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评论

波多黎各港口(波多黎各基本港口)真没想到

6 年前的洗脑神曲 Despacito 在推出后风靡全球,除了歌手 Luis Fonsi 本人是来自波多黎各这个加勒比海小岛外,歌曲 MV 也同

波多黎各港口(波多黎各基本港口)真没想到

 

6 年前的洗脑神曲 Despacito 在推出后风靡全球,除了歌手 Luis Fonsi 本人是来自波多黎各这个加勒比海小岛外,歌曲 MV 也同样是在这座岛上,一个被称为 La Perla 的贫民窟的地方拍摄完成。

当然现在的 La Perla 已经不再是贫民窟了,文化与观光的力量,有时可以快速改变一个地区的样貌,靠着人潮与钱潮带动观光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只能说波多黎各是个充满异国风情的度假胜地享有美国公民资格的波多黎各人。

从法律上来看,波多黎各虽享有美国公民资格,却不在联邦体系之内,享有独立的自治邦地位这源自于 1898 年的美西战争,而战败的西班牙便将原本的海外省割让给美国,这也是为什么几乎 98% 的岛上居民,至今仍以西班牙文为主要语言,当地街道与门牌也多以西文为主,但多数商业区英文仍可通。

虽然曾有学者认为,波多黎各本身就是美国实行新殖民主义、自由化和新自由主义霸权的受压迫者只不过,该地区亦有相当比例的原生居民,愿意成为美国的第 51 州,以及进一步深化与美的关系波多黎各出现在近代版图上,可以回溯到 15 世纪大航海时代,在哥伦布第二次出航时发现了圣胡安(San Juan),逐渐成为世人眼中的波多黎各。

随者近代强权势力的消长,美国取代西班牙成为实际的掌权者之初,也延续了前殖民者的军事统治基础,导致阶级冲突激烈,暴力与剥夺人权的事件频频上演,也是当地分离运动最为兴盛的时期直到 1900 年美国国会通过《福勒克法案》(Foraker Act),规范了效法美国国内的文人政治体制,才结束了军事专权,并开启如「再殖民化」般的时代。

不独立,成为自由邦

虽说美国在 1950 年通过《波多黎各与联邦关系法》(Puerto Rico Federal Relations Act)并赋予波多黎各人民美国公民的地位,但处处以美国商业利益至上的作法,也让岛上原本的小农经济体系遭到破坏。

此外为因应出口需求,美国在波多黎各土地上倡导大量种植甘蔗,并允许大型糖业集团垄断土地,并主掌加工业务这也使得在短短几年间,美国企业就掌握了波多黎各超过 60% 的可耕地,而恶劣的工作环境与条件也演变成 1934年波岛史上最严重的罢工事件,以糖厂工人为主的劳工团体自组公会与资方权贵激烈交涉,虽未酿成流血冲突,但也瘫痪了岛上最重要的经济支柱。

随者美国国内 1929 至 1933 年经济大萧条,罗斯福新政(The New Deal)也顺势进到波多黎各,经济上采取较多元并蓄的方式来振兴产业紧接着在二战后,通过公法法案(Public Law 81-600)允许波多黎各高度自治,也在 1951 年完成制宪会议,让波多黎各有自己专属的宪法,而美国宪法仅部分条文在此适用。

在波多黎各的宪法中,第一条及阐明波多黎各的地位是美国的「自由邦」,并有独立的财政与外交权利当然,寻求独立的声音从未停歇,即便享有高度自治,波多黎各社会党陆陆续续进行他们所期待的独立运动,包含进入议会成为反对党,公民街头示威甚至是零星的武装抗争,只不过大多数并不成气候。

直至 1967 年波多黎各基于政治地位问题举办了首次公投,有超过 60% 左右的选民希望维持美国自由邦的地位,39% 则希望正式的成为美国一州,仅 0.6% 的人希望独立这大概与美国给予的大量经济优惠政策有关,像是根据美国税法 936 条,企业在波多黎各的盈余可以免除课税,让不少制造业者纷纷前往该地设厂,波多黎各的人均GDP也顺势超过 2 万美元,既能享有美国公民权,又能享受诸多福利,使得波多黎到独不独立的问题,似乎变得没那么重要了。

