕发新生。细数手机行——ZAKER,个性化推荐热门新闻,本地权威媒体资讯

三星手机型号大全(2007年三星手机型号大全)怎么可以错过

 

导读在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手机行业的更迭犹如大浪淘沙随着通信网络开启 1G、2G、3G 乃至迈向 6G 的升级旅程,一批批手机王者先后诞生,在时代浪潮的洗礼中逐渐暗淡或焕发新生细数手机行业发展史上的诸位王者,各个身怀绝技却发展各异。

现推出手机行业系列案例,通过梳理几大手机企业的发展历程及竞争优劣以揭示该行业的风云变幻本期关注—— LG作为与三星同时期起步的大型手机厂商,LG 的手机发展曾通过创新从一众功能机厂商中脱颖而出,继而发展成为全球市占率排名前三的手机供应商。

然而在 3G 到 4G 的行业变革下,LG 虽然在产品的设计方面进行了很多的突破式创新,但是其对智能操作系统的切换较慢、功能设计华而不实等问题,导致了 LG 手机的定位逐渐偏离于主流用户的实际需求种种问题,搭配剑走偏锋的营销策略和价格体系,使得其用户口碑进一步下跌,最终导致 LG 电子宣布退出手机业务。

【中国金融案例中心 文:弋隽雅 编辑:谢彬彬 】Part 1 LG 的创立和扩张1.1 创业故事:以清洁护肤等化学产品起家1947 年,LG 集团的创始人具仁会和联合创始人许家一起创立了乐喜化学工业社(LG 化学的前身),LG 的故事从此开始。

当时作为首尔大学毕业的具仁会一边经营布匹贸易生意,一边敏锐意识到了二战结束后的结婚潮和婴儿潮使得年轻人对面霜、发油等化妆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因此推出了主打产品 " 乐喜乳霜 ",一面市就受到了市场的广泛欢迎。

随后公司继续进行研发,生产和销售各类清洁护肤产品,例如牙膏、肥皂、雪花膏等护肤产品为 LG 的发展带来了丰沛的现金流,使得 LG 具备了向外扩张的资源图 1 LG 创始人具仁会(来源:公开资料)1.2 业务扩张:由护肤品相关产业链拓展开,多元化发展

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容器,而 " 乐喜乳霜 " 原有的包装瓶很容易在长途运输中碎裂,因此 LG 自行研发了塑料容器,并进军塑料行业,推出了牙刷、肥皂盒、梳子等相关产品由于塑料的原料是原油,为了进一步扩大营业范围并整合上游产业链,具仁会创办了炼油厂,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LG 在早期的发展中,除了扩展化学领域业务,还在 1958 年投资进军电子产业成立了金星社,而韩国的三星电子也在 1959 年相继成立在当时的韩国,电子产业属于高科技行业,关键技术都掌握在外国企业手里,于是具仁会不计成本的引入人才、技术和生产设备,逐步掌握了收音机、电视机、电话、洗衣机、冰箱空调等家电的核心技术,这些产品在后续韩国快速的发展中,成为了韩国市场畅销的产品,为 LG 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回报。

1960 年代,由于 LG 化学业务和电子业务发展良好,公司收入超过了韩国三星,成为了当时韩国最大的企业1967 年,创始人具仁会因病去世,其长子具滋暻接手了 LG在他的带领下,LG 先后进入了机械、通信、电线、商贸等多个领域,为 LG 的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多方发展的 LG 在 1970 年代遇到了新的挑战——这一时期,韩国政府开始逐渐结束本土保护主义,开放市场允许国外企业进入,因此韩国巨头的产品面临索尼、飞利浦等高质量品牌的竞争通过在海外的考察,具滋暻认为需要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和价值,与国外品牌进行正面竞争。

在他的带领下,LG 产品的质量得到了提高,其韩国市场份额并未因市场开放而显著降低LG 不光巩固了本土地位,还走向了世界,先后在美国、德国、欧洲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并从实体行业扩张到了保险、证券等金融行业。

