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西空难原因(2022年广西空难原因最新消息)
面对空难......心理学可以做些什么?
2022年3月21日14时38分,一架载有132人的波音737客机在广西梧州藤县附近突然坠毁,根据现场监控视频显示,这架客机2分钟内从8000米高空急速下坠,几乎是以垂直角度俯冲撞击地面目前,有关飞机失事的原因我们还不得而知,然而在广西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两次严重的空难,很多人将这次藤县空难和上两次在广西发生的空难混为一谈,对此众说纷纭,各种言论都出现了,甚至有人传言,发生在广西的三次空难的年份都与“2”有关。
一、恭城空难恭城空难发生在40年前的1982年4月26日,当天16时10分,中国南方航空3303号航班从广州白云机场起飞,预定前往桂林奇峰岭机场到了16时45分的时候,地面指挥中心的塔台突然与飞行中的3303号航班失去联系,飞机在离桂林45公里的恭城县山区撞山坠毁,飞机机体仅除了尾部外,大部分解体,飞机上的所有乘客全部不幸遇难。
当时飞机上一共搭载了104名乘客,8名机组人员,乘客中一半多人都是来自香港的游客,包括香港知名艺人麦大成和妻子、儿子、岳父一家八口人组成的一个家庭旅行团然而,更让人惋惜的是,这本是一场不该发生的空难让我们把时间拨回
26日16时42分,当值机长陈怀耀正驾驶着3303航班飞到距离奇峰机场45公里处的恭城县上空,此时的恭城县上空弥漫着大雾,能见度十分差,陈怀耀机长误以为应该是快到桂林的奇峰岭机场了,在和地面塔台取得联系后,通知对方将降低飞行高度至1500米,没等塔台回应,陈怀耀就将飞机降低至1500米来保证飞机的能见度。
桂林奇峰岭机场接收到陈怀耀消息后,奇峰机场塔台当值空管回答道:“啊,好的,1500米是吧?你先保持一下吧,还有42公里呀”奇峰机场塔台空管的理解,他的意思是:3303航班距离奇峰岭机场还有42公里,此时下降还为时过早,应该先保持目前的高度,之后再下降。
此时空管所说的“好的”,是个人用语,意思就是“明白了”,并非“可以”可这句话在陈怀耀的耳朵里,就理解成了:可以降到1500米,要保持这个高度以下,还有42公里要飞言外之意就是空管肯定了他的做法,飞机飞行一段时间后,还可以继续下降高度准备降落。
因此,陈怀耀在保持1500米的高度飞行了一段时间后,继续开始降低高度从地图上看,桂林附近多是群山,很多山峰的海拔都超过了1000米,甚至1500米,第一次飞这趟航班的陈怀耀和副驾驶也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当飞机下降到1400米左右时,突然一座海拔超过1500米的山峰挡在他们面前,陈怀耀大惊失色,赶忙拉起飞机,不过为时已晚,当时出现了风切现象,使得飞机无法立刻爬升,最终,3303号航班左翼不幸碰到了山坡,瞬间起火爆炸,整架飞机粉碎性解体,112名乘客无一生还。
最后的事故报告指出,本次空难主要有以下三点导致:第一,机组人员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误判了机场的位置,第二,塔台给出的导航用语极不规范,加剧了机组人员对情况的误判,最终导致飞机撞山,第三,山中存在的风切变气象也是导致飞机紧急爬升失败的原因。
所以,这场事故主要是人为操作不当所导致的,这场空难本不该发生
二、南航桂林空难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是中国民航事故率最高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民航使用的飞机从苏联造换成了美国造,再加上改革开放,民航事业迅速繁荣起来,老百姓买票十分困难,内地的各个航班都是爆满,这么庞大的市场也让民航产业发展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恭城空难过去十年之后,广西境内再次发生了死亡人数超过一百的空难,这场空难也是中国大陆范围内死亡人数仅次于西安空难的第二大空难,那就是发生在1992年11月24日南航桂林空难1992年11月24日上午7时10分,一架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所属的波音737-300型B-2523喷气式客机执飞由广州白云国际机场飞往桂林奇峰岭机场的CZ3943航班,当天一共有133名乘客登机,其中有三人是外籍乘客(加拿大籍1人和西班牙籍2人),还有澳门同胞1人,台湾同胞9人,机组成员由经验丰富的机长周继南和副驾驶王文华以及6名空乘组成。
