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b价格计算(fob价格计算公式案例)万万没想到
应该可以说外贸价格核算或退税核算最强帖了。具体情况如下:【工厂找原料商采购原料】原料商报价:原材料不含税价100元,开票加7个点。
这篇写了5个小时!!应该可以说外贸价格核算或退税核算最强帖了一帖助你打通任督二脉! ———————————————————————————————————– 背景:工厂把货物卖给外贸公司(工厂内销),从中赚取 20元利润。
具体情况如下: 【工厂找原料商采购原料】 原料商报价:原材料不含税价100元,开票加7个点(107元票面显示:价格91.45元,税15.55元) 【其他各类成本】:80元 * 说明:大多数正规工厂购买原材料都是要含税的,因为是一般纳税人,需要发票抵扣要缴纳的税。
另外,其他成本里面很多是不含税的,比如像工人工资、管理人员工资等等很多都没办法获取增票所以这里的其他成本,姑且简化考虑都无税票无法抵扣 情况1)【工厂内销-不含税价销售】 售价:不含税价200元 【无税合计成本】100+80=180元
【销售利润】200-180=20元 * 说明:大多数正规工厂销售,都是会报含税价格因此外贸公司如果要工厂报不含税人民币价,通常都是买单出口 情况2)【工厂内销-含税价销售】 * 开票加7个点报价:含税价214元。
票面显示:价格182.91元,税31.09元 【销售利润】收入- 支出 = 含税销售价 – 含税买入价 – (其他成本 + 实际缴纳的增值税) = 214 – 107 – 80 – (14 – 7) = 20元
实际上我们也可以把价税分开来理解,因为增值税原本就是价外税 214元(收进来的钱)- 14元(掏出去的开票支出)= 200元(已经定好利润20元的不含税价格),相当于工厂实际所得还是200元,利润 20元。
—————————————————————— 上面的两种情况能看懂吧?如果上面写的情况完全看懂了,OK就进入正题 问题来了: 现在外贸公司不要含税人民币价格 214元,要工厂改报FOB美金价工厂还是想卖一个产品赚 20元,怎么报美金价? 。
假设 FOB 国内出口费用为 4元汇率 6.4,退税率13% ——————————————————————- 从上面两个内销的例子中,可以看出: 1)利润 = 不含税销售收入-不含税采购成本 2)含税销售收入 – 含税采购成本 = 企业利润 + 上缴的增值税(销项-进项) 。
——————————————————————- 在计算生产型企业如何转报 FOB 美金价之前,有必要跟大家谈谈退税的本质国家设立出口退税的出发点是为了降低出口企业的销售成本,让出口企业在国际上增强价格竞争力。
好比外贸公司的退税,本质上是降低了实际采购成本对于生产企业来说,也是一样,降低销售的成本理解这一点很重要,也会在计算上帮你更加灵活变通———————————————————————————————————-
比如:外贸公司的实际采购成本,你可以按照:含税价 – 退税 = 含税价 ( 1- 退税率/1.17) 来算,但你可能很少用这种方式来算: 外贸公司实际采购成本 = 不含税采购价 x [1+(征税率-退税率)]
* 征税率即为增值税率 一旦你理解了退税的出发点是为了帮企业降低销售成本,那么你也会更加习惯用上式来计算你无需算退税是多少,乘以退税率除以1.17等等本质上,外贸公司的实际采购成本,就是在不含税的基础上加了几个点的进项税负(征税率-退税率)。
由于外贸公司退税的计算基准是按照增税发票上的不含税价,退税的基准等于直接与进项挂钩好比退税是13%,对于外贸公司来说,就相当于实际进项是4个点给你退了13个点的进项税,但是这4个点退不了 因此,利润计算也变得十分容易: 。
利润 = 外销收入 + 退税收入 – 含税采购价 – 国内各类杂费 【1】 = 外销收入 – 实际采购成本 – 国内各类杂费 【2】 把【2】继续展开: 利润 = FOB美金价x汇率 – 含税价(1 – 退税率/1.17) – 国内杂费 【3】
【3】式为常见的外贸公司利润计算公式 我们利用退税的本质来把【2】式重新变体: 利润 = FOB美金价x汇率 – (含税价/1.17)x [1+(征税率-退税率)] – 国内杂费 【4】 【4】式为理解了退税本质的外贸公司利润计算公式。
可以说,外贸公司整个出口环节,实际所承担的税负为 4个点的进项税,或者我们称之为 “不可免征的进项”国家为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国家觉得某些行业应该不把所有进项退回,可以少征一点,那么退税率定在15%,16%,有些行业多征一点,则退税率定在13%(甚至更低),那么对于出口产品的进项,实际征税率是4%。
