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随感

长三角经济圈是什么?长三角经济圈发展仲量联行峰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将是长三角率先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一招

长三角经济圈是什么?长三角经济圈发展仲量联行峰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将是长三角率先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一招2021年,“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正式写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同年,上海成为全国首批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长三角城市随后,杭州、宁波、南京、苏州、合肥等多座长三角城市纷纷跟进,加入争创第二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朋友圈长三角多城争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上海的实力不容置疑。

商业一直是上海的王牌2021年,上海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8万亿元,同比增长13.5%,规模居全国首位上海的消费场景更是极大丰富有“中华商业第一街”美誉的南京路步行街,有位于上海老城厢的消费打卡地“豫园”,还有吸金力超强的国金中心、恒隆广场、环贸iapm、来福士广场等一大批一流购物中心。

强大购买力点亮了上海夜晚据2021年数据,上海夜间出行人群的规模约为338万人,远高于国内其他一线城市在跻身首批国际消费中心试点城市后,上海还打出了“首发经济”这张新牌——鼓励国内外品牌在沪首发全球新品、落地品牌首店、设立企业总部。

2021年,上海累计开设各类品牌首店1078家2022年上半年,尽管受到疫情冲击,上海仍吸引366家首店落户杭州、南京、苏州、宁波、合肥等强城的实力也不容小觑据仲量联行的一份综合测评,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指数上,杭州、南京、苏州分别位列全国第六、第九和第十一位。

仅以杭州而言,这座“人间天堂”城市既有雄厚的经济家底,也有庞大的中产人群,2021年,杭州仅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就达到1.6万亿元,再加上背靠正率先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浙江,杭州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能量无疑是任何城市都不敢小视的。

他山之石:纽约和东京都市圈的启示多座城市争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长三角的购买力够用吗?纽约和东京都市圈的发展经验,可以给人以启发纽约都市圈现在拥有纽约、波士顿、费城、巴尔的摩和华盛顿等五座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城市,但历史上,这五座城市也曾经历过各管各发展的孤立阶段,后来随着都市圈经济的形成,五座城市之间深度互嵌,共同成就为世界级的消费中心。

东京则是先在中心城区建立池袋、新宿等城市副中心,紧接着又在东京附近建设筑波等新城通过发达的交通网络,让整个东京都市圈连接起来,打造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群“长三角当然会走出自己的发展范式,但在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上,也可以参考借鉴纽约或者东京都市圈的发展经验。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表示,今后可以由上海作为牵头城市,杭州、南京、合肥、苏州、宁波等城市一起共建,充分发挥“轨道上的长三角”的强大优势,共同打造长三角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群长三角距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群有多远。

要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群,长三角的“短板”是什么?在仲量联行制定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指数”中,六个维度分别为国际知名度、城市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消费舒适度、政策引领度显然,国际知名度、消费舒适度和政策引领度属于软性要素,城市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和到达便利度属于硬性要素。

就硬性要素而言,长三角已经具有世界级竞争力以交通为例,据《长江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到2025年,长三角地区城际铁路营业里程力争达1500公里,相邻大城市间以及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宁波与周边城市形成1至1.5小时城际交通圈;上海大都市圈及南京、杭州、合肥、宁波都市圈形成0.5至1小时通勤交通圈。

软性要素提升最为考验治理智慧其中,最难也最需要改变的,是“消费舒适度”曾刚也认为,包括长三角在内,对国内城市而言,最需解决的就是消费舒适度以上海为例,2021年,在上海市受理的消费者投诉中,服务类投诉占比57.5%。

改善的努力已经在路上2022年5月,杭州市地方标准《放心消费商圈创建与管理规范》发布,成为全国首个放心消费商圈建设标准不久前,上海市也专门立法为地摊经济留出市场空间,这种规范与弹性兼具的监管,留住一座城市的烟火气,正是消费舒适度提升的生动体现。

相关专家指出,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新一代中国年轻消费者更加注重个人体验和价值契合,要摘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桂冠”,长三角强城们必须做好“走心”文章,赢得新一代消费者的“芳心”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B面。

如果说,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群,意味着长三角内需市场的能级跃升,是未来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A面那么,其B面则是:对长三角企业而言,这是一次近在眼前的打造世界级品牌的世界级机遇近水楼台先得月一些敏锐的长三角企业已经在拥抱新机遇。

依托长三角强大内需市场,总部位于宁波的博洋集团抓住消费升级这个最大风口,通过构建一套共富式的创新机制,让有创意的员工脱颖而出成为发展合伙人,不断实现产品裂变、品牌裂变,目前该集团旗下拥有博洋家纺、唐狮服饰、果壳家居、智能小家电等几十个新消费品牌。

借助消费升级东风,上海老字号企业“大白兔”也实现重塑重生近年来,大白兔奶糖不仅开起奶茶店,还推出香水、沐浴乳、护手霜、身体乳等新产品消费升级后的大白兔,不仅成为上一代消费者的甜美回忆,还正在制造新一代消费者的甜美回忆,并出口到了英国、法国、德国、新加坡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些都还仅仅只是开始。随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群的打造,总有一天,长三角会成为全球的时尚策源地,集聚一批世界级消费品牌的企业总部。而长三角人,也将会成为全球距离消费潮流最近的消费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