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随感

速看地震 蒲松龄(地震蒲松龄表达方式)

康熙七年1六月十七日戌刻2,地大震。余适3客稷下4,方5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

速看地震 蒲松龄(地震蒲松龄表达方式)

 

原文康熙七年①六月十七日戌刻②,地大震余适③客稷下④,方⑤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⑥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

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⑦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⑧,不可汲⑨,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

此真非常⑩之奇变也注释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戌刻:指19时至21时适:正好,恰好稷下:古地名,此指临淄方:正在俄而:不久,一会儿并:全,全都倾仄:倾斜,此指倒塌汲:从井里打水非常:不同寻常译文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发生了大地震。

我当时恰好客居在稷下,正在和表兄李笃之在灯下喝酒忽然听见有打雷一样的声音,从东南方传来,向西北方而去大家都很惊慌并感到奇怪,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不久,桌子摇晃起来,酒杯翻倒,屋子的房梁和立柱发出折断的声音大家互相看着都大惊失色。

过了好一会儿,才知道是地震,各自都快步地跑到室外看到楼房屋舍一会儿倒在地上,一会儿又立了起来围墙倾倒,房屋垮塌的声音,混合着小孩子啼哭,女人哀嚎的声音,声音嘈杂的好像开了锅一样人头晕目眩不能站立,只能坐在地上随着地面转动颠簸。

河水翻起一丈多高的浪打到岸上来,整座城都是鸡和狗的叫声过了一个多时辰,才稍微安定一些看大街上,男男女女都光着身子聚在一起,争相谈论着发生的事情,全都忘记了还没有穿衣服后来听说有个地方的水井塌了,不能再打水,还有一家楼台南北换了个方向。

栖霞山裂开了一道缝,沂水县陷下去一个深洞,有好几亩大这真是不同寻常的奇异变化啊!

文化常识郯城大地震蒲松龄描写的这次地震,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郯城大地震”地震发生在公元1668年7月25日晚(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由于极震区大部分位于郯城县境内,故称为郯城地震,临淄属于破坏性地区郯城大地震是我国历史上大陆东部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达到8.5级,波及东部十余个省,有震感的半径达800多公里,甚至日本也有震感。

因为地震发生在晚上,当时的人们还没有过多的夜生活,大多正准备睡觉或者已经入睡,所以造成的人员伤亡也特别严重据史料不完全统计,直接死于地震的人数超过5万人至今,在山东郯城和枣庄等地仍有保存完好的此次地震的遗址。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赏析

这篇文章通过蒲松龄的切身感受和所见所闻,由近及远、由点及面、由局部到整体对这次地震进行了实录文章记述清晰、层次分明,以时间为序,从震前的“声如雷”、“几案摆簸”,到震中的“墙倾屋塌”、“河水倾泼”,再到震后的“后闻”各处灾害情况,将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画面依次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并由此发出了“真非常之奇变也”的感慨。

文章的语言简明有条理,将地震发生时的自然状态和人们的动作、情态描写得有声有色,生动形象,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本文完)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我爱文言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