外贸公司利润和退税分析完毕 下面我们接着分析生产型企业(工厂)出口的利润与退税分析 大多数的生产型企业出口不是产品完全出口,而是即做内销也做外销不管是内销还是外销,先要生产吧?生产的话需要买进原材料,买原材料大多数都会含税价去采购,这样会有发票,发票含进项增值税(一般不会不含税价格去买,这样就没有发票,在销售时无法抵税)。
工厂会想尽一切办法多获取进项票,这样可以多抵扣内销时要缴纳的销项增值税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工厂从正规途径获取不到足够的进项增值税发票时,会有购买发票的行为 再来多说两句,为什么同一个工厂生产的产品,有些产品要缴7个点,有些缴8个点,有些缴9个点。
因为不同的产品,成本构成比例不一样有的成本有进项票进来可以抵扣,有些没有进项票有些产品原材料部分成本占成本比例高,这部分成本有进项发票进来的,在税务缴税时能多抵扣掉销项税,因此实际税负比例就低一些 有些产品人工,损耗等费用这些没有进项发票的,占成本比例高一些,这样缴税的时候能抵扣的就少一些,因此实际税负比例就高一些。
当然,这是从具体某类产品来看的,工厂会看整体平均水平,这里不多说了 OK,上面讲了外贸公司出口,退税的作用实质上是退还了13%的进项,降低了企业实际采购成本(但实际还要负担4个点的进项)那么生产型企业也一样,只不过,分析起来稍微复杂一点。
我尽量用简单的语言来解释生产型企业实行免、抵、退的退税政策 【免】 – 免征出口销售时的销项增值税,毕竟我们是销售给老外,帮国家创汇增加外汇收入,如果这样还要收增值税,有违国家促进出口的精神而且,在出口环节征收增值税,跨越两个主权国家会很复杂。
所以出口销售免征收增值税 但免了销项后,生产企业负担的进项无法收回(原本可卖给流通链的下一个环节并收回负担的进项增值税)因此,有了后面的 抵和退 【抵】 – 出口应该退的进项税 和 内销应该缴的销项税 先抵扣抵扣。
有内销的存在就会有内销销项税,这个税务不会手软,毕竟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但一方面国家要退你税钱,另一方面你要上交国家税钱,那么你先自行抵一下吧 应纳税额 = 内销销项-(全部进项-征退之差)- 上期留抵税额【5】
【5】式是免抵退的重点,也是难点我们细细来讲:5.1)全部进项 = 外销产品的进项 + 内销产品的进项不管是内销进项还是外销进项,只要是进项,都是企业负担的税负,想成你给国家垫的钱比如垫了20块增值税,然后内销你销售了货物,要上缴增值税10元。
那么一抵减,你还是垫了10块钱 5.2)征退之差,税法上称为 免抵退税不可免征和抵扣税额听起来好长好拗口,实际上本质很好理解:不能退税也不能抵扣的部分进项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 出口货物FOB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征税率-退税率)【6】 。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实质上我们可以看成企业 实际要负担的进项税有些时候,也有人把它理解为实质上并非免征销项税,而是实际征收一个超低的销项税(征税率 – 退税率),这种理解在效果上是等效的,但是在逻辑上仍有一些问题。
问题在于: a) 如果理解成销项税,那么就说明其实国家是征收17%的销项增值税的,只是因为有退税,抵减了最后等效为征收(增值税率-退税率)的销项税 b) 根据国家规定,对于生产企业出口货物中不予抵扣或退税的税额,从全部进项税额中剔除,计入产品成本(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后剩余的进项就是可以抵扣销项或退给企业的了)。
从公式4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实质是进项额 可能你会疑问,为何【6】式中,使用 出口货物的销售额 作为基准来计算,直接选用 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 作为基准不是更准确么? 原因有二:
一是为了简化计算比如,一个生产企业,可能免税购入进口的原料,可能有些进项已经抵了销项,可能含税票的成本较多如原料、包装材料等,可能各种复杂情况,因此很难准确地计算出外销货物的进项税额,而直接看 FOB销售额 就很方便,报关单据上一目了然。
二是为了数据更真实,生产企业可能虚开增税发票造假等各种手段所以,国家规定生产企业自营出口,直接使用出口货物的 FOB离岸价金额来作为计算的基准 5.3)上期留抵税额 是上期多出的剩余进项额 如果应纳税额是正数,销项多于进项。
