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随感

百谷是什么?百谷清湿茶?

今天,我们迎来廿四节气第六个节气——谷雨,它是长在“春天尾巴”上的节气,提示着初夏将要来临。同时,它也像雨水、小满、小雪、大雪一样,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所以有“雨生百谷”的说法。让我们在这个寓意风调雨顺的节气里,用中华传统文化来滋润身心。

百谷是什么?百谷清湿茶?

 

今天,我们迎来廿四节气第六个节气——谷雨,它是长在“春天尾巴”上的节气,提示着初夏将要来临同时,它也像雨水、小满、小雪、大雪一样,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因为正是雨水滋润万物生长的好时节,所以有“雨生百谷”的说法。

让我们在这个寓意风调雨顺的节气里,用中华传统文化来滋润身心

▲制图/桂桂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三月中,言雨生百谷清净明洁也谷雨,意为雨生百谷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到此时气温已渐回暖,再过15日便到夏日,已经是暮春时节

▲玉渊潭公园一景(摄影/贾琼)谷雨时节,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没有来得及欣赏百花春色的,现在还可以去走一走。《群芳谱》:“谷雨,谷得雨而生也。”俗语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北海公园分凉阁(摄影/贾琼)谷雨时节,已经可以感到初夏的习习凉风。雨也会驟然成瀑,早莺出谷,夏燕筑巢。墙上的迎春花已经凋谢,蔷薇花蔓架,桔子花也要开了。

谷雨三侯 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呜鸠拂其羽;三候为戴任降于桑。

▲衢州农田的桑葚(摄影/宁颖)此三候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一候萍始生梅雨过,萍风起雨润万物,浮萍开始疯长○  二候呜鸠拂其羽晨时鸟鸣声多,在林中时常可见的布谷,也惬意的拂其羽。

○  三候为戴任降于桑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桑葚落了,红了一地。

文化传说

▲仓颉像《淮南子》:仓颉造字后,黄帝于春夏初发布诏令,号召天下臣民共习之《春秋元命苞》:(仓颉)龙颜侈侈,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

传说,谷雨的由来与仓颉造字有关仓颉是生活在黄帝时期的风云人物,他从一出生便异于常人,生着两对眼睛长大后的仓颉因为出奇的记忆力和超人的聪慧,很快便受到黄帝的重用,成为了黄帝的史官一次,他在路途中遇到两个狩猎的老人在为该往哪儿走而争辩,一个说该走东边,东边有羚羊;另一个说该走西边,西边有麋鹿。

见他们争执不下,仓颉忍不住好奇,便上前询问:“你们是如何知道东西边有这些动物的呢?”老人解释道:“只要根据地上的脚印便很容易推断出是什么动物”仓颉听后恍然大悟,通过踪迹便可辨别动物,那么是不是只要把图像画下来,就可以代表对应的这种事物呢?仓颉一路走着,不知不觉来到了河边,想把刚刚所想的东西记录下来,但无奈没有工具。

这时遇到一个捉龟的人,他便要来一只乌龟,捡来一块利石,在龟背上将这些“图画”记录了下来,于是便有了后来的甲骨文

▲甲骨文与汉字部分对照表仓颉将这种记事方法带回部落,并将“日、月、木、火”这类象形字称“文”,将“好、明、湖”这类组合而成的字称为“字”黄帝知道后赞赏有加,下令全部落都使用这种新式的记事方法从此以后便有了“文字”这样一种记事方法。

天帝听说了仓颉造字的功绩,昭告天下要奖赏他,于是在梦中赏了他一尊金像仓颉觉得这金像在自己手中好像无用,于是祈求天帝说,“我的愿望是天下百姓丰衣足食,您不如收回这金像,赏百姓一顿饱饭!”,天帝应允,立即下诏令赏赐人间一场“雨”。

这天下了一场不同寻常的雨,如雨水般落下的是金灿灿的谷米,食粮充足,人间便没了饥饿,鬼怪也哭泣起来,此后人们便称这天为“谷雨”

谷雨习俗 谷雨节气的民俗不少,不同的地方有着各不相同的习俗。

▲北海公园的游人(摄影/贾琼)○  走谷雨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来。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

▲衢州乡村的梯田(摄影/宁颖)○  饮茶南方谷雨有摘茶习俗,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不管这天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

▲新采摘的茶叶(摄影/宁颖)○  食香椿谷雨前后是北方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雨前香椿嫩如丝”之说。

谷雨赏花 

▲景山公园的牡丹(摄影/宁颖)“谷雨三朝看牡丹”谷雨前后是牡丹花开的时段,因此,牡丹花也被称为谷雨花古时习俗,凡有花之处,皆有士女游观,也有在夜间垂幕悬灯,宴饮赏花的,号曰“花会”清顾禄《清嘉录》曰:“神祠别馆筑商人,谷雨看花局一新。

不信相逢无国色,锦棚只护玉楼春”

谷雨养生 

▲雨后的牡丹(摄影/宁颖)由于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所以此时正是神经痛的发病期,如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同时天气转温,室外活动增加,北方地区的桃花、杏花等开放;杨絮、柳絮四处飞扬,过敏体质的朋友应注意防止花粉症及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

