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随感

真没想到外婆的澎湖湾歌词(外婆的澎湖湾歌词打印图片)

关注我们下载更多学习资料!

真没想到外婆的澎湖湾歌词(外婆的澎湖湾歌词打印图片)

 

小学五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班级 教师日期学生情况分析:本校五年级的学生均属农村孩子,学生经过几年的正规、系统的音乐训练,大部分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乐理知识,唱歌的状态、音色较好,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不过,仍有一部分学生对待音乐课的态度不端正,上课总是不遵守纪律,不认真听讲,歌曲也不好好学习,因此,这部分学生音乐基础薄弱,唱歌音准不好,连音乐知识、音乐技能、视谱都不会。

这学期,教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情,力争使更多的学生爱上音乐 指导思想:本册教材编写的宗旨可以用两句话概括:让人生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

本册教材的编写贯彻了《音乐课程标准》精神,坚持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国情,体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以此为指导,努力建设一套体现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统一的课程性质及课程价值的、学生爱学、教师爱教的创新型教科书同时,为深化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搭建新的基础台阶,为学生的音乐艺术实践和音乐审美发展提供优化的、可持续的基本教学资源,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材分析: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为苏教版教材,共八个单元,分别是《童声中国娃》《绿海林涛声》《梨园英秀》《田园交响曲》《荡漾的深情》《情系江淮》《左手与右手》《百鸟朝凤》卷首歌曲选用《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八个单元共选用34首作品,其中外国作品9首听赏作品18首,其中15首为器乐作品学唱歌曲16首,以曲调优美,适合高年级学生演唱的作品为主,其中中外民歌七首,不少采用了唱、奏、动结合的方式要求在《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等6首歌曲中确定3首背唱,包括一首民歌。

竖笛演奏曲目8首,其中1首为二声部合奏活动内容包括与听赏、演唱相结合的活动及专项活动专项活动的形式包括律动、集体舞、综合表演、我的编创等,伴随听、唱、动、奏,认的小蜜蜂穿插其中,本学期认识下滑音、下波音记号,了解圆舞曲的常识。

各单元还有成长的足迹,与期末的旋转舞台组成贯穿于学习全过程的展示性评价活动教学目标与要求:1、保持对音乐的兴趣,乐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为终生喜爱音乐奠定基础2、初步养成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

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歌曲、小型器乐曲,增强对音乐的感染力3、能听辨常见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的音色,感受中外民族、民间音乐不同的音乐风格,能听辨本学期4-5首具有代表性的中外音乐作品的主题,并说出曲名4、能区分乐句和音乐的基本段落,初步辨别音乐节拍、节奏、旋律高低、快慢、强弱的特点,能通过多种方式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

5、能够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自然地歌唱,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能有表情地参与齐唱、轮唱、合唱、独唱,对指挥动作能做出恰当的反应合唱时声音统一和谐进一步增强6、能背唱2-3首喜爱的歌,其中有一首民歌7、能主动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音乐想象力与即兴创编能力得到发展,集体意识和合作能力增强。

能对他人的表演进行恰当的评价与建议,并对自己的表现有所借鉴与启发8、养成良好的竖琴演奏习惯,气息和指法的运用逐步熟练,掌握竖笛升发的指法,能较完整的演奏短小乐曲,并积极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9、已经学习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巩固。

能随琴模唱、视唱短小的C调、F调、G调歌曲或旋律片段认识下滑音、下波音等记号,了解圆舞曲的知识,能利用其帮助学习、理解与表现音乐教学措施:1、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发声练习曲2、注重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知识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唱。

3、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情绪来演唱不同的歌曲 4、每节唱歌课给学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练习,教师正确处理、引导5、合理安排时间进行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了解一些音乐知识。

6、通过律动以及集体舞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 7、在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中渗透德育,深化教育改革 8、利用多媒体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参与耳、眼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生活,开拓音乐视野。

9、以素质教育为本,不断提高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并落实于教学,充分发挥音乐课益智、促体、辅德的功能 教学时间安排:周次教学内容课时备注1-2第一单元 童声中国娃 43-4第二单元 绿海林涛声34-5。

第三单元 梨园英秀36阶段复习27-8第四单元 田园交响曲3机动1课时9-10第五单元 荡漾的深情310-11第六单元 情系江淮312阶段复习213-14第七单元 百鸟朝凤3机动1课时15-16第八单元 左手与右手

417-18总复习4课题第一单元 童声中国娃课时4-1日期教学目标1、欣赏歌曲《草原小姐妹》,了解龙梅和玉荣小姐妹在暴风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2、了解乐理知识,什么是协奏曲3、学习新歌《草原赞歌》,进一步体会小姐妹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的精神。

体会歌曲中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4、学习几个蒙古族舞蹈的典型动作,再根据《草原小姐妹》主题音乐的特点,随音乐舞动起来教学重点学习新歌《草原赞歌》,进一步体会小姐妹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的精神体会歌曲中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几个蒙古族舞蹈的典型动作,再根据《草原小姐妹》主题音乐的特点,随音乐舞动起来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等预习要求欣赏歌曲《草原小姐妹》和《草原赞歌》,了解草原小姐妹的英雄事迹教学过程旁注一、导入新课

1、师生问好2、出示课本第一单元的儿歌别笑我们土,脚下踩着文明的高坡;别笑我们小,口中唱着英雄的赞歌;童声里的中国娃,是祖国未来的寄托3、引导学生读一读这首儿歌,初步了解这首儿歌的内容4、教师引导: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一单元——童声中国娃。

二、组织教学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大家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哪里的风景吗?(草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草原看一看 2、欣赏《草原小姐妹》(1)请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播放《草原小姐妹》插曲片段问:这段音乐熟悉吗?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2)介绍主奏乐器:琵琶(3)简要介绍龙梅和玉容小姐妹在狂风暴雪中奋勇保护羊群的英雄事迹(4)完整欣赏重点欣赏第1段问:除了琵琶,还有什么乐器参与演奏?(5)介绍协奏曲协奏曲是指某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器或民族乐队协同演奏的乐曲形式。

3、新授歌曲《草原赞歌》(1)小姐妹为什么能奋不顾身、战胜暴风雪,保护羊群?他们的力量从哪里来?(来自对家乡、对草原的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下面就来学唱他们心中的歌,赞美家乡的《草原赞歌》(2)听范唱,从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欢乐的情绪,自豪的感情)。

(3)视谱随琴哼唱两遍歌谱问:歌曲中有几个不同的音?最低音是哪个?最高音是哪个?全曲可分为几句?有没有相同的乐句?(4)接龙唱谱(5)用“LU”模唱旋律(6)熟悉歌词,演唱歌曲(7)歌曲处理(8)完整演唱。

4、表演《草原赞歌》(1)学习简单蒙古舞动作弹舌、扬鞭、耸肩、骑马(2)师生互动四、课堂小结:高唱赞歌,学习英雄,当无愧于“中国娃”称号的新时代的好儿童 教后记课题第一单元 童声中国娃课时4-2日期教学目标

1、欣赏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了解草原放牧故事,感受作品的谐略风格2、学习歌曲《好一个土娃子》,感受歌曲的风格和特点,并能够选择合适的声音和演唱形式表现出歌曲调皮、天真的情绪3、和同学合作为《好一个土娃子》设计合适的动作,并且唱一唱,演一演。

4、了解各种装饰音的名称,体验装饰音的唱法,并且体会到装饰音的运用更增加了歌曲的地域性风味教学重点学习歌曲《好一个土娃子》,感受歌曲的风格和特点教学难点能够选择合适的声音和演唱形式表现出歌曲调皮、天真的情绪。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等预习要求欣赏琵琶协奏曲《草原放牧》,了解草原放牧的故事教学过程旁注一、欣赏《草原放牧》1、交流《草原放牧》的故事2、听音乐,感受作品的谐略风格3、介绍歌草原放牧曲创作背景4、跟音乐哼唱歌词,练习说唱部分。

5、表演时启发学生关注音乐的段落变化 二、新授歌曲《好一个土娃子》1、欣赏MTV《好一个土娃子》,感受歌曲的风格与特点2、反复欣赏歌曲,讨论:装饰音在歌曲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下滑音)﹋(波音)356(装饰音)。

