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随感

没想到tnt弹道轨迹(tnt弹道轨迹宝物大全)

参加#盘点退役装备#活动文中部分文字内容由施展/北方机械生产制造联合体授权发表R-1型弹道导弹本厂长绘制的R-1型导弹科罗廖夫领导设计的苏联第一

没想到tnt弹道轨迹(tnt弹道轨迹宝物大全)

 

参加#盘点退役装备#活动文中部分文字内容由施展/北方机械生产制造联合体授权发表R-1型弹道导弹

本厂长绘制的R-1型导弹科罗廖夫领导设计的苏联第一款国产导弹是基于苏联对德国V-2弹道导弹技术资料的研究和测绘仿制改进而来的R-1型弹道导弹,北约方面将其命名为SS-1“憎恨”该弹是第88科学研究所联合其他12科研单位和35家工厂根据1948年4月14日苏联政府下达的有关决议开始研制的,导弹开发代号为“产品1R”,导弹本身的苏联国防部火箭炮兵装备总局(GRUA)编号则为8A11。

苏联功勋火箭专家科罗廖夫R-1型弹道导弹的弹体长14275毫米,最大弹径1650毫米,稳定尾翼翼展3564毫米,发射全重13262~13297千克由于当时苏联尚未研制出原子弹,弹上配备了一颗装药量785~793千克的爆破战斗部(战斗部重1075~1160千克)。

导弹的自动惯性制导系统由第885科学研究所(后来的航空仪表科学研究所)研制,总设计师为苏联科学院院士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皮柳金,弹上的陀螺仪系统则由第49科学研究所(后来的“花岗岩”中央科学研究院)设计。

R-1导弹采用1台航空工业部下属第456试验设计局的格卢什科总设计师主持设计的RD-100型(又名D-100或8D51型)带涡轮泵组单级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提供推进力,额定地面推力26.2~27.2吨力,真空推力31.0~31.3吨力,持续工作时间65秒。

该发动机以4135千克乙醇作燃料,5070千克液氧作氧化剂,最大射程270千米,基本与V-2弹道导弹在试射中的表现相当,但命中精度较差,其散布椭圆面积达到20×20千米

在82型重巡洋舰上装备R-1型弹道导弹的F2-40号方案1950年11月25日,R-1型弹道导弹进入苏联陆军服役,搭载该导弹的水面舰和潜艇的设计工作也同步展开苏联人首先想到的是将为陆军研制的弹道导弹直接搬上到海军舰艇上发射。

苏联设计部门围绕着R-1导弹的上舰提交了多种方案,同型产品并未在任何一艘苏联海军舰艇上出现

装备R-1型导弹的P-2型大型潜艇示意图R-2型弹道导弹

本厂长绘制的R-2型弹道导弹继R-1型弹道导弹以后,科罗廖夫又主持设计了R-2型弹道导弹(导弹编号8Zh38),北约代号为SS-2“同胞”与R-1这个同门兄弟相比,R-2导弹的弹体尺寸增大到17313~17880毫米(长)×1650毫米(弹径)×3564毫米(稳定翼翼展),并更换了装药量更大的新型爆破战斗部(重1519千克)、第885科学研究所新研发的带侧向无线电校正的BRK-1型惯性制导系统还有经过改进的RD-101型单级液体火箭发动机(又名D-110或8D52型,地面额定推力37~38吨力,真空推力41.2~41.3吨力)。

更大的弹体也能容纳更多的燃料和氧化剂(乙醇和液氧的贮存量分别增加到6443千克和9105千克),因此即便导弹的发射重量增加到了19972千克,其射程还是得以提高到550~600千米苏联海军并未实际装备该型导弹。

但海军在1951~1953年间还是向第17中央设计局、第45中央设计局(后来的克雷洛夫中央船舶研究院)以及第53中央设计局(后来的北方设计局)下达了在68型轻巡洋舰和41型驱逐舰上配备R-2型弹道导弹展开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苏联政府在1957年12月6日同意了向中国提供R-2导弹的生产许可证,还派遣大批苏联工程技术人员前往中国帮助建立生产基地在此基础上,中国发展出了自己的第一型近程地地战略导弹——“东风1”号。

R-101型防空/弹道导弹

本厂长绘制的R-101防空/弹道导弹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就以V-2弹道导弹的弹体发展出了世界上第一款防空导弹“瀑布”该导弹使用的是沃尔特·蒂尔博士开发的新型发动机,以94%的浓硝酸和6%的四氧化二氮组成的红烟硝酸作为氧化剂,射程可达25千米。

德国在二战时期研发的“瀑布”防空导弹设计草图战后,苏联人试图在他们所掌握的“瀑布”导弹技术资料基础上研制本国的防空导弹但由于他们并没有从德国人手中获得一枚完整的样弹,仿制工作进行得并不顺利苏联版的“瀑布”导弹被命名为R-101,该弹采用了吸收德国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开发的带推压式燃料供给系统的S08.101型单推室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其燃料(0.5吨三乙胺二甲基苯胺)储存在压力容器内,氧化剂(90%的硝酸和10%的硫酸)储存在250个大气压的储存罐里。

