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ding guy(landing guy的中文意思)太疯狂了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章咪佳/文 通讯员 周易凯/新媒体编辑【You Landing Guy is Home】俄罗斯艺术家Leonid Tis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章咪佳/文 通讯员 周易凯/新媒体编辑【You Landing Guy is Home】
俄罗斯艺术家Leonid Tishkov:奇幻而浪漫的"私人月亮"艺术家使用LED技术制作了巨型弯月,在夜晚发出明亮而均匀的光芒,创造和照亮了一个个充满着梦幻色彩的场景图片来源 leonidtishkov。
北京时间12月17日1时59分,在经历了24天探月任务后,中国月球探测器嫦娥五号返回地球,它的返回器“打了个水漂”——先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11.2公里/秒)进入大气层,再借助大气层提供的升力跃出大气层,然后再以接近第一宇宙速度(7.9米/秒)二次扎入大气层。
在降至距地面约10公里高度时,返回器打开降落伞包,完成最后减速并保持姿态稳定,成功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着陆像不像小朋友放了学回来,一蹦一跳高高兴兴地满载而归?这欢乐的蹦跶的归来背后,是嫦娥五号从立项到发射,经历的10年艰辛奋战。
完成这个航天术语叫“半弹道跳跃式返回”的动作,标志着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成功。
俄罗斯艺术家Leonid Tishkov:奇幻而浪漫的“私人月亮”图片来源 leonidtishkov我们邀请大家进入一个超现实沉浸式体验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你的身份,是中国月球探测器首席设计师你的任务,是设计一个探月器,它要飞向月球,并着陆到月面上抓把土,然后从月球起飞回到地球。
你该如何着手?此次非凡体验,我们特邀的三位科学家顾问,分别是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二部研究员杨宇光先生;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的研究员刘庆会先生;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焦维新先生。
现在请仰望星空,开启超现实沉浸模式更酷的方案首先,你的设计方案有两个方向的选择:方案一,参考前苏联的月球16号(Luna 16),这个探测器由下降级和上升级两个部分组成1970年9月12日,月球16号成功发射,并沿着大椭圆轨道飞到月球。
探测器软着陆后,着陆级配合上升级完成转取、封装任务上升级单独回程,它利用自身的发动机,把自己发射到大椭圆轨道,一路完全依靠自己的燃料飞回地球“这个方案计的好处是,结构简单;地球、月球打一个来回,设计一条相对简单的轨道也就解决问题了。
”刘庆会说,但是重量达到5.8吨的月球16号,总共只能承载101克月岩月壤样本,再多恐怕就不太行了“这种设计虽然部件不多,但是因为全程没有其他技术设计,飞行非常耗费燃料,所以能装的载荷也就非常有限”刘老师说的载荷,相当于搭车乘客。
对于月球16号来说,“乘客”就是月球上的土——有且仅能有100克左右的土再多,月球16号就飞不动、回不来了如果将来我们要继续设计更大的探月飞船,要搭乘人类、科学设备……那么多乘客,月球16号这种独自埋头愣飞的方法,可能不合适。
艺术家Leandro Katz用每一次月亏月盈代替打字机上的每一个字母,如此,月亮就能写诗了图片来源 LeandroKatz那么另一个方案,就是参考中国嫦娥五号探月器的设计——探测器由从下到上的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和上升器四个飞行器组成。
这套方案,探测器的载荷能力具备巨大的潜力。但是它确实会是一个结构非常复杂的系统。请准备好接受挑战,这当然会是一个更酷的方案。