1980 年代,LG 集团进行了彩电、录像机、电脑等产品的开发,并投资了半导体技术1995 年,具滋暻退休,其长子具本茂开始接手集团,将原本的 Luckystar(这是乐喜 Lucky、金星 Goldstar 这两个词的缩写)改名为 LG;这个时期,LG 与三星、现代并列为韩国三大财团。

为了将 LG 升级成为真正的跨国企业,具本茂制订了人才吸引策略,在全球范围招聘有能力的高管,并要求本土高管到海外进修1997 年,面临亚洲金融危机,LG 集团进行了改革:一方面要求各个子公司自负盈亏,若子公司出现严重亏损则母公司和其他子公司并不会提供帮助,由该子公司自行解决。

;另一方面,聚焦核心业务,砍掉非核心业务这 2 个特点对后续 LG 手机业务的发展,起到了较为关键的影响Part 2 LG 的移动手机业务2.1 始于 1995 年1995 年,LG 电子开始了其手机业务。

那个年代是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三足鼎立的时代,也是各国从 1G 转向 2G 的时代除了上述的 " 手机三巨头 ",其他手机厂商在当时的市场都几乎没有声名1999 年,LG 集团进入了液晶面板领域;2009 年,LG 成为仅次于三星的全球第二大液晶面板供应商。

液晶屏幕也成为了 LG 手机竞争的核心优势之一外界认为,LG 手机的发展与中国移动市场的增长有非常密切的关系2002 年,中国联通的 CDMA 手机用户数快速提升至约 700 万户而当时 GSM 在中国属于更为流行的标准,由于 CDMA 标准的手机竞争较小,LG 快速抓住这一市场机遇,在中国推出其首款 CDMA 手机(LG8080),使用双液晶屏翻盖设计,售价约为 2900 元。

由于其外观时尚且售价略低于三星(约 3500 元)等手机,因此获得了市场的欢迎2003 年一季度,LG 手机出货量超过 560 万部,全球市场占有率提升至 5.3%,并基本超越了索尼爱立信,成为了全球手机销量第五名。

与此同时,面对用户超过 2 亿人的中国 GSM 市场,LG 也推出了对应的手机型号,补充了其在 GSM 方面的产品序列2006 年,LG 推出了一款超薄滑盖的 KG90 手机该手机使用了当时先进的电容屏技术,键盘具有一触摸即发红光的功能。

该系列手机以巧克力为主题,其广告语为 ""I chocolate you",中文听起来近似 " 爱巧克力哟 ",利用温暖的食品将这款手机与巧克力、节日、爱、温暖等美好的词汇联系起来,同时还邀请了当时亚洲知名度很高的玄彬和金泰熙拍摄广告宣传片。

在不计成本的广告轰炸下,这款手机凭借时尚的外观、有趣的功能、新颖的营销方案,从摩托罗拉、诺基亚等以功能、技术为卖点的功能机中脱颖而出,虽然售价高达 4000 元人民币,但销量依然快速增长据 LG 2007 年公开资料显示,2006 年全年," 巧克力 " 系列手机的全球销量突破 300 万部,日均销量达 3000 部;在韩国," 巧克力 " 系列手机占据了 1/3 的高端手机市场份额。

后来,该款手机实现了全球销量超过 1000 万台的成绩;其中,在中国的销售量达 60 万台,占其当年在中国销售额的 40%图 2 推出的 " 巧克力 " 手机 KG90 和 " 冰淇淋 " 手机 LGKF350

后来,LG 又推出了一系列类似的 " 冰淇淋 "、" 棒棒糖 " 等 " 甜品系列 " 手机,均获得了不错的销售额凭借畅销手机的帮助,LG 的市场份额在 2008 年提升至 8.4%,排名全球第四;2009-2010 年,其全球市占率排名进一步提升至第三名,仅次于诺基亚和三星,市占率最高达到 10.1%。

2.2 在 3G 时代的创新在 LG 手机业务达到高峰的前夜,推动整个手机行业巨大变革的 " 操作系统革命 " 也在不断推进中2007 年,苹果的 iPhone 及其专属系统 IOS 开启了智能机时代的序幕,随后安卓系统出现,塞班和 Windows Mobile 等 3G 智能系统加入了战局;同一时期,中国移动也与 Google 合作联合开发了一款基于 Linux 内核、Android 平台构建的开放式手机操作系统,简称 OMS 手机系统。

