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河西智美(河西智美和aks社长是真的吗)干货满满

毕业后,经入团考核合格,才能进入剧团,成为正式团员。也就是说,即便是同龄人中最有表演天赋的人也必需要经过至少三年左右的专业学习和训练,才有资格在

河西智美(河西智美和aks社长是真的吗)干货满满

 

(一)抛弃“精英路线”,塑造平民偶像宝塚歌剧团有着百余年的发展历史期间,佳作迭出,造星无数再加上本身隶属于阪急阪神东宝集团这样的日本著名大企业,在演员的选拔和使用上,难免会带有强烈的精英气息进入宝塚歌剧团的唯一途径,就是要考取剧团附属的专门学校——宝塚音乐学校。

宝塚音乐学校创建于1919年,每年只招收 40 名左右 15 至 18 岁的少女入学,录取比例常年维持在30:1的水平上,是日本公认最难考的学校民间甚至有“东有东大(东京大学),西有宝塚”的说法这些经过严格筛选的学员要在学校里接受两年严格的专业教育和训练。

毕业后,经入团考核合格,才能进入剧团,成为正式团员新入团的团员称为“生徒”(学生),入团第一年称为“研一”,第二年称为“研二”,以此类推研一生在进行过“初舞台公演”,才会被分配到各组内参加日常演出,但是出演的仍然是龙套角色。

也就是说,即便是同龄人中最有表演天赋的人也必需要经过至少三年左右的专业学习和训练,才有资格在宝塚的舞台上跑龙套而要成为主演则还需要多年的舞台实践磨砺目前,从入团到成为主演最长的时间纪录是17年半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团员都有机会成为主演。

竞争之激烈残酷,可见一斑总之,在宝塚歌剧团的商业逻辑中,就是要选最好的演员,进行最严格的训练和筛选,从而让演出效果长期稳定的处于高品质,以此来获得观众的认可和追随

其实,类似的做法在以往的日本流行音乐界也很常见一个偶像团体的成员不仅要经过仔细筛选在出道前,往往都要经过两到三年的专业训练和包括言谈举止在内的细致打磨在各方面条件的趋于成熟后,唱片公司或者经纪公司才会安排起出道,正式推向市场。

而AKB48却要彻底反其道行之,以“未完成的偶像”作为最大的卖点首先,在选材上彻底摒弃精英路线,追求“邻家女孩”的风貌作为AKB48制作人的秋元康在创建这个偶像团体伊始,就强调所谓的“庶民性”最初的招募条件仅仅是年龄在20岁以下的年轻女性,不擅长唱歌、跳舞或者长相一般,都可以,只要有梦想和热情就可以。

所以,仔细分析AKB48首次招募时,选出的第一期成员,就会发现其中既有能歌善舞、童星出身的大岛优子,也有看起来并不出众、似乎平淡如水的前田敦子还有些成员的入选理由非常特别,比如,高桥南当初入选的理由,竟然是身高正好是1.48米。

另一名成员篠田麻里子在首次招募中没有入选,却被介绍到剧场附近的咖啡厅打工,后来因为很多来看演出观众在填写调查问卷时,经常提到“咖啡馆里打工的女孩子很可爱”,而被重新征召入团,成立AKB48历史上唯一的“1.5期生”。

这些都表明,AKB48字成立之初,就对内营造了“不管天赋如何,只要努力就能成为众人瞩目的偶像”,而对外则营造了“她们就是身边的邻家女孩,而不是屏幕里高高在上的偶像”的氛围这就让AKB48与其他女子偶像团体有了本质性的区别。

其次,把观众(粉丝)消费的核心从演出本身代换为“偶像”的成长过程AKB48第一期“Team A”组成后,仅仅训练了一个月,就在剧场进行了第一次公演由于成员们的表演基础本来就参差不齐,演出效果可想而知更令人沮丧的是,因为缺乏知名度,到现场来的观众据说只有7人。

但对于以秋元康为首的制作团队来说,应该是意料之中的事他们一方面想办法给队员们加油打气,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另一方面积极与观众们沟通,倾听他们的意见,并且想出各种方式,鼓励团体成员与观众之间进行互动,增进双方的感情交流,让观众有归属感,进而粉丝化,再利用口碑效应增加关注度。