且谷雨节气气温偏高,雨水频繁,蛇蚁蚊虫的繁殖和活动也变得频繁,小伙伴们尽量穿长衣长裤,喷抹驱蚊水,以免被叮咬。

谷雨饮食 

▲玉渊潭公园樱花(摄影/贾琼)○  谷雨饮食应“五低”暮春饮食,应注意考虑低盐、低脂、低糖、低胆固醇和低刺激等5个方面1、低盐:少食钠盐,因为钠盐太多会诱发高血压病,因此每天食盐不超过6克2、低脂:少食油脂,油脂每天摄取总量不超过膳食总量的30%。

3、低糖:少吃游离糖,食糖过量也会影响人体的健康4、低胆固醇:少吃含胆固醇高的动物食品,因为胆固醇过高会导致动脉硬化和心脏及脑血管等多种疾病,每天食肉类食品不能超过300克5、低刺激:少吃辛辣食品

预防春困 

▲北海公园打盹的猫(摄影/贾琼)谷雨节气要注意预防春困初春尚寒,仲春犹凉,春困主要发生在暖意已至的阳春三月西医看来,春困的原因是随着气温的升高,新陈代谢逐渐旺盛,耗氧量也不断增大,加上人体的毛孔、汗腺、血管开始舒张,皮肤血液循环逐渐旺盛起来了,这样一来,供给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所以人就感觉困。

然后等身体自己调整过来了,适应气温的升高了,就好了所以,中医会建议“春捂”,这个春捂的时间主要在乍寒乍暖的仲春春捂,一方面是乍寒时,确实需要防风防寒;另一方面是乍暖时帮助开腠理,让人体对气温升高的过渡有个适应。

▲北海公园拍照的孩子(摄影/贾琼)中医认为,春困是因为阳气升发不足导致春困的原因有很多,下面列举五点——第一,冬藏不足冬天没有休息好,或者消耗太多,藏精不足,以至于春天需要阳气生发出来的时候,精气就不够用了。

第二,晚睡晚起晚上睡得太晚,阴未得静养,阳又化火耗气;早上起得太晚,阳气不能合于天时地升发,一整天都会精力不足第三,湿气困阳暮春多雨,湿气较重,另如饮食偏滋腻肥甘,亦会助湿,郁滞气机,不利于阳气的升发第四,情志郁结。

春季肝旺,只有保持肝气的舒畅条达,才能使阳气自然升发,若肝郁不畅就会影响阳气的正常升发,从而引发春困第五,缺乏运动脾主四肢,四肢的运动能够帮助脾阳的升发,祛湿邪,散郁热反之,越是懒动,就越是困上午九点至十一点(巳时),脾经最旺的时候,是一天中最适合运动的时段。

根据上述原因,改变这样的作息就是消春困的方案了。如早睡早起、适当运动、调整心态,饮食上忌多食滋腻、肥甘、生冷之物,宜疏肝、祛湿、健脾的食膳,如花茶、八珍糕来调养。

▲衢州乡村采摘的茶农(摄影/宁颖)

祛除湿气 

▲景山雨中郁金香(摄影/宁颖)谷雨时节,气候以湿气为重,如人的居住环境及饮食稍有不慎,则容易感受湿邪,脾为湿土之脏,湿邪最易损伤脾胃,而出现脾湿的症状,因此谷雨时节,养生的重点是防湿邪,保护脾胃湿病,主要指的是内湿,这是人体水液代谢失常后出现的一种病理产物,也就是说体内水分过多或代谢废物排泄不畅,日久就形成痰浊或痰湿。

这好比自然界江河阻塞,泛滥成灾,影响了生态平衡脾胃相当于宇宙间的水利枢纽,只有这个枢纽正常运转,才不会造成水湿泛滥但如果平时不注意,损伤了脾胃,就会导致内湿,这种内湿,湿聚成痰,痰阻成淤,终至心脑血管病。

尤其是气候的潮湿,很容易外湿引动内湿,湿邪的积聚是发生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的原因。那么,谷雨时节,怎样才能让身体远离痰湿的困扰呢?

▲衢州公园的天鹅(摄影/宁颖)● 尽量避免长期生活在潮湿的环境● 保持良好心态,心情舒畅有助于脾胃健运● 多做有氧运动,动则升阳,脾阳一升,水液自能运转● 节制饮食,避免大量饮酒,酒能助湿同时少吃大鱼大肉,因为肥甘厚味一方面滋腻碍胃,另一方面也能助湿。

▲玉渊潭公园一景(摄影/贾琼)● 调整起居时间,劳逸结合,尽量不熬夜,保证充足地睡眠中医有句话叫"思虑伤脾",长期过度的脑力劳动也是影响脾胃功能的重要因素● 经常按摩太白穴和足三里穴还可以敲打足三里穴"太白" 是脾经的原穴,在脚的内侧面,大脚趾骨节后下方凹陷处,脚背、脚底交界。

推荐以下几款健脾祛湿汤:冬瓜薏米排骨汤、炒扁豆木棉花炖鲫鱼汤、陈皮莲子薏米水鸭汤、鲜土茯苓煲猪瘦肉、冬瓜赤小豆煲生鱼汤。

▲玉渊潭公园樱花(摄影/贾琼)四月柔软,谷雨纷纷从春天向夏天中走来,深深地拥抱生命雨露润泽,灌溉着充满希望的种子趁光正好,微风未燥,看看绿柳拂岸,鸟弄桐花之景伸展腰肢,吐故纳新,做一做阳光活力的运动待到夏天来临的时候,

能衷心地道一句:春天,我记得你所有的模样。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制图/桂桂抓住春天的尾巴  携细雨迎接初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