(1)讲解各装饰音的名称,并要求记熟(2)分别演唱以上装饰音,体验各装饰音的唱法(3)装饰音的运用更增加了歌曲的地域性风味3、跟随录音哼唱歌曲4、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以领唱、齐唱、一领众合等形式演唱5、配合音乐,用手绢花、红绸带做道具跳跳秧歌舞。

三、课堂小结 教后记课题第一单元 童声中国娃课时4-3日期教学目标1、欣赏歌曲《童声里的中国》,体会做“国家小主人”的自豪感与使命感 2、了解歌曲的意义 3、能够听辨歌曲中“星部分”,并且在听到“星部分”的音乐时,和着音乐做律动。

教学重点欣赏歌曲《童声里的中国》,体会做“国家小主人”的自豪感与使命感教学难点能够听辨歌曲中“星部分”,并且和着音乐做律动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等预习要求欣赏歌曲《童声里的中国》教学过程旁注一、组织教学

播放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由林妙可演唱的歌曲《五星红旗》(旨在引发爱国情绪的共鸣) 二、导入 1、说一说这是在哪里举办什么活动?此时此刻,看到这个画面,说说内心的感受和情绪? 2、作为同龄人,能感受到小歌手的爱国主义情怀吗? 。

3、有这样一首歌曲就能够表达同学们现在的心情,这首歌就是《童声里的中国》 三、感受体验 1、新授《童声里的中国》 (1)播放歌曲《童声里的中国》,请学生听完后说说歌曲的情绪 (进行曲风格,意志坚定,心系祖国) 。

(2)多媒体出示歌谱,请学生再听,注意歌曲的演唱顺序 (3)分段欣赏 a、欣赏主歌部分 (节奏方整,气势磅礴,作为中国这个泱泱大国一份子 的那份自豪与荣耀感油然而生) b、欣赏副歌部分(旋律优美,气息悠长,气势恢宏,不由得产生作为国家小主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 (4)听辨“星部分” (注意:着重听辨临时变化音的音色) (5)歌曲处理 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以及演唱方式来演唱最合适? (领唱、轮唱等) 2、律动:童声里的中国 (1)听到“星部分”的音乐时,和着音乐做下面的律动。

当乐句重复时变换动作与方向手 4/4 0 X 0 X | 0 X X 0 X | 脚 4/4 X X X X | X X X X |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 (2)为歌曲的第二部分音乐设计动作,随音乐律动。

四、拓展延伸 1、回顾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一道耀眼的天光,激活了“鸟巢”内古老的日晷日晷强光反射,又点燃了“缶阵”缶阵光波律动,2008个身着银衣的刚劲汉子,挥棒而下“咚咚咚咚”“咚咚咚咚”,滚雷的节奏声中,发光的缶面次第闪出60、50、40、30、20字样。

最后又梦幻般地闪现出最后10秒倒计时焰火升腾、群情激昂,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高亢鼓乐和震天欢呼声中拉开帷幕 “传递一种光阴的概念”(出示“击缶而歌”视频片段) 2、随着2008名击缶勇士一起诵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五、课堂小结如果再一次由中国举办奥运会,你希望在哪个城市举行?如果你是总导演,你会怎样设计开幕式?教后记课题第一单元 童声中国娃课时4-4日期教学目标1、欣赏《童声里的中国》,进一步体会做国家小主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2、继续学习歌曲《好一个土娃子》,感受歌曲表达的海娃对大海不可割舍的依恋和赞美教学重点继续学习歌曲《好一个土娃子》,感受歌曲表达的海娃对大海不可割舍的依恋和赞美教学难点感受歌曲表达的海娃对大海不可割舍的依恋和赞美。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等预习要求欣赏《童声里的中国》和《好一个土娃子》教学过程旁注一、欣赏《童声里的中国》1、导入: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谈话开始导入欣赏2、边欣赏,边在过门处即兴加入声势3、扮成不同国家的小朋友,随音乐节拍模拟玩足球的姿势、动作。

二、欣赏《好一个土娃子》1、听:丁善德钢琴组曲《快乐的节日》片段:《郊外去》《扑蝴蝶》《跳绳》《捉迷藏》,并给出相应的图片2、想:启发学生根据音乐形象选择标题3、再现童年:配合音乐表演感受钢琴音色,感受玩游戏时的快乐情景。

四、新授歌曲《好一个土娃子》1、听范唱,感受歌曲表达的海娃对大海不可割舍的依恋和赞美2、分析歌曲给歌曲分句,在谱中标上分句记号,做到心中有数3、将歌曲中分句节奏写在“海螺”“海星”“贝壳”等图片后,藏在教室里,让学生在《好一个土娃子》音乐声中寻找。

音乐停,大家分享赶海的“收获”;练读卡片上的节奏4、将两句衬词的越剧比喻成“海浪的声音”、“海风的声音”,让学生听辨并模唱,常准大三度音程与小三度音程5、歌曲结构不规整,节奏多变,采用分句教唱法学唱6、采用多种形式唱熟歌曲,表达出海娃对大海的不可割舍的情感。

四、课堂小结教后记课题第二单元 绿海林涛声课时3-1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美丽的喀纳斯湖》和歌唱《银色的桦树林》,感受春天的美好景象,体验不同音乐体裁所描绘的春景,感受中外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法和风格特点。

2、能用明朗、愉悦的情绪,纯美的歌声演唱《银色的桦树林》,感受歌曲美的意境3、通过欣赏班得瑞乐队演奏的作品,了解当代音乐这种音乐体裁的表现方式,拓展音乐文化视野 教学重点欣赏《美丽的喀纳斯湖》和歌唱《银色的桦树林》,感受春天的美好景象。

教学难点体验不同音乐体裁所描绘的春景,感受中外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法和风格特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等等预习要求欣赏乐曲《美丽的喀纳斯湖》和歌曲《银色的桦树林》,初步感受春天的美好景象教学过程旁注一、导入

师:同学们,春天到了,在这个风和日丽、充满花香的季节里,你最想做什么?(踏青、春游)那今天我们就寻着花香,一起去踏青春游,感受扑面而来的春的气息吧!二、欣赏《美丽的喀纳斯湖》1、在《美丽的喀纳斯湖》的背景音乐中,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

听前设问:听到了什么?仿佛来到了哪里?感觉怎样?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精美的画面3、出示《美丽的喀纳斯湖》主旋律,分别用“啦、哒、噜”等衬词模唱主旋律在每一乐句尾,教师指挥部分学生模仿鸟叫“喳喳 喳喳”,进行简单的二声部发声练习。

三、欣赏歌曲《美丽的喀纳斯湖》,进行想象1、导入: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用自己的智慧抒发了对“喀纳斯湖”的赞美,诗歌、散文中到处都留有春的足迹有很多音乐家都喜欢把诗词谱写成曲,让诗意更充分地表达出来。

下面就让我们来听一首充满诗意的歌播放歌曲《美丽的喀纳斯湖》,请学生闭眼欣赏提问: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受到春天的什么气息?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七言律诗《美丽的喀纳斯湖》,有表情地齐读四、学习歌曲《银色的桦树林》。

1、完整地欣赏歌曲《银色的桦树林》,说说歌曲中哪两句完全一样?哪两句比较像?哪一句完全不同?2、根据学生回答,分别用不同色块表现歌曲中的相同与不同的旋律(点击课件)3、试唱曲谱4、对于第三句中的“5 #4 5、”,要先听琴声再模唱,教师可以用手势提示,并提醒学生要轻声唱。

5、跟琴学唱歌曲6、完整、熟练地演唱歌曲7、通过对比演唱,根据学生的回答,为歌曲加入力度记号,有表情地演唱歌曲五、拓展1、教师介绍“学堂乐歌”的历史背景和歌曲作者李叔同2、出示《送别》,边欣赏边跟唱 六、教师课堂小结,结束教学。

教后记课题第二单元 绿海林涛声课时3-2日期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银色的桦树林》所描绘的春的“诗情画意”,尝试二声部轮唱,并能完整熟练地演唱2、在“我的创造”音乐活动中,能运用“同头换尾”的技巧创编简单的旋律。