在选择操作系统的关键节点,LG 在 2009 年才推出基于 OMS 系统的智能手机,错过了后续表现更好的安卓系统这一选择使 LG 在 2010 年的全球手机市占率降低至 7.1%2010 年,LG 虽然推出了基于安卓的智能手机,但是高端市场已被苹果和三星占据,中低端市场的份额受到华为、小米、OPPO 和 vivo 的挤占,LG 的全球市占率在 2011 年下跌至 4.9%(第四位),并在 2012 年和 2013 年进一步下跌至 3.8%~3.9%。

在 2014 年短暂的反弹至 4.6% 之后,LG 跌出了全球手机市占率前五的位置为了提升自身手机销售业绩,LG 在 2009 至 2021 年期间做出了很多产品和设计方面的创新例如在 2009 年,LG 发布了 LGBL40 手机,该手机屏幕为 4 英寸,属于同时期较大的手机屏幕,凸显了 LG 集团在屏幕方面的技术优势;然而该手机的屏幕比例为 21:9,并不属于常规比例,使用体验并不是很好,于是 LG 放弃了类似产品的后续研发。

2011 年,LG 推出了 Optimus2X 的双核手机,此款手机支持录制 1080P 视频,成为录制领域技术较为先进的手机;同年,LG 推出了具有裸眼三 D 功能的 Optimus3D 手机,该款手机可以欣赏 3D 电影并拍摄 3D 视频,然而实用性较低,因此也并未受到市场追捧。

图 3 LGBL40 手机和 LG 的 Optimus3D 手机(具有裸眼 3D 功能)2013 年,LG 推出了弧面屏手机 LGGFlex,该手机的屏幕为 6 英寸 OLED 屏幕,其弧面与常见曲面屏很不相同。

据 LG 官方宣称,这样的弧面可以更好的贴合人类的脸部曲线,且该手机的后盖还具备自动修复划痕的功能虽然概念新颖,但是市场并不是非常认可图 4 弧面屏 LGGFlex 手机2014 年,LG 推出了 G3,配备了 5.5 英寸 2K 分辨率的屏幕,2K 分辨率可以为用户带来比 1080P 更细腻的显示效果。

然而根据市场反馈,这款手机由于屏幕耗电太多,其续航表现并不好同一时期的 OPPO Find7 也具备 2K 屏幕,因此 LG 这款手机的优势并不独特2014 年底,LG 发布了 AKA 的手机,以手机外壳后面 " 卖萌 " 大眼睛设计为主要卖点。

图 5 LG 在 2014 年发布的 G3 手机和 AKA 手机2015 年,为了与三星的 Note 系列竞争,LG 发布了 V 系列产品 LGV10这款产品在 5.7 英寸的主屏幕上方增加了一块 2.1 英寸的副屏幕,可以显示通知栏、时间、电量和天气等信息。

副屏幕的创意虽然独特,但实用性较低继在 LGV10 增加上方副屏幕之后,LG 又推出了可以插拔手机 " 下巴 " 的 LGG5 手机," 下巴 " 部位可以更换电池和不同功能的模块配件(如增强拍摄的模块),依然是创意独到但实用性低的设计,其续航不佳、模块售价较高等问题影响了该手机的销量。

图 6 LGV10 和 LGG52020 年,LG 推出了 LGWing,采用一块 6.8 英寸 OLED 屏幕的主屏叠加一块 3.9 英寸 OLED 屏幕的副屏,主打概念是 " 寻找与移动设备交互的新方法,着眼于当今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并挑战既定的用户规范 "。

这款手机的屏幕可以旋转 90 °,拥有分屏模式,该模式下两块屏幕可以分别运行不同的任务,比如一边打电话一边做笔记、一边看视频一边聊天等;还拥有协作模式,该模式下副屏幕辅助主屏幕的功能,比如主屏幕玩游戏时副屏幕显示地图等。

