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疯狂了座右铭是什么意思(座右铭是什么意思怎么写理由)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分享我国古籍经典《中庸》思想,前面我们介绍了“中庸”第一章的第一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分享我国古籍经典《中庸》思想,前面我们介绍了“中庸”第一章的第一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接下来,我们继续介绍这一章的其他内容“君子慎独”这是很多人的座右铭,但是你真的明白,为什么要慎独吗?。
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yú)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xian)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儒家思想推崇,真正的君子,即便要在独处的时候,也要严格严于律己,这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道德品质前面我们说了,天命就是天性,遵循天性而行就是道,遵循道来修养自身就是教换句话说,道是事物固有的天性,和事物无法分离的,就像一个人和自己的影子一样,这就是“可离,非道也”。
也就是说,事物都有固有的天性,人也一样,这种天性就好像一种天的命令一样,是一种最高的原则,我们必须要遵守,时刻要遵道而行,不能偏离,这才是真正的圣人君子所以,《中庸》说,真正的君子,需要“慎独”,因为即便在没有人看到的地方,在没有人听到的地方,在独处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要严于律己,慎独才是一个人自律的最高境界。
慎独除了体现一种至高的精神境界以外,其实还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一种伦理道德观,人的道德感,是来自于人的一种本性或者天性,跟人的理性是没有关系的,这种本性是天所赋予的,这种天性在人身上会体现为一种“仁”所以,“仁”是一种天赋的道德感,《中庸》第20章说“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意思是说,修养自己在于遵循天道,遵循天道就要从仁义做起。
而“仁”其实就是儒家思想,尤其是孔子和孟子道德思想的核心关键字我们之前在《孟子》系列里面也介绍了很多关于“仁”的内容而《中庸》里面,把“天命、率性、修道、和行仁”结合起来,这里我们就找到了儒家思想的“仁”的出发点,其实来自于“天命”或者说“天性”,这是儒家思想道德的起源。
简单来说,在儒家思想看来,人的道德品质,来自于人的一种天赋本能,这种本能是一种固有的天性,就像孟子说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恻隐之心是人的本性,每个人都有,而这种本性,就是“仁”这种道德品质的发端和来源。
人的道德感是来自于本性,而非来自于人的理性或者外在的环境等等因素,儒家思想或者说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西方的道德观就是非常不同的,在西方哲学里面,人的道德观更多强调的是理性的作用,而不
是天性的作用,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西方哲学中关于道德起源的一些思想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一个不懂得道德知识的人,是没有办法做出道德行为的人,道德和知识,道德和理性是相关联的苏格拉底还说:无知即罪恶。
道德和理性,罪恶和无知产生了关联在亚里士多德这里,道德和理性也是有关联的,亚里士多德说,过道德的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道德是一种情感追求,也是一种理性的追求,他说道德的行为是一种合理的行为,还是强调了理性在道德中的重要性。
在近代英国哲学家休谟的《人性论》里面说,人类的道德是来自于一种“效用”,也就是能提供人们的福祉,能增强人们的幸福感,所以人们选择了大家都遵守一定的道德原则严格点说,道德不是基于本能的情感,是基于理性的算计。
后来英国哲学家边沁,继承并发扬了这种道德观念,创建了功利主义道德哲学边沁提出了“最大幸福原则”,能给最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幸福的就是道德的,这种道德观念后来也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尼采曾经说:人并不一定只是为了追求幸福而生存着,只有英国人才这么认为。
后来这种功利主义的伦理学也影响了美国人,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皮尔士和詹姆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用主义或者说利己主义伦理学
另外,在哲学家康德的伦理学里面,理性和道德也是有着重要的关系,总之,在西方道德观或者伦理学里面,理性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这和我国的道德观走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在儒家思想看来,人的道德感是基于人的本能情感,并非基于理性或者为了追求某种目的。
孟子提出了著名“仁义礼智”的四端说,这四种基本的道德品质,也是来自人的本性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是人四种道德感的基础,它们都来自于人的本性,就像人的四肢一样和人不可分离。
孟子说,每个人都不忍心看到别人受苦,看到别人小孩掉入水井,都会表现出惊恐和怜悯之心,会出于本能去救小孩,而不会出于理性的计算简单来说,在西方道德观中,道德来自于理性,或者说理性在道德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我国的道德观中,更强调道德是天性本能的产物,并非出于某种理性的理由,这是东西方对于道德来源的不同观点。
而这种道德观,不管在《中庸》《孟子》还是其他儒家经典里面,都得到了类似的阐述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后面我将继续分享古籍经典《中庸》的更多思想,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小播读书,我们下一篇文章见。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zuo是什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这款专为医生打造的输入法拥有海量医疗词库,拥有超10万个包括中、西医在内的医学词汇,还针对医生场景进行了优化。…
-
惟一是什么?惟一拼音?
用一首歌的时间陪你入睡。
- 惟一是什么?惟一拼音?
- 心的笔顺是什么?心的笔顺是什么写的?
- 高洁是什么?高洁丝卫生巾安全吗?
- 驼峰是什么?驼峰桥的标志图片?
- 电场强度是什么?电场强度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