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随感

这样也行?知识就是力量作文(知识就是力量作文600)

榜样的力量作文袁隆平600字【精选10篇】,袁隆平是值得尊重的科学家。他品德高尚、淡泊名利,生活简朴,不论刮风下雨,天...

这样也行?知识就是力量作文(知识就是力量作文600)

 

榜样的力量作文袁隆平600字 篇1袁隆平是值得尊重的科学家他品德高尚、淡泊名利,生活简朴,不论刮风下雨,天天工作在试验田里,一心只想着造福全体人民袁隆平是值得让世界尊重的中国科学家他首创的杂交水稻不仅为中国的粮食生产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且也在亚洲、非洲的一些国家推广了3000多万亩,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获得了联合国有关组织和世界许多国家的赞誉。

袁隆平在这次世界种子大会上感动了全世界,并不是偶然的袁隆平的责任、胸襟与贡献,就象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公民、一个科学工作者闪光的精神品格很容易想像,有那么大头衔、那么多荣誉的袁隆平,如果想在财富积累上更进一步,如果真正重视“身价几何”,显然不需要费多大周折,做一些广告、或者把他的奖金成立一个可以最大程度赚钱的公司什么的,都是可行的办法。

但袁隆平呢,已经“满足于”自己每个月6000多元的工资,而且,尽管自己尚有一些“积蓄”,但他却会穿15元一件的衬衫,100多块的鞋子,260元的手表……对于如此节俭的“世界级科学家”、“科技明星”,不知道该有多少追求一夜暴富、为金钱不惜一切、对金钱挥霍无度的人们应该为此感到脸红!不仅如此,已经年近八旬的袁隆平老人还给日益功利的社会上了一课,那就是,到100岁他也还想在田里,还想着解决更多的人的吃饭发展问题、为人类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

那么,无数相对于袁隆平老人年龄的“年轻人”,是否该以袁隆平老人为榜样,为着更有意义的人生而不是只考虑更“赚钱”的人生而努力向上、奋斗不息呢?榜样的力量作文袁隆平600字 篇21930年,袁隆平出生了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童年时光,几乎都是战争的威胁中度过的。

那时的他为了活命,和家人一起到处逃难年幼的他不懂,为什么我们中国要受欺辱?为什么我要东奔西走?为什么中国要忍受饥饿和贫穷?等到袁隆平高中毕业,一家子的生活算是稳定了,但在他的学业上,大家又一次犯了难上了大学是好事,可是学啥?父亲的思想比较传统,希望儿子能通过上学走入仕途,升大官,赚大钱。

可袁隆平不乐意呀,他不喜欢钱,偏偏喜欢花花草草在袁隆平的心里,生机盎然的大自然,才是自己的归宿,在别的孩子把赚钱当成理想时,他却对鲜花,绿草,果树有着异常的向往而他也确实这么做了1949年,他义无反顾地报考了西南农学院的农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湖南农校任教。

在那几年,他边教课边学习,不光给学生提问题,更喜欢给自己提问题课堂外的他,经常埋头在田野间,去从实践中找答案到了60年代,自然灾害来了,很多地方都闹起了饥荒,人们有的饿死,有的病死,就连袁隆平的身体也有些撑不住。

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他愁得连觉都睡不好在当时,杂交水稻可是世界性难题,就连发达国家的专业人员也没有攻克,很多人都觉得袁隆平在痴人说梦,可他偏偏不服输——“外国人成功不了,不代表我们中国人不行!”人民挨饿的景象就是他的动力,他迈开双腿奔走进田野,去寻找那从未有人见过的水稻雄性不育株。

他头顶着大太阳,脚踩在烂泥里,弯着腰一点点地观察、寻找,后来他终于找到了,可这仅仅是第一步实验,观察,整理数据,撰写论文……潜心研究了好几个春秋,他才使杂交水稻成为了可能榜样的力量作文袁隆平600字 篇3

