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党史小故事简短(党史小故事简短200字)速看

火线桥文/董士君 1947年初夏,孟良崮后后一座依山傍水的小山村,槐花的清香散溢在村子的角角落落。村子里见不到闲逛的人,空气中似乎凝聚着几分紧张

党史小故事简短(党史小故事简短200字)速看

 

火线桥

文/董士君 1947年初夏,孟良崮后后一座依山傍水的小山村,槐花的清香散溢在村子的角角落落村子里见不到闲逛的人,空气中似乎凝聚着几分紧张的气息一间褐色石头墙的草房里,那扇崭新的散发着淡淡榆香的门板,贴着红红的“喜”字。

王兰美一个人坐在铺垫着新被褥的床上,红红的对襟褂子,粗布印蓝裤子,脚上穿着一双自己亲手做的绣花鞋,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她今天是新娘家里见不到贺喜的客人,本应该有的喜庆和热闹却换成了一份冷寂浓雾一样氤氲在王兰美的心里,她呆呆地坐着。

还没等拜完堂,新朗就推起木轮车追随运粮队去支前了,听婆婆讲村里只要能干得动活的男人都去支援前线了婆婆也不在跟前,和村里的妇女在村头的石碾上碾压军粮孟良崮方向隆隆的炮声一直没有停,王兰美的心跳也一直没有停。

她很想迈出这扇门看一看外面,刚过门的新媳妇又怎么能去抛头露面,习俗的门坎很难愈越啊婆婆领着一群妇女回来了,院落里一下子撒满了欢声笑语鏊子支起来了,柴火烧起来了,这群妇女要把碾好的粮食烙出香喷喷的煎饼送往前线。

这个时候,妇救会长李桂芳急急火火一头闯了进来“姊妹们先停一停手里的活,俺有要紧事要说”一句话把满院子的欢乐气氛凝固了,一双双的眼睛齐刷刷地投向李桂芳原来李桂芳去区里开会领回了十万火急的任务,一支队伍要在傍晚渡过汶河参战孟良崮。

区里要求下午必须架好一座浮桥保证队伍顺利渡河村里所有的男劳力都已经出发支前了,架桥的重担就落到了妇女们的肩上“姊妹们,咱们‘识字班’可不能拖支前的后腿,更不能让人小瞧了咱沂蒙解放区的‘识字班’”东坡池村的青壮年妇女集合起来了,但用什么物体架桥却成了问题。

大家议论的焦点最后形成了共识,用各家的门板搭建浮桥河滩上,三四十个妇女排成整齐一队,各家摘下来的门板摆放在她们的脚下有人突然喊了一声:“新媳妇也来了!”王兰美一身新嫁衣扛着那扇贴着大红“喜”字的门板气喘吁吁地跑了来,“俺也要参加架桥。

”桥板有了,支撑桥板的木桩一时之间却难以找到怎么办?队伍到达的时间迫在眉睫了李桂芳的心头焦急的火苗在窜跳,每个人的嗓子眼里也都被焦急灼烧着王兰美轻轻说了一句,大家的焦虑之火被这轻轻的一句话熄灭了队伍以急行军的速度开过来,指挥员望着宽阔的河水,皱着眉焦急地问李桂芳:“桥呢?”

李桂芳喊了一声:“姊妹们架桥!”三四十个妇女扛着门板,一个接着一个跳进湍急的河流里,她们用自己稚嫩而又柔弱的肩膀扛起了门板,一座壮丽的人桥架起来了指挥员惊呆了,战士们惊呆了,他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李桂芳大声喊道:“同志们快过桥,别耽误了时间。

”经历过无数枪林弹雨的指挥员脸上滚着热泪,手一挥,“同志们过桥”王兰美站在齐胸深的河水里,虽然已是五月,河水依然透骨冰凉,肩膀上承受着子弟兵快步踏过门板的踏压,整个人渐渐麻木了队伍过完了,妇女们爬上河滩,一个个滩倒在沙滩上。

王兰美感到肩膀火辣辣的疼,伸手一抹全是血,门上的大红的“喜”字也早已踏的稀烂历经70多个岁月沧桑,当年的那扇曾经贴着“喜”字的门板如今静静的竖立在沂蒙红嫂纪念馆,无声地诉说着烽火岁月一群沂蒙红嫂以身架桥的红色故事。

董士君,山东沂南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各级报刊发表文学作品200余篇,获首届山东省政府主办的“中国山东故事”征文三等奖等文学征文奖59项出版散文集《上硠花开》、研究文集《沂蒙红色文献》;参予编纂《双堠镇志》《沂南县国有林场志》《沂南县革命老区发展史》《中国共产党沂南历史(第二卷)》《阳都锦绣山河》等史志书籍。

壹点号 沂蒙文史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