在讲述此次空难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事故发生的背景本次航班机长周继南毕业于四川广汉民航飞行学院,而后被分配到了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在南航8年期间,周继南工作异常认真,先是由普通飞行员升任右座教员,以后又被提拔为机长,成为南航的飞行骨干力量。
在多年的飞行历练下,周继南飞行技艺娴熟,胆大心细,英语也非常好,多次执飞欧美航线,和地面塔台对话在英国查尔斯王子访华时,周继南还曾驾驶飞机运送查尔斯王子从飞行时间来看,周继南也是优秀的,有过6000个小时的独立飞行经验,没有出现过任何差错。
而执行这次飞行任务的波音737-300型喷气式客机,则是1984年最新生产的,1991年我国从美国购进,5月份正式交付使用,客机机龄较新,从首飞到事故当天总共只飞行了4165小时不过,从机场检修人员的工作报告来看,这架飞机在起飞前有故障存在。
“11月20日起,该机右发自动油门反应迟缓,虽经检修,但未能彻底排除”11月22日及11月23日,机师曾在飞行记录上写明这架波音737飞机有机械故障,南航方面虽然进行了检修,但没能彻底消除故障就这样,飞机还是在11月24日7时17分,从广州白云机场起飞,飞往桂林的奇峰岭机场。
刚起飞不久后,航路上有积云和高积云,对能见度有一定的影响,周继南也发现到飞机在起飞时节流阀曾发生小故障,有经验的周继南迅速解决了这个小故障顺利飞行25分钟后,7时41分,周继南进入桂林奇峰岭机场空管范围,和塔台取得了联系。
7时42分,周继南向桂林空管报告7时55分抵达桂林奇峰岭机场4分钟后,机组报告飞机的飞行高度为4500米,随后,飞机又将高度下降至2400米7时50分,机组请求将飞行高度下降至2100米,并进入进场程序,塔台准许,周继南则回复“收到”。
到现在为止,这次降落看似和往常一样顺利,可谁能想到,这竟然是CZ3943航班和奇峰岭机场塔台间的最后通话,此后,CZ3943航班便失去联系11月24日早7:54分左右,飞机以近乎自杀式俯冲的姿态坠毁于距离桂林奇峰岭机场约32公里处的阳朔县杨堤乡附近的天马山中,桂林和广州两地的机场从8时呼叫到9时,结果没有任何回应。
10时开始,广西桂林驻军、公安消防部门、武警和急救中心立即展开救援事故现场十分惨烈,撞山的飞机被炸成碎片,无一人生还,没有一具完整的遗体然而,飞机上重要的数据记录仪“黑匣子”损坏极为严重,没有办法完全还原当时的情况。
到目前为止,只有一个半正式渠道流出的未经证实的“官方结论”称事故是飞机故障和机组操作失误导致的结合黑匣子导出的部分数据,还有飞机的维修报告,专家试着总结一下事故原因,当周继南机长最后一次得到准许,准备入场时,正在下降的
CZ3943右侧发动机的油门出现了故障,飞机有些失去平衡,发生了轻微的翻转但周继南和副机长两个人并没发现这个情况,直到飞机右坡度达到46度时才察觉到问题,慌乱之中看错了仪表数据,做出了猛向右拉杆修正方向的错误处置方式,机身的旋转更加猛烈,完全失去控制。
后来,目睹这一切的天马山村民也反映,飞机是自杀式俯冲的姿态加速坠落撞到山上解体的后续的调查人员翻阅飞机的维修记录时,也发现了“右侧发动机反应迟缓”这样的记录可以看出来,当时的航空公司已经发现了问题,但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从事实数据分析,广西发生的空难之间并无必然联系!然而空难还是给我们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会对人们的心理造成一些巨大的影响,造成紧张、焦虑、恐惧、愤怒等急性心理创伤一些没有直接联系的人可能也会因此产生一些恐惧、害怕,以及在坐飞机时很担心和焦虑,担心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还有一些人会觉得生命很无常,会变得有些消极。
三、心理专家张侃的建议
初期以陪伴为主 最好淡化心理援助身份,就是陪伴——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前理事长 张侃张侃说,“从技术的角度,在重大灾难初期,都是以陪伴为主,所谓陪伴就是他有什么事,你给他帮忙,他要哭,你就在一旁陪伴,递点纸巾、水,不要搞其他的,就是陪伴。