袁隆平,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世界公认“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股”,中国股市惟一的一支以人名为名的绩优股然而,我们第一眼看见我们的这位校友,第一印象是:这个人太普通了,普通得有点儿像从某个山村里走出来的一个农民!你看他肤色是那么的黝黑,身材是那么的精瘦,皱纹是那么的深刻。

记得有一次,一家画报刊登他的照片,编辑先生竟在照片下面给误配了“农民获得丰收后的喜悦”的文字这虽然是出版界一个不大不小的事故,但也说明:袁隆平,他太像一个农民了他走在大街上,的确是属于很快会被淹没在人海中的那种人。

“谈杂交水稻”,这是袁隆平来母校为我们所作报告的题目这个题目似乎也十分普通,没有什么修辞的运用,更没有任何学术的卖弄但我们深深地知道,在这个看似普通的题目的背后,有着太多的不普通1978年,袁隆平和他一家7口,挤在两间用木板从澡堂隔出的潮湿发霉的小屋里,还要不时承受“不安心教学,专想歪门邪道”的冷嘲热讽。

但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他的杂交水稻研究终于取得决定性成果这一切,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吗?我们手捧着鲜花簇拥着袁隆平,并一齐涌向他主讲的报告厅,我们如此热情,一点也不比我们追逐心目中最红的明星差我们知道,我们也许并不能完全听懂他所要讲的“杂交水稻”,但我们会用我们的心去感悟大师所说的每一句话。

他开场的第一句话是:“我只是个普通人……”够了,我们哪怕听懂的只有这一句话,就已经够了!我们从袁隆平身上,懂得了平凡与伟大的关系这也是校友袁隆平给我们的最主要感受,的确这就够了榜样的力量作文袁隆平600字 篇4。

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斯博士曾这样评价过他“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还给全世界带来了福音”他就是——袁隆平袁隆平在湖南长沙开设了一片试验田他忘记自己是知识分子,烈日炎炎的夏日,袁隆平在似火的骄阳下,哈着腰、一株株、一穗穗的辨认寻找他梦寐以求的混生在稻田里的雄性不育系。

七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到田地里就像一个闷热的火炉,汗水流了一层又一层,在背上结了一层盐霜,皮肤晒得黑得透亮每天拖着沉重的身躯回到工作所,助手叫他明天在家休息,他去袁隆平说:“要不我们俩一起去,这样能快些找到雄性不育系。

”他这样艰辛的到稻田工作,就年常年家在水田里不怕苦的农民都自叹不如他的行动让人不解,很多农民兄弟都问他:“你个知识分子,月月有工资拿,每天讲讲课,做做实验多清闲啊和农民一起吃这个苦;遭这个罪是为啥呢?”是啊,为什么呢?他们不知道,袁隆平心中藏着一个造福全人类的梦想,让人类战胜饥饿的梦想。

每当这时,袁隆平都会手拿烟袋笑一笑,随即又钻进那一望无际的稻田里袁隆平就是这样安贫乐道,不惧困苦,不怕失落,他会从杂交水稻事业的每一个微小的进展中得到鼓励,得到灵感,而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榜样的力量作文袁隆平600字 篇5。

昨天一条新闻在各大平台上传开了:袁隆平院士逝世了,全国人民哀悼“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一句话感动到内心深处袁老几乎倾尽所有心血研发了杂交水稻,让全国人民不再饥饿,都得到了粮食反转又反转,终究巨星陨落,杂交水稻之父,那个让中国不再惧怕饥饿的袁隆平爷爷终究还是离开我们了,多希望这依旧是一条假新闻,多希望再辟谣一次。

“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我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大,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我则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可以增产一亿五千万吨粮食!”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来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获得共和国勋章时曾说:“我不能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应该继续努力!”这样伟大的科学探求精神多么宝贵,虽已获得共和国勋章,但已高龄的袁老却说要继续努力。

我们也应该学习袁老的不放弃,努力的精神品质,在自己的学业上多下功夫,就像袁隆平院士研究杂交水稻时一样禾下乘梦凉梦,丹心映青田,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发扬这种精神神农氏返回了他的天国,留下人间稻米满仓,永远怀念您、永远感恩您,风吹稻花香两岸,国士无双,缅怀!。

