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随感

原创1463(1463年)

1457年2月,胡濙上疏朱祁镇,请求告老还乡。可是,在说到胡濙时,朱祁镇却一反常态,咬牙切齿地骂道:“老匹夫,终于死了!”

原创1463(1463年)

 

1457年2月,胡濙上疏朱祁镇,请求告老还乡收到奏疏后,朱祁镇喜出望外,连夜派人将胡濙送回老家武进在保留胡濙礼部尚书头衔的同时,又加封他的儿子为锦衣卫指挥使,恩宠之至7年后,88岁的胡濙病重将亡临终前,他将子孙叫到床前,悲叹道:。

“朝廷多事,皇帝宠信佞臣若你们有能力就去报效国家,若没有能力,切勿强出头,惹来杀身之祸”没过多久,胡濙就寿终正寝了胡濙亡故的消息传至京城,朱祁镇追赠他为“太保”,并亲自前往吊唁可是,在说到胡濙时,朱祁镇却一反常态,咬牙切齿地骂道:。

“老匹夫,终于死了!”那么朱祁镇为何这么说?他与胡濙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胡濙又为何急匆匆地告老还乡呢?

忠厚耿直的胡濙胡濙是建文二年的进士1400年,胡濙作为武进社学的优秀学子,入京参加科举考试当年,与胡濙并排而坐的是杨荣、杨溥考试结果下发后,胡濙与杨荣、杨溥高中进士,而胡濙则被授予兵部给事中胡濙入朝时,靖难之役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当时,朱允炆的部队连战连败,损失极大作为文人,胡濙没有前往战场杀敌的资格,可他在后方也为前线支援了不少军需物资因此,在朱棣进入应天后,胡濙就成了他眼中的“建文旧臣”然而,朱棣越是反感胡濙,胡濙反而越对他不理不睬。

当杨荣、解缙等人纷纷前往城门迎接朱棣时,胡濙却躲在家里,甘当一个闲人

胡濙为人敦厚老实,踏实稳重,但又极为固执朱棣初次见到他时,本想下狱治罪可在发现他的才华后,朱棣就改变了想法,转而考察他的性情、人品经过5年的观察,朱棣终于决定将寻找朱允炆的重任交到这个“建文旧臣”手里在朱棣靖难成功后,朱允炆的生死就成了他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因此,朱棣命胡濙以寻找张邋遢的名义,四处打听朱允炆的下落而胡濙这一去就是14年的时间14年里,胡濙走遍了大小山川,拜访了无数庙府,始终未见朱允炆的踪影胡濙母亲病故后,他请求朱棣允准回家奔丧,可被朱棣拒绝。

当时,朱棣的年岁越来越大,寻找朱允炆的执念就越来越深为了笼络胡濙为他效力,在胡濙外出期间,他下旨册封胡濙为礼部右侍郎

然而,胡濙却让他失望了1419年,胡濙寻找朱允炆未果,暂回京城,学习处理政务可在京城没待多久,朱棣又催促他外出万般无奈,胡濙只好再次启程可是,胡濙此行的目的地却与先前不同3年后,胡濙匆匆回到京城,恰逢朱棣北征蒙元。

得知消息后,胡濙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宣府,在朱棣就寝时,将他叫醒二人在帐中长谈两个时辰,朱棣方才解除了对朱允炆多年的疑虑纵然朱棣与胡濙谈话的内容不得而知,可在此之后,朱棣却再也未让胡濙外出1424年,朱棣病逝榆木川,太子朱高炽继位。

当时,朱高炽对胡濙的忠心极为赞赏,欲委以重任然而,太子府的官吏却密告朱高炽,诬称胡濙与汉王朱高煦有染因此,在朱高炽称帝后不久,胡濙就被赶到了应天,担任国子监祭酒

不受待见的老臣胡濙本性忠厚本分,见朱高炽不待见他,也未抱怨,反而乐得逍遥自在可是,数月后,太子朱瞻基却被派往应天巡视而胡濙在应天还兼任礼部侍郎,故而与朱瞻基朝夕相处,留给朱瞻基一个非常好的印象不久后,朱高炽突发疾病身亡。

朱瞻基赶赴北平继位后,当即将胡濙召回京城,委任礼部尚书这位永乐时期的“外人”,洪熙时期的“闲人”,摇身一变,成了宣德朝的心腹重臣在朱瞻基时期,胡濙受到了极大的宠信朱高煦叛变时,胡濙跟随朱瞻基御驾亲征,得胜归来后,又对他大加赏赐。

