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杀了她喂猪(杀了她喂猪 高晓松)不要告诉别人

高晓松在谈自己的一首歌曲《杀了她喂猪》时说,选择这个题材,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奸夫淫妇”从古至今,都是民众茶余饭后最喜闻乐见的谈资。他是名人

杀了她喂猪(杀了她喂猪 高晓松)不要告诉别人

 

高晓松在谈自己的一首歌曲《杀了她喂猪》时说,选择这个题材,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是“奸夫淫妇”从古至今,都是民众茶余饭后最喜闻乐见的谈资。

他是名人,他有话语权,他为了各方原因,也必须妥协,但他同样诚实!我出生在西南地区的农村,从我记事起,就常听村里妇女同志们提起一个名字——“那婆娘”每每谈到,妇女们无不红光满面、两眼放光,却又一脸鄙夷“那婆娘”住在村里最里的院,院子共四户,房子围成半圆。

60年代初,她嫁到这个小院,生下一儿一女那时候农村生活贫苦,尤其自然灾害时期,吃不饱是常有的事,更何况,她的男人体弱多病,上有耄耋之年老母,下有婴孩嗷嗷待哺有一天,她突然从家里搬了出去,住进了院里另一单身男人家里。

妇女们说,“那婆娘”偷人!

在广大农村匮乏的文化生活中,讨论谁偷人,点击率不亚于如今明星出轨被抓包而对“那婆娘”的讨论从60年代到80年代经年不衰,还有一重要原因——她改嫁后却仍然以女主人姿态出现在前夫家里洗衣、做饭、带小孩,除了睡的地方变了,一切照旧。

而两个男人,相安无事,默不做声!村里的妇女们忿忿不平——改嫁同院单身汉,说明早就勾搭成奸;改嫁后还出现在前夫家,说明还与前夫有说不明的关系!若是农闲时,她们还会进一步讨论,当然也不管周围有没有少儿,或者是不是少儿不宜。

大多数时候,母亲一旦察觉“那婆娘”的话题即将开始时,便会把我拽回家,但越是这样,越激起了我对“那婆娘”的好奇——她到底是怎样一个不知羞耻的女人?甚至她每每低着头从村头路过,不与人交流,年少的我都在猜测,“她肯定也认为自己很羞耻吧!”

后来长大了,看了一些真事和影视剧。家庭重大危机时,女主人遇一单身仰慕者,帮其家庭渡过难关,两人暗生情愫,但最终选择了家庭。结局女主家庭幸福,仰慕者独自离开!多么感人和伟大,女主的回归和仰慕者的离开!

每当此刻,我都会想起“那婆娘”她可以选择同样的剧情,既做了贤妻良母,而又目的达到而她,却走了一条完全违反世俗的道路而这条世俗之路的基石,从上世纪60年代到今天,一直固若金汤,丝毫没有动摇和改变在思考她的时候,我常会有种代入感。

如果我是她,我会走哪条路?是遵从大众意义上的道德标准?还是遵守自己内心的标准?是要对前夫对家庭的责任?还是要对后任的道义?如果明知选择了内心的标准会谤满天下,我又是否有勇气?

从这点来说,低头不语、独自行走的她是勇敢的,至少,她敢于有自己的标准,并为之坚持,哪怕与这个社会格格不入,哪怕周遭恨不得杀了她喂猪!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