该发动机由第88科学研究所下第8处的乌曼斯基领导研制,真空推力8吨力此外,弹上还引入了第49科学研究所研制的计算机、第504科学研究所研发的非接触式引信、通讯器材工业部第885科学研究所设计的无线电波道制导系统、第528工厂生产的自导头、第523工厂制造的燃气舵、装备部第20科学研究所开发的无线电测向瞄准仪以及第627科学研究所负责的电源设备。

1949年至1950年,R-101型导弹首先完成了陆上试射由于该弹的飞行轨迹呈高抛弹道,因此它既能在“射线”型舰载雷达的导引下以不低于300千米/小时的飞行速度摧毁高度在5千米以内的空中目标,又能像弹道导弹一样用来打击地面目标。

同R-1、R-2等弹道导弹相比,R-101导弹的体积和重量都要小上了许多(全长7836毫米,弹径880毫米,稳定翼翼展1890毫米,发射重量4吨),具备基本的上舰条件设计部门一共制定了两个在41型驱逐舰上装备R-101型导弹的设计方案;一个基于68型轻巡洋舰上装备R-101型导弹的设计方案;一个基于611型柴电动力潜艇上装备R-101型导弹的设计方案。

1951年8月17日,苏联部长会议决定停止R-101导弹的研制工作,并在当年9月将该项目转移到航空工业部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斯大林已经决定将全国的防空导弹设计工作集中到第1设计局正在进行的S-25“金雕”防空导弹系统上,不过在研制R-101导弹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都被充分吸收应用到了下一型海基弹道导弹的研制和试验当中。

R-11FM型海基弹道导导弹

R-11FM型海基弹道导弹的母型就是北约代号SS-1B“飞毛腿-A”的R-11(R-11M)1954年1月26日,苏联启动了绝密的“波浪”项目,正式开始了苏联第一型海基弹道导弹系统D-1型导弹系统和搭载该导弹系统的弹道导弹潜艇设计工作。

科罗廖夫担任D-1系统的总设计师

本厂长绘制的R-11样弹为了缩短海基弹道导弹的研制时间,科罗廖夫选择在已经服役的陆军战术弹道导弹的基础上研制海军潜艇用弹道导弹决定以外形简洁且尺寸适中的R-11/R-11M型战术弹道导弹(导弹编号8A61/8K11。

北约代号SS-1B“飞毛腿-A”)为母型为海军开发海基弹道导弹,代号为R-11FM(导弹编号8A61FM,型号中的F代表海军用)

本厂长绘制的R-11FM型弹道导弹

安装在AV611型弹道导弹潜艇指挥台围壳内的导弹发射井R-11FM型弹道导弹由弹头、仪器舱、燃料舱、级间舱、氧化剂舱和尾段组成,弹头呈尖锥形该弹长10344~10349毫米,最大弹径880毫米,稳定翼翼展1760毫米。

该弹的发射重量为5466~5482千克(具体视弹头部分的重量),在试射阶段安装的是碰炸引信的爆破战斗部,实弹装配的则是第11设计局设计的采用RDS-4型核装药的不可分离式核战斗部(爆炸当量为40~80千吨TNT)。

导弹的射程也会随弹头部分的选择而变化,试射过程中常规装药的导弹能够达到250千米的射程,但安装核弹头时的射程只有50~150千米

本厂长绘制的潜射型R-11FM模型弹完成靶场试验的该型导弹成功装备苏联海军,成为苏联海军第一代批量装备的海基弹道导弹。

本厂长绘制的发射筒中的R-11FM弹R-13型海基弹道导弹

本厂长绘制的在发射筒中的R-13型弹道导弹由第385特种设计局开发的D-2型导弹系统是苏联第一种专门用于装备潜艇的综合系统,在此之前的苏联海基弹道导弹无一不是从陆基导弹改进而来的该系统所用的R-13型海基弹道导弹(导弹编号4K50)的发射重量比R-11FM导弹增加了约2.5倍,尺寸上则大了25%,但同时最大射程也比后者增大了3倍(达600千米)。

该导弹的弹头为一枚第1011科学研究所研发的热核弹头,其爆炸当量为100万吨R-13型海基弹道导弹安装有由第2试验设计局带涡轮泵组的S2.713型单级双工况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这种发动机有多达5个推室(1个主推力室和4个舵机推力室),并使用T-1型煤油燃料(或TG-02“通卡”燃料)和AK-20型氧化剂,真空推力25~25.72吨力。

导弹的惯性制导系统由谢米哈托夫领导的第592科学研究所(后来的自动化科学研究所)负责设计,弹上的“凝灰岩”型陀螺仪装置则由都49科学研究所的阿列菲耶夫研制导弹会在进入飞行末端时会自动分离弹头,圆概率误差约为4千米,因此只能保证命中面目标——敌方沿岸的军事目标和大城市。

