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随感

没想到夏尔巴人(夏尔巴人是什么意思)

夏尔巴人(Sherpa),又称:雪巴人、谢尔巴人,是尼泊尔和印度的山地民族,以“喜马拉雅山上的挑夫”著称。今年珠峰北坡已有首登,南坡要等何时?

没想到夏尔巴人(夏尔巴人是什么意思)

 

希拉里(左)与丹增·诺尔盖登珠峰这张图因1953年5月29日人类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而闻名世界精确的讨论在靠近珠峰最高点的时候,谁是第一个登上最高峰的,对于作为下属和向导的诺尔盖是不公平的代表人类征服珠峰的第一“人”,应该是希拉里和诺尔盖两个人?没有诺尔盖,希拉里不可能成功;没有希拉里,诺尔盖也不会有登顶的机会。

诺尔盖是谁?在举世报道所谓20世纪最伟大的探险家之一、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第一个”征服者埃德蒙·希拉里去世的时候,没有多少人关注诺尔盖,他在20多年前去世,当然也不会引起多少人注意虽然这个世界的知识开始全球化,但是,世界新闻的关注焦点还是由西方人主导的,他们不会去刻意关注生活在喜马拉雅山下的夏尔巴人。

诺尔盖1914年出生在西藏夏尔巴族一户普通人家,站在家中就可以望见白雪皑皑的珠峰诺尔盖曾经说:“我替父亲放牦牛时就经常想象,登上峰顶就如同登天一样在那样高的地方一定住着神灵”夏尔巴人夏尔巴人(Sherpa),又称:雪巴人、谢尔巴人,是尼泊尔和印度的山地民族,以“喜马拉雅山上的挑夫”著称。

族名在藏语中表示“来自东方的人”,相传先祖来自中国甘孜地区夏尔巴人在中尼边境上居住着几个跨国民族,其中世界闻名的夏尔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这些夏尔巴人居在中国、尼泊尔、印度和不丹等国边境喜玛拉雅山脉两侧的民族

,但他们在如此漫长复杂的历史过程中,始终顽强地保持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他们使用藏语族夏尔巴语,但无文字,书面使用藏语现存约12万人,主要居住在尼泊尔境内,中国西藏境内有约1200人夏尔巴人没有姓氏,只有名字,名字与藏族相似。

但有种姓,同种姓不婚,一般也不与外族通婚宗教信仰为藏传佛教,以萨迦派和噶举派为主,保留有较多的原始信仰夏尔巴人忌食鱼、狗和小牛,由于受印度教影响,虽不忌牛肉,但从不主动屠宰牛主食以玉米为主,讲究使用茴香、辣椒等调味料。

夏尔巴人至今仍属中国的未识别民族之一,他们深居深山老林,过去几乎与世隔绝,后来因为给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各国登山队当向导或背夫而闻名于世神秘的珠穆朗玛峰滋养着夏尔巴人,同时也赋予了夏尔巴人神秘的色彩在夏尔巴人的历史中有着这么一段神秘的往事。

相传,在喜马拉雅山脉中有一种叫雪人的神秘的生物,而最早发现这种神秘生物的就是当地的夏尔巴人雪人传说中它是介于人与猿之间的神秘生物,身躯庞大,红发披顶,全身裹满灰黄色的长毛它时而温和,时而彪悍,有着掌控一切的力量;它步履快捷,自如穿梭于不同的空间,所到之处都留下神秘的气场。

神秘的喜马拉雅,神秘的“雪人”令人心旷神往,居住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夏尔巴人”把它称为“夜帝”,在《泰晤士报》等权威期刊中,它则被直接音译为“Yeti”在夏尔巴群众中广泛流传着这样的故事:在远古时代,有一家人生有四兄弟,大哥叫帕巴,老二叫康巴,老三叫夏尔巴,四弟叫塔莽,他们成年后为了生活远离家乡,各奔东西。