3、通过欣赏歌曲《森林狂想曲》了解其浓郁的地域风格特点,领略祖国的美丽风光教学重点1、感受歌曲《银色的桦树林》所描绘的春的“诗情画意”2、欣赏歌曲《森林狂想曲》了解其浓郁的地域风格特点教学难点歌曲意境的创设和表现,旋律创编。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等预习要求欣赏歌曲《银色的桦树林》和《森林狂想曲》教学过程旁注一、复习歌曲《银色的桦树林》1、用LU轻声哼唱歌曲旋律2、有感情地齐唱歌曲3、师:刚刚我们是用齐唱的形式来表现歌曲的,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呢?请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并请一些学生上来表演4、尝试用二声部轮唱,并完整地演唱歌曲教师对学生的声音提出一些要求5、小组合作,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内容,提醒学生动作的设计要富有诗的意境6、分组展示歌表演二、我的创造1、唱一唱前两个乐句。

观察歌曲前两个乐句有什么联系?(两个乐句节奏是相同的两乐句前段相同,只是结尾稍加变化)最后得出歌曲创造的一般规律:同头换尾的手法2、感受两种“尾部”不同的音乐效果3、学生进行创编4、作品展示 三、欣赏《森林狂想曲》。

1、师:大家知道著名的国家名胜风景区九寨沟吗?它位于四川省北部,有“人间仙境”的美誉,被列为世界人类自然遗产名录师:有一首歌曲是这样唱的:“在离开很远的地方,总有一双眼睛在守望,她有着森林绚丽的梦想,她有着大海碧波的光芒。

到底是谁的呼唤那样真真切切,到底是谁的心灵那样寻寻觅觅哦神奇的九寨,人间的天堂”让我们赶快来欣赏《绿色的祖国》吧播放歌曲《绿色的祖国》同时欣赏九寨风光2、欣赏完歌曲,学生谈谈感受3、再次欣赏 四、小结1、请学生课后收集自己喜欢的表现“春”的音乐作品。

2、练唱歌曲《银色的桦树林》教后记课题第二单元 绿海林涛声课时3-3日期教学目标1、欣赏《美丽的喀纳斯湖》《森林狂想曲》2、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表现歌曲教学重点欣赏《美丽的喀纳斯湖》《森林狂想曲》,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唱一唱。

教学难点感受两首音乐的形象及风格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等预习要求欣赏《美丽的喀纳斯湖》《森林狂想曲》,初步感受两首音乐的形象及风格教学过程旁注一、欣赏《美丽的喀纳斯湖》《森林狂想曲》1、聆听《美丽的喀纳斯湖》《森林狂想曲》乐曲开头一段。

说说这段音乐给你的感受2、介绍作者3、让我们完整地来欣赏乐曲老师出示图形,请学生在欣赏时,听到音乐段落,选择出相应的图形并说出你的体会总结歌曲的结构:A+B+A‘传统的三部曲式结构4、以“春”为主题,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小组合作,用动作形态表现各具特色的“春之图”。

(动作形态是动态和静态的结合,可以表现冰雪融化、春暖花开等不同的动作组合)随音乐律动 二、学习歌曲《银色的桦树林》《绿色的祖国》1、导入用“啦”边跳边哼唱歌曲主歌部分旋律2、学生模仿,解决切分节奏3、听了歌曲你感受到了什么?。

4、再次欣赏歌曲,学生跟师一起跳5、学习歌曲舞蹈6、练习舞蹈7、随着音乐一起跳 三、课堂小结教后记课题第三单元 梨园英秀课时3-1日期教学目标1、欣赏《京调》,初步体验京剧特有的声腔、节奏特点2、能分辨京剧中“西皮”和“二黄”两种不同的声腔,并能为“西皮流水”填上歌词进行演唱。

3、在听、唱、动的活动中走进国粹京剧,了解有关京剧的基本知识,增添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欣赏《京调》,感受京剧声腔、节奏、旋律的特点教学难点能分辨京剧中“西皮”和“二黄”两种不同的声腔,并能为“西皮流水”填上歌词进行演唱。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等预习要求欣赏《京调》,初步感受京剧声腔、节奏、旋律的特点,了解有关京剧的基本知识教学过程旁注师生问好!一、听《京调》(笛子与乐队)1、出示竹笛,听赏竹笛音色,介绍笛子家族2、完整听(笛子与乐队)演奏的《京调》

问:音乐的情绪如何?(活泼生动)师:乐曲主要用笛子模仿了京剧的唱腔3、简单介绍京剧知识4、分段听相同的段落,用手势或颜色的变化表达5、分段听辨不同段落的情绪 二、动:我的创造:填词演唱西皮流水旋律1、了解“西皮唱腔”和“西皮流水”的特点。

“西皮腔”脱胎于梆子腔,其旋律高亢激昂,具有明显的北方特点“西皮流水”曲调流畅,旋律琅琅上口2、听“西皮流水”的旋律3、跟着音乐轻轻哼唱旋律4、填词再跟琴演唱西皮的旋律特点多轻快、跳跃,指导学生填词时应多为一字一音。

5、为乐曲起名6、表演:在“西皮”曲调中走碎步 三、拓展:西皮、二黄1、介绍相关知识:“西皮”和“二黄”本是京剧中两种不同的声腔“西皮”唱腔的京胡定弦为“6—3”;“二黄”唱腔的京胡定弦为“5—2”弦“西皮腔”脱胎于梆子腔,其旋律高亢激昂,具有明显的北方特点。

“二黄腔”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起源于江西的宜黄腔;一说源于徽调都是南方剧种,所以其南方音乐特色较为突出2、欣赏二黄慢板的代表性片断,与西皮流水做对比 四、小结下课教后记课题第三单元 梨园英秀课时3-2

日期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有关京剧的常识,能分辨京剧人物的行当,说出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2、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谁说女子不如男》,较好的唱出一字多音的拖腔,尽量唱出韵味3、能分辨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的异同,了解京剧的发展与革新。

教学重点了解京剧不同于其他剧种的特点,如语言特色、伴奏乐器、旋律特点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来了解古老的京剧,增强兴趣教学难点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的异同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等预习要求欣赏乐曲《急急风》和《谁说女子不如男》,初步体会现代京剧与传统京剧的异同。

教学过程旁注师生问好!一、简单反馈—复习导入播放以下京剧片断,小组抢答问题:你能说出戏中人物的行当吗?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杨门女将》《淮河营》《红娘》《白蛇传》《赤桑镇》《武家坡》《智斗》 二、听赏讨论—听赏分辨

1、听《急急风》(1)简介人物身份后听赏(2)他们之间的关系?这三个人物在剧中的性格形象分别有什么特点?(3)这三个人物的行当?(旦角、老生、花脸)你是怎样分辨的?旦角:明亮、婉转;老生:苍劲、挺拔、近于真声;

花脸:浑厚、高亢、洪亮(4)体会和传统的京剧相比有哪些不同?给你带来什么不同的感受?(化妆、念白更生活化) 三、新歌教学1、听赏全曲2、提问:这是什么行当的唱段?最后的笑声你能来模仿一下吗?3、老师范唱

4、用听唱法学唱歌曲5、表演《谁说女子不如男》片段四、欣赏《前门情思大碗茶》师: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广为流传的京味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曾有多位歌唱家用民族、通俗等不同的演唱方式演绎过,已经成为海内外中国人怀家乡、念故乡、爱家园的一首著名歌曲。

1、音画结合边听边欣赏北京的景观(前门、北海、玻璃厂、豆汁、窝头、大碗茶等景观)2、跟录音轻声哼唱,体会歌曲的韵味 四、小结下课教后记课题第三单元 梨园英秀课时3-3日期教学目标1、乐于模仿戏曲中一些简单的身段、动作,并与同学合作表演“急急风”中“走圆场”,增强与他人合作和协调的能力,感受京剧的独特表现力。

2、能熟练有感情的演唱《梨园英秀》,体会剧中融合的锣鼓经、数板、西皮音调等诸多戏曲元素教学重点唱好融合了京剧元素的儿童歌曲《梨园英秀》 教学难点了解锣鼓在京剧中的重要地位,并能跟着音乐演一演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等。

预习要求欣赏乐曲《京剧锣鼓》和《梨园英秀》,体会剧中融合的锣诸多戏曲元素教学过程旁注师生问好!一、听:《京剧锣鼓》1、看京剧的录象2、了解京剧锣鼓的作用3、听赏《京剧锣鼓》生:开唱锣鼓4、念一念、奏一奏。

