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告诉别人通胀与通缩(通胀通缩的危害性对比)
通胀是什么?\x0a通缩又是什么?
最近一段时间,市面上开始流行一段说法:中国经济是否陷入了通缩?然后官媒开始下场解释了,中国经济不存在通缩的基础,算是为这场讨论做了最终的结论多说一句,金观平不是某个人,是“经济日报观点评论”的谐音缩写,可以理解为经济日报的官方账号。
因为没有掌握太多的数据,我们对中国经济是否陷入了通缩不做讨论这里想聊的就是通胀和通缩这两件事本身我们在看待一些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先弄明白事情的本身是什么,然后再去思考为什么,而不是在别人给出的答案的基础上在去思考、去认知。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通胀,什么是通缩让我们来看一下百度百科的答案:通胀是指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货币购买力下降的经济现象,简单的说就是东西更贵了,钱不值钱了。
通缩是指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下降,货币购买力上升的经济现象,和通胀相反,通缩简单的来说就是钱越来越值钱,东西变便宜了看到这个,我们可能会想,那通缩不是挺好的吗,我们手里的钱越来越值钱,爱死通缩了可是凡事都是有代价的,或者说有原因的。
通缩产生的原因就是我们要付出的代价为什么会产生通缩呢?按照经济学的基本规律之一:供需关系来看,要么就是社会上流通的钱不够用了,所以钱的购买力上升了;要么就是生产的东西太多了,最终还是导致流通的钱相对不够用了,进而导致钱的购买力上升了。
更直白的说,社会上的钱的总量(价格)用来标记社会上商品的总价值,这两者应该是相等的。
通货平衡模型如果是通缩,也就是说商品的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货币总量萎缩了,类似下图,商品的总价值会趋于于货币总量标识的价格,最终达到总价值与货币总量对应的总价格持平,但是商品的数量没有变少,体现就是相同的钱买到的东西更多了,消费感觉上可能比较爽,但是整体来看,社会的总财富变少了。
这些减少的财富可能是你的房产,可能是你的股票,也有可能是你的工作减少的方式可能是财富缩水,比如100w的房子只值50w,也可能直接物理消灭,比如本来打算生产100辆车的,现在就生产10辆吧,总之这些减少的财富价值必将有人来承担消化掉,时代的一粒沙落在普通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通货紧缩模型而且更可怕的是通缩是具有自驱性的,也就是自我强化的人们的财富缩水+货币升值,人们就更倾向于存钱而不是花钱把钱存到银行但没有人来贷款消费,就相当于把这部分货币从社会流动的货币总量中去除掉了,货币总量进一步收缩,会吸引着商品总价值的的进一步下降,恶性循序。
其实从微观角度也很好理解,我生产出一件商品能卖100快钱,然后再生产出一件商品,就只能卖50了,生产的越多卖的越便宜,你说我是不是有病所以说通缩是一件大问题,他不仅抑制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越生产越亏),还会限制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家产缩水了就别想着买买买了),而且当这个观点形成共识后就会进去通缩螺旋,很难扭转。
相反,通胀这个事吧,它会让我们手里的钱不断的贬值,买的东西越来越贵,这挺让人反感的,但这其实算是通胀的代价,我们来聊聊通胀带来的好处和通缩相反,通胀本质上是钱超过了社会上现有的商品总价值,参考下图,与通缩类似,货币的扩张会吸引着商品总价值的扩张,体现在商品价格的上涨与商品总量的上涨,到这里其实还算正常。
但经济学神奇的地方就在于其总会在一些意料之外的地方产生一些意料之外的效果
通货膨胀模型下面介绍一下通胀产生的神奇的化学反应,相信你应该没从这个角度考虑过问题通货膨胀说明市面上凭空多了一些钱出来,也就意味着凭空多了一笔社会总财富出来(再次说明,这里的从财富是指货币总量的总价格)。
这凭空多出来的这批财富是怎么落到人们的头上呢?一是水涨船高,社会上所有的商品价格都会上涨,带动了商品所有人的身价上涨而有钱了,人们也就敢于消费了(对比通缩)这里会得出一个结论,大放水时代我们该怎么做不用多想了吧。
二是这部分增量财富会按照市场经济的方式对所有的市场主体(一般是公司)进行自动分配,你可以去扩张工厂增加产能填充总量财富的空白,也可以去创业直接参与财富的分配。
社会上的产能上来了,工作岗位也就多了,普通人就可能通过工作的方式来填充这部分增量财富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得出两个主要结论:a,这部分增量财富就是这些公司的利润来源,而利润是公司扩张发展的原动力b,打工人是无法直接参与社会增量财富分配的。
三是增量财富是有限的,先到吃肉,后到可能汤都没了所以谁是第一手经办人呢?想不清楚的,铸币税了解一下所以通胀可以理解为以每个人损失一点购买力为代价,增发货币做大蛋糕,最终所有人都能分到蛋糕的模式。
讲到这里,我们可以多聊一些GDP大家都听过吧,它的全称叫做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这一年内国家创造了多少增量财富这个GDP是肯定是以货币计价的,毋庸置疑CPI听过的估计也不少,它是指消费者物价指数,简单理解为我们的货币贬值水平,也就是通胀水平。
M2可能听过的人就少了一些,它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加上企业存款、居民储蓄存款以及其他存款,它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可以简单对等为我们上面说的货币总量这三者之间其实是有着深刻联系的。
基本规律约等于 GDP = M2 - CPIM2是用来刺激生产,拉动社会总财富增长的货币总量实际达成的效果就是GDP,也就是上面的增量财富CPI就是这个传导过程中的信用损耗,被全社会所均摊,只是不同的人感受不同罢了。
那么有没有可能没有CPI为0呢,答案是在一个封闭系统内不可能,毕竟摩擦要生热
聊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明一个点,通缩没大家想象的那么好,通胀也没大家想象的那么差而且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温和通胀还有利于做大蛋糕,最终所有人都受益这也是各国都将温和通胀作为货币指标的原因之一如果觉得写的不错,不求打赏,麻烦点一点手指关注一下,就已经很感激了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真没想到通胀与通缩(通胀通缩的危害性对比)
相信大家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大多数肯定是说值钱好,因为可以用更少的钱买更多的东西。通货膨胀就是指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越来越多了,而…
-
不看后悔高晓松家世(高晓松家世中医)
高晓松,1969年11月14日出生
- 怎么可以错过高晓松家世(高晓松家世中医)
- 满满干货无线充电概念股(特斯拉无线充电概念股)
- 速看伤感电影(韩国伤感电影)
- 不要告诉别人伤感电影(韩国伤感电影)
- 全程干货西数硬盘查询(西数硬盘查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