榜样的力量作文袁隆平600字 篇6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们学校的小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工作和生活的安江农校采访安江农校坐落在雪峰山下,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我一踏进校园,就被“勤奋务实、文明进取”的校训振憾了。

学校里古树参天、风景秀丽、果树成林学校的老师告诉我们,袁爷爷在上世纪50年代初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就来到这所学校任教当时,全国人民严重缺少粮食,过着苦日子他心里就有了一个愿望,希望大家不再少吃饿肚子从此,他废寝忘食,潜心研究,揭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

百家作文网www.yuananren.com在他的组织和指导下,终于研究成功了杂交水稻,解决了全世界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杂交水稻从地处物种变异天堂的安江农校发源并走向了世界学校的老师还介绍说,现在为了让人记住袁爷爷的伟大发明和贡献,准备建设“安江农校杂交水稻园”,建成后,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师讲解完后,带领我们在学校里参观阵阵凉风从身边拂过,我想:袁爷爷为什么能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举世瞩目的“杂交水稻之父”呢?我好奇地问身边的老师老师沉思片刻,告诉我:这或许是因为他勤奋务实,潜心进取,心想人民吧,因为袁院士有个成功的公式就是: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哦,我终于明白了,袁爷爷为了我们的吃饭问题,用自己的知识,付出那么多的心血研制杂交水稻,真是伟大呀!榜样的力量作文袁隆平600字 篇7夕阳下,一片稻田散发着金色的光辉在这其中,有一位耄耋老人,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国家的命运,不停地研究……。

他的一生有两个梦想,两个“简单的梦想”他的第一个梦想是“覆盖全球梦”,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在一个世纪前,中国已然成为了一个大型贫民窟到处都是灾民,饿死的人不计其数他看到这一切,心中悲痛,便有了这一愿望然而,当他说出自己的愿望时,换来的却是全国人民的质疑及外国人的嘲讽与冷漠。

可他没有放弃,依然躬耕在农田的第一线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他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大胆创新在这几十年间,有过失败,有过困难,但他从未放弃“失败了就再来!”他一直坚持着,不断努力着如今,在他的努力下,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全球发展,他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地实现。

他的第二个梦是“禾下乘凉梦,高产不封顶”在他梦中,试验田中的杂交水稻比高粱还高,谷粒甚至比花生还大他坐在这片稻穗下乘凉,与助手谈笑风生……他一直在为这个梦想努力着,与他的团队不懈奋斗着,水稻亩产最高纪录不断在刷新。

令人遗憾的是,他没有完成梦想就走了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个梦想将会实现老人家地下有知,那该多么欣慰啊!这位老人,为祖国,为世界,为消除饥荒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获得了无数荣誉,身价早已上千亿,但他并没有贪图享受,一个月6000多的工资也十分满足,他将获得的奖金全部捐了出去。

让我们祝这位老人,祝这位“杂交水稻之父”,祝袁隆平爷爷:一路走好!这颗种子,包含着老人家对祖国,对人民的一片赤诚之心他就像一颗伟大的种子,为我们播下了希望榜样的力量作文袁隆平600字 篇8这是全国人民悲痛的一天,超级巨星陨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在2021年5月22日下午1:07去世,举国上下,悲痛欲绝。

袁隆平爷爷去世的消息在各个媒体平台上出现,广大人民纷纷表示不敢相信,不敢面对他们的“食神”去世了的消息袁爷爷真的是太伟大了!他年虽近百,却不在家乐享天伦之福,而是终日奔波在实验田,用慈爱的目光注视着一株株如同一只只精灵的秧苗,在和风中翩翩起舞,那镌刻着岁月沧桑的脸上,露出甜美的笑容。

袁爷爷毕生追求的是所有人远离饥饿,他做到了我们中国人,因为有袁隆平爷爷,端稳了饭碗,不再为一日三餐发愁,世界都为之震惊像这么一位对人民做出卓绝功勋的杰出科学家,广大人民怎么忘得了他?请看看各个媒体平台下的评论: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