帕巴在西藏高原发展成为如今的卫藏巴;康巴就在西康、青海玉树一带繁衍为后来的康巴;夏尔巴来到了中尼边境的夏热孔布地方,成为今天的夏尔巴;塔莽进入尼泊尔底满地区,是尼泊尔境内的塔莽巴虽说是传说, 但也足以说明夏尔巴人以前的分布情况、族源或不同成分等等。

夏尔巴人主要聚居在海拔4700米的尼泊尔北部的高山地带由于空气稀薄,他们的肺活量大得惊人一名西方跟踪报道者曾经开玩笑说,夏尔巴人长着专门用于登山的第三片肺叶他们的血压很低,这保证了大脑供血充足,肌肉伸缩有力,与腿部相比,他们的躯干偏长一些。

生产与职业1珠穆朗玛峰登山向导夏尔巴人的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高于常人从上个世纪20年代起,夏尔巴人就为登山者充当向导和挑夫,他们体质好、抗缺氧能力强,吃苦耐劳,有许多人经过培训后会讲英语,又有登山技巧,几乎每支登山队伍中都有夏尔巴人。

在人类攀爬珠峰的历史上堪称“无名英雄”,如今,他们还对尼泊尔的旅游经济做出巨大贡献美国广播公司(ABC)称,“没有夏尔巴人,攀爬珠峰就不可能成行”珠峰的险峻程度众所周知每年攀登珠峰旺季时,最大的登山队就以“盟主”的身份召集各国队伍,出钱、出物,请夏尔巴人先行上山修“路”。

在尼泊尔,几乎每一支攀登珠峰的登山队都有夏尔巴人(Sherpa)向导,几乎每一个夏尔巴家庭,都有家人因登山而罹难充当向导(Climbing Sherpa)与背夫(Poter)的夏尔巴人,以生命为代价创造了珠峰历史上的三个“人类族群之最”——成功攀登珠峰人数最多,无氧登顶人数最多,登珠峰遇难人数最多。

很可惜的是大部分夏尔巴协作迫于生活和思维的限制,他们都只是把登山当作谋生的手段2其他职业商人:夏尔巴商人一般都须翻山越岭把稻米运到西藏,换取食盐农业、畜牧业活动:夏尔巴人因生活在高山,所以许多人都从事农业和畜牧业活动,包括牧牛和羊毛加工。

3中国境内的夏尔巴人职业西藏和平解放前夏尔巴人主要从事背运和交换,后来农牧业生产有了发展,进而大力发展各种副业生产和商贸往来农作物有玉米、土豆、鸡爪谷、荞麦和豆类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山里有云杉、樟木等各种树木;林里有猴子、獐子、狗熊等动物;林下产虫草、贝母等多种药材,食用菌类丰富。

加都夏尔巴向导生存现状1加都租房飞费用昂贵,高级登山协作仍为生计愁2年轻人赴加都 ,夏尔巴村落空巢普遍高死亡率, 夏尔巴向导高收入伴随高风险3登山成产业 夏尔巴工种细分夏尔巴人自上世纪20年代参与现代登山特别是高海拔登山运动,历经一个世纪的行业发展和角色演变,现代分工已细化为高山协作(Climbing Sherpa)、大本营工作人员(Base Camp Staff)及当地背夫(Poter)。

这一代成名较早的夏尔巴向导,已然部分摆脱了父辈们那种完全依靠登山来谋生的生命历程,开始在加都与亲友们合伙筹办旅游探险公司,自己也亲自带队上山这类徒步或探险公司,在尼泊尔国内约有2300家,大部分是夏尔巴人所开。

在今天的尼泊尔,从事登山行业的夏尔巴人(Sherpa),据不完全统计在4万至5万人。

尼泊尔文化旅游与民航局外观高山协作必须持有尼泊尔旅游文化及民航局颁发的资格证书,可在尼泊尔全境从事工作,年收入在6-7千美元一旦通过国际高山向导协会资格考试,可远赴境外从事相关工作,年收高达1万美元相比尼泊尔国民人均年收700美元,这是一个令人艳羡的职业。

