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随感

奔走相告夸父逐日什么意思(夸父逐日用来比喻什么意思)

前两天给孩子讲故事,讲到“夸父逐日”这个故事。孩子问我,爸爸,夸父为什么要追着太阳跑呢?按照那本故事书的说法,夸父是一个巨人,夸父追日代表了先民

奔走相告夸父逐日什么意思(夸父逐日用来比喻什么意思)

 

前两天给孩子讲故事,讲到“夸父逐日”这个故事孩子问我,爸爸,夸父为什么要追着太阳跑呢?按照那本故事书的说法,夸父是一个巨人,夸父追日代表了先民探索大自然的一种精神,他想要看看太阳上有什么,于是就去追太阳,而且把他烤的还喝了好几条河的水。

好吧,这个解释,显然不能说服我,我也就没法讲给孩子。于是,我就去上网查了查,“夸父逐日”这个神话故事。结果发现,越看越离谱。

夸父逐日(图源网络)(一)故事一说,夸父逐日,是因为冬天有太阳时很暖和,太阳下山就很冷,大家希望一直暖和,不要寒冷,于是,就让夸父去把太阳留住,多停留一段时间,人间就暖和了据说夸父为此还兴奋了一个晚上没睡觉!。

呃,我觉得吧,咱别把古人想的那么傻好吗?为了暖和把太阳留住,还要衣服干什么?冬天暖和了,夏天怎么办?烤肉吗?

故事一故事二说,夸父逐日,是因为太阳有一天特别的火辣辣的,大家都受不了了,于是部落首领夸父很难过,他下定决心要去追上太阳,让太阳听人们的指挥据说当时就有族人劝说他别去,因为太阳太远会被累死,太热会被烤死的!。

呃,我觉得吧,夸父不应该做部落首领,这几个族人都比他强。

故事二(图源网络)故事三呢,将夸父与普罗米修斯联系起来,说是夸父逐日是为了给人类采撷火种,使大地获得光明与温暖,夸父是“盗火英雄”,是中国的普罗米修斯故事四呢,说夸父把两条河都喝干了,很能喝啊,所以他代表“水”。

而太阳代表“火”,这是一种水火的争斗与相克,水神与火神相争,水火不容啊最后,故事五和故事六说,古人对我国西北部地理状况的认识是完全错误的,这个故事既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呃,自不量力……

故事六(图源网络)看到这,我只能说,夸父你走好,不送了。还有一句话,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严重断裂的悲哀。接下来,让我们来说说,夸父究竟为什么要逐日。

文化断裂(图源网络)(二) “夸父逐日”这个故事,收载于《山海经》中的多个章节,在《列子》中也有记载在《山海经·海外北经》的记载是:“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在《列子·汤问》上的记载是:“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这两段描述很像,但是有一个关键点不一样,那就是“与日逐走”和“

欲追日影”仔细阅读这两句话就可以知道,夸父追的东西根本不是太阳,而是通过跟着太阳走,来追“日影”也就是说,“夸父逐日”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观测和测量日影的事而观测和测量日影,本就是远古先民很重要的一项社会活动,目的,是为了确定农耕的时间。

有一个短语叫做“观象授时”,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有图为证。

夏至致日图(图源网络)大家都知道,中医有太极阴阳图,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太极阴阳图根本不是什么艺术美学的产物,而是天文观测的产物。

太极阴阳图(图源网络)怎么观测呢?很简单,立竿见影通过在水平地面上立一个垂直于地面的竿(这个装置叫做立竿测日影仪,也叫晷仪),就可以观察一天当中日影的变化如果我们在每天的固定时间观测,再把这些观察数值画在一个圆周上,就会得到太极图。

晷仪示意图(图源网络) 《周髀算经》大家都听过吧,学勾股定理的时候老师讲过其实,《周髀算经》就是天文观测书,并且详细记录了二十四节气时,用这样的晷仪测到的“晷长”,具体数据如下:夏至:一尺六寸小暑:二尺五寸九分小分一。

大暑:三尺五寸八分小分二立秋:四尺五寸七分小分三处暑:五尺五寸六分小分四白露:六尺五寸五分小分五秋分:七尺五寸五分寒露:八尺五寸四分小分一霜降:九尺五寸三分小分二立冬:丈五寸二分小分三小雪:丈一尺五寸一分小分四

大雪:丈二尺五寸小分五冬至:丈三尺五寸小寒:丈二尺五寸小分五大寒:丈一尺五寸一分小分四立春:丈五寸二分小分三雨水:九尺五寸三分小分二惊蛰:八尺五寸四分小分一春分:七尺五寸五分清明:六尺五寸五分小分五谷雨:五尺五寸六分小分四

立夏:四尺五寸七分小分三小满:三尺五寸八分小分二芒种:二尺五寸九分小分一实际上,把二十四节气测得的晷仪测得的长度描在圆周上,就可以得到太极图。

晷仪实测太极阴阳图(图源网络)我们认为,夸父逐日的目的,就是为了测量这些日影(三)既然是测量日影,那么在一个地方测不就可以了吗?干嘛追着太阳测呢?大家注意看,在《周髀算经》的记载中,夏至日的晷长为多少呢?对,是一尺六寸。

但是大家看上面那个标准的太极图(见上图),夏至日的影长是多少呢?对!是零,没有影长结合高中地理知识,我们知道,在夏至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只有在北回归线上的正午测量,才可以得到“0”这个影长,其余地方都不行。

而且,越往北走,夏至日的影长越长也就是说,就夏至日这一天的影长来看,不同地区是不一样的,北回归线为零,越往北走,越长那么,最长的地方是在哪里呢?那就一直走,一直走,一直走,对!是在北极点大家应该还记得,在“夸父逐日”的故事里,有“饮于河渭”或“赴饮河渭”的记载,这里的“河渭”指的就是河水和渭水,也就是黄河和渭河,基本在我国的甘肃-陕西-河南一带。

河渭地区(图源网络)而北回归线在哪里呢?大约在北纬23.5度左右,就是我国的云南-广西-广东-台湾一线。在我国的广西、广东省很多地区,都有北回归线标志塔。

北回归线示意(图源网络)也就是说,夸父族人居住的地区,不是北回归线地区,当然,也不是北极点地区既然如此,夸父族人应该会有寻找夏至日影长极值点(最短或最长)的冲动,或者说,想看看其他地方是什么样的这个想法,就很符合逻辑。

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夸父逐日的目的,其实就是一次跨地区的日影测量科考活动根据中原文化和河水渭水的描述,我们推测,夸父族人当时发现了不同地点测得的夏至日最短影长不同,为了找到这个时点的最短影长(也就是0)和最长影长(某个值),夸父开始了一次跨地区的日影测量科考活动。

要么向南,寻找最短的影长;要么向北,寻找最长的影长这就是“夸父逐日”的意思,这才符合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和人类探索大自然的逻辑。

一次跨地区的测量日影科考活动(图源网络)当然,根据记载,这次科考活动失败了而且,如果真是没水喝渴死的,可能是向南走了,因为南方地区温度高,越走越热,出汗多,才会需要大量补充水分希望大家以后给孩子们讲这个故事时,能把这个真正的涵义讲出来。

因为这个内涵,代表了我们祖先卓越的天文学和数学思维,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主要参考文献:尹荣方,“夸父追日”蕴义新说。冯时,中国古代的天文与人文。周髀算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