”根据以往经验来看,人在这个时候有两种表现:一种是无助、孤独感,边上有个人,虽然他不说,但是他会感觉好了很多;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他很烦,愿意一个人呆着,但是实际上还是需要有人陪伴的,不要去强迫就行了“他要是说让你离开,你可以离开一下。
”张侃认为,这个阶段大约在一周到半个月,等到这个阶段过去,心理援助的人就要和处理事故的人一起,倾听这些家属们的诉求同时,也要婉转地向家属们表达,这个诉求是有限的毕竟我们是生活在现实世界里,发生过的事情,有些是不可能挽回的。
比如一个人没了,是多少东西都无法挽回的,只能是尽可能地安慰和怀念“我们设身处地去想,逝者们的愿望,一定是希望活着的人更好地生活,所以要让家属们面对现实,理解到只有更好地生活,才能完成逝者的愿望,才是对其最好的纪念。
心理疏导要向这个方向来引导”张侃说四、李松蔚博士的建议
一切痛苦反应都是正常的,我们需要在伤痛里多待一阵,多给自己一点时间——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清华大学社科学院职员李松蔚东航坠机事件发生后,李松蔚在微博上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在微博上表示,有心理专家在普及空难带给幸存者的心理创伤,一些科普文章讲到了替代性创伤的症状。
关于这些“症状”,必须补充说明一句:一切痛苦的反应现在都是正常的李松蔚写道:我认为现在还没到时候去理智地调整自己的内心最糟糕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必须调用全身能量去应对很多人在说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但根据PTSD的定义,症状必须持续一个月的时间才能构成诊断。
在那之前的反应就是紊乱的,而紊乱是正常的在李松蔚看来,现在正是痛苦的时期,人体需要时间代谢灾难带来的冲击,可能需要一周,也可能要一个月,但无论如何不会只有一两天,我们还需要在伤痛里多待一阵互联网的一个副作用就是让信息流变得太快。
我们在短短一天之内从第一次听闻噩耗,到看到坠落的画面,关注搜救的进展,再到听航空从业者分析可能的原因,了解一些失联乘客的故事,听取家属的心情,然后质疑新闻报道的伦理现在我们又开始关心自己的心理症状,担心自己陷入痛苦无法自拔。
……这一切太快了,这样的速度不适合处理如此巨大的悲伤我们需要多一点时间给自己李松蔚说,慢下来,现阶段只能这样可能的话请丢开手机,和网上的信息保持距离多看看现实中的亲人朋友,跟他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哪怕是糟糕的感受。
如果不知道怎么说,那么就不说话也好不要被自己的悲伤吓到尽可能做一点让自己分心的事,多吃甜的东西如果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就去做,能让自己笑出来是最好的,千万不要觉得“发生这样的事,我怎么还可以开心”最后,李松蔚建议,或者以上这些你都做不到,那就先允许自己做不到。
所有伤痛和混乱的感受都只是一个开始,好在我们还有时间世界很糟糕的时候,我们就在糟糕的感觉里躲一阵,尽可能保护好自己等将来状态好一点了,我们再想想自己还能做什么参考:[1] 肖战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1982年、1992年、2022年,三次重大空难发生在广西无必然联系!网易.2022-03-26.
[2] 问题终结者.“我该如何安慰你的伤悲?”——心理专家解读“空难心理疏导.知乎. 2022-03-27.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zuo是什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这款专为医生打造的输入法拥有海量医疗词库,拥有超10万个包括中、西医在内的医学词汇,还针对医生场景进行了优化。…
-
惟一是什么?惟一拼音?
用一首歌的时间陪你入睡。
- 惟一是什么?惟一拼音?
- 心的笔顺是什么?心的笔顺是什么写的?
- 高洁是什么?高洁丝卫生巾安全吗?
- 驼峰是什么?驼峰桥的标志图片?
- 电场强度是什么?电场强度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