在初期演出三个月后,250人的剧场首次出现了客满的状况在这个过程中,粉丝们见证了偶像团体的成员们,从青涩慢慢走向成熟,而自己作为见证者,有了强烈的参与感和成就感而偶像团体的成员们见识到了自己的辛勤努力获得了别人的认可和鼓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和信心。

当偶像团体成员与粉丝间建立起这种感情的羁绊后,前者有了继续努力上进的动力,后者则愿意竭尽所能去让更多人认识和支持自己的偶像这种感情羁绊也逐渐发展形成了AKB48商业模式的消费心理基础而在现场演出中,通过AKB48成员与台下粉丝的对话互动(俗称“MC”)以及演出过程中,粉丝集体喊出对自己钟爱偶像的应援口号(俗称“MIX”),既炒热了演出现场的气氛,而也不断加深偶像与粉丝间的感情羁绊。

(二)由粉丝决定,谁能成为主角在人数众多的演艺团体中,总需要一个所谓的“核心人物”或“焦点人物”即便演艺团体本身不去刻意塑造,在长期的演艺活动中,媒体和观众也会自然而然把注意力向团体中的中心人物聚焦这是一般认识规律所决定的。

而一旦产生了这种聚焦点,就很容易形成马太效应,并给团体内部带来一系列问题在这方面,宝塚歌剧团和AKB48采取了完全不同解决方式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宝塚歌剧团开始逐步建立起以主演为中心的一元化明星体制。

从历史渊源上看,宝塚歌剧团至今的百余年间,由于演员全部是清一色的是年轻女性,所以在歌舞剧的演出中必然需要由女性来反串男性角色这就形成了专属于宝塚歌剧团内部的“行当”划分,即固定扮演男性角色的“男役”和固定扮演女性角色的“娘役”。

而男役们由于常年扮演男性角色,逐渐形成了集合了男性的英俊潇洒和女性光艳美丽的中性之美尤其受女性观众的欢迎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宝塚歌剧团并不存在体制化的明星中心制,各组一般都有两个较为重要的男役和一到两个较为重要的娘役。

但通常情况下,没有体制上的主次之分,地位至多也就是体现在观众的喜爱程度上但是,这种情况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变化以往宝塚歌剧团的主要受众是社会的中上阶层,剧团排演的主要剧目是从国外引进的经典歌舞剧和院团原创的歌舞剧作品。

但是,1974年,宝塚歌剧团成立六十周年之际,剧团排演了根据日本漫画家池田理代子的代表作《凡尔赛玫瑰》改编的同名歌舞剧该剧以法国大革命为故事背景,讲述了时代洪流中两对身份地位各不相同的情侣间,爱恨纠葛的故事。

该剧上演后,取得了空前的大成功,从1974年到1976年间,共演出500场,入场观众数达到空前的110万人次宝塚歌剧团再度成为传媒追逐的焦点,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文化界的名人也投入了激烈争论。

剧中的主题歌《正因为有爱》、《白玫瑰一般的人啊》也成为了当时电视上热播的金曲歌舞剧的原声唱片卖到脱销在剧中担任主演的榛名由梨(男役)更是成为众人追逐的明星

这种情况的出现绝非偶然20世纪六七十年代正式日本经济战后的高速增长期迅速积累起来的财富,让日渐壮大的城市中产阶级,开始有了越来越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因为日本社会长期形成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结构以及日本社会独特的职场文化,造成了婚后夫妻间家庭关系的复杂和微妙,往往让在大城市里生活的全职家庭主妇们有更多的休闲时间和需求。

而西方思想观念的大规模输入,让日本的新一代青年女性,已经不满足于其传统日本男权社会中的从属地位,转而追求个性的自由与解放而《凡尔赛玫瑰》这样一部集合了异域风情、宫廷生活、时代洪流和浪漫爱情等元素的歌舞剧,正好满足了这些女性对理想生活方式的憧憬。

而男役们的中性之美,让很多女性对这种不存在于现实中的“理想异性”产生了情感冲动随着宝塚的男役们成为明星,观众也日趋粉丝化为了因应观众群体的变化,到了80年代,宝塚开始推行以“主演男役”(Top Star)为中心的一元明星体制。