而胡濙每年生日之际,朱瞻基总会亲自前往胡府祝寿,恩宠待遇远胜其他朝臣

夏元吉、张本相继病逝后,胡濙又被委任兼职户部尚书当时,大明朝经历朱棣二十余年的折腾,已经入不敷出而在朱瞻基继位后,杨士奇、杨荣等又屡屡劝谏朱瞻基轻徭薄税,与民休息可胡濙深知,户部早已空竭,若是继续放宽赋税,大明朝的开支用度都会成为问题。

因此,在涉及民生问题时,胡濙总是与杨士奇唱反调正是如此,胡濙成了朝中不受待见的人,他多年树立起来的良好形象也被冠以恶名然而,在朱瞻基眼中,胡濙是与杨士奇、夏元吉、蹇义并列的肱骨之臣他曾直言:“大明天下能够繁荣富强,多亏了他们四人。

”可见,朱瞻基对胡濙的器重1435年,朱瞻基病重,他将年仅9岁的皇长子朱祁镇交到三杨、胡濙和张辅的手中当时,太皇太后张氏无条件信任五位辅政大臣,在与朱祁镇意见相左时,五大臣总会找到太皇太后张氏调和而对于朱祁镇宠信的宦官王振,五大臣又会抓住他的过错,打压或者训斥。

因此,朱祁镇自小就对五大臣非常不满不久后,太皇太后张氏病亡,杨荣也在当年驾鹤西去五大臣不仅失去了唯一的靠山,还失去了耿直的内阁首辅故而,在之后与朱祁镇、王振的权力争夺中,屡屡受挫1444年,杨士奇的儿子当街杀人,王振借故弹劾他。

内心忧惧的杨士奇唯恐祸连自身,上表请求致仕,朱祁镇当即允准而在杨士奇离开时,胡濙也曾上疏请求告老还乡,可却被朱祁镇当众驳回。随着杨溥的离世,胡濙与张辅在朝中独木难支,常常受到王振的打压,艰难度日。

忧郁病亡1449年,朱祁镇不顾群臣反对,提兵50万北征瓦剌,结果在土木堡兵败被擒当时,瓦剌兵围北平城,徐有贞等朝中大臣多主张南迁避祸,反对于谦固守京城的想法在孙太后与郕王朱祁钰犹豫不决时,胡濙大声怒喝:。

“文皇帝将皇陵迁到北平,就是向子孙表明不再迁都如今你们这些蛊惑太后、郕王南迁的,是要我大明朝背弃祖宗吗?”最终,在于谦与胡濙的联手劝谏下,孙太后决定不再南迁,而是立朱祁钰为帝,发起了京城保卫战与瓦剌对战期间,胡濙不顾身体年迈,四处收拢物资、军械,为打赢这场卫国之战,立下了汗马功劳。

因此,在朱祁钰一朝,胡濙重新享受到了朱瞻基时期的待遇。大明朝也在他们手中,挽回了颓势,树立了往日的雄风。然而,胡濙越是受到朱祁钰的重用,太上皇朱祁镇就越是对他恨之入骨。

1457年,徐有贞、石亨等趁朱祁钰病重,连夜迎立朱祁镇为帝,发动“夺门之变”当胡濙早上上朝时,发现龙椅的主人已经换了人,大惊失色一生侍奉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钰四位雄主的胡濙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最昏庸的朱祁镇竟然又复位了。

可在木已成舟的情形下,他也无能为力,只好顺从朱祁镇再次掌权后,对保卫北平城的功臣宿将进行了大清洗,于谦、王文东全部遭到屠戮胡濙自感危机重重,在朱祁镇尚未对他做出激进手段时,主动选择退让,离开朝堂这个是非之地。

由于胡濙是六朝老臣,功勋显赫,又低调朴实故而在收到他的奏疏后,朱祁镇立刻下旨批准,并派人将胡濙送回老家,而后又将胡濙的儿子提调京城,担任锦衣卫当时,胡濙已81岁高龄,对朱祁镇的皇位构不成任何威胁,可向来睚眦必报的朱祁镇仍旧派人秘密监视胡府,防止他心怀不轨。

1463年9月20日,胡濙对朝廷失望至极,他的心如槁木,每每在家中哀叹,泣不可言临死前,胡濙朝北而拜,他告诫子孙,切勿趟朝廷这滩浑水,以免惹来杀身之祸而在得知胡濙身亡后,朱祁镇却极为兴奋,在他的心中,这个幼年“欺辱”过他,青年“背叛”过他的胡濙还是死得太晚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