艺术家Leandro Katz用每一次月亏月盈代替打字机上的每一个字母,如此,月亮就能写诗了图片来源 LeandroKatz超级变变变现在,嫦娥五号飞行的全过程都在你眼前展开杨宇光说,在这个过程中,你会见到嫦娥五号做出的频率最高的一个动作,是变轨:在椭圆、圆形两种形状、数条不同参数的轨道之间,进行着超级变变变——。
从海南文昌发射场起飞后,嫦娥五号(包含四部分飞行器)先由长征五号火箭驮着上天,这时候你还看不见她等到飞出大气层,长征五号会推一把嫦娥五号,把她送到地月转移轨道上这是一条大椭圆轨道之所以说这条轨道大,是因为这个椭圆的一周,距离地球最近的点,在地球上空200公里的高度;而距离地球最远的点,比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38万公里,还要高。
你可以想见这是一条多么巨大的椭圆轨道进入这条超级轨道,嫦娥五号也就进入了奔月轨道,她开始飞向月球在奔月轨道上马不停蹄地飞行4天后,嫦娥五号要踩两脚非常关键的刹车,科学词汇叫“近月制动”:第一脚刹车,大约减速400米/秒,嫦娥五号由此进入了绕月大椭圆轨道。
这条椭圆轨道,距离它的焦点——月球的高度,近月点200公里;远月点,大约几千公里再继续以一样的幅度刹一次车。这一回,嫦娥五号慢慢地拐进了一条圆形的轨道——正式进入月球上空约200公里高的绕月轨道。
1893年版本的书籍《Sun, moon, and stars: Astronomy for beginners》里的月球此刻,请你为嫦娥五号四个组合体兄弟拍一张合影因为这是他们四个在一起的最后时刻当嫦娥五号准备降落到月球上时,四兄弟要进行分离: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轨返”);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着上”)。
“轨返”继续在圆轨上绕着月球飞;“着上”的目标是降落到月球表面,他俩需要进一步变轨——降低到远月距离约200公里高,近月距离15公里的椭圆轨道,在这个过程之后,慢慢减速到0,登陆月球这是嫦娥五号从地球到月球单程的飞行过程,数一数嫦娥五号已经经历了几次变轨?接下去,还将有一系列不同任务的变轨要求,这些都是你要通过高精度的计算,来作出最佳设计的。
Johannes Hevelius 1647年的月球地图集这本月球地图集,以希腊神话中的月亮女神Selene命名月亮女神生有双翼,衣裳灼灼生辉她每夜在大海中沐浴,再从海中升起,将清凉朦胧的月光撒向大地 。
图片来源 豆瓣完美的任务请继续你的探索此刻,你的超现实沉浸也进入了高光体验“嫦娥五号任务作为中国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统工程,成功实现了多方面技术创新、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这其中包含了嫦娥五号探测器在这一次任务中,连续实现中国航天史上首次月面采样、月面起飞、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带样返回等多个重大突破。
”杨宇光老师说采样——嫦娥五号在月面上有2天月的工作时间,她钻取和表取两种方式抓土设计机械臂把采集到的2公斤月岩、月壤样本,都放在伸手放到“脑袋”上升器里,封装完成后,上升器就要准备回来了月面起飞——对,只有上升器会离开月表。
“着上”组合体又要分离——着陆器此时在月球上,相当于文昌发射场的发射平台,它要帮助发射上升器,送它去找“轨返”着陆器至此光荣完成全部任务,它会在月球上直到结束生命月球轨道交会对接——上升器先飞到椭圆轨道,再变轨飞到圆轨道上,与“轨返”组合体交会对接,它最后的任务,是将土,转移到返回器里。
完成这项交接,上升器与“轨返”分离,它从这里撞向月面,壮烈结束使命带样返回——“轨返”组合在圆月轨道上等待了6天,至月地运行到合适的位置,12月12日,它们开始点火加速和制动时一样,为了节省燃料,使发动机有“喘息”的机会,组合体会加速两次:。
第一次加速,“轨返”从高度200公里的圆轨道,转入数千公里远月点的椭圆轨道;继续加速一次,它们又从数千公里的远月点椭圆轨道,回到类似最初它们出发的那条远地点30多万公里的超级大椭圆轨道然后它们一起进入地球大气层,“轨返”组合分离,带着“土特产”的返回器,单独“打了个水漂”回地面——。
返回器先是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11.2公里/秒)进入大气层,再借助大气层提供的升力跃出大气层,然后再以接近第一宇宙速度(7.9米/秒)二次扎入大气层在降至距地面约10公里高度时,返回器打开降落伞包,完成最后减速并保持姿态稳定,随后落定地面。