5、跟着(急急风)学走圆场 二、唱:《梨园英秀》师:让我们再来欣赏一组少儿京剧表演1、欣赏7岁小票友刘小园的京剧表演2、初听歌曲,找出曲中京剧的特点?(锣鼓经、西皮风格旋律、数板等)3、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4、分组演唱歌曲(一组念锣鼓经、一组数板、一组演唱)5、歌表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锣鼓经”、“ 数板”、“走圆场”进行表演 三、拓展:京剧脸谱欣赏1、搜集脸谱:课前搜集京剧脸谱(如“邮票上”、“舞台上”、“烟盒上”、“电话卡上”)。

2、说唱脸谱:欣赏《说唱脸谱》的歌曲,师介绍脸谱的由来和相关知识,了解颜色与人物性格、品质、命运之间的关系3、画脸谱: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人物画一画京剧脸谱 四、小结下课教后记课题第四单元 田园交响曲课时

3-1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歌曲《F大调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一乐章》《踩花山》,让学生感受交响乐2、学生能够了解一些交响乐的特点和基本知识教学重点学生了解、感受、体验交响乐的特点和基本知识,从而能够进一步热爱艺术。

教学难点长音的对比欣赏,增强感受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等预习要求欣赏歌曲《F大调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一乐章》《踩花山》,感受交响乐教学过程旁注一、了解交响乐了解《F大调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一乐章》《踩花山》藏民歌,听赏《在那东山顶上》 。

二、学唱歌曲《踩花山》1、第一遍放录音范唱 (1)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这首歌曲的演唱顺序怎样的? 2、学唱歌谱 (1)教师弹奏全曲,学生用“lu”哼唱(提醒声音竖起来) (2)分乐句跟老师唱谱,注意二四拍的强弱规律

(3)重点学习10——13小节,引导学生体验站在高处放声高歌的感觉师一句句教唱,着重教七拍长音用手势来表示七拍及下滑音(用游戏比赛来解决难点)3、第二遍放伴奏音乐,学生跟唱 4、进一步感受歌曲三、学习《F大调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一乐章》《踩花山》

四、小结 教后记课题第四单元 田园交响曲课时3-2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田野在召唤》的欣赏,使他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意境美,使《田野在召唤》的旋律永远流淌在学生的心中 2、充分了解内蒙民歌悠扬宽广的旋律特点,感受无伴奏合唱的人声美与丰富的和声效果。

教学重点学习歌曲《田野在召唤》,唱好歌曲中的装饰音和衬词教学难点充分了解内蒙民歌悠扬宽广的旋律特点,感受无伴奏合唱的人声美与丰富的和声效果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预习要求欣赏歌曲《田野在召唤》,初步感受歌曲的意境美。

教学过程旁注一、欣赏《田野在召唤》 二、学唱歌曲《田野在召唤》师:同学们,放牧不仅是草原地区主要的生产活动,也是高原地区的主要生产活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近青藏高原放牧的小朋友1、生初听歌曲 2、师:从歌曲中,大家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绪? 。

生议一议 3、师:这首歌曲中哪些地方让歌曲具有典型的藏族风格,我们听第二遍感受一下 生复听歌曲,并议一议 4、师小结:装饰音的独特用法加上特有的衬词使这首歌曲具有典型的藏族风格同学们,你学过或听过的藏族歌曲,哪些也使用了类似的衬词和装饰音? 。

生议一议 5、师小结:同学们,藏族歌曲的最大特点恰恰是这些特有的衬词和装饰音下面就让我们来学唱歌曲《放牦牛的小卓玛》 6、出示乐谱,学唱歌曲 a、用“LU”发音,跟琴模唱旋律 b、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了解“卓玛”是藏语美丽的意思,藏族人常把小女孩叫做“卓玛”。

c、跟范唱默唱自学,说说难点 d、师带生逐一解决难点 e、生完整跟琴唱 f、男生唱,女生伴舞(用上节课学过的藏族舞蹈动作) 三、小结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感受了蒙古族和藏族不同风格但都以放牧为主题的歌曲,这类歌曲还有很多,同学们课后可以收集一些并相互交流。

教后记课题第四单元 田园交响曲课时3-3日期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2、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点演唱歌曲《红蜻蜓》,感受音乐情绪,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等等预习要求欣赏歌曲《红蜻蜓》,初步感受音乐情绪。

教学过程旁注一、导入: 1、律动:《童年》同学们,美好的童年总是给我们太多的回忆,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快乐的童年,会唱的同学一起唱(放课件)2、美丽的童年给你留下哪些深刻的印象?生回答:放风筝、爬山……(放课件)欣赏童年的图片。

师:是的童年是美丽的,难忘的像一首动人的歌,诉说着美好的童年你听……二、新授歌曲《红蜻蜓》: 1、听范唱《红蜻蜓》提问:这是一首什么拍子的歌曲?什么速度?情绪是怎样的?2、乐曲如此的美妙,展示了一副怎样的画面呢?让我们在来欣赏一遍吧! 。

A找生描述B用手中的画笔画下来3、师介绍:同学们画的太好了,说的也好把老师仿佛也带到了童年这是一首日本歌曲,名字就叫做《红蜻蜓>,多年以前,在日本美丽的富士山下,住着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当山上的桑树接满桑果的时候,小女孩就会在傍晚的时候,挎着一个小竹篮上山去采桑果。

这时候,在空中布满了美丽的晚霞,很多的红蜻蜓在晚霞中满天飞舞,这景色真美啊!小女孩被眼前的美景深深的吸引沉浸在这美好的记忆,从此永远地刻在了小女孩的脑海中,不能忘怀,多年以后小女孩长大了,当她回到故乡,重新来到山上。

不禁回忆起童年时代的朋友—红蜻蜓童年多么难忘啊!让我们一起来静静地再来聆听一遍吧! 4、用“呜”哼唱歌曲5、我们来有感情的,带着对童年的回忆之情朗读一遍歌词好吗? 6、下面让我们一起轻声唱起来7、找出难点:。

A红蜻蜓B红蜻蜓呀C竹竿尖山 8、一起唱一遍 三、歌曲处理:“在晚霞中看到的红蜻蜓而引起的回忆,亲切而又深情地抒发了对童年时光的美好回忆”这一句歌词我们应用深情一点、慢一点的速度去演唱 四、思想教育:每年世界上都会发生很多灾难,许多人失去了家园和亲人。

让我们在蜻蜓上为这些人写上祝福语(贴到黑板上)同学们起立,让我们真诚的为他们祈祷,祝愿他们幸福安康愿这个世界不再有意外和灾难,愿人间永远充满爱,让我们一起深情的唱起《红蜻蜓》愿晚霞中的红蜻蜓把我们的祝福传遍世间的每个角落!。

唱着《红蜻蜓》走出教室教后记课题第五单元 荡漾的深情课时3-1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划船歌》,能运用音乐力度变化来表达对歌曲的理解,在演唱过程中能体验作品的人文内涵与艺术魅力2、对《划船歌》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重点学唱《划船歌》,能运用音乐力度变化来表达对歌曲的理解教学难点演唱过程中能体验作品的人文内涵与艺术魅力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预习要求欣赏歌曲《划船歌》,能对《划船歌》有一定的了解教学过程旁注一、导入

1、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听赏音乐,感觉一下,你好像坐在什么上面?(听歌曲伴奏音乐,随老师的手势上下起伏) 2、欣赏印度尼西亚风光(介绍人文背景) 师:小船摇啊摇,载着我们去向何方呢?二、欣赏《划船歌》

1、师:印尼的船工们热爱自己的生活,一边劳动的他们还愉快的哼唱着劳动的歌(欣赏范唱,学生律动)2、再次欣赏并且提问:小船要带我们去何方呢?船工们心里又在想什么?(理解歌词意思)3、让我们坐上小船一起出发吧!随琴用“噜”哼唱旋律!用手划旋律线。

4、随琴唱谱,感受旋律的走向 5、学唱歌曲第一部分师:这一部分旋律中出现了许多的附点节奏,他们有什么作用呢?(教师对比唱加了和不加附点的旋律)6、教师指导学生用自然轻柔的声音歌唱 7、学唱第二部分 学唱第一句

师:小船由远处慢慢地向我们划来,越来越近,我们可以用怎样的歌声表现?提示:唱两遍,第一遍用怎样的力度来表现?学生按要求明显地做出声音力度的对比渐强 师:你听,发生什么事情了?呼呼的北风向小船吹来,我们的声音应该怎样呢?。

