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随感

学会了吗斑斓叶(斑斓叶图片)

会文网,讲会文故事,爱上会文,从阅读会文网开始。

学会了吗斑斓叶(斑斓叶图片)

 

作者 | 三木 朗诵丨王绥芳▼点击聆听朗诵:《五彩斑斓》

五彩斑斓这里说的是斑斓叶。斑斓叶又名香兰叶,是原产于马来半岛、斯里兰卡与菲律宾的一种热带草本绿色植物,它晶莹翠碧,具有天然独特芳香味而享有“东方人的香草”之美誉。

它像一片神奇的土地

东南亚国家盛产斑斓叶,生活中也不可或缺,孕育岀脍炙人口的“娘惹”文化在十世纪初,定居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一带的移民华人和当地土著人结婚所生的后代,女性称为“娘惹”她们生活虽然远离中国本土,但仍然遗传着民族基因和传统文化,注重孝道、讲究礼仪,通俗习惯及宗教信仰十分中国化,把语言、服饰和饮食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

马来西亚的娘惹们就喜欢把斑斓叶这种植物加入食物里,因为它有一种特殊天然香气,能使食物增添清新、香甜的味道,经过几百年的铢累寸积,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娘惹菜”,后来又演变到以新鲜椰汁混合斑斓叶来制作各种糕点,不仅香味扑鼻,还具有青翠诱人的颜色,让人看着垂唌欲滴,吃起来更爽口、更香甜、更美味。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新加坡曾经拍摄一部电视连续剧《小娘惹》,以绚丽多彩的娘惹文化为背景与娘惹美食的完美烘托,讲述一名心地善良的小娘惹“月娘”的奋斗史,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热播后引起轰动在新加坡用斑斓叶制作的绿蛋糕被称为“国糕”,它将斑斓叶榨汁后加入椰浆和糖搅拌,放进面粉、蛋清和匀精制而成,以其绿油油的色泽、软绵绵的口感、甜蜜蜜的滋味、香喷喷的诱惑给人欲罢不能,成为东南亚一带最时髦的伴手礼。

斑斓叶享尽高贵,又特别接地气它生长环境适应能力强,对土地沙质要求不高,从育苗、种植、采收到生产环节都操作简单,技术门槛低,还无需专业的施肥、病虫害防治及整枝修剪管护,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投入不大,一次种植可收获10年以上,被赐予“懒人农作物”的雅号。

它如一页洁白的纸张

斑斓叶在东南亚一带食用时间长久,是名气很大的植物香料,随着人类越来越高的生活品质追求,对健康养生认知越来越看重,其使用范围涵盖越来越扩大,辐射影响的地域也越来越广阔海南在东南亚国家中华侨众多,联系密切早年就有华侨回归故里时携带斑斓叶种植历史。

斑斓叶一词对海南民众并不陌生,村前屋后常可见到,茶余饭后偶有提及,但均呈零星散在性质,缺乏综合开发和利用,对华侨来说,这一株远渡重洋清新的绿,不仅是一枚吃货的爱,更充满着时空的记忆以及对故乡的眷恋

我的老家文昌会文镇,是侨乡中的侨乡,过往的“番客”常用斑斓叶来蒸饭、熬汤、制作糕点,色鲜味美,也让乡亲们不乏斑斓叶饮食文化的熏陶,他们认为这种独特的味道不但是华侨文化的符号,而且成为感情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听华侨们说,近几年来,斑斓叶在泰国呈旋风式爆红在这个香料飘逸的王国里,它贵如皇宫里的公主,若少了它,多少食品会因此而“黯然失色”她们所钟爱鲜绿欲滴的颜色,基本上都是用斑斓叶来摄取,认为是最好的绿色“染料”,菜肴汤水有了它,因为风味清新怡人,尝过一次便难以忘怀,因此在泰国基本科普介绍中一定少不了斑斓叶这个主打,以斑斓叶为主题的饮品,更是把这个原料推上了热搜。

