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随感

万万没想到美欧贸易战升级(美欧香蕉贸易战)

限制别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同时又通过倾销和外汇贬值等措施争夺国外市场,由此引起的一系列报复和反报复措施。

万万没想到美欧贸易战升级(美欧香蕉贸易战)

 

来源 | 诺亚财富 (ID:NoahGroup)编辑 | 诺亚品牌工厂 贾雅楠今天,贸易战越演越烈了历史上贸易战有很多,很多都是美国主导的,而这些贸易战结局如何?其实,大多都是损人不利已什么是贸易战贸易战(trade war)又称“商战”,指的是一些国家通过高筑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限制别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同时又通过倾销和外汇贬值等措施争夺国外市场,由此引起的一系列报复和反报复措施。

(百度百科)贸易战的结局都如何?从历史上看以往的贸易战结果,都是从来没有解决问题盘点世界历史上的贸易战一、 世界为此埋单: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1929年美国产能已经严重过剩(无计划扩张导致社会生产的商品太多,产品积压,经济循环堵塞,工人开始失业),同年夏季开始出现经济萧条。

为了解决产能过剩问题,采取了针对贸易伙伴国的限制进口但是结果事与愿违,美国宣布提高关税之后,贸易伙伴们也毫不犹豫地采取了报复性关税措施从1929年到1933年,仅4年间由于各国纷纷提高关税,美国进口降低66%的同时,出口也降低了61%。

全球贸易规模萎缩了大约66%美国本身也遭遇重创,GDP跌幅一度达30%,失业率达到20%以上

二、 日本“失去的10年”VS美国上升的失业率被誉为“上世纪80年代的珍珠港事件”美国对日贸易战的时间跨度大约为1985年~1995,被称为“上世纪80年代的珍珠港事件”从1975年~1991年,美国共向日本发起了15次301调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实现了经济20多年的高速发展,然而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某些经济指标的迅猛增长令美国感到不安上世纪70年代,“日本制造”风靡全球,尤其是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的份额一度超过20%,成为美国最大的汽车进口来源国,而美国车几乎没有出现在日本市场上。

80年代初期,美国对日本的商品贸易赤字飙升至500亿美元,美日贸易逆差占美国贸易整体逆差的30%~40%美国和日本在1981年达成协议,日本为缓和美国政府不满而“自愿出口限制”,日本汽车制造商也不断在美国开设工厂,实现在美国的本地化生产。

两年后,美国汽车制造业有了好转,美国又让日本取消了上述出口限制,不料汽车进口又令逆差再次反弹此外,当时的美国里根政府为了遏制通货膨胀,实行高利率和紧缩的货币政策,因此推高了汇率,造成美元在1980年~1985年间上升了60%,加剧贸易逆差。

美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令美国中西部和东北部等象征后工业时代的“铁锈地带”承受巨大压力,失业率剧增,制造业大有落后日本之势因此 当时的美国国会议员发起了大量对日采取贸易保护措施的法案为了保护本国汽车业,1981年,美国里根政府限制从日本进口汽车;1983年,为了保护美国哈雷摩托,里根对日本进口摩托车征收45%的重税,直到1987年哈雷开始重新盈利才请求政府取消重税;1987年,里根政府对来自日本的电视、计算机等电子产品征收100%的重税。

但是,限制进口日本车的措施让美国的汽车制造商们卸下了竞争的恐慌,开始上调价格,那时平均每辆车价格上涨了1000美元,制造商们还通过减少产量来抬高价格据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统计,1982年~1984年,由于汽车产量减少,美国汽车制造业减少了6万个工作岗位,是里根总统任期中美国失业率最高的时期。

然而,在启动对日贸易战后的10年,美日贸易逆差并未得到改变,1987年美日逆差曾达到567亿美元高峰,这段时间内逆差水平基本都在400亿美元之上在这次美国针对日本的贸易战中,日本由于采取比较温和的反制措施,致使自己遭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日本后来称之为“失去的10年”。

而在1982年~1984年,由于汽车产量减少,美国汽车制造业减少了6万个工作岗位!三、 美欧之间的贸易战,比美日贸易战次数更多,行业范围更广二战后,鸡肉大量从美国出口至欧洲1962年,当时的欧共体瞄准美国农业中的冷冻鸡肉产品,施加关税壁垒,美国向WTO前身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起诉,但为了缩短“战线”,美国国会通过了《1962年贸易扩展法》直接授权总统对贸易保护做法进行还击,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对从欧洲进口的土豆和卡车等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

双方和解后,欧共体元气大伤,美国却形成了写进《1974 年贸易法》的“301条款”“301条款”规定,美国贸易代表首先寻求与外国政府协商,以寻求贸易补偿或消除贸易壁垒如果协商无法解决问题,美国可以采取贸易救济措施,比如征收额外的关税、费用和实施对进口的限制。

该条款具有浓厚的单边主义色彩,一直遭其他国家反对美欧贸易争端中“香蕉战”颇具代表性1999年3月,美国宣布单方面对来自于欧盟的价值5.2亿美元的产品征收100%的惩罚性关税,以报复欧盟通过许可证和配额制度限制香蕉进口,对美国相关行业造成损害。

欧盟则向WTO要求对美国“301条款”的合法性进行审议同年4月,WTO认定欧盟修改其香蕉进口与销售机制,美国可以对欧盟的产品进行制裁,金额为1.914亿美元到本世纪初,全球钢铁产能过剩,美国钢铁行业游说政府进行保护,限制从欧盟和日韩等7国进口钢铁产品,最终美国认为这些国家出口钢铁违反《1974 年贸易法》“201条款”,该规定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进口至美国的产品进行全球保障措施调查,对产品进口增加是否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威胁做出裁定。

当时的美国小布什政府决定自2002年3月开始对大多数种类钢材征收最高30%的关税,为期3年此次贸易战,除了关税外,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等也出现在美国的贸易限制措施中不过,美国的行为遭到各国反制,作为报复,欧盟随即决定对进口钢材征收最高达26%的关税,同时进行进口配额制度。

同时,和其他7国向WTO申诉2003年,小布什政府宣布取消上述保护性关税,此轮贸易战才画上句号四、 没有参与的第三方成了受益者19世纪晚期,美国与加拿大陷入了贸易保护主义对峙1897年,美国出台丁利关税法(Dingley Tariff),对此,加拿大大幅提高关税予以报复。

双方的贸易战带来一个意外的赢家:因对美商品出口大跌,加拿大转而与当时的大英帝国培育密切的贸易关系,在美加双方均为此蒙受损失的时候,第三者意外成了美加贸易战的受益者(资料来源于网络)此次中美贸易战,不知道最终结局会如何。

让我们拭目以待也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