虽然产品创新性强,但是其硬件配置偏低 ( 骁龙 765G ) ,价格偏贵 ( 人民币 6500 元左右 ) ,所以市场反响平平图 7 LGWing 手机分屏模式与协作模式2021 年,LG 在 CES2021 发布会中通过视频展示了卷轴屏手机 LGRollable。

这款手机与常见的折叠屏手机完全不同,主要通过手机屏幕的 " 滑出 ",使得手机屏幕类似卷轴一般展开,实现从手机到平板的切换这一功能可以有效避免折叠屏的 " 折痕 " 问题图 8 LGRollable 手机

2.3 2015 年后的业绩衰退及市场退出虽然 LG 孜孜不倦地进行着各类手机产品创新,但是其手机业务利润在 2015 年三季度之后一直呈现亏损状态从 2015 年一直到 2020 年四季度,LG 手机业务连续亏损了 20 多个季度,累积亏损额高达 5 万亿韩元(约折合 37 亿美元,266 亿人民币)。

2016 年,因萨德事件等多方面影响,LG 手机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大跌2018 年,LG 手机业务主动放弃中国市场;同年,LG 化学宣布在 2023 年前投资 20 亿美元,在中国建造第二座电动车电池工厂。

在后续的发展中,LG 电子曾计划将手机业务出售给越南 Vingroup 、德国大众等公司,但均未获得成功由于找不到愿意收购 LG 手机业务的买家,2021 年 4 月 5 日,韩国 LG 电子宣布,将于 2021 年 7 月 31 日全面退出手机市场并全面停止移动业务部门的生产和销售。

LG 电子方面表示,在行业竞争日趋加剧的情况下,公司移动部门业绩持续低迷,故作出上述决定尽管退出手机市场,LG 电子表示仍将为消费者和用户提供售后服务,并坚持研发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公司将以研发部门 ( CTO ) 为重心致力于研发相关技术,争取到 2029 年拿出 6G 原创技术。

Part 3 LG 手机业务衰落原因分析实际上,LG 手机业务和三星的手机业务具有很多相似点:同样隶属于韩国大型财团,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人才优势;同样具备手机上游的产业链优势,甚至均是全球显示屏的主要供应商;二者均兴起于 1990 年代,并于 2004~2010 年获得市占率排名的提升,2009~2010 年三星排名全球手机市占率第二名,LG 则排名第三。

然而 2010 年后,二者的命运出现极大的变化, LG 手机业务呈现逐渐下滑和萎缩的态势,最终黯然出局;而三星在 2012 年市占率超越诺基亚登顶全球市占率第一,并将霸主地位延续至今两者为何差异如此巨大?LG 的失败的原因到底为何?

产业链差异三星、LG 和京东方是全球手机供应链中的三大厂商,也是 iPhone 的 OLED 屏幕的主要供应商,因此在手机屏幕方面三星和 LG 均具有较强的实力然而,同样是手机制造大厂,三星具备更完善的手机上游产业链,尤其是其芯片半导体业务,实力非常强劲,这一点是 LG 电子所欠缺的。

LG 电子在 1980 年代也曾投资了半导体业务,但是由于效益不佳以及 1997 年 LG 集团 " 子公司盈亏自负 " 的改革,其半导体业务在 1999 年被出售给了现代集团,从此 LG 失去了在手机芯片、存储方面的产业链优势。

由于技术的偏差,三星可以在手机的各个维度进行研发和创新,而 LG 手机的创新就主要集中在显示屏方面,这一点在 LG 手机创新历程中清晰可见产品力差异三星和 LG 手机的崛起之路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为后续二者的产品研发侧重点奠定了基础。

例如,早期三星手机对标国际一流企业的质量、款型等,因此其学习能力较强,属于 " 跟随者 " 中的佼佼者;后续三星在提升韩国市占率和自身品牌价值时,为了突出 " 跟随者的差异化优势 ",其产品定位比较符合当地民众的需求,如 Anycall 系列就针对韩国山多信号差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改进。

而 LG 的崛起,则凸显了 " 设计的创新 "其 2006 年大火的 " 巧克力 " 系列手机的成功,并非由于其技术的优势或质量的出众,而是由于其年轻、时尚、当时较为稀缺的外观和功能设计在获得这一经验之后,LG 后续的产品设计延续了这一风格。