说明当期企业当期经营状况还行嘛,产品销路较畅,显示出当期成本不高但收益充足在销项和进项冲减之后,剩余的销项部分你还要缴税(你还欠国家钱,就别想有退税了); 如果应纳税额为负数,说明进项较多,存在多余的进项。
说明当期企业的各种进项成本很大,销售收入所得较少,导致企业成本较高,此时销项增值税又完全冲抵掉了(看4式),企业当期经营状况显示出成本高但收益不足的状况,这个时候针对剩余的进项,会给予退税(应纳税为负嘛,不用纳税,反而应该退税)。
因此有退税的必要条件是:应纳税额为负应纳税额为负时,存在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实质就是没抵扣完的进项(当期就是本期的意思一般一期为一个季度为什么是期末?因为期末才能统计出整个季度的销项和进项总额料神Sam纯手打,copy请注明作者)。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 | 应纳税额 | (因为应纳税额为负,所以取绝对值) 所以也可以说,存在期末未抵扣完的进项,才可能有退税有进项留抵,税务局才会考虑给你退税接着来说 【退】 【退】:存在当期期末留抵的进项,相当于存在国家欠我的钱(因为我垫付了进项增值税,还没抵扣完)。
如果当期剩余的进项进项多,那么出口退税会全退如果当期剩余进项少,那么只退当期剩余进项 当期这时要比较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X)和 退税限额(能退给你的退税上限Max),按照较小者来退 如果 X > Max,按照 Max 退(当期留抵进项结转下期 = X – Max);如果 X ≤ Max,按照 X 退( 留抵 = 0 )。
退税限额,正式的名字叫做免抵退税额 免抵退税额 = 出口货物 FOB离岸价 x 外汇人民币牌价 x 退税率 【7】 注意:生产企业出口产品的退税收入不是按照贸易公司算退税的方式(不含税买入价 x 退税率),前面说过了,生产企业计算退税的基准是按照出口FOB金额。
但是,免抵退税额(Max)只是一个理论上能退的最大限额公式,到底生产企业退税按不按它来退,用不用这个退税计算公式,完全取决于它和当期期末留抵进项 X 的大小关系 如果退税按照 Max 来退,那么退税的计算就用公式【7】。
如果退税按照期末留抵进项 X,那么退税的计算就不能用公式【7】,而是相当于算X,X= | 销项 – (全部进项-征退之差) | 对于大多数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来说,很多是既做外贸也做内贸因此,我们假设当期内销销售了 a 件产品,外销销售了 b 件产品,则:。
留抵税额 X = | 应纳税额 | 应纳税额 = 内销销项 – (全部进项 – 征退之差) = 31.09xa – [15.55x(a+b) – 6.4xPx(17%-13%)xb ] 【8】 应纳税额若为正数,说明需要交税,无退税。
应纳税额若为负数,说明不用纳税,反而要退你税 由 【8】式,考虑退税条件,【8】式必须为负数: 31.09a – 15.55a – 15.55b + 6.4xPx(17%-13%) < 0 即:(内销销项 -内销进项)a < (外销进项 – 4个点的实际进项税负) b 【9】
———————————————————————— 内销销项 – 内销进项 = 内销货物要缴纳的增值税 外销进项 – 4个点的实际税负 = 外销货物要退的进项增值税 ————————————————————————
显然,如果【9】式中, 右边大于左边成立,表明外销货物多,要退的进项增值税多,因此当期有退税; 如果不成立,则表明内销货物多,要缴纳的内销销项税多,因此当期没有退税 PS:2002年之前还有个旧的规定,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出口,出口销售额要占全部销售额50%及以上才准许退税。
但从2002年起,国家税务总局颁发了《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管理操作规程》,规定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货物,不论企业是否有进出口经营权,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并且取消了出口比例达到50%才给予退税的规定。