不过,国际高山向导证动辄1.5万美元的资质培训班却叫人望而生畏当下在尼泊尔,全行业只有40人持有这一证书,绝对百里挑一“这是一种专业化要求,也是时代趋势除了夏尔巴人,现在也有其他民族参与到登山行业来,竞争非常激烈。

”珠峰经济,正在悄然的改变为什么要登顶珠峰,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回答而对于生长于斯的夏尔巴人来说,答案只有一个:这是他们无从选择的生存之战只要山在那里,夏尔巴人也还依然将在这条产业链的上下游活跃对于以旅游业为支撑产业的尼泊尔,夏尔巴人的存在十分重要。

理由很简单,因为没有夏尔巴,也就没有珠峰攀登现在,攀登珠峰,早已不是什么职业冒险家的活动随着越来越多业余登山者的加入,从世界最高峰的山脚到山顶,早已形成了一条完善的产业链  普通人想要攀登珠峰怎么办?有登山公司帮你搞定,你只需要付钱即可。

这是一种完全依赖登山公司的登山,业内人士称之为“商业登山”一些登山探险公司迎合这些顾客的心理,在尼泊尔推出豪华登山服务:不仅可在几千米高峰享受寿司美食,而且还是由五星级大厨亲自掌厨  1953年完成人类首次登顶珠峰壮举的希拉里,2008年去世前曾表达对人们现在“游戏珠峰”的厌恶之情。

美国“极限挑战”登山俱乐部的创始人杰森·布鲁克告诉《上游万向周刊》,珠穆朗玛的挑战精神已经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涂脂抹粉的娱乐味”珠穆朗玛,藏语的意思是大地之母;而尼泊尔人叫她“天空之女神”因为她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海拔8844.43米,并仍在不断生长。

“踩”着夏尔巴人的肩膀登上珠峰福也山兮,祸也山兮每年4月下旬到5月下旬,还有现在的9月下旬到10月下旬,珠峰迎来了登山季而夏尔巴人,也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的时候  夏尔巴人要在海拔数千米的山腰上插放路标、运载设备、清理冰裂缝和建设营地,还要。

在没有任何装备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架设全长达7000米至8000米的安全绳他们随身携带路绳爬到高处,将绳端用冰锥固定进千年岩冰,垂下的绳子,就可以起到后勤运送、导路、辅助攀爬和一定程度上保障队员安全的作用。

  除了这些“专业”的活儿,夏尔巴人还要给登山客户们烧水、做饭、铺床、佩戴氧气,有时甚至连穿衣服、系鞋带、上厕所也要手把手服务客户现在,他们成了珠峰登山者身后默默无闻的“保姆”,而当各国登山队员在峰顶激动地展开国旗时,夏尔巴人只是平静地站在一旁。

  在夏尔巴人面前,大多数登山客户如同“低能儿”在普通人眼中“难于上青天”的珠峰路,对于夏尔巴人来说,就是一条再普通不过的“上班路”  但是根据尼泊尔政府公开的资料,几乎每年都有夏尔巴人在为登山者修路或者提供补给的过程中失去生命。

  死亡,对于夏尔巴人来说,似乎司空见惯在登山季,夏尔巴向导会三四十次地穿过珠峰路上最危险的区域山与夏尔巴人的关系,不仅仅是相互利用,也不仅仅被局限在向导和背夫的角色中对夏尔巴人来说,登山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即使有很大风险。

自1953年希拉里和诺尔盖登顶成功后,已有1300多人登上了珠峰,也有180多人死在登峰路上,其中60%是夏尔巴人,这自然可以理解,因为他们是向导和协助人员,是攀登珠峰中的“二等人”除了有“雪山之虎”之称丹增·诺盖,登山家阿帕·谢尔帕的成就也令人难以企及,他至今仍保持着自己创下的登顶珠峰次数最多的世界纪录——21次。

