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致敬袁隆平作文(致敬袁隆平作文600字)这样也行?

“听到袁隆平院士离世的消息时,我正一边回忆过往,一边写着《趸秧》。他是‘杂交水稻之父’,更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致敬袁隆平作文(致敬袁隆平作文600字)这样也行?

 

来源:襄阳日报全媒体记者朱月皎实习生潘雨欣“听到袁隆平院士离世的消息时,我正一边回忆过往,一边写着《趸秧》他是‘杂交水稻之父’,更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作为一名普通农民,我敬仰袁隆平院士,也同样深爱着耕耘了一辈子的土地。

”81岁的白忠林说上周,白忠林将他创作完成的文章《趸秧》送到襄阳日报社,向记者娓娓道来他的故事生在农村,活在田间,带着对耕耘的深厚情感,1961年从部队退伍后,白忠林回乡务农“亲身感受过‘粒粒皆辛苦’,所以深知种植粮食的不易。

”白忠林说,随着改革开放,靠买“返销粮”吃饱肚子的年代一去不返即便如此,每次吃饭,他总忍不住和后代们唠叨几句:“身体要好,就得把饭吃饱,不浪费每一粒粮食”白忠林告诉记者:“返销粮”是上世纪70年代前农村老百姓吃饭的保障。

那时什么都有计划,粮食供应也是如此,生产队里打的粮食按比例留下口粮和种子,其余的全部上缴国库,每年青黄不接时没粮吃,就吃国家供应的“返销粮”上世纪70年代,光化县张集区张集公社城乡大队(下称城乡大队)是一个老大难单位,特别是三、六、九、十这四个队,年年吃供应,吃“返销粮”。

“要想让群众有饭吃,就得把粮食生产抓好”为此,当时的区委书记提出在当地搞能节水、省工还能增产的趸秧“十队的老白有种地经验,还是退役军人,在部队时3年立过两次功他带头干,定能成”在城乡大队书记的推荐下,白忠林接过了此次尝试趸秧的重任。

“趸秧是当时水稻生产上的一种先进的育苗形式”白忠林说道接过任务的第二天,白忠林就和几位社员行动起来整趸秧池子,四周围成埂子,在池子里铺上农家粪,铺均匀后,就可以撒种子了种子撒完后,用喷壶喷水,然后覆盖上塑料薄膜……经过一个月的努力,秧苗长势喜人。

白忠林告诉记者,原来,张集的水稻每亩只能打三四百斤粮食用了趸秧的方法后,每亩地可以打七八百斤粮食后来,袁隆平院士培育了杂交水稻第三代,配合趸秧的方法,每亩产量可达到一千二百公斤“这样的惊人飞跃,让我们彻底告别了吃不饱饭的日子。

他的名字永远刻在我们心中”《趸秧》一文里,每字每句饱含白忠林对袁隆平院士的敬仰与缅怀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白忠林一心发挥余热近日,他又写了《加强土地管理是当务之急》,提出了他对占用耕地的一些看法,还有《农夫诗歌四首》。

本文来自【襄阳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