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随感

一看就会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写一种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群读推介】3-10期 细心观察(二)

一看就会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写一种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S细·心·观·察XIXINGUANCHA

01************【小编寄语】“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这是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对我们少年儿童的忠告那么,究竟该怎么观察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欣赏几篇文章,看看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又是怎样把观察所得写下来的。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02************养虫(片段)带回来的一条青色小虫我不忍心把它扔掉,又不可能把它送回菜园,叫它再去吃我的菜,于是我捡些菜叶把这条青色小虫养了起来我先找了一个小小的透明盒子,垫了细细白白的软纸然后铺上菜叶,想尽量给青色的小虫制造一个适合它吃饭、睡觉的环境。

从此,每天换一片新鲜的青菜叶子,就成了我最牵挂的事情渐渐地,青色的小虫不吃了,它静静地伏在叶子上,眼看就要有新的变化了这次变化对青色小虫来说非常重要,因为经过这个阶段,它就要生出翅膀,变成蝴蝶了

我发现,青色小虫变蛹之后,先是在头部隆起一个剑戟,然后又在身长二分之一的地方,一边各突起一个肩胛,肩胛两侧变化成了像鳃丝一样的东西,我想那可能是它将来的翅膀了然后,青色的小虫腹部,渐渐地一边各长出四个黑点,四个小黑点应该是气孔了。

这个时候它不吃不喝,就靠气孔呼吸爸爸说: “小青虫这个时候看来,像个入关的老和尚,再出来的时候就脱胎換骨,不是原来那个样子了”小青虫的变化,完全在蛹里,我从外观上观察,已经看不出有什么动静……——选自《养虫》凌拂

【小编导读】化茧成蝶,我们都听过这样的词语,但是有多少人真正见识过这一过程呢?作者将一条小虫养在透明的小盒子里,观察它一点一点地变化——青色小虫,蛹,化翅,成蝶远“观”近“察”,作者将他的观察所得用文字记载了下来,细致到小虫头部隆起的剑戟,肩胛两侧的鳃丝,腹部的四个小点。

你也可以这样,把你观察到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记录下来,这样,文章会更精彩!接下来,我们用一篇观察自然现象的文章来验证这一观点吧!03************

泰山日出(片段)我凝神注目着东方,天空已泛出了鱼肚白,厚厚的云层在快速的聚集着翻滚着,如一层层在大海里游戈的云浪,一层接着一层,一浪连着一浪,追逐着、嬉戏着、打闹着、紧接着一个高明的匠人,在天空这个大调色板上,瞬间调出了旎丽的色彩,给东方的白云罩上了霓裳,微弱的暖色,层次分明的渐渐增强。

  洁白的云浪中揉入了橘红,慢慢的扩散,悄然的明亮,淡然的变幻,宛如躲在帷幕后害羞的姑娘,当帷幕拉开之后露出了羞涩,脸儿渐次地绯红,妩媚的可爱,让人想有拥抱她的渴望,但又不敢造次,不由得在心中幻想着,思念着,遐想着……   

她被推到了前台,虽害羞也不得不面对众人的目光,也得作完她演练的动作,她被一种无形的力牵引着,牵引着……缓慢的上升,她不胜娇柔的身体抖动着,抖动着……她极力的躲避着,躲避着......她犹如一只惊恐奔跑的小鹿,在苍茫的云海里左突右冲,蓦然回首,她看到了希望的原野,霎时,退却了犹豫,退却了胆怯,露出了微笑,露出了光明。

她宛如一个小小的精致的橘红色的小球,在她的四周,是一片明亮的,燃烧着的淡黄色的火焰,跳跃着,跳跃着……她跳出的一刹,顿时金光四射,照亮了山山水水她挣脱了一切的羁绊,从东方的谷底升腾了上来,跃上了高空  。

她退去了羞涩,含笑着舞动着金色的霓裳,翩翩起舞到众人的面前,近了,更近了......   在我们惊慕注视的目光中,她丰满浑圆了起来,带着一圈耀眼的光环,瞬间光芒万丈,让仰慕她的目光,都微微的闭合,在心底升起一种神圣的庄严的感觉。

  ——选自《泰山日出》米九【小编导读】泰山日出是泰山最壮观的奇景之一,作者凝视着东方,观察太阳升起前后的景致变化翻滚的云层变幻着色彩,初升的太阳抖动着身姿作者不仅细心地观察到了这些色彩和动作,还用细腻的文字记录了下来,使我们读起来仿佛亲历泰山日出,真的看到了这一奇景一样。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03

************怎么样,同学们,观察入微,才能描写入微,这一观察妙招你学会了吗?如果还觉得有难度,那就跟小编观察一下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牵牛花吧!牵牛花(片段)藤蔓从两瓣子叶中间引伸出来以后,不到一个月功夫,爬得最快的几株将要齐墙头了,每一个叶柄处生一个花蕾,像谷粒那么大,便转黄萎去。

据几年来的经验,知道起头的一批花蕾是开不出来的;到后来发育更见旺盛,新的叶蔓比近根部的肥大,那时的花蕾才开得成 今年的叶格外绿,绿得鲜明;又格外厚,仿佛丝绒剪成的这自然是过磷酸骨粉的功效他日花开,可以推知将比往年的盛大。

但兴趣并不专在看花,种了这小东西,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工毕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立一会儿那藤蔓缠着麻线卷上去,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在先朝这边,停一歇再看,它便朝那边了。

前一晚只是绿豆般大一粒嫩头,早起看时,便已透出二三寸长的新条,缀一两张长满细白绒毛的小叶子,叶柄处是仅能辨认形状的小花蕾,而末梢又有了绿豆般大一粒嫩头有时认着墙上斑剥痕想,明天未必便爬到那里吧;但出乎意外,明晨竟爬到了斑剥痕之上;好努力的一夜功夫!“生之力”不可得见;在这样小立静观的当儿,却默契了“生之力”了。

渐渐地,浑忘意想,复何言说,只呆对着这一墙绿叶  ——选自《牵牛花》叶圣陶【小编导读】读了这篇文章,我们发现,观察不仅要入微,还要有耐心才行在写之前,叶老先生竟然有着一个月甚至几年观察牵牛花的经历,怪不得他可以把这么常见的花,写得这么细致,这么美好。

【小编寄语】同学们一定还记得《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吧,也是出自叶老先生之手咦,我好像发现了一个大秘密,要想成为大作家,一定要会观察生活:要写好动植物,就要仔细观察它们的外形和习性;要写好人物,就要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和动作;要写好事情,更要观察好事情的每一处小细节。

多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原来生活处处有精彩,生命时时焕精神!

本期撰稿人: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第七小学 许玲玲            喜欢书和讲台,向往诗和远方,这样的我在语文的花海中漫游,且行且享受。

本期朗读者:吴丹天津市津南区葛沽第三小学语文教师。“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愿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孩子在书的阶梯上爬的更高,在书的海洋中醒的更远!栏目负责人:清影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