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经典常谈读后感(经典常谈读后感600字)



经典常谈是在朱自清老师的笔下所诞生的,经典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是因为他们经得起时间的洗礼,给人们带来普世的价值。书中包括了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

经典常谈读后感(经典常谈读后感600字)

 

经典常谈是在朱自清老师的笔下所诞生的,经典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是因为他们经得起时间的洗礼,给人们带来普世的价值。书中包括了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篇,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

识字是教育的初步,始皇为了统一文字,教李斯作了《仓颉篇》七章,赵高作了《爱历篇》六章,胡母敬作了《博学篇》七章。所选的字,大部分还是《史箍篇》里的,但字体以当时通用的小篆为准,便与箍文略有不同。这些是当时官定的标准字书。秦以后知识书体演变的时代,演变的主因是应用,演变的方向是简易。始皇用小篆统一了文字,不久便又有了篆书。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六书这个总名初见于《周礼》,但六书的各个的名字到汉人的书里才见。

之后是《周易》,《尚书》,《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历代儒家研习之基本书籍。

诗的源头是歌谣,初学人读诗,往往会因为典故而不理解,但典故多半是历史的比喻和神仙的比喻,用典故和比喻往往是一个理,并无深奥可谓之处。在诗中分为五、七、古、律、绝的分别都在形式,这些又大别为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乐府是题材和作风不同。

三礼者,《周礼》、《仪礼》、《礼记》。

《春秋》是中国古代史类文学作品。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又称四子书,为历代儒客学子研习之核心书经。

《战国策》主要记述了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共245年间,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策略。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

诸子百家,是先秦时期对各个学术派别的总称。在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相辉映;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在我们的教育里,经典训练是一个必要的项目,这些古典文学常识在朱自清老师的笔下理解的更加透彻,让我们了解古代文化,丰富自己的知识,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风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