设想一下,如果出口的比例为50%,是不是意味着 a=b?那么有退税的条件就更清楚了!出口销售要大于内销销售 ———————————————————————— 每个工厂的进项多少都不一样,有的工厂进项多一些,有的工厂进项少。
于是在退税收入的计算上,就有几种可能情况 一)无期末留抵(销项多,进项少)此时出口没有退税,有两个选择: 1)接受暂时没有退税的事实,努力去扩展外销的销售额,多做本企业的外销创汇这时不能做买单出口,因为你要积累外销退税的规模,争取早日能达到退税水平。
2)既然没有退税,那么不如买单出口买单出口的话,FOB 美金价就好算很多 这两种情况下 FOB 美金价格都很好算,不用考虑到增值税,那么需要成本费用之类都是不含税的我就不赘述了 ——————————————————————————————— 。
二)有期末留抵(销项少,进项多)此时也分成两种情况: 1)期末留抵较大,出口商品的进项可以全退(X > Max)回到我们之前的公式 利润 = 外销收入 – 实际采购成本 – 国内各类杂费 【2】 在这里,实际为:
利润 = 外销收入 – (货物成本 + 进项税负)- 国内各类杂费 【8】 记住我们所说的,退税的本质是帮企业降低出口成本出口免征销项增值税,那么进项增值税实际税负呢?别忘了,前面我们讲到免抵退税不可免征和抵扣税额。
它实际上就是企业要负担的进项税负这部分无法退税也无法抵扣,只能做为成本退税可以全退的情况下,计算就采用公式【7】:出口货物 FOB离岸价 x 外汇人民币牌价 x 退税率设 FOB美金价为 P,则: 20 = 6.4xP – 91.45 – 80 – 6.4xPx(17%-13%) – 4
P = 195.45/(6.4×0.96) = 31.81 USD * 由于增值税是价外税,且 FOB 美金价也不含税,所以计算成本时也用不含税 说明:第 (1) 种情况是偏理想的情况,比如有些工厂产品是100%外销的的情况就是这样。
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工厂进项没有那么足,因此退税上可能无法达到退税上限 Max(6.4xPx13%) ————————————————————————————————– 2)有期末留抵进项工厂进项少,期末留抵较少,出口商品的进项无法全退的情况(X ≤ Max)。
这时,退税收入按期末留抵 X 来退 ps:具体期末留抵 X 是多少,每个月情况都不固定的 X ≤ Max,这种情况下退税退不到免抵退税额的上限了 这种情况下企业所负担的实际进项税负就会上面第 (1) 种情况要高一些,所以报价一定要比上面的 FOB 价格高才合适。
即 P > 31.81 USD 由于 留抵税额 X = – { 31.09a – [15.55(a+b) – 6.4xPx(17%-13%)b ] }具体: 20 = 6.4P + X/b – 107 – 80 – 4 。
211 = 6.4P – { 31.09a – [15.55(a+b) – 6.4xPx(17%-13%)b ] }/b 由于 a 和 b 关系未知,所以解不出答案具体情况要看工厂当期进项情况,内销数量和外销数量等。
这种情况下,不如直接问财务,我们退税率 13%,实际的话能退多少?财务可能告诉你,因为有内销,实际退不到 13% 的,只能退到 11%,那么你就可以很 happy 地继续计算了 20 = 6.4P – 91.45 – 80 – 6.4Px(17%-11%) – 4 。
P = 195.45/(6.4×0.96) = 32.48 USD让中国好货走向世界扫码加入阿里巴巴国际
扫码关注阿里巴巴外贸圈每天了解更多外贸干货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原文详情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赚钱网站(违法赚钱网站)学到了
前几年,随着英雄联盟、吃鸡、王者荣耀等一系列游戏的火爆,“电竞”二字开始频繁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一时之间成为了最受关注的产业之…
-
cyberarticle(cyberarticle 标签)干货满满
三天后,度假中的研究人员才发现了私信:一条内容是要求安排一场和“Yevgeny”之间的对话。在法庭上来回拉扯两年后,去年年初,马丁终于…
- 投入产出率(运输工具投入产出率)干货满满
- 乌木卡萨(乌木卡萨北港港口代码)学到了
- 财务费用利息收入(财务费用利息收入负数)学会了吗
- 十大赚钱方法(手机赚钱最新十大方法)深度揭秘
- 微博蓝v(蓝海行动丫丫微博蓝v)这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