Johannes Hevelius 1647年的月球地图集这本月球地图集,以希腊神话中的月亮女神Selene命名月亮女神生有双翼,衣裳灼灼生辉她每夜在大海中沐浴,再从海中升起,将清凉朦胧的月光撒向大地 。
图片来源 豆瓣了不起的探测器你可能还记得刚才看到嫦娥五号的探月征程,嫦娥五号带着四个兄弟远行,一路上,着陆器留在了月球上;上升器撞击月面粉身碎骨;轨道器在和返回器分离后,再次变轨,踏上了新的征程;只剩下返回器回到地面,但它也早已不是出征时光鲜亮丽的小伙子,而是经历了大气层剧烈摩擦产生的2000摄氏度以上高温,被烧成了黑黢黢的。
作为深空探测器的设计师,你可能还需要经历情感的考验我记起一件往事2013年8月,我在杭州见到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老师,他在浙江省科技馆讲了一堂探月科普课在说到我国发射的第一个探月器嫦娥一号(2007年10月24日发射成功)的最终命运时,当时78岁的欧阳老师眼中泛起泪花,几乎无法说话——嫦娥一号成功完成我国首次绕月探测的任务,于2009年3月1日,撞击月球表面预定地点,粉身碎骨结束使命。
我也在电视上见过多次欧阳老师的这种哽咽。老先生每次说起这些探测器,都会很激动。这些探测器就像他的孩子一样,“它们牺牲得壮烈也值得。”
Museum of the Moon 由英国艺术家Luke Jerram 打造的超级月亮装置图片来源 IC photo焦维新告诉我,全人类最早的探月先驱,也是一大批探测器它们用各种不同的帮助人类揭开月球神秘的面纱——。
1959年1月4日前苏联月球1号(Luna 1),“脱靶”飞越了月球,变成了围绕太阳运动的人造卫星1959年9月12日,前苏联月球2号(Luna 2),飞去月球,撞击月球,成为第一个成功抵达月球的人造物体。
1959年10月7日前苏联月球3号(Luna 3),带着地球上使用的电视摄像机,一路飞到月球背面在绕飞回地球重新进入地球轨道时,它卖力地将20帧画面,一帧一帧地传回地面虽然这些画面非常模糊,但是它们还是让人类第一次发现,原来月球背面和正面长得不一样。
20世纪60年代,美国载人登月的第一批探路者(Ranger)——徘徊者号探测器,以敢死队式地方式探索月球1964年7约28日,徘徊者7号(Ranger 7)猛冲撞击月球表面,胡乱拍摄,直到撞毁为止它获得了4300张近距离的月球表面图像,使得人类第一次看清了月球的真面目。
1998年1月8日为证明月球两极的水冰是真实的存在,受到质疑的美国月球勘探者号,一头撞向它测器测出有水冰的月球南极点撞击坑但是它的证明失败了2009年6月,美国月球陨石坑观测遥感卫星(LCROSS)继续向月球挺进,它不绕月也不勘察,直接调整好轨道倾角,和末级火箭配合,火箭笔直地砸向月面;遥感卫星拍摄直接的证据。
完成这项任务,月球陨石坑遥感卫星也撞向月球它们成功了!人们终于找到了直接的证据,证明月球上有水冰存在让我们记住尚在工作的人类月球探测器——位于月球背面,中国嫦娥四号着陆器和月球车“玉兔二号”,发射时间:2018年12月8日;
位于月球轨道,美国勘测轨道器(LRO),发射时间:2009年6月18日。再一次,向所有的先驱们致敬,向人类的好奇心致敬!
Museum of the Moon 由英国艺术家Luke Jerram打造的超级月亮装置图片来源 IC photo最后,送给大家我很喜欢的一首歌,来自王菲的《Your Landing Guy is Home》。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爱情呼叫转移歌词(爱情呼叫转移歌词含义)原创
导读:这个世界,能和你谈情说爱的人有很多,但想找一个无论是贫穷还是疾病,都和你相濡以沫的人,却很少。…
-
如烟吉他谱(如烟吉他谱c调简单版)太疯狂了
选用G大调,变调夹:2品 1. 和弦弹奏方法 Em和弦:6 4 2 3弦 |C和弦:5 4 2 3弦 |G和弦:6 4 2 3弦 一直照着这个指…
- 散文评论文范文大全500字散文和记叙文的差别
- 白鹭的散文评论怎么写的散文评论范文大全摘抄散文诗月刊
- let it go 歌词(let it go 歌词英语)怎么可以错过
- 泪桥吉他谱(泪桥吉他谱c调)墙裂推荐
- 往事随风歌词(往事随风歌词表达什么意思)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