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随感

原创袍泽(袍泽裳区别)

日本人给武汉的捐赠上写的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可武汉是我们的袍泽兄弟啊,这两天,医界四大天王在武汉会齐的视频感动了很多人,其中有人留言:武汉,我们已经把全龙族最硬的龙鳞都给了你,加油!挺住!那是所有中国人的心声​。

原创袍泽(袍泽裳区别)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两天我们会频繁地看到这几个字,在各地发往武汉的抗疫物资上而在从日本发来的箱子上,写的则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当然也不是写错了一字之差,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讲究,先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来处。

这几句话出自我国第一本诗歌集《诗经》里的《秦风》,诗的名字叫《无衣》全文共分三段: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兴于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兴于师,修我戈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兴于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在读这首诗之前,我们先学一个成语:秦庭之哭话说春秋时期,诸侯混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混战、大分裂时代故事要讲清楚,还得从公元前522年说起那一年,作为太子师的楚国大夫伍奢在楚国的储位之争中被捕入狱,时任国君楚平王因为忌惮伍奢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员(伍子胥),让伍奢写信叫两个儿子来见自己。

伍子胥知道此去必遭不测,连夜出逃逃离之前,他对好朋友申包胥说:我必复(覆)楚国!申包胥虽然同情好友的遭遇,但身为有担当有抱负的楚国才俊,他的回答是:“勉之!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伍子胥逃走后,楚平王果然杀了伍奢和伍尚。

伍子胥从楚国逃出后,辗转来到吴国,并辅助吴国公子光上位成为吴王阖闾,从而深得阖闾倚重公元前506年,也就是《左传》记载的鲁定公四年,伍子胥带领吴国军队又一次进攻楚国,楚国大败,伍子胥攻进了郢都,挖开了楚平王的坟墓,鞭尸复仇,几乎实现了当年“我必复楚国”的誓言。

好友说到做到,申包胥自然也不肯食言,他只身前往隔壁的秦国求救当时的秦国国君秦哀公迟迟下不了决心发兵救楚,想用缓兵之计,对申包胥说“你说的情况我知道了,你先回宾馆休息,我们商量好了就去通知你”申包胥不干,回答“我的国君现在还在荒郊野外逃难,您不答应发兵救助,作为臣子怎么能安心等待呢?。

”说完,就站起来靠着秦王的宫墙上大哭起来,一天24小时哭声不绝,水不入嘴米不粘唇,连续哭了七天七夜,终于感动了秦哀公发兵攻吴,救了楚国这个故事就叫“秦庭之哭”,原指向别国请求救兵后也指哀求别人救援《无衣》就是秦哀公在被申包胥感动决定发兵时所做,《左传.鲁定公四年》记载的原文是这样的:

(申包胥)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申包胥)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 由此看来,《无衣》这首诗,首先是秦哀公在被申包胥七天七夜的悲号感动之后,豪气、勇气、胆气油然而生所做的宣誓诗,他告诉申包胥,你别怕,虽然你们楚国被打得有家归不得,但作为你们的手足同胞,我们不会看着不管,我们将整理好我们的兵器铠甲,和你们同仇敌忾,并肩作战,夺回你的家园。

其次这是秦哀公的战前动员令,他告诉自己的军人,咱们的手足兄弟在受苦,我们怎能不闻不问,所以,穿上你们的战服,拿起你们的武器,跟他们一起作战吧,帮他们打回老家去啊每次读这首诗,都会想起《大秦帝国》的主题曲《赳赳老秦》:“。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西有大秦,如日方升,百年国恨,沧桑难平天下纷扰,何得康宁秦有锐士,谁与争锋”确实有老秦人的“慷慨风流”,喜欢朱熹评这首诗时说这首诗反映的是秦人“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的特点,其实这些也是我们中国人的特点啊。

再说诗的文本,了解了背景之后,其实就很容易了有几个字,简单解释一下:“与之同袍,与之同泽,与之同裳”,“袍”是指长袍,或者说战袍;泽通“襗”,指内衣我们现在常说的“袍泽之情”也是从这里来的“裳”这里读“chang”(二声),不能读“shang”(轻声),是指“下衣,裙子”。

这几个字解释完了之后这首诗应该就没有难度了吧,简单翻译一下:谁说你们没有战衣,我们与你们共穿战袍君王已经要起兵了,我们准备好了兵戈长矛,跟你们一起对付敌人谁说你们没有战衣,我们与你们共穿内衣君王已经要起兵了,我们准备好了兵戈长戟,跟你们一起并肩作战。

谁说你们没有战衣,我们与你们共穿战裙君王已经要起兵了,我们做准备好了铠甲刀兵,跟你们一起并肩前进这首诗充满了温暖雄壮的力量,与当前全国众志志城共同抗击NCP的形势特别契合,所以不断被重复引用昨晚没有现场观众的元霄晚会上,野狼disco的作者董宝石的新作《出征》对这首诗有新的演绎,文章前面的视频分享给大家。

日本人给武汉的捐赠上写的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可武汉是我们的袍泽兄弟啊,这两天,医界四大天王在武汉会齐的视频感动了很多人,其中有人留言:武汉,我们已经把全龙族最硬的龙鳞都给了你,加油!挺住!那是所有中国人的心声。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兴于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兴于师,修我戈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兴于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