面对北风的来袭,船公们不畏艰险,奋力向前划行,这句我们以怎样的力度来唱?学生把这两句唱一唱师:请你找出歌曲中重复的乐句这句为什么要重复出现? 教师小结,学生唱一唱 8、学生完整地演唱《划船歌》 教后记课题

第五单元 荡漾的深情课时3-2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能感受到乐曲所描绘的不同意境,能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2、能用优美、质朴的声音学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唱出对大海、家乡、母亲的深挚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唱出对大海、家乡、母亲的深挚的情感教学难点通过欣赏,能感受到乐曲所描绘的不同意境,能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预习要求欣赏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能感受到乐曲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过程旁注一、提问导入 二、听赏《外婆的澎湖湾》三、歌曲《外婆的澎湖湾》1、听音乐,朗诵诗歌听一段海浪的声音,请学生描述自身的感受师:现在,你们仿佛置身在哪里?2、微微的海风吹来,掀起阵阵波涛,多么美妙地感觉啊,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吧!。

模仿海浪的声音,“hu”分三组,一组一组叠加提醒学生注意气息的控制,字头突出,渐弱处理3、随音乐朗诵歌词 优美的海景使人陶醉,清新的海风使人舒畅,让我们怀着这美好的感觉一起来念这首小诗吧!(朗诵歌词)4、哼唱旋律

用海风的声音来哼唱旋律5、找出重点乐句在什么地方海风大了?海浪高了?6、学唱歌曲重复乐句在情感上的作用(心情激动,内心的呼唤)演唱时应该如何表现?(更深情,力度更大一些)学生演唱(齐唱、分组唱、领唱与齐唱)。

听唱前半部分7、完整表现歌曲齐唱(深情地)女生领唱+齐唱 四、拓展这是一首赞美大海,赞美家乡的歌曲,以往我们还学过哪些同类的歌曲呢?课后搜集一下,相互交流 五、总结下课 教后记课题第五单元 荡漾的深情课时

3-3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蓝色多瑙河》,使学生初步了解圆舞曲的风格和音乐特点2、通过欣赏分析、讨论、对比乐曲《海滨音诗》,感受乐曲所表现的场面和情景,感受节奏、节拍、旋律、速度、力度对表现音乐情绪的作用。

3、通过听赏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学习用音乐表达情感 教学重点欣赏《蓝色多瑙河》,对比乐曲《海滨音诗》,感受并认识到音乐表现手段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圆舞曲的风格和音乐特点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预习要求欣赏《蓝色多瑙河》《海滨音诗》,感受乐曲所表现的场面和情景教学过程旁注一、组织教学:师生互问好 二、导入新课:学生欣赏乐曲、老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刚才欣赏的乐曲的曲名吗?它的作曲者是谁?”学生听后回答。

三、课题出示——欣赏《蓝色多瑙河》 1、简介乐曲的创作背景2、作者介绍:约翰·施特劳斯(1825年-1899年),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演奏家约翰·施特劳斯被人们誉为“圆舞曲之王”主要作品有:轻歌剧、圆舞曲及其它舞曲共四百余首。

3、作品简介:《蓝色多瑙河》在奥地利被称为“奥地利第二国歌”这首浸满维也纳乡土之情的圆舞曲,格调高雅、优美动听,渗透着作者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深情厚意 4、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 (1)这首圆舞曲由几个部分组成? 。

(2)体裁与形式是什么? (3)创作及首演时间? 四、分段欣赏与讲解1、序奏:分成两个段落,乐曲一开始奏出轻弱的震音,使人理想到薄雾缭绕、寂静的多瑙河晨景柔和地、充满希望的上行音符,仿佛多瑙河从沉睡中苏醒。

逐渐增强的力度,宛如东方晨曦初露、充满生机2、第一圆舞曲:主题来自序奏的主要音调,抒情、明朗的旋律,使人感到春天的气息已来到多瑙河3、第二圆舞曲:主题跳跃、起伏,给人热情、爽朗,朝气蓬勃的感觉 4、第三圆舞曲:主题优美、典雅、端庄而稳重。

5、第四圆舞曲:主题呈现出妩媚清丽、优美动人的特点接下来是一段舞蹈节奏,兴奋活泼、热烈奔放6、第五圆舞曲:主题旋律起伏回荡,柔美而又温情接下来是一段热烈而又欢腾的音乐,形成了全曲的高潮7、尾声:乐曲最后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五、回答问题:1、这首圆舞曲由几个部分组成?答:三部分全曲由序奏、五首小圆舞曲、尾声构成 2、体裁与形式是什么?答:管弦乐圆舞曲 3、创作及首演时间?答:1867年 六、圆舞曲的特点:格调高雅、优美动听,乐观向上、振奋人心。

七、课堂小结: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时间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是美的艺术通过作品欣赏,你能跨越时空感受到多瑙河的美丽吗?你听到了流淌在音符之间作者的爱国之情吗?请把你的真实感受告诉大家 八、课后作业。

欣赏乐曲《蓝色多瑙河》,进一步了解圆舞曲的风格和音乐特点教后记课题第六单元 情系江淮课时3-1日期教学目标1、宏扬民族文化,学唱安徽民歌《凤阳花鼓》,了解民族打击乐器,并初步掌握它们的演奏方法和使用效果。

2、通过两首《凤阳花鼓》的对比学习,感受不同的情绪及风格,了解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通过简单节奏伴奏,使学生能用鼓、锣为歌曲《凤阳花鼓》伴奏4、初步接触平湖的地方曲艺——钹子书,并为本市的民俗文化特色感到自豪。

教学重点学唱安徽民歌《凤阳花鼓》,了解民族打击乐器教学难点1、理解歌曲,感受作品的音乐形象2、歌曲中衬词的正确演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若干、钢琴预习要求欣赏安徽民歌《凤阳花鼓》,初步感受安徽民歌的情绪及风格。

教学过程旁注一 、导入 同学们,我们接触音乐以来学习和欣赏了不少的民歌,下面老师哼唱几首,考考大家,它们分别是什么地方的民歌? 《太阳出来喜洋洋》 (四川民歌) 《茉莉花》 (江苏民歌) 二、旧凤阳花鼓歌曲的认识

三、新歌教唱1、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新时代的《凤阳花鼓》 (1) 听录音说说听了这首歌后的感受,如果也用一个调色盘,你会选择哪个颜色呢?为什么? (2)很多有名的歌星也在重要场合演唱这首歌,欣赏歌手周华健演唱的《凤阳花鼓》

(3) 用La哼唱全曲(4)衬词的教学 (5) 填入歌词 (6) 如果有把歌曲的情绪表达的更好,你认为可以用哪些方法?(小组讨论) a 分角色 b 加入打击乐器c 用道具打扮边舞蹈边唱 (7) 进行实践

四、拓展延伸1、你知道我们平湖的地方曲艺吗? 出示钹子,教师敲一下钹子钹子书是平湖地方的特色,虽然现在没有象凤阳花鼓一样出名,但表演形式也越来越丰富 2、看一个小学生钹子书表演,这些小朋友表演的钹子书《外婆的小竹篮》获得浙江省曲艺新创二等奖。

看录象 五、小结: 今天我们和凤阳的人民一起走过了苦难的昨天,一起分享了今天的幸福,我们衷心地祝愿凤阳人民的日子越过越好教后记课题第六单元 情系江淮课时3-2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钢琴曲《花鼓》,学生能乐于参与欣赏活动,喜爱汉族民间曲调,初步了解一些音乐创作方法。

2、能听辨出钢琴曲《花鼓》中运用了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的曲调,并能随音乐哼唱主题曲旋律3、能通过演唱、演奏、律动、舞蹈、声势等形式,体验不同旋律的速度、力度的变化,了解各乐段的音乐风格特点4、能随着音乐在小凳上敲击出序奏的花鼓节奏,体会音乐热闹的氛围。

教学重点对比欣赏第一乐段和第二乐章的主题旋律教学难点用锣鼓节奏为音乐伴奏,用律动体验音乐的速度、力度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若干、钢琴预习要求练唱歌曲《凤阳花鼓》,欣赏钢琴曲《花鼓》教学过程旁注一、导入新课