在博物馆展出的R-13型海基弹道导弹仪器舱(左)和弹头部分(右)1960年10月13日,D-2型导弹系统与R-13型海基弹道导弹正式列入装备,配备在部分629型柴电动力弹道导弹潜艇(早期建成的5艘629型潜艇上使用的是R-11FM导弹)和所有的658型弹道导弹核潜艇上。

西方很快发现了苏联潜艇部队所装备的这第一型海军专用弹道导弹,并为其分配了SS-4“衬衣”(Sark)的北约代号,而之前的R-11FM型海基弹道导弹仍旧使用其陆基原型的代号SS-1B“飞毛腿A”(Scud A)。

到1973年R-13导弹退役为止,该弹共进行了311次发射,其中225次成功R-15型弹道导弹

本厂长绘制的R-15完工想象图水面发射的R-15导弹与同为扬格利主持设计的R-12“德维纳河”型弹道导弹(北约代号SS-4“凉鞋”)较为接近,但弹体尺寸更小(长15100~15500毫米,弹径1550毫米,翼展2800毫米,发射重量18.5吨),射程也相对较近(1000千米)。

该弹的技术设计于1956年9月完成,与需要预先从导弹筒中提升到顶盖位置待发的R-13导弹不同的是,R-15型海基弹道导弹上配置了能够直接从发射井底部点火的发射助推火箭发动机,当导弹飞离发射井上端后主发动机再点火。

计划配备R-15型海基弹道导弹的639型弹道导弹核潜艇方案布置图R-15型导弹的主发动机为第88科学研究所第3特种设计局所研制的五推室(1个中央燃烧室和4个摇摆式燃烧室)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并使用TM-185型燃料和AK-27I型红烟硝酸作为推进剂组分。

原本扬格利打算将加注好燃料的R-15导弹直接装载到潜艇上,但后来又改为在发射前加注燃料与该弹配套的SM-74型导弹发射筒高17米、直径达3米,发射井内部设计由燃料组元供给和倾倒系统、向导弹供给空气和氮气的系统以及在导弹发射后清洗发射装置和发射井内部的供水系统。

以装备3枚R-15型弹道导弹的639型弹道导弹核潜艇为例,为艇上3枚导弹加注燃料耗时2~3小时,发射一枚导弹需要1分半,完成3枚导弹的齐射则需要5分钟

常规动力的660型弹道导弹柴电潜艇方案图但由于当时第385试验设计局已经开始着手研发能从水下发射的R-21型潜射弹道导弹,再加上第586试验设计局同期正忙于R-14“丘索瓦亚河”型中程弹道导弹(北约代号SS-5“短剑”)和R-16型洲际弹道导弹(北约代号SS-7“鞍工”)的研制工作,为即将组建的战略火箭军研制陆基战略弹道导弹的优先度远比海基弹道导弹要高。

于是乎,性能落后、射程短、尺寸巨大又复杂的R-15型海基弹道导弹只好被放弃R-21型潜射弹道导弹

本厂长绘制的R-21型潜射弹道导弹1958年3月20日,苏联部长会议下达了第342-165号命令,指示第586试验设计局开始研制能够从水下发射的D-4型导弹系统,并计划将其装备在经过改装的629型柴电动力弹道导弹潜艇上。

同年3月18日,政府又下达看第315-145号决议,要求D-4系统能够用于经过改装的658型弹道导弹核潜艇以及未来的第二代弹道导弹核潜艇由于扬格利领导的第586试验设计局此时正忙于开发陆基战略弹道导弹于是经过工业部门的协调,D-4型导弹系统和该系统配备的R-21型潜射弹道导弹(导弹编号4K55)的研制工作根据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在1959年5月13日通过的第514-232号决议转交给了第385特种设计局负责。

在接手该项目后,马克耶夫任命谢罗夫为该项目领导,克莱曼为主任设计师,同时对R-21导弹的一些性能指标作出相应的调整,比如将最大射程由战术技术任务要求的1100千米提升至1400千米、圆概率误差降至3000米左右等等。

R-21型潜射弹道导弹弹体长14240毫米,最大弹径1300毫米,稳定翼翼展2005毫米,发射重量19630~19653千克该弹采用了第2试验设计局研发的S5.3型四推室单级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但推进剂成分弃用了之前R-13导弹的旧配方。

其燃料改为偏二甲肼,氧化剂则改为四氧化二氮发动机真空推力40吨力,工作时间93秒,导弹的最大射程可达1420千米弹上的战斗部为涅金研制的一枚4G55型热核弹头,爆炸威力可达0.8~1兆吨TNT当量

本厂长绘制的P-21M型潜射弹道导弹1963年5月,R-21型潜射弹道导弹和D-4型导弹系统正式列装,替换了之前在629型弹道导弹潜艇和658型弹道导弹核潜艇上使用的R-13型弹道导弹和D-3型导弹系统,北约方面将该导弹命名为SS-N-5“塞尔维亚人”(Serb)。

经过改装的629型和658型潜艇分别获得了629A型和658M型的工程号,这些潜艇一直服役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期间共发射了228枚R-21导弹,其中有193次成功发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