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出炉博施(博施济众)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教育智慧:“博施济众”方为“圣”《论语》感悟(一二七)文/王营原文:6.30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译文:6.30 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别人一同站得住;自己要想通达,也要帮助别人一样通达。
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感悟:本章是孔子对“仁”的另一种具体解释《论语》中,子贡所提的问题通常都很有价值,有一天他问老师:“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带来许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我们知道,子贡不但品德好、学问好,买卖也做得非常好,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孔子的晚年大多是靠他接济的。
子贡的这番话听起来口气很大,有一种有钱人高人一筹的自我炫耀感,但是他想成为仁人,大方向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孔子并没有打击子贡的这种显摆,反而幽他一默,说:“你如果能做到这种地步,何止是达到了‘仁’!那一定是圣人了。
我做不到!就连唐尧虞舜那样拥有绝对威望和权力的明君也做不到啊!”在不落痕迹地批评了子贡的想法后,孔子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仁”的标准:“有仁德的人,自己想立于天地之间创一番事业,也一定会帮助别人达到目标;想要自己通达,也要帮助别人通达。
凡事能够从帮助身边的人和事做起,做到推己及人,就可以说是仁的方法了”“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基本相同,都是对孔子“忠恕”之道的具体阐述,前者是从正面阐述,后者是从反面阐述。
“近取譬”,意思是要拿自己打比方,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推己及人,由近而远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能这样为别人着想和打算,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不忘记维护别人的利益,“仁”的境界就达到了关于这一思想,笔者在《“推已及人”是最高的教育智慧》一文中曾有过阐述,本文想着重谈一谈对“博施济众”的理解。
“博施”就是广泛地施舍,“济众”就是救济大众,按现在的话说就是做“慈善事业”,子贡想做慈善事业有什么不好,为什么还遭到孔子的反对?孔子认为,做这样的事情不仅是“仁”,更是“圣”,圣人尚且难以做好这件事情,你子贡能做到吗?可见,在孔子的心目中,“圣”的境界高于“仁”的境界。
做“慈善事业”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首先,当慈善家要有足够的钱,没有钱,拿什么去“博施”、“济众”?这一点子贡似乎做到了,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资……家累千金”,这里的“废举”是指贱买贵卖。
“转货”是指随时转货以殖其资,子贡能依据市场行情的变化,贱买贵卖从中获利,以成巨富,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其次,做慈善家要有“博施济众”的胸怀世上有钱人多得是,但大多数人都是“为富不仁”者,或者是像葛朗台那样的“守财奴”。
还有一些富人,宁可拿钱去包二奶、购买高档轿车、吃进口伟哥,也不愿拿一分钱救济地震灾区和贫困山区的孩子,这样的人做不了慈善家,他手中的财富最终也会变成别人的三是做慈善家还要始终如一,不图名,不图利毛主席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慈善事业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也不是以此为手段,扬名立万,为自己的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慈善家必须要有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要想别人之所想,急别人之所急,大公无私由此看来,慈善事业确如孔子所说的那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这都可以核战(核战争中国最安全的地方是哪里)
上个世纪,美国在二战后期研制出了核武器,为了尽快结束战争美国果断将核武器投入到了对日作战当中,两颗原子弹爆炸…
-
全程干货核战(核战争中国最安全的地方是哪里)
核武器应用的威力无论对哪个国家来说,都足以让人心惊胆战。这类武器的爆发所带来的庞大威力,在数十年之后仍能对整个地区产生深远的…
- 不要告诉别人退堂鼓(退堂鼓一级表演艺术家)
- 一看就会退堂鼓(退堂鼓一级表演艺术家)
- 怎么可以错过富康汽车(富康汽车图片)
- 这样也行?富康汽车(富康汽车图片)
- 学到了吗共饮一江水(共饮一江水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