教师边唱歌曲《凤阳花鼓》,边敲小鼓伴奏教师简单介绍凤阳花鼓的知识,揭示学习的主题——欣赏钢琴曲《花鼓》二、新课教学(一)欣赏序奏初听《花鼓》中的序奏锣鼓节奏出示锣鼓节奏谱,教师示范演奏看着节奏谱和学生以接龙的方式敲击节奏,配上音乐。

完整聆听全曲,听到序奏的锣鼓声,就敲击节奏听到熟悉的旋律就举手示意(二)欣赏第一乐段分句学唱主题旋律曲谱钢琴,用“噜”哼唱主题旋律学生边哼唱主题曲旋律,并用四分节奏敲击小凳伴奏再听音乐思考两次的主题旋律有什么变化?生跟随老师琴声模仿演奏,与老师配合进行主题旋律的表现。

学生说一说第一乐段的曲调、速度、力度和情绪(三)欣赏第二乐段初听第二乐段旋律,随着音乐律动第二次随着音乐律动,听辨《茉莉花》和《花鼓》第二乐段,加入鼓的节奏,随音乐敲击声势,左手掌心模仿鼓,用右手食指中指模仿竹条敲击。

学生说一说第二乐段的曲调、速度、力度和情绪(四)欣赏第三乐段聆听全曲,用对应的方式表现序奏的锣鼓声和第一、二乐段的音乐,并为第三乐段选择合适的画面,随音乐挥动纱巾哼唱旋律,第二次随音乐挥动纱巾说一说第三乐段的速度、力度和情绪。

(五)完整欣赏表现结合图谱,随音乐完整表现回忆全曲的曲式结构三、拓展教学聆听钢琴曲《小星星变奏曲》,体会钢琴曲的创作手法教后记课题第六单元 情系江淮课时3-3日期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拔根芦柴花》,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2、尝试用方言演唱,用自信大胆地体悟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拔根芦柴花》,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教学难点尝试用方言演唱,自信大胆地感悟歌曲《拔根芦柴花》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预习要求欣赏歌曲《拔根芦柴花》,初步感受乐曲的情绪。

教学过程旁注一、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乐曲,它是我们江苏水乡的民歌,名字叫《拔根芦柴花》,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它是一首怎样的乐曲? 二、新授1、欣赏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熟悉节奏2、欣赏后提问:你感觉它是一首怎样的乐曲?。

(活泼欢快) 3、再次欣赏,听一听它是几拍子的乐曲? 4、跟琴模唱歌曲旋律 5、视唱乐谱 6、分男女生唱 7、完整地演唱全曲 三、小结教后记课题第七单元 左手与右手课时3-1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感受、体验等方式帮助学生学唱歌曲《萤火虫》,指导学生用天真、纯朴的情感、优美抒情的声音来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给他们带来的愉快心情。

2、在情景式的教学环境中,能自然、有感情的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及尝试创作体验三拍子音乐带来的美感教学重点学唱歌曲《萤火虫》,指导学生用天真、纯朴的情感、优美抒情的声音来演唱歌曲教学难点初步尝试用变奏来演唱歌曲,感受四拍子和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预习要求欣赏歌曲《萤火虫》教学过程旁注一、导入 二、学习歌曲1、节奏乐园 (1)师:萤火虫把我们先带到了节奏乐园,你能听出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吗?老师想请大家帮助我一起听,好吗?播放《萤火虫》伴奏音乐

(2)师:你知道四拍子的强弱规律吗?你能用什么方式来表示?再播放《萤火虫》伴奏音乐,学生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2、歌唱乐园 (1)师:萤火虫带着我们又来到了美丽的草地上,和你的好伙伴找一个最舒服的地方坐下来,听,萤火虫唱歌了。

(录音范唱) 师:你听到萤火虫唱了些什么?(学生回答) (2)出示歌词:(师生对念歌词)生师一起对读歌词,前半部分歌词学生按节奏读,后半部分歌词教师激情地读,读的时候配上适当的动作 (3)学生用lu哼唱旋律。

(4)轻声地和身边的小朋友一起学唱(5)你觉得你有哪些地方不会唱吗?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演唱(6)完整演唱一遍 (7)师;现在请男孩子演唱,女孩子听一听,然后评一评男孩子唱得怎样(交换)( 8)讨论采用怎样的演唱形式更好地表现这首歌曲?(学生回答) 。

3、表演乐园二、创作乐园 请你改变歌曲旋律的节奏,并调整音符的时值,将歌曲改成三拍子,再唱一唱3 – 32┃3 – 32┃3– 6┃5 –– ┃(1)选取前八小节在教师指导下改编;(2)试着写一写后唱一唱;。

(3)鼓励学生创作出与范例不一样的旋律四、小结,放送《萤火虫》,下课教后记课题第七单元 左手与右手课时3-2日期教学目标1、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律动感受歌曲的段落与旋律2、学生能用舒展跃动的声音演唱歌曲《左手右手》,体会歌曲愉快、积极的情绪。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舒展跃动的声音演唱歌曲《左手右手》,体会歌曲愉快、积极的情绪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唱好歌曲的弱起小节、唱稳歌曲的高音部分、唱准歌曲的长音部分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预习要求欣赏歌曲《左手右手》,初步体会歌曲的情绪。

教学过程旁注一、导入 复习唱 二、新授1、那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走进我们今天的音乐课吧2、首先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你们听听熟悉吗?如果你觉得熟悉也不需要跟着演唱,安静地听完告诉老师歌曲的歌名和情绪是什么,好吗? 3、同学们都感受的很好,那你们能不能再仔细地体会一下歌曲从哪里开始情绪变得更加欢快、激动人心,下面老师来演唱,请你们听到情绪最激动最欢快的部分用手或者脚步来回应我好吗?(出示歌谱,师范唱)。

4、王老师发现同学们的感受能力真棒,今天这首歌曲,它确实是整个前半部分是比较平和的欢快活泼,整个后半部分是更加的跃动、高涨,所以老师就用这两种色块把歌曲的情绪简单的划分一下(出示色块图谱)5、下面请大家跟着王老师一起用简单的舞蹈动作表现一下歌曲的两个色块部分,感受情绪的递进,全体起立跟上我哦。

6、歌唱教学(1)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歌曲的情绪从欢快到跃动又到激动人心呢,我们一起到歌谱中去找找答案,先来学习第一色块的乐谱,跟着老师四小节模唱一次(2)我们先试着把第一色块歌词填进去(师弹一句,生填词一句) 。

(3)第一色块第一段完整连起来唱(师加入前奏,请学生仔细接准第一个字) (4)学生自己尝试填入第一色块的第二段(5)同学们的声音真好听,老师也忍不住想加入你们的歌声,下面老师和你们合作,你们演唱第一色块,老师接唱第二色块,你们在心里跟唱。

(6)模唱第二色块乐谱(7)填词演唱第二色块,有困难再解决 (8)老师演唱第一色块,学生接唱第二色块 (9)完整演唱全曲(慢速)(10)既然同学们唱的这么好,老师准备加快速度了,完整演唱全曲 (11)跟伴奏演唱。

7、加动作表演唱 8、变换演唱形式丰富歌曲三、课堂小结教后记课题第七单元 左手与右手课时3-3日期教学目标1、仔细聆听、细细品味《爱的喜悦》,感受乐曲的风格、情绪、意境 2、感受歌曲丰富的情感表现、风格、意境。

教学重点仔细聆听、细细品味《爱的喜悦》,感受歌曲丰富的情感表现、风格、意境教学难点感受歌曲丰富的情感表现、风格、意境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预习要求欣赏乐曲《爱的喜悦》,初步感受乐曲的风格、情绪、意境。

教学过程旁注1、初听:仔细聆听、细细品味《爱的喜悦》,感受乐曲的风格、情绪、意境 2、在整体听赏全曲、了解乐曲各个要素特点后,进行分段欣赏3、欣赏第一乐段主题时让学生准确地听辨出主题旋律,并说说主题旋律一共出现了几次。

4、第二段的欣赏让学生自己根据不同的音乐情绪用肢体语言表达感受和想象5、第三乐段让学生辨别重复了前面哪个乐段 6、完整听赏教后记课题第八单元 百鸟朝凤课时4-1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民歌《一只鸟仔》,让学生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

2、用有表现力的声音和生动有趣的神态来表现歌曲《一只鸟仔》,感受民歌的方言和特色3、了解和学习下滑音的唱法,增强歌曲的表现力4、有节奏地通过打击乐、拍手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学习民歌《一只鸟仔》,能够准确地听出歌曲《一只鸟仔》中的下滑音,并用有表现力的声音来演唱。

教学难点通过打击乐器、拍手为歌曲伴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圆舞板)预习要求欣赏台湾民歌《一只鸟仔》,初步感受民歌的方言和特色教学过程旁注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二、走进台湾1、你了解台湾吗?(指生回答)。

2、看,这就是宝岛台湾的位置(出示台湾地图)简单进行介绍三、发声练习1、听,是谁呀?(点击鸟鸣声)哦,原来他们送来了鸟仔当和平使者咦,大家有没有发现陈老师为什么说“仔”,不说小鸟呢?这个仔是台湾人民对男孩子比较亲切的称呼,表示他非常阳光,有朝气。

(指生姓名,叫X仔)2、听,这只充满朝气的鸟仔在欢快地对着我们叫着,(出示图片)“叽叽,啁啁,噘噘”,那我们也来学学鸟仔的歌吧!(出示发声练习) 四、节奏训练1、让我们由衷地说一句“我们台湾大陆亲如一家!”