  53岁的拉卡帕·索亚姆年轻时也曾做过登山向导,十年前,他在一个海拔超过3440米的山腰上建立了一座独一无二的夏尔巴登山博物馆,目的只是想传承夏尔巴文化和精神在他眼中,夏尔巴人与山有着独特的缘分和深厚的情感,夏尔巴人与山并存,是山给了夏尔巴人荣誉。

“这里的山是夏尔巴人的生命,夏尔巴人的灵魂,夏尔巴人的一切”他们是珠穆朗玛峰的一部分,是珠穆朗玛峰神话的一部分,他们是无名英雄,因为他们做着最粗重的搬运工作”这些向导,他们所担负的风险并不比攀登者少多少,甚至登山者本身丧失行动能力或者缺乏理智判断会让向导和自身都陷入危险的境地。

尽管他们的登山向导服务需要较高的报偿,然而在遇险根本不会有人救助的珠峰登顶路上为一个愿意拿命陪你冒险、负重前行的人应得的报偿是不应该的吗?

登山商业化从来不能消减珠峰的神圣自从攀登珠峰的人多了之后,开始有人把登珠峰描述为“一种时尚”说的好像真的珠峰已经不算什么了一样的确国内不少美丽的地方成也名声,败也名声真的拿人人都能去被过度开发导致风景全无的地方说说事也就算了。

但是神圣的珠峰可不是就这么能被随意诋毁珠峰一直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的神山,每次有当地向导出发登山,都要再三到庙里祈祷,求喇嘛赐福,带着哈达和护身符以及对神山的崇拜谨慎小心的完成任务国内每年能获得珠峰登山资格的也就聊聊百人,估计随便一个拎出来都是征服多座高峰的大神,他们的心中自然向往站在世界最高的山峰,带着崇敬和勇气去攀登也无可厚非。

而且就算他们也要通过探险公司的重重保护和服务下去攀登珠峰,所以登珠峰是贵,但所有的花费在保命的前提下也没法反驳所以珠峰还是那个屹立在世界上的神圣的珠峰,只是在键盘前坐井观天从没有试着出去看看这个世界的人以总觉得钱就是全部,在他们的心中早就没有了对任何事物的尊敬。

成功登顶珠峰的人不仅仅自己牛逼,多少也蒙受第三女神的庇佑终得圆满;遗憾下撤的人,也许是在神灵的预警下得以全身而退;长眠珠峰的人,灵魂也许早已在神光沐浴中归于宁静无论功成与否,都为这些珠峰登顶的勇士们祈福。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16名尼泊尔向导雪崩遇难,2015年尼泊尔8级地震引发数次雪崩并席卷珠峰南坡大本营,导致一支22人的探险队全军覆没而成为珠峰攀登史上最严重的山难2015年也成为珠峰攀登史上首次没有任何人成功登顶的年份,位于尼泊尔境内的珠峰南坡线路更是14、15两年内无人登顶。

攀登珠峰两大路线攀登珠峰通常有两大线路:位于尼泊尔境内的南坡路线和国内西藏的北坡线路尼泊尔南坡线路商业化开发更加成熟,对于攀登者的许可相对宽松尼泊尔境内的南坡线路也是一条国际线路,是各外国团队攀登珠峰的首选线路。

国内北坡线路需要西藏登山协会批准,相对管控严格。近些年国内也开始出现不少服务于登山者的专业登山探险公司,但是商业化进程不能与尼泊尔相比。

今年北坡已有首登,南坡要等何时?同一座山,不同天气当攀登南坡的登山队伍们还在静静等待天气好转时,珠峰北坡传来了个积极的消息:珠峰西藏一侧北坡攀登路线于2017年5月11日下午4:30左右修通 9名夏尔巴协作团队开通了到达珠峰峰顶的路线,成为今年春季到达珠穆朗玛峰的第一支队伍。

据他们说天气状况非常好随着路线的开通到峰顶,超过2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者及其协作人员将在接下来的一两天内进行冲顶然而,在尼泊尔一侧的攀登路线可能无法在5月17日之前修通至山顶修路协作团队已经下撤到了大本营。

↑点击上方“笨熊户外”关注我们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