斑斓叶在东南亚诸多国家和其他一些地区,需求量特别巨大,其产品市场已经具备规模,国际上有多家上市公司大举进入美国和加拿大已经形成初步市场,其他区域市场也正在逐步推出可以说国内乃至全球的消费者对斑斓产品的关注度快递上升,且从原消费斑斓香精和便宜斑斓粉的用户也开始把目光瞄向高品质诉求,斑斓叶正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风口。

它是一条金光的大道

斑斓叶与海南不仅深蕴华侨情愫,而且种植得天独厚,发展前景看好海南全省各地均可种植斑斓叶,相对于国内其他地方,具有难以匹敌的区域与气候优势,可作为斑斓叶原材料的种植地和中间产品深加工基地,辐射全国烘焙饮食制作,香精香料消费市场,培育拉长产业链。

斑斓叶加工相对简单易行,可以直接或简单加工后应用于食品饮料和日化行业中,加工过程无需添加其他香料或色素与保鲜剂,产品具有纯天然、无污染、零添加、富营养、保健康的特点,符合我国当前市场消费环保理念和升级潮流。

作为一种“海南味”十足的香料植物,它适宜林下种植在橡胶、椰树、槟榔、沉香树下种植,可破解这些作物林下土地资源闲置严重,生产周期长和价格波动导致收入不稳定的难题,发挥农村土地资源效益最大化种植斑斓叶,可谓一箭三雕,不仅集约土地,经济高效,还可促进生态环保。

在农村房前屋后的椰树、槟榔等树下,容易杂草丛生,保洁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打理,如果使用除草剂等化学药品,还造成毒物残留与污染,在这些地方种植斑斓叶会帮助除掉杂草,使闲置土地变成“绿色海洋”,并散发着幽草香。

在推进风情小镇与新农村建设中,我省一些地方积极探索斑斓叶利用与南洋文化交融为载体,结合本地阳光、沙滩、椰风、海韵与青山秀水,在特色餐饮、观赏园艺、休闲旅游行业利用传播斑斓糕点、清补凉、冷饮品等传统美食极具南洋风情,逐渐形成当地老百姓的消费新潮和休闲旅游的特色品牌。

若进一步借助国际旅游岛、建设自贸港优势,披上斑斓叶五彩盛装,将闪烁分外妖娆

它写一本有趣的好书

斑斓叶在琼岛还演绎出一个有趣的“草痴”琼海市的中原镇也是著名侨乡,在三更村有一位叫梁文彬的青年人,大学毕业后经营二手车生意,在商海打拼中感悟,立足本地资源优势营商,方可有春来更有好花枝局面,比选中看准了海南黄灯笼辣椒酱,认定它辣度高、香气好、颜色靓、销路旺,经觅行家里手,汇智改良推出新品种,投放市场后果然不俗,捞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踌躇满志的他在2015年来到了华侨聚居的新加坡等地,考察黄灯笼辣椒酱销售市场,而后在新加坡成立了贸易公司一段时间过后,他发现在东南亚一带,除了“海南鸡饭”以外,最熟悉是斑斓叶,故乡的味道是舌尖的感应,更是心灵的跳动。

这一片神奇的叶子,让他毅然作出回老家种植斑斓叶的决定2016年他在三更村种下了2亩斑斓叶,逢人便动情说道斑斓叶的美好,有人听之前往观看,看后大失所望:“两亩地能种出大产业”?给他冠上名号“吹牛王”他乐在家乡“种草”,使远在新加坡的贸易公司经营不善,出现了问题又头尾不能兼顾,情独草钟的他逐性将公司转卖掉,亏空下100多万。

这一“闷棍”也让他幡然醒悟,要在家乡做大斑斓叶产业,光凭自己一腔热情单打独斗不行,必须汇集社会力量于是,他忍痛卖掉了两套住房和两辆汽车筹措一笔资金,成立斑斓叶种植联合体,产业协会和集团公司,制定种植和收购标准,统一收购价格,运筹发展规划。