2、我给这句话加上节奏,把他念得更好听一些,(课件出示,师范读)五、新歌教学 1、听,和平使者给我们带来了歌声,让我们一起为他伴奏表示欢迎吧!用X-的节奏来拍手2、那你能否再用这种型为它伴奏呢?(出示节奏型)O X ︱O X ︱O X ︱O XX‖注意都是在弱拍上进行伴奏。

好的,那我们跟着音乐来试一下吧!3、学习第一段歌词4、学习第二段歌词5、模唱旋律6、咱们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好了,那就随着我的琴声,一起来唱一下歌词吧(生随音乐唱一遍,要求唱歌的状态,位置)7、下滑音讲解。

8、下面我要加大难度了,请一小组同学在四分休止符的地方加入拍手节奏(拍手的同学要求要轻,最后一小节是没有的),请另一小组的同学用圆舞板来打这个节奏(曲谱下出示伴奏节奏),请这一组同学拿起自己左边的圆舞板,我们全部一起来跟着音乐唱一唱吧。

9、刚刚我们彩排了一下,接下来正式向和平使者汇报演出了,拿出精神,准备好唱歌的状态,演出开始了(生跟伴奏音乐唱一遍)恩,演出非常成功六、小结教后记课题第八单元 百鸟朝凤课时4-2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小调《斑鸠调》,让学生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

2、用有表现力的声音和生动有趣的神态来表现歌曲《斑鸠调》,感受小调的方言和特色,令人荡漾着春天的生机3、了解和学习下滑音的唱法,增强歌曲的表现力 4、有节奏地通过打击乐、拍手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学习小调《斑鸠调》,感受小调的方言和特色,令人荡漾着春天的生机。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有表现力的声音和生动有趣的神态来表现歌曲《斑鸠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圆舞板)预习要求欣赏江西民歌《斑鸠调》,初步感受小调的方言和特色教学过程旁注一、欣赏《斑鸠调》(1) 听 师:这一活泼的《斑鸠调》给我们展现了一幅什么画面? 这样的一幅荡漾着无限生机的春天,使我们心中充满欢欣喜悦。

( 2) 再听,并哼一哼其中几句 1、 衬词 师:在这两首民歌中有哪些衬词?这些衬词给了你什么感受?二、思考:这首民歌分别具有什么特点?三、选择其中的主题段落或乐句让学生击拍视唱一下,以体验迂曲的韵律学生两个地方的方言,试着念出几句唱词,体会方言的特点,体会歌曲的情绪。

四、总结下课 师:那么,书上的表格就能完成了吧来填一填(交流) 中华民族留给我们有许多许多,就音乐中的民歌这一方面就足以大家不断的去挖掘希望大家在不断的积累中发扬教后记课题第八单元 百鸟朝凤课时4-3

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百鸟朝凤》,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感受、体验、模仿音响,并指导学生欣赏音乐的方法和养成良好的聆听音乐的习惯2、认识唢呐及常见的中西乐器,体验唢呐的音乐表现力能用语言(绘画)或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情绪、情景的感受与理解。

3、培养爱护鸟类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感受、欣赏音乐《百鸟朝凤》,并展开想象和联想;用各种材料和方式模仿与表现音乐教学难点在感受、理解音乐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式方法有独创性地表现音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唢呐等乐器预习要求欣赏唢呐独奏《百鸟朝凤》,并展开想象和联想教学过程旁注一、导入师:我们一起做个填空游戏,好吗?请大家看屏幕教师操作电脑古诗词填空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学生:观察屏幕说出答案“鸟”字师:下面这个问题可以展示你对于鸟的了解,你能说出几种鸟的名称?试用各种方法与材料模仿、表现它们的叫声或形态学生通过回忆、联想等思维活动,用声音以及动作模仿、表演各种鸟的鸣叫和形态。

(麻雀、鹦鹉、海鸥、乌鸦等)教师播放一段《苗岭的早晨》引子部分的音乐设问:这是我们上学期在学习第四单元《绿色的梦》中欣赏的乐曲《苗岭的早晨》中的一段音乐,其中就有描写鸟叫声,大家还记得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

学生初步聆听并回答问题 生1:是小提琴演奏的生2:我还知道用口笛模拟的“鸟鸣声” 教师播放用口笛曲演奏的这段音乐师:其实还有很多乐器都可以模拟鸟叫声,你们听下面这段音乐也在模拟鸟叫声,听听这是哪种乐器演奏的?。

教师播放用唢呐演奏的音乐《百鸟朝凤》中有鸟叫声的片段 学生聆听音乐并猜测教师出示两件乐器的图片唢呐、小号,请学生来选择(屏幕出示选择题) 生:唢呐师:对了,唢呐属于民乐还是西洋乐器? 生:民乐教师向学生简介唢呐。

师:唢呐,中国民族吹管乐器,又名喇叭、小唢呐,又称海笛是我国民间应用最广泛的乐器之一它音色高亢有力,适宜于表现热烈、欢快的情绪构造:苇哨—细铜管—音孔—锥型管—扩音器,教师播放唢呐构造课件学生了解、学习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的构造及表现力。

师:我们了解到唢呐的音色是这样丰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来欣赏唢呐独奏《百鸟朝凤》唢呐用它独具魅力的音色把我们带到鸟的王国里畅游,我们一起来欣赏教师播放乐曲《百鸟朝凤》,听后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1、你认为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你能听出唢呐模仿了哪几种鸟的鸣叫声?学生带着问题完整聆听作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二、欣赏作品师:大家用几分钟时间讨论一下刚才的问题学生发挥自己思维的独创性,展开积极的讨论,用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感受、体验音乐表现的情景。

师:谁准备好了就可以回答问题了生1:我感到音乐的情绪非常的热烈、欢快 生2:我认为音乐的情绪有些激动师:同学们都感受到音乐欢快、热烈的情景请你试用自己的话(画)或动作表达出这首乐曲描写的情景好吗?生1:我眼前好像到了百鸟园,鸟儿们争相放开歌喉唱着各种动听的歌,有的还比赛。

生2:有一只百鸟之王,其他鸟都来向他来朝拜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我听入迷了凤凰,在我国人民心目中是象征吉祥幸福的神鸟,被誉为百鸟之王《百鸟朝凤》这首乐曲,以其热烈欢快的旋律和充满生机的百鸟和鸣, 表现出一种纯朴的、喜气洋洋的气氛。

因此,它往往在民间喜庆场合中演奏 教师播放有关的课件生3:传说中有一幅“百鸟朝凤图”相传,南诏始祖细奴逻接替张乐进求的王位时,有吉兆出现一只彩凤飞翔在巍宝山内的一支山峰上,百鸟便从四面八方飞到这里来朝拜这只凤凰。

当年凤凰翔落的山脉被称为凤凰山,又叫鸟吊山 生4:我在网上查到了一幅画《百鸟朝凤图》中间为一棵枝繁叶茂的梧桐树,主干上绘有一只羽毛丰满、神采奕奕的凤凰,四周围绕着画眉、八哥、绿鸠、鹦鹉 、鹭鸶、喜鹊、野鸡等数百只珍贵禽鸟。