稻花香处忆袁老,泣雨声中送英雄我们的“神农”完成了他的使命,他带着种子去往了其他地方,我们再也见不到他了再听听人们的请求:天安门广场降半旗致哀,沉痛哀悼为中国人的温饱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与心血的袁爷爷臧克家在《有的人》中写道:“有的人活着,他死了;有的人死了,他活着。

”司马迁也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袁隆平爷爷的死,重于泰山,而且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袁隆平爷爷生前说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他将一生奉献在水稻之中除了他可以说我浪费粮食,其他人没有资格。

因为是他让我们不再饥饿,不再担忧温饱问题请求国家将5月22日设为珍惜粮食日!以此纪念我们的袁隆平爷爷学生们应该铭记5月22日,好好学习,带着袁隆平爷爷那份对我们的希望,为国家争光!榜样的力量作文袁隆平600字 篇9。

袁隆平爷爷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说过这样一句话:“70岁的年龄,50岁的身体,30岁的心态,20岁的肌肉弹性!”他80多岁每天还坚持打排球游泳,现在年轻已经90岁了,已经游不动了,打不动了。

但他还是在学习,他在办公室里全都是书,书桌上堆满了书,书柜里塞着满满的书老师说有句俗话叫:学到老,活到老!90多岁了还在学习,我们现在在是小学生,更应该学习!有一天,一位记者来采访袁隆平爷爷,记者问他:为什么要研发这个杂交水稻呢?袁隆平爷爷说,因为几十年前人们吃了上顿就没有了下顿,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现象,希望长大了以后想不要再出现这种状况,就想要研发这个杂交水稻。

经过长期研究,他最终完成了这个愿望袁隆平有两个愿望,第一个是在水稻下乘凉,第二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这两个愿望都实现了!袁隆平一个人解决了半数中国人的粮食问题,他非常的伟大!袁老最看不得人浪费粮食,他曾在2013年接受采访时说,“我们辛辛苦苦钻研提高水稻产量,每亩提高5斤或10斤都很难,提高之后,又浪费了。

浪费不但可耻更是犯罪……”多年过去,浪费粮食现象依然存在!希望人们不要浪费水稻,现在我们有饭吃了,却变得不懂珍惜所以我们应该要学习袁隆平爷爷这种淡泊名利、艰苦奋斗、坚持不懈、一心为人民的精神!老师说我们以后要光盘行动用这种方式来纪念袁隆平爷爷!

榜样的力量作文袁隆平600字 篇105月22日,一位91岁的老人走了,但是不管是谁,都向他致敬灵车过处,人们夹道相送,他就是我们的袁隆平爷爷听老师说,以前我国虽然面积不大,但是人口位居全国第一,这么多的人。

那一定需要很多粮食,但是这里除了让人居住的还有山川河流,不能把他们都变成种地的种粮食的地也少所以我国就发生了饥荒,饥荒的过程中,人们看见什么都吃听说还有把石头磨成粉吃的再见,他们当时是多么的饥饿但袁隆平也体验过饥饿的痛苦,他想起人民的痛苦,所以他就想要培育出新的水稻。

解救人民的痛苦经过他的研究培育,培育出了新型水稻这种水稻比如说近年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超过了2·4亿亩,每年增产水稻约250万吨这可足以养活中国14亿人民而他的梦想不只是让中国种上杂交水稻而是让全世界都这么做。

可见袁爷爷的大公无私的优秀品质袁爷爷,希望我们能吃饱饭,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经济条件好而去浪费粮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古时候,人们就已经知道浪费粮食是不好的因为他是劳动人民的丰收成果记得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就看见有些同学把没有吃完的饭菜倒在餐余桶里。

把食物给糟蹋了但是我们要知道这是袁爷爷和他们凡对近几十年来研究的科研成果,如果我们把它糟蹋了,那么他们的努力和成果就变得分文不值了而且还是对他们研究成果的不尊重所以我们要每天吃好饭,不浪费一粒米不浪费每粒粮食。

袁爷爷,您一路走好,我们一定会珍惜现在的每粒粮食,把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话牢记在心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