他的一意孤行,得不到妻子理解,婚姻又走到了尽头为了这颗“草”,他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终苦尽甘来现在走进三更村,道路上停满了前来取经的车辆,斑斓创业示范基地里人头攒动,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斑斓叶香到2019年初,梁文彬身边汇集了100多名种植带头人,在10多个市县、50多个乡村都种上了斑。

斓叶,面积上万亩。目前公司已拓展股东50多个,穿梭在遍布全省的种植斑斓热潮中。

斑兰创业团队他还通过抖音平台推广斑斓叶的赋能效果,切实地汇拢很多青年人一体创业,反映强烈,被评为海南省第一批海南乡土人才荣誉称号他认为有了斑斓叶这个产业载体既可将资源人才汇集在一起,通过政府“政、产、学、研”协同发展热带高效农业,让乡村振兴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又可结合海南自贸港建设契机,让这棵闪烁着“侨光”的草附加值,通过博鳌论坛这扇窗口走出去,变成“相思草”、“联谊草”、“财富草”与“梦想草”。

它似一坛香醇的美酒

斑斓叶作为一种植物能够被人类使用千百年而长久不衰,不仅仅是它的美食基因难以忘怀,还由于所蕴含成分有利于人类健康而芳名远扬经研究发现,斑斓叶含有绿叶醇、亚油酸、维生素k3和角鲨烯等珍贵养分具有“三降”、“三抗”和“三养”作用,就是降血压、血脂与胆固醇;抗衰老、疲劳和肿瘤;养颜、养肝和养肾功效,难怪我的好朋友天哥,在成都的产业如日中天,也矢志不渝,拆资几百万,回来老家文昌市重兴镇文魁村,创办斑斓共享农庄,手持彩练当空舞,精彩一路斑斓梦。

不久前应他之约,我与一拔朋友来到了文魁村,刚好是一场大雨过后,走在整洁的村道上,春风和煦,两旁的椰子树下、槟榔林间斑斓叶葱翠茁壮,水珠还在绿叶上滚动村子里大小有序的树林、果木把绿色打扮的错落有致、生机盎然。

天哥把大伙领到村里休闲小广场,这里设有咖啡屋、音乐茶座、烧烤园、文化室和小舞台,来自各地的游客在绿荫树下悠闲观光,茶歇中谈笑风生,怡然自得我们加入其中,品尝他们配置的斑斓红茶与九层粿、绿蛋糕等,果然非常美味。

环顾四周,山青水秀,让人仿佛走进了一幅恬静安详的田园山水画中到了傍晚,休闲小广场华灯初上,夜色阑珊,这里又自发成一个乡村大舞台,村民夜生活丰富,周围很多村民和游客也吸引过来喝茶、跳广场舞,唱海南戏和表演文艺节目,热闹非凡,人们的愉悦如不约而同地都喝了香醇的美酒。

天哥对我们说,文魁村得益于政府美丽乡村的建设,得益于斑斓华侨文化的浸润,村民们凝心聚力,通过发展斑斓叶产业,很多村民摘掉了“贫困”帽,过上了好日子如今,村民人均收入近两万元,高于全镇平均水平,小斑斓成就了乡村振兴大产业,美丽乡村变成了美丽“香村”,这就是这个偏僻小山村的幸福密码。

五彩斑斓,奇丽多姿,它拥有翡翠般的碧绿,荡漾着淡雅的清香,承载了动人的风情,有着说不完的故事,让人陶醉在梦幻的世界里。

免责声明:本文图片来源斑兰共享农庄老板林明天及斑兰创业示范基地梁文彬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只为学习交流,图片、视频涉及肖像、隐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即行删除或者协商许可使用事宜。

邀请函乡亲们,朋友们,会文网征稿活动得到了你们的支持,踊跃投稿,深受读者喜欢,活动开展了五年多,收到投稿作品1200多篇,可以说是硕果累累,小编在此深表感谢!今天,征稿活动一如既往开展,希望您把您心中的乡音习俗、历史故事、家乡风情、敬老爱幼事迹、创业经历、优秀学生作文、孩童校园往事等即将湮没在岁月长河中的陈年往事用文字记录下来,给我们投稿。

投稿邮箱:13976361888@163.com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