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党的历史(党的历史简介300字左右)奔走相告

1937年7月7日,日本进军卢沟桥,日本帝国主义者以制造卢沟桥事变为起点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这标志着全面抗战的开始。

党的历史(党的历史简介300字左右)奔走相告

 

一、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进军卢沟桥,日本帝国主义者以制造卢沟桥事变为起点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这标志着全面抗战的开始二、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年7月,中共中央发表《国共合作宣言》,国民党表示愿意合作,但对宣言态度冷淡

1937年8月,8月中旬经过艰苦谈判以及日军侵华形势所迫,双方达成协议,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成立了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新四军:南方游击队

三、国共军队配合作战国共合作 抗日局面形成后,毛泽东在洛川会议上,提出了动员全国军民开展民族解放战争,实行全面持久抗战的方针,提出了独立自主的有机战争的方针1937年9月24~25日平型关战斗,115师在林彪指挥下取得了平型关战斗的胜利

1937年淞沪会战,淞沪地区蒋介石调集70余万兵力进行了淞沪会战1938年3月~4月台儿庄大捷,中国军队在李宗仁的指挥下,取得了“台儿庄大捷”,歼敌万余人1938年7月~10月武汉保卫战,又进行了历时4个月的武汉保卫战

四、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1938年4月以后,八路军实行大幅度分头向华北广大敌后区域发动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开辟了许多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晋西北和大青山抗日根据地、晋冀豫抗日根据地、晋西南抗日根据地、山东抗日根据地、华中抗日根据地、陕甘宁边区。

军事理论纲领:1938年5月,毛泽东写了《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两篇重要著作。这两篇著作是指导全国抗战的军事理论纲领《论持久战》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五、抗日战争的持久战理论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六届六中全会,正确分析了抗战形势,确定了党在抗战新阶段的任务,基本上克服了王明在统一战线问题上的右倾错误,进一步确定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1939-1940年,国民党顽固派向根据地军民发动进攻,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1941年1月,“皖南事变”标志着第二次反共高潮六、抗战局势新变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解放区战场扭转困难局面,对日寇开始攻势作战

1944年解放区军民已开始了局部反攻

1945年春,全国已有18个解放区七、中共七大时间:1945年4月31日;地点:延安杨家岭礼堂大会一个最重要、最有历史意义的成果就是把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明确下来八、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标志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八年抗战中国的牺牲:中国军民伤亡总数在3500万人以上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党的发展: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52.7万人

党员发展到120多万人人民军队发展到120余万人,民兵260万人根据地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