简而言之,就是每一组指定一名主演男役成为剧目演出的固定男主角扮演者,主演男役就是整个组的演出中心甚至剧作和剧目也都以主演男役为中心进行主演男役之后是男役二番手(男二号)、男役三番手(男三号),其他男役虽然不再有“X番手”的称号,但习惯上也会按照资历顺序自动排序,形成一个完整的金字塔式结构。

当然,与主演男役对应的是演出女主角的主演娘役但是,出于舞台效果的需要,主演娘役往往是选用组内年资较潜的年轻演员,再加上剧作又是以主演男役为中心,所以主演娘役往往处于事实上的从属地位至于如何才能成为主演男役?其实没有一定之规。

但除了极少数才华特别出众者,一般都需要十年以上的舞台实践虽然除了极个别的特例,主演男役的任期也都只在2-4年之间,但也并不是所有的演员都有机会成为主演所以,从根本上说,宝塚歌剧团的主演养成方式,就是日本企业和政府中常见的所谓“年功序列”。

当然,男役本身的吸粉能力也是能否成为主演的一个考量因素因为很多忠粉都是从男役还在新人时代起,就一路追随过来的不过,在宝塚,这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如果说宝塚歌剧团与AKB48的最大共同点,就是所有成员均为年轻女性。

但是,两者的养成方式却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前者走得是精英路线,后者强调的是庶民性何况,两者的核心受众群体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与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中认为“AKB48的粉丝都是宅男”不同,在AKB48的忠实粉丝(核心受众)群体中,男女比例大约六四开,主要年龄层次集中在20岁到40岁之间。

也就是说,AKB48的受众群体的性别比例是较为均衡的这跟宝塚歌剧团的核心受众尽九成是女性,而且年龄层次主要集中在30岁以上有着很大区别更何况,AKB48始终标榜“未完成的偶像”,鼓励粉丝参与、“帮助”自己偶像的成长。

这就决定了AKB48必需建立一套全新的内部选拔机制,同时最大限度的实现核心受众的参与性与宝塚歌剧团以演出票务为主要盈利渠道不同,AKB48的主要营收来自音乐制品销售所以,对于AKB48的成员来说,最能体现自身价值的就是参与音乐制品(录制CD、拍摄MV等)以及相关宣传推过活动的次数和频度。

在AKB48运营之初,虽然团内成员众多,每个成员都或多或少的拥有了自己的一些粉丝但是,随着时间流逝,成员的受欢迎程度难免会拉开距离,无论是录制新歌,拍摄MV,还是出席电视节目,往往都是最受欢迎的成员代表。

久而久之,很多所谓“欢迎程度较低”成员的粉丝们开始抱怨自己的偶像受到了忽视,希望能增加他们的曝光度经过反复权衡,以秋元康为首的运营团队,决定组织所谓的“总选举”,用粉丝投票来测试偶像们的受欢迎程度,以此来决定她们在新专辑中的演唱顺位。

投票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要达到“刷高”自己喜爱的偶像所得票数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大量购买AKB48限定款音乐光盘(CD),用其中附带的投票券大量投票从2009年开始,AKB48举行首届“总选举”前三届“总选举”只公布得票最多前40名的名次,从第四届开始,公布名次增加到64名。

名次最靠前的称为“选拔组”可以演唱AKB48专辑的A面曲,而名次靠后者则分为“Under Girl”、“Next Girls”和“Future Girls”等三组,分别参与不同的B面曲的演唱这也就是为什么AKB48的“通常盘”音乐光碟,会有A、B、C款式,而且因应参与录制的偶像不同,会有各自独立的封面。

粉丝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购买,但是大部分粉丝通常也不会只卖一款无形中极大的刺激了AKB48音乐光盘的销量

当然,“总选举”的作用还不止于此投票本身给了AKB48团队中的每一位偶像公平竞争,提高人气的机会在前五届总选举中,受益最大的,非指原莉乃莫属在第一届总选举中她只名列第27位经过不断的努力,积攒人气,名次持续攀升。

到第五届总选举时,以150570票的历届最高票,拿下冠军成为了AKB48粉丝口耳相传的逆袭神话指原莉乃的成功,也给那些选举名次靠后的成员们很大的鼓励同时,随着AKB48的人气飙升,每次总选举也成为了更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事件。

