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行曲简谱(欢送曲简谱)硬核推荐
吴光锐今年89岁,他的头发还未全白,往两边分开,穿着整洁,指甲都修得一丝不苟。1948年1月,吴光锐在河北老家参军,加入晋察冀军区军乐队。
吴光锐今年89岁,他的头发还未全白,往两边分开,穿着整洁,指甲都修得一丝不苟 1948年1月,吴光锐在河北老家参军,加入晋察冀军区军乐队1949年,他在开国大典任第一号鼓手新中国建立后,他担任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鼓手、创作员,并于1971年创作了家喻户晓的《运动员进行曲》。
采访时,吴光锐提前备了纸笔,要记者把问题写下来,且字要大,他一个个读完,再回答戴着的老花镜总往下滑,他就干脆让它留在鼻尖上,只在看人、看字时往上推 吴光锐的家位于北京海淀区军乐团小区他在此住了四五十年,屋里的装潢和多年前一样:木质绿门、红地漆、白花花的旧式长灯管,地板上铺的是黑缝白砖。
客厅的一角堆着他创作大半生的书籍、乐谱 离休后,吴光锐教过学生、谱过曲近十年来,因为身体原因,他彻底歇在家里他订了四五份报纸,天天看有时候参与院里的活动,上台打个鼓,也和老同志们一起玩套圈儿,家里的洗洁精、洗手液都是他套圈儿赢来的奖品。
“内衣内裤全要自己洗,洗脸、洗脚、洗衣服就用一个盆儿”吴启成说,父亲还保留着在部队生活的习惯,要强、不讲究 除了耳聋、高血压外,吴光锐的身体还算硬朗,胃口、睡眠都好,“一觉十个小时,睡到早上八九点都没问题。
”每天,家里保姆去军乐团小区食堂给他打来饭——他爱吃食堂这一口,顿顿香 采访中,吴光锐讲话极慢,几乎是一字一字向外吐吴启成在旁,时不时得替他补充、解释吴光锐的乐感仍然极好,时不时哼上一段“哒哒嘀哒”的鼓点音。
他说他这辈子就两件事最光荣,一是参加开国大典,二是写下《运动员进行曲》 聊到激动处,他举起个量杯咕嘟咕嘟喝水然后翘起两个大拇指,突然高亢地说一句:“光荣!” 参加开国大典是一生中最光荣的时候新京报:什么机缘让你加入晋察冀军区军乐队?
吴光锐:1947年下半年,我17岁,我家那一带解放后,有首长来问,小朋友你想参军吗?队伍里有扛枪的,也有搞文艺的,你要来我们文工团吗?我说我考虑考虑过了一两天,我就说参加你们文工团吧,因为我想只要能穿军人的衣服,能当兵就可以。
到1948年1月1号元旦那天,我就光荣地参军了——这么关键的一天,到现在都记忆犹新新京报:怎么想到做鼓手?吴光锐:我上小学时,每年的正月十五左右,村里边有节庆活动,有那种吹拉弹唱的乐队我从七八岁开始跟着模仿他们,多模仿几次就都会了,那些个民间乐器,管啊、笙啊、吹拉打击乐器比如鼓、镲等等,都学会了。
后来进了军乐队,因为我打击乐技术好,就开始做军乐鼓手参军后,学会的打击乐就更多了,木琴、低音鼓、手鼓、铃鼓,还有西洋乐器小军鼓 新京报:军乐队的工作生活如何?吴光锐:晋察冀军乐队当时在石家庄开始都住在老百姓的房子里,每天的伙食挺简单,吃点咸菜、窝窝头、米饭。
我们文工团的人,一个是服务战士,一个是服务老百姓,在战斗间隙慰问演出新京报:怎样得到参加开国大典的机会?吴光锐:当时参加开国大典,不是个人的事情,是上面交代的任务,当时北京、东北、南京、新疆军区等的乐队都到北京来,铁道兵、工程兵等等都有,组成了联合军乐团。
一共有200多人,住在天坛公园,搭了好多顶帐篷,在那里吃住、训练新京报:平时怎么训练?吴光锐:我们那会儿提前两三个月就开始练队列、乐器,但不知道具体什么时间参加开国大典,就是练当时的军乐团有总指挥罗浪,然后各个乐队内又有分指挥,纪律非常严明。
临近开国大典的最后几次训练,训练完了,要用封条把乐器封起来,没命令不能拆有个战士自己去把封条拆下来了,领导看到了就问,这谁启封的?那战士说是他启封的领导说,你叫什么名字?拿着乐器出列!——那战士训练了好长时间,特别辛苦。
但就因为他私拆了乐器封条,最后没让他参加开国大典的演奏,多遗憾啊但是没有办法,你说这纪律,多严明!