可以发现,与三星 " 跟随者 " 的设计思维不同,LG 的手机非常强调产品外观和功能的 " 独特性和创新性 "无论是 21:9 的长条形屏幕、上方副屏幕、插拔式 " 下巴 "、主副屏幕旋转的 LGWing 还是转轴式的 LGRollable,LG 的手机创新幅度之大是主流手机厂商中较为罕见的。

虽然其创新意识强劲,但是其功能性、实用性、质量控制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问题,其产品与其说是为了符合客户的需求,不如说是 " 为了创新而创新 ",与客户的实际需求有所差距,因此 LG 手机逐渐失去了用户的青睐。

另一方面,除了创新设计不符合主流需求,LG 在 2007 年左右 3G 时代来临时,在 2010 年才推出了安卓手机,其反应速度与三星在 2008~2010 年快速尝试 Windows Mobile 系统、塞班系统、安卓系统和自研发系统的效率呈现出鲜明对比。

市场认为,错失 3G 时代安卓手机带来的头一波红利,也是后续 LG 手机业务下滑较快的主要原因之一营销方式和价格体系差异在市场营销方面,三星和 LG 也呈现很大的区别三星在营销方面,使用的是传统的打法,在传统渠道进行大规模的投入,通过品牌格调提升来抬升品牌价值和各个产品的价格。

而 LG 则不同,由于其 2006 年巧克力手机的营销使用了当时非常新颖的营销策略,因此其后续的营销一直试图复制这一成功经验,希望通过剑走偏锋、与众不同的创新营销模式从传统手机厂商的传统营销模式中突围LG 奇特的营销例子:2013 年,首尔的一座公园里,数百名市民手拿渔网、长矛等工具在草坪上争抢缓缓升起的 100 个氦气球,抢夺原因是这些气球上挂着 100 张 LG 手机的代金券。

这场营销场面非常混乱,警方出动疏散了人群,即便如此也有 20 人受伤(7 人送进了医院)类似这样的营销活动出现了若干次,每次都降低了市场对 LG 手机原有的正面印象图 9 LG 手机剑走偏锋的营销活动2019 年 11 月底新上任的 LG 电子 CEO 权邦锡(Kwon Bong-seok),曾被外界广泛认为是能扭转 LG 每况愈下业绩的 " 懂技术和营销的策略师 "。

他刚上任不久,就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消费电子展新闻发布会上掷出豪言:" 我们的移动通信业务可以在 2021 年实现扭亏为盈——这个目标没有改变" 然而他也并不能力挽狂澜,LG 的手机业务依然走上了末路除了营销策略与众不同之外,LG 手机的定价体系也一度遭受诟病。

2006 年,巧克力手机的昂贵售价(近 4000 元人民币)给了 LG 一种错觉,认为消费者一定会为设计上的创新而买单于是后续 LG 创新的手机机型售价偏高,但是与我国国产机或主流手机厂商对比其硬件配置一般偏低——具有众多替代品的消费者并不为 LG 的手机 " 创新 " 买账。

在创新款手机市场遇冷之后,过一段时间 LG 会大幅调低该款新手机的价格,这样的定价策略伤害了真正支持 LG 手机的用户后来,LG 手机用户便养成了不买新机型,等其大幅降价之后再采购的消费习惯而这也使 LG 手机业务陷入不良循环直至退出市场。

参考资料: [ 1 ]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NVS6JN0514KNK7.html [ 2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5188704335694900&wfr=spider&for=pc

[ 3 ] https://www.sohu.com/a/461834808_334665 [ 4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6977876889070409&wfr=spider&for=pc

[ 5 ] https://baike.baidu.com/item/LG%E9%9B%86%E5%9B%A2/1653878?fromtitle=LG&fromid=1775598 [ 6 ] 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2021-04-06/doc-ikmyaawa7616236.shtml?_zbs_baidu_bk

[ 7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6371184356306089&wfr=spider&for=pc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 :中国金融案例中心 发表,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查看原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