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敬上(敬上的格式图片)
放几张婚纱照片、标注上日期地点就算昭告天下;而从前,会有德高望重的先生手写请柬若干,一份份郑重其事地交到。
男婚女嫁,人之常情如今,婚礼前一条朋友圈点赞链接,放几张婚纱照片、标注上日期地点就算昭告天下;而从前,会有德高望重的先生手写请柬若干,一份份郑重其事地交到亲友手上结婚,一直是人生大事,“传启帖”、“送好帖”、“酬媒人帖”,包括生孩子后的“报喜帖”等,每一份都独一无二。
葛国桢 | 文我的邻居锡山爷是晚清秀才,精通文墨,他画的画和写的字过去村里人都当作珍宝锡山爷曾参加过民国25年版的县志编写,在乡下远近闻名他一生不知道为乡人书写了多少柬帖,对各种柬帖的样式与写法颇有研究。
锡山爷晚年时曾留下一本柬帖的样式大全比如柬帖的文字含义,包括了月日时间、台驾尊称、茗肴陈设、奉屈迎接、祗聆请教、荣幸光彩、款末敬仪、喜忧两别等20多种;柬帖中的“尊称”一项,即可分为六类四党;柬帖的用途与名称,在我们豫东乡下也有十几种之多。
传启帖送到女方家回帖回礼就订了亲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男婚女嫁是人之常情在我们老家,男女订婚时,如果“见面”成功,双方通过宴请亲属,告知婚约成立民间还要有“送帖”、“传启”礼仪“送帖”一般由男方长辈2-3人,携带各色衣料、糖果点心等礼品(彩礼)和“传启帖”到女方家。
“传启帖”用大红纸写成,上写“幸承冰语,喜结良缘,两姓爱好,幸福百年”等语,帖正面写“百年好合”四个大字,末尾署男方家长姓名然后在一张红纸条上写“大德望翁.老亲家大人台下”一行,粘贴在折叠后的柬帖的封面上。
女方收下礼物和男方“传启帖”后,当日设宴款待来客然后要回帖,一般写“久闻家声,未敢高攀,既蒙不弃,敢不唯命”等语,也用写着“大德望翁□老亲家大人台下”的红纸条粘贴在封面上除回帖外,女方还要回礼若干“传启”时,男方除礼品外,还要带艾蒿、酵母、盐、蒜苗、大葱等,每一种都是双份。
“艾蒿”代表双方相爱,“酵母”代表男女双方发家,“盐”代表双方有缘分,“蒜苗”代表双方说了算数等。
女方收下后,还要回礼,一般还是这几宗东西,不过一定要换成自己的至此,男女双方“订婚”仪式才算大体结束送好帖上讲究多请客莫忘“酬月老”男女双方都达到结婚年龄后,男方向女方约定日期,男方长辈1-2人携带礼品到女方家商议婚期。
结婚日期定下后,“看好”程序结束,但还要“送好”,即写下“送好帖”选一个双日子,仍由男方长辈1-2人携带礼品到女方家,将“送好帖”一并送上老家民间婚假,男方称“娶媳妇”,女方称“闺女出门”、“打发闺女”等。
婚礼的第一天,男方家就要着人写帖、下帖,不能等到第二天如果今天下帖让人家明日赴宴,老家民间称“明午帖”,是对人家的不尊敬,这在乡下是一种禁忌,被请者有可能拒绝赴宴
在婚礼的第三天,要举办“酬月老”仪式下帖宴请的客人主要有说媒的媒人、看“好”的月老先生和添过箱的亲朋好友等待客的具体宴桌规模视客人数而定,场面一般较为隆重酬媒人要专为“月老”下帖,一个媒人可以邀约好友作为媒人共同赴宴。
当天,女方娘家长辈、近邻要备车辆去男方家叫新娘回门(同赴酬媒人宴)娘家人去时一般为单数(如5、7、9人),回来时加上新娘正好是双数中午男方家根据来客人数大摆宴席吃宴时,上桌的全鱼端上后,作陪的人要将鱼头对准月老媒人摆放;上大菜(蒸肉)时,男方长辈领着新郎,手提红毡跪拜女方长辈、月老先生等。
宴毕,新娘略备礼品随娘家人一同回门,小住数日后,再由其兄送到婆家
结婚成亲的程序至此全部结束此后即可自由往来,没有了限制和禁忌近年,“酬媒人”、“叫客”多在婚礼当天进行,男方省去许多麻烦报喜帖看出娃娃性别“弄璋”、“弄瓦”代表啥?在我的老家村里,不管谁家生了孩子,特别是第一胎,不管是男孩女孩,都要给孩子姥姥家和主要亲戚家通报信息,俗称“报喜”。
报喜前要先祭灶王爷,称家中添丁增口,给新生儿报户口;再祭告祖先,表明家庭兴旺尔后,家中擀喜面条,分送近族各户报喜的时间一般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三天,报喜人可以是孩子的父亲,也可以是其他人报喜的方式,过去要用大红纸请学问人写“报喜帖”,生男孩写喜帖为“弄璋”,生女孩写喜帖为“弄瓦”。
“弄璋、弄瓦”典出《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璋”是好的玉石,顶端作斜锐角形,是古代贵族在举行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礼器。
给儿子“璋”玩,一方面是希望他有玉一般的品德,一方面又希望他成为贵族,可以“光宗耀祖”,后来就把生下男孩子称为“弄璋之喜”“瓦”是纺车上的零件,给女儿“瓦”玩,是希望她将来能胜任女红鲁迅先生在文章中曾揭露和批判过这种重男轻女的做法:生个儿子,便当作宝贝,放在床上,给他穿上好衣裳,手里拿块玉(璋)玩玩;生个女儿,便只能丢在地上,给她一片瓦(纺砖)弄弄。
这种思想在现在仍变相存在,比如豫东乡下生男曰“大喜”,生女曰“小喜”,亲友赠送彩帐、喜联,男书“弄璋”,女书“弄瓦”不过随着时代发展,现在报喜一般都不再写“报喜帖”,而改为口头报喜了似乎过去的一切繁缛程序和礼仪,统统成为了历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简介葛国桢,河南鄢陵人现为许昌人民广播电台编辑、记者,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冷暖人生》、《燕子飞来》等个人文集,主编出版5卷本的《天下庾氏文化之根》丛书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记”,投稿请发邮件至yujimedia@163.com。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干货满满工商银行客服(工商银行客服人工服务)
工小智—GINO 中国工商银行智能客服微信扫一扫 前不久,围棋人机大战,阿尔法GO横扫天下围棋高手,让…
-
学到了工商银行客服(工商银行客服人工服务)
扬子晚报网10月18日讯(通讯员 管国庆 记者 陈咏)记者18日工行扬州分行获悉,该行近日上线网点预约服务新模式。客户如需到工行网点办…
- 不要告诉别人巴勒斯坦和巴基斯坦(巴勒斯坦和巴基斯坦是一回事吗)
- 深度揭秘报关单查询(报关单查询平台如何查商品真假)
- 快来看紫石英(紫石英号护卫舰)
- 新鲜出炉purple是什么颜色(darkpurple是什么颜色)
- 快来看purple是什么颜色(darkpurple是什么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