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随感

不看后悔耀点100(耀点100哪去了)

提起女鞋企业,我们通常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有着一代鞋王之称的达芙妮,然而曾家喻户晓的达芙妮却在这几年淡出人们的视线。

不看后悔耀点100(耀点100哪去了)

 

提起女鞋企业,我们通常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有着一代鞋王之称的达芙妮,然而曾家喻户晓的达芙妮却在这几年淡出人们的视线而曾经风头不及的百丽、大东鞋业则奋起直追,占领市场,其市值远超达芙妮据达芙妮2019年发布的公告显示,全年内集团净关闭2395家门店。

曾“门店满街”的达芙妮最近4年,关闭门店数超4000家另外,根据达芙妮发布的财报显示:2019年集团经营亏损10.19亿港元如今,达芙妮的市值已从巅峰期的189亿元跳水至2.04亿港元,跌幅高达99%,市值仅剩巅峰时期的1%。

曾经占据中国女鞋市场近20%的市场份额的中国第一的女鞋品牌达芙妮,如今遭遇着大规模关闭门店的困境

被麻痹的危机感达芙妮境况是由多种原因综合导致而成,其中毫无危机感的盲目、急速扩张是达芙妮犯的第一个错误在早期的门店销售的经营模式,给达芙妮带来了巨额的盈利在这样的刺激下,张文仪决定迅速扩张,巅峰时时期全国共有6757家达芙妮门店。

然而,被前期高额盈利而麻痹了危机感的达芙妮,在扩大门店规模的时间里,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女鞋的款式设计与上新因为同期,国外诸多快时尚品牌开始进驻中国市场,当对手品牌快速上新时,达芙妮仍然停留在漫长的设计中。

如此,达芙妮的鞋子在出售时已经落伍,难以卖出。当年年售出5000万双女鞋的成绩不再,取而代之的则是仓库中堆放得满满的无法售出的过季鞋。

巨额的租金,员工的工资,开发新款的成本等问题出现,为了实现资金周转,达芙妮只能通过折扣的方式来售出积压的存货曾经走国产高端女鞋路线的达芙妮,被迫走向了中低端女鞋的道路可惜中低端女鞋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不高,她们以价格为朝向而非品牌,当其他价格更低、款式更时尚的品牌出现时,这批消费者也随之流失。

延迟踏入的电商之路达芙妮犯的第二个错误,那就是对线上市场的重视度不足。随着时代的发展,线上的电商销售开始占据市场。许多传统企业纷纷将重心由门店销售转向电商,可达芙妮却没有。

2015年的双十一当天,达芙妮的线上成交额为1000万,这样的成交额足以振奋人心但张文仪似乎并未把此放在心上,于是这线下实体门店销售转型为电商销售大好时机,就这样错过了为何达芙妮没有踏入电商之路?是因为张文仪早有打算,达芙妮在这一时期投资了三千万于耀点100,希望借这个平台来打开自己独特的线上销售路线。

所谓的耀点100,是一种只管售卖,不问库存的销售模式然而最终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巨额投资就这样打了水漂 等到达芙妮再次把目光转向天猫、京东等电商时,市场格局已经发生巨变曾经不比达芙妮的品牌,例如百丽、大东及时抓住了市场机遇,在电商占据了一席之地。

因此,达芙妮更难打入电商市场了

2015年,达芙妮亏损3.79亿港币,门店关闭量超过新开量805家到19年,亏损10.12亿,关店2395家四年过去,达芙妮的处境更艰难了失败的“轻资产”自救举措达芙妮犯的第三个错误,则是不合理的“轻资产”转型。

在连续亏损多年之后,张文仪决定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2019年张文仪在制定达芙妮发展战略时,选择了采取“轻资产”的自救措施

于是达芙妮在2019年的经营中,用比以往减少加盟商比例,将大部分直营实体店转变为合伙人制度或加盟制与此同时,继续推进新形象的达芙妮实体店铺在购物中心的开设,以此迎合客户口味不过,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合伙人制度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而且达芙妮自身的情况也并不明朗,所以这样的自救措施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效,亏损比以往更大了,关闭的店铺数量也达到了历年之最。

据达芙妮发布了2019年财报中显示,期内营业额同比下滑48%至21.26亿港元;经营亏损同比增加30%,扩大至10.19亿港元达芙妮的自救举措,失败了经过这些年惨痛的亏损下来,恐怕如今的达芙妮不能再承受新挫伤了。

在现今这样瞬息万变的时代中,企业应该保持危机感,要在时代和市场的变化中不断地调整战略,提高线上销售的重视度,合理分析境况,慎重转型同时也要尽量从大局出发,做好全面的准备来应对风险,吸取教训,不再走达芙妮的老路。

只有全心全意对待市场,才能够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由财料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