朝成为美国第 51 州迈进?如同大多数殖民者一样,给糖吃只是暂缓分离主义与拢络民心的手段之一,不可能永远如此美国对于波多黎各的优惠政策在 1996 年出现转变,国会决定以 10 年为期逐步废除对当地的营利所得税减免优惠,亦即在 2006 年波多黎各便不再享有免税的福利。

这也导致近年来波导债台高筑,险些如底特律(Detroit)一样宣告破产不过有意思的是,波多黎各即便宣布破产,相较于底特律,美国联邦政府也无法给予立即的援助,因为波多黎各并非宪法上严格意义的美国固有领土,而是属于「自治邦」。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波多黎各在 2017 年遭受飓风「玛莉亚」侵袭,重创多项基础建设,也让原已吃紧的财政更不堪负荷时隔 5 年后,飓风「菲奥娜」再次摧残波多黎各,根本尚未恢复的电网再次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全岛缺水缺电问题严重。

后续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便立刻承诺提供援助,尽快恢复该岛的经济活动直到 2023 年中,波多黎各首府圣胡安仍有许多地方尚在重建中,由此可见,气候灾难对这块加勒比海小岛造成的冲击不可小觑诚然,波多黎各与美国是不可能分割的。

他不像西班牙自治区加泰罗尼亚(Catalunya)或苏格兰(Scotland),有相对健全的自主经济体系,且足以支撑自身的基础建设和产业基础反观多数波多黎各人十分安逸于美国公民的身份,因此未来当地的政治发展,也将继续以自由邦自居。

不过在不久后的将来,波多黎各也有很高的机率,会成为美国的第 51 州到波多黎各走走

虽说波多黎各在政治与经济上极度仰赖美国,但生活方式倒是有着满满的西班牙风情在西班牙语里波多黎各有「丰富的海港」之意,漫步在首都圣胡安老城区,总有那么点在马德里或巴塞罗那的错觉居民与商家的生活步调悠闲而随意,可能因为税率较低的关系,与美国大城如纽约旧金山等相比,大部分的饮食和消费都相当便宜。

不过,波多黎各还是属于一个偏中高消费的地方,小旅馆一晚房价平均在 120 美元以上,在餐厅吃一顿饭也大概要人均 20 至 30 美金。

而波多黎各除了神曲 Despacito,以及全美唯一的热带雨林之外,也有个家喻户晓的旅游景点,那就是世界上最亮的荧光海(Bioluminescent Bay),从他的英文名称可以知道是因为浮游生物发光的海湾,主要在波多黎各本岛,以及邻近的 V 岛和 C 岛。

通常是傍晚左右出发,夜幕低垂时整片海洋泛起淡蓝色的荧光,随着海波起伏忽明忽灭,那种感觉有点像是去北欧看极光,只不过是发生在海上而这样的景致也被李安拿来取景,电影「少年 Pi」里面有一幕荧光海的画面,据说也是在波多黎各拍摄的。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对典型的海岛假期觉得「比较还好」的朋友,波多黎各的历史与建筑也值得深入探索经过 400 多年的西班牙加上一世纪的美国统治,文化融合随处可见许多公共广场,教堂与学校,以及居民住宅等,被称为「庞赛」(Ponce)的风格:从典型的欧陆沿海地区借镜的建筑方式,并融合了加勒比海的元素,风格更是横跨古典复兴到维多莉亚时期,可谓十分精彩。

若想去波多黎各,最好的方式还是先进美国本土,从东南大城市如迈阿密,亚特兰大飞过去,最为经济实惠。若为刚好有机会在美旅游或出差的朋友,不妨也找机会来体验一下波多黎各当地的风土民情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