开国大典上,吴光锐站于队伍的一排一号(受访者供图)新京报:开国大典当天演奏的感受如何?吴锐光:开国大典那天,天安门上站着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升国旗时,我们乐队200人奏国歌后来开始阅兵,骑兵来了,我们就奏骑兵的曲子,坦克兵来了就奏坦克兵的曲子。
各个兵种的曲子都要奏那真是一生中最光荣、最光荣的时候《运动员进行曲》,是我们军乐队的集体光荣 新京报:解放后,你做什么工作?吴光锐:解放后成立了军乐学校,我在里面做教员,边教学边继续做打击乐我也经常作为乐团成员去给外宾演奏,得提前了解这外宾国家的乐曲,或者是对方领导人喜欢的乐曲, 任务几天前就会布置下来,然后拼命演练乐曲。
新京报:后来怎么开始作曲的?吴光锐:那会儿我在舞台上打鼓,有时候灵机一动,临场发挥就开始编了比如《骑兵进行曲》,我用鼓点加出了马蹄的声音底下观众席觉得新鲜,响起掌声有几次指导员问我,小吴你刚刚打的什么曲子?我说我刚发挥出来的。
但其实搞作曲的专家、能人有的是,我得靠边站,我是小兵一个
吴光锐着制服照(受访者供图)新京报:创作《运动员进行曲》是因为怎样的机缘?吴光锐:上世纪70年代我开始作曲,当时全国第一届亚洲乒乓球友好邀请赛,要写四个曲子,《欢迎进行曲》、《欢送进行曲》、《运动员进行曲》,还有一个什么我给忘了。
《运动员进行曲》正好分配到我们军乐队一队,喊了五六个人,每人都写一个大家听过后投票,最后就是我那首,它得的票最多,一看是谁写的,一队的吴光锐然后不是我一个人站起来,李明秀、贾双也都站起来 新京报:不是由你单独创作的吗?
吴光锐:《运动员进行曲》是集体创作,不是我吴光锐一个人,还有贾双、李明秀当时讲究集体创作,我写完了,又找来他们两个人,然后在一起磨合,最终定下曲子所以放了几十年的《运动员进行曲》,是我们军乐队的集体光荣。
新京报:曲子的灵感来源于何处?吴光锐:其实我本来就喜欢各个运动项目,然后创作音乐的时候,脑子里边要有形象,要想想你写的运动员我们军乐队,每年都会参加体育活动,所以我脑子里有各种运动员的形象我想象的就是运动员打乒乓球、拍球、踢球,然后想到年轻人的生动、灵活,还有那种健美的体质。
我会去运动场找节奏,看运动员的步伐,怎么走步子,把精气神写出来
吴光锐在讲述往事新京报记者 冯雨昕 摄新京报:离休后的生活如何?吴光锐:我55岁离休,到现在都30多年了离休以后,闲不住,有时出去教学生,给人家写谱子这些年岁数大了,脑子不太好用,就都放下了离休后写过的几首曲子,也有音乐出版社给我出版过。
但这辈子有点影响的就是《运动员进行曲》,全国各级学校、电台、体育节目用了几十年我听说小学、中学的运动会现在还在用这首曲子我真得说谢谢全国人民,谢谢 新京报:近几年还会参与文娱活动吗?国庆节有什么安排?吴光锐:
之前每年干休所的春节晚会,我都会去表演国庆时有阅兵,就一定要看,每次看到都特别感慨我就说,我这辈子就两件事,一件是参加开国大典,一件是写《运动员进行曲》,是我一生的幸福和光荣(吴启成为化名)新京报记者 冯雨昕 实习生 李雨凝 编辑 胡杰 校对 王心。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咋了爸爸(咋了爸爸是什么歌)不要告诉别人
该旅游区亲子游客很多,很多游客对“第三卫生间”很好奇,经过时都扭头张望。 “第三卫生间”内设有高度适合幼儿使用的洗…
-
走西口简谱(走西口简谱歌谱)居然可以这样
作者:彭颜红一个烈日炎炎的下午,刚踏入榆林的第一天,我作为北京大学合唱团的女高音就来到著名的陕北民歌博物馆参观远看外观,就…
- 走西口简谱(走西口简谱歌谱)太疯狂了
- 我是真的爱你歌词(我是真的爱你歌词是什么歌)万万没想到
- 祝酒歌歌词(祝酒歌歌词金杯斟满了)没想到
- 新康定情歌(新康定情歌歌词)满满干货
- 我可以忘记你(我可以忘记你歌词)不看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