这无疑更进一步增加了AKB48的媒体曝光度然而,随着总选举的次数增加,马太效应也越来越凸显出来粉丝群体中出现了所谓“神七”叫法,也就是七名长期稳定在选拔组的偶像:前田敦子、大岛优子、高桥南、渡边麻友、板野友美、篠田麻里子、小嶋阳菜。

“神七”本身虽然吸粉能力很强,但是如果不能制造新的噱头和卖点,既不利于AKB48整体粉丝规模的维持与成长,也不利于维持队内的团结和士气AKB48采用的第一个策略叫“组阁”,其中心内容是两个:选任队长和成员重组。

比如,2009年第一次“组阁”,选出高桥南、秋元才加和柏木由纪等三人担任队长,并将A、K、B全部人员重新编组其实,这种做法有可能也是从宝塚歌剧团借鉴过来的因为在宝塚歌剧团的各组内设组长的职务,由组内非主演男役中资深成员担任,负责一些日常的管理实务。

而宝塚各组之间也常有人员流动,称为“组替”,当然像AKB48那种全员轮替的情况在宝塚是绝不会发生的,但“组替”的目的也是为了保持演出团体的活性而AKB48的第二个策略叫“猜拳大会”,也就是偶像团的成员们靠“猜拳”这种纯靠运气的方式来决定参与录制下一首单曲的偶像人选。

AKB48的首次“猜拳大会”于2010年9月21日在日本东京的武道馆举行当时共有1.1万名粉丝到场观看了偶像团员之间连续六轮的猜拳比赛最终,选出的16名参加新曲录制的成员中,“神七”中只有前田敦子、小嶋阳菜两人入选,其他人则是平时人气不太高的成员。

尤其是获得冠军的内田真由美,平时在团体中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但借由新曲发布和MV的播出,人气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此后,猜拳大会相延成例,与总选举一样,成为AKB48最重要年度活动之一(三)建立商业同盟,协力推动偶像事业发展

宝塚歌剧团隶属于日本阪急阪神东宝集团下的阪急电铁株式会社(简称“阪急电铁”)阪急电铁是日本关西地区最大的私营铁道公司,是一个公共交通、物流旅游、房地产、零售百货、传媒出版、休闲娱乐等多个产业领域的大型企业。

正式因为有着深厚的大企业背景,宝塚歌剧团出演出主业外的其他相关业务,都是交给关联企业执行的比如,专门为剧团做舞美设计和施工的公司;专门设计制作演出小道具、假发、服装的公司;专门从事剧团音像产品制作与发行的公司 TCA(Takarazuka Creative Arts);专门从事剧团周边商品贩卖的“四个梦”(Quatre Reves);专门从事剧团纸媒出版的“阪急 Communication”;负责代理剧团演出票务相关工作的“Pia”;专门从事剧团电视节目制作和卫星放送的“Sky Stage”等。

而宝塚歌剧团的几乎所有演职员都是阪急电铁的正式签约员工也就是说,宝塚歌剧团本身就是阪急电铁的文化娱乐产业部门的一部分,宝塚歌剧团的整个文化产业链都是依托阪急电铁的企业资源在运作相比之下,AKB48所属的AKS公司只是一家成立于2004年小公司。

所以,他们采取的策略就是把自己捧红的偶像签给其他有实力的大型艺人经纪公司,以此形成利益共同体,建立广泛的商业联盟比如,AKB48成员中的前田敦子和大岛优子签给了太田制作(太田プロダクション),高桥南、小嶋阳菜、峯岸南签给了尾木制作(ブロダクション尾木),板野友美、河西智美签给了堀制作(株式会社ホリプロ),SOMEDAY(サムデイ)则签约篠田麻里子。

目前,除了偶像团体中的“研究生”(相当于宝塚的“生徒”)跟AKS签约外,其他正式成员都签约给了其他经纪公司只有在AKB48举行公演或演唱会时,她们的管理权才回归AKS公司对于AKS来说,这样做的好处其实有很多。

首先,大型经纪公司能够为这些签约团员安排更多工作,比如参演电影、电视剧、杂志专访等等,而这些团员在参加此类活动时,往往都会注明是AKB48成员这样对于团员本人增加了知名度和收入,而对AKB48来说,则是增加了整体的曝光度。

AKS本身却不需要为之多付出营销成本其次,在团员与大型的经纪公司或制作公司签约后,AKB48事实上就成为了双方、甚至多方的“共有财产”因此,这些公司就会更加心甘情愿的为AKB48的大型活动,如“总选举”、“猜拳大会”等提供各种资源,从而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效应。

