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随感

一看就会明妃(明妃是谁)


经常在“学习强国”答题环节里遇见这样一道题目,问:王安石《明妃曲》(其二)中写到“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这首诗中的“明妃”指的是谁?答案给出了四个选项,依次是

一看就会明妃(明妃是谁)

 

经常在“学习强国”答题环节里遇见这样一道题目,问:王安石《明妃曲》(其二)中写到“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这首诗中的“明妃”指的是谁?答案给出了四个选项,依次是我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蝉、王昭君、杨贵妃。

想必很多人早已知道此处的“明妃”指的是王昭君了吧?可是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将王昭君称作“明妃”呢?这里有什么典故或者历史插曲吗?带着这个疑问我也查询了一些资料,最后发现,改名是为了避讳汉元帝宫人王嫱,字昭君,晋代避司马昭文帝讳,给王昭君改名为王明君,故后人称之为明妃。

这样看起来,“昭”字和“明”字还颇有几分相似之处,都是“日”字旁,而且“昭”字也有“光明”的意思,如表明亮样子的“日月昭昭”,有表明白事理的“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如此这般看来,虽然未经本人同意,但是改的名字也颇为考究,也算安慰。

看到这里,又有个疑问涌上心头,那就是为什么称其为“妃”呢?这个“明妃”的“妃”究竟是她在汉宫里的地位,还是嫁到匈奴后的地位?为此,我又查了一些资料(基本都是网上查的,未经考证,毕竟实力不允许)说是昭君抵达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yān zhī),可理解为“正室妻子”,就是相当于皇后了。

可以看出,她嫁到匈奴是当皇后而在汉宫中,她也只是一名普通的宫女,并未封妃这可就奇了怪了,那么这个“妃”,又有什么说法呢?

​莫急,我又利用互联网海纳百川的超能力,查到了这么一个说法:因为昭君是历史上有名的少数民族皇后,可少数民族在古代是受到汉族人“另眼相看”的,而匈奴当时也的确向汉朝称臣,所以他们的皇后不能称之为“后”,因此就称王昭君为“妃”,“明妃”两字中的“妃”就是这么来的。

看完这一系列从网上“搜刮”来的信息和资料,这下应该算是基本弄清楚了“明妃”的来历只可惜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除了看到昭君为民族大义作出的贡献外,也看到了她自己的命运并不像一些文学作品所渲染的那般浪漫多姿就她个人而言,也只是一个孤零零的弱女子漂泊异乡、注定只能魂归故里的凄美故事罢了。

只是在那久远的年代里她的物质生活可能比普通人好一些罢了综上所述,其实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我们,远比当年的明妃要幸福很多!珍惜当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