三、课堂小结教后记课题第八单元 百鸟朝凤课时4-4日期教学目标1、欣赏《未孵化的鸟雏的舞蹈》,能从节奏、节拍、音色、旋律等方面体验音乐对自然界中虫鸟鸣叫的模拟手段2、能用自己喜欢、擅长的方式表现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

教学重点欣赏《未孵化的鸟雏的舞蹈》,能从节奏、节拍、音色、旋律等方面体验音乐对自然界中虫鸟鸣叫的模拟手段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音乐的听赏和联想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预习要求欣赏《未孵化的鸟雏的舞蹈》,初步体验音乐对自然界中虫鸟鸣叫的模拟手段。

教学过程旁注一、初听1、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在听赏之前向学生讲解有关的欣赏内容的大意2、欣赏管弦乐合奏曲《为孵化的鸟雏的舞蹈》,让学生感受乐曲那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展开联想3、视唱部分旋律 4、完成课后的练习。

这首乐曲旋律的特点是( )。优美、抒情的 诙谐、幽默的 雄壮、有力的5、欣赏圣桑斯的《母鸡与公鸡》,并在音乐形象、乐器音色等方面做欣赏比较。 二、小结教后记—  END  —

资料下载说明如下:首先,长按复制下面书名号里的蓝色字选中后,点开下面公众号名片关注我们后,右上角点发消息,底部粘贴发送已经关注过的,再次点开下面圆头相名片后,右上角点发消息,底部粘贴,发送就会收到相关资料。

《小学苏教版音乐下册教案》注:关注后,不会下载的,反回来长按下面二维码直接下载文档,无须百度网盘。长按此名片关注公众免费下载更多优质学习资料没有百度网盘的和不会在公众号后台下载的长按此码下载文档

需要更多中小学文档下载长按此码后点继续访问下

    电脑端下载的复制载面网址到浏览器打开      http://jazpan.com/box/5940.htmlhttp://hcjzyw.com/      中小学更多资料请点下面名片 小学更多资料点以下名片

  往期回看  点击标题查看下载▼▼▼▼鄂教版1年级艺术下册(高清电子课本教材)【可下载打印】鄂教版2年级艺术下册(高清电子课本教材)【可下载打印】鄂教版3年级艺术下册(高清电子课本教材)【可下载打印】

鄂教版4年级艺术下册(高清电子课本教材)【可下载打印】鄂教版5年级艺术下册(高清电子课本教材)【可下载打印】鄂教版6年级艺术下册(高清电子课本教材)【可下载打印】(苏少版)小学美术1-6年级上下册高清电子课本教材【可下载打印】

(湘美版)小学美术1-6年级上下册高清电子课本教材【可下载打印】小学美术(赣美版)1-6年级上下册高清电子课本教材【可下载打印】小学美术(桂美版)1-6年级上下册高清电子课本教材【可下载打印】小学美术(辽海版)1-6年级上下册高清电子课本教材【可下载打印】

小学美术(岭南版)1-6年级上下册高清电子课本教材【可下载打印】冀少版小学音乐(简谱)六年级上册电子课本【可下载打印】冀少版小学音乐(简谱)五年级上册电子课本【可下载打印】冀少版小学音乐(简谱)四年级上册电子课本【可下载打印】

冀少版小学音乐(简谱)三年级上册电子课本【可下载打印】冀少版小学音乐(简谱)二年级上册电子课本【可下载打印】冀少版小学音乐(简谱)一年级上册电子课本【可下载打印】冀少版 | 小学音乐(简谱)六年级下册电子课文【可下载打印】

冀少版 | 小学音乐(简谱)五年级下册电子课文【可下载打印】冀少版 | 小学音乐(简谱)四年级下册电子课文【可下载打印】冀少版 | 小学音乐(简谱)三年级下册电子课文【可下载打印】冀少版 | 小学音乐(简谱)二年级下册电子课文【可下载打印】

(冀少版)小学音乐1-6年级高清电子课本教材合集PDF人美版六年级美术下册ppt课件+教案【可下载打印】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下册ppt课件+教案【可下载打印】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ppt课件+教案【可下载打印】

人美版三年级美术下册ppt课件+教案【可下载打印】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ppt课件+教案【可下载打印】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下册ppt课件+教案【可下载打印】幼儿园2023开学第一课教案(7篇)【可下载打印】大型小区幼儿园2023年春季开学第一课活动方案

2023幼儿园开学第一课安全教案十篇大全【可下载打印】2023年幼儿园开学第一课教案【可下载打印】2023年城区幼儿园春季开学第一课活动方案【可下载打印】2023幼儿园开学第一课安全教案十篇大全【可下载打印】

小学2023年春季开学第一课活动教案-(通用3篇) 2023年春季开学第一课教案【可下载打印】2023《开学第一课》节目观后感心得(精选22篇)2023年开学第一课PPT【可下载打印】2023开学第一课演讲稿【可下载打印】

中学2023年春季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主题班会教案5篇模板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及进度(3篇)【可下载打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学计划【可下载打印】苏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可下载打印】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音乐学科学期教学计划【可下载打印】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可下载打印】苏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可下载打印】人音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可下载打印】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可下载打印】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可下载打印】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全册音乐教案教学设计【可下载打印】人音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可下载打印】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可下载打印】湘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通用5篇)【可下载打印】湘教版小学五年级音乐教学计划(5篇)【可下载打印】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可下载打印】湘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可下载打印】湘教版二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可下载打印】湘教版音乐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可下载打印】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大人国小人国》

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6《漫画欣赏》1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7《我喜欢的动物》人美版二年级美术第八课《参观海洋馆》人美版二年级美术第九课《公交车站》人美版二年级美术第十课《实物拓印》1-9年级人教/人音/湘教/冀教/桂美/赣美/浙美术/岭南版音乐/美术下册教案资料汇总【可下载打印】

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下册第11课《我们的节日》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一课《我的课程表》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二课《花羽毛的鸟》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三课《美丽的植物》人美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到天空去旅行》

人音版音乐7同上一堂课五年级音乐下册第7课《田野在召唤》人音版音乐8同上一堂课五年级音乐下册第8课《小白船》人音版音乐9同上一堂课五年级音乐下册第9课《真善美的小世界》人音版音乐10同上一堂课五年级音乐下第10课《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

人音版音乐11同上一堂课五年级音乐下册第11课《巴塘连北京》人音版音乐同上一堂课五年级音乐下册第12课《编花篮》人音版音乐《同上一堂课》四年级音乐下册第3课《白桦林好地方》人音版音乐《同上一堂课》四年级音乐下册第4课《库斯科邮车》

人音版音乐《同上一堂课》四年级音乐下册第5课《彼得与狼》人音版音乐《同上一堂课》四年级音乐下册第6课《真善美小世界》人音版音乐《同上一堂课》四年级音乐下册第7课《摇篮曲》人音版音乐《同上一堂课》三年级美术下册视频微课汇总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美术下册第一课《色彩斑斓的窗户》视频精讲人音版音乐三年级美术下册第二课《画民间玩具》视频精讲人音版音乐三年级美术下册第三课《走进颐和园》视频精讲人音版音乐三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彩墨游戏》视频精讲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快乐童年》视频精讲人音版音乐二年级音乐下册第13课《打花巴掌》视频精讲人音版音乐二年级音乐下册视频精讲汇总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小学音乐微课:赶海的小姑娘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小学音乐微课:F大调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小学音乐微课:降记号 还原记号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小学音乐微课:大海啊,故乡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小学音乐微课:附点四分音符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小学音乐微课汇总湘教版六上音乐试题答案+课文音频【可下载打印】

湘教版五年级音乐测试题+课文音频【可下载打印】四年级音乐(湘教版)测试题+课文音频【可下载打印】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湘教版)试题+课文音频湘教版二年级音乐测试题+课文音频【可下载打印】一年级音乐基础知识测试题(卷)含答案及解析

1-6年级冀美版美术上下册电子课(齐全)【可下载打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PPT课件+教案+教学计划含进度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美术PPT课件+教案【可下载打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美术PPT课件+教案【可下载打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PPT课件+教案【可下载打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美术PPT课件+教案【可下载打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美术PPT课件+教案【可下载打印】1-6年级新浙美版下册美术优秀教案全册【可下载打印】

点击阅读原文下请点个在看,谢谢鼓励!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