再次,激活了成员间的良性竞争如果团体成员同属一间公司,无论是平均分配资源,还是采用重点培养,都容易在团队内部造成矛盾困扰而现在成员分属不同的公司,各家公司都会把资源注入到自己签约的偶像身上这样既不会造成团队内部矛盾聚焦,也让AKS成为团员间良性竞争中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当然,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让AKS专注于新人的培养和团体活动策划组织,而且每次将自己培养出来的偶像签约给其他公司,都能获得一笔签约费(四)建立姊妹团,缩短接触半径,扩大整体影响百余年来,宝塚歌剧团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而AKB48除了本队外,还在各地组建了大量的姊妹团看起来,这似乎是两者在商业模式上最大的区别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实两者只是在应对类似问题时,采用了不同的策略而已宝塚歌剧团在成立之初,主要据点是在关西的宝塚市。

后来,为了扩大自身影响力,宝塚歌剧团进军东京,在阪集电铁雄厚的财力保障下,建立了东京宝塚剧场由此形成了宝塚歌剧团“东”与“西”两个支点随后,以这两个支点为基础,宝塚歌剧团演出范围逐渐覆盖了全部日本,进而辐射到海外。

目前,宝塚歌剧团每年都在宝塚、大阪、东京、名古屋等地的固定演出场所定期演出除定期演出外,每组还要轮替巡回日本各地演出,称为“全国ツアー公演”(全国巡演)这也就是为什么宝塚歌剧团要常年保持400名左右的演员规模的主要原因。

AKB48自创立伊始,就以“可以面对面接触的偶像”(会いにいけるアイドル)作为基本理念如果像宝塚歌剧团那样,征募大批演员,搞全国巡演,显然无论是从制作成本,还是组织管理上,都难以实现而且,也与基本理念相冲突。

但如果AKB48的影响力只限于一城一地,她的影响力和商业前景必然是有限的所以,既要可以“面对面接触”,又要能把影响力拓展到全国AKB48运营团队选择的策略是,借鉴了宝塚歌剧团“定期定点”演出的做法,但全国巡演替换为以姊妹团形象出现的“在地偶像”。

2008年7月,AKB48的第一个姊妹团SKE48在中日本地区的中心城市名古屋市成立2010年10月,姊妹团NMB48在西日本地区的中心城市大阪成立2011年11月,姊妹团HKT48在九州地区的中心城市福冈成立。

2015年1月,在新潟县新潟市成立NGT482017年5月,在广岛市又成立了旨在面向“濑户内海7县”的STU48这些姊妹团,基本上都是由当地的经纪公司负责运营,AKS公司负责协助指导姊妹团的成员,基本上都在所在城市及周边地区招募,比如SKE48成员主要来自东海道三县,NMB48成员主要来自近畿地区,HKT48成员主要九州地区各县。

姊妹团平时的演出活动内容,基本上与AKB48相似,包括专属剧场演出、发行音乐单曲、举办粉丝互动活动等

姊妹团的存在首先让“可以面对面接触的偶像”不再是一句空话由于姊妹团所在地,都是日本各个主要地区的中心城市,这让很多居住在东京首都圈以外的粉丝,可以就近支持自己的偶像团体其次,姊妹团之间的相互扶持和人员流动,有助于制造话题,增加整个偶像团体的话题度和传播力。

再次,可以激活大量地方资源,扩大影响比如,2011年,NMB48担任了担任大阪自行车守法大使;2013年,SKE48担任爱知县县警公关大使,同年SKE48剧场所在地名古屋下属河村市市长向SKE48颁发了观光促进感谢状。

由于姊妹团的形式有很强的可复制性除了在日本国内,AKB48运营团队也开始推进海外战略,在日本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寻找合作伙伴创办姊妹团目前已经开始运营的有:JKT48(印尼雅加达)、TPE48(中国台北)、MNL48(菲律宾马尼拉)、BNK48(泰国曼谷)、MUM48(印度孟买)、SNH48(中国上海)。

这些海外姊妹团,让AKB48及其所代表的文化理念,传播到世界,为AKB48在世界各地赢得了更多的当地粉丝,也为整个日本流行音乐行业的国际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