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随感

万万没想到上游客户(上游客户是买方还是卖方)

作者:Lyodi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655687/answer/122039540来源:知乎

万万没想到上游客户(上游客户是买方还是卖方)

 

作者:Lyodi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655687/answer/122039540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理(factoring)这个名词是个舶来品“买方保理”、“卖方保理”这两个名词,就目前我所见的国外文献中,尚未看到这种说法大约这两个词也是国内发明创造的吧(我只在民生银行的海外网站上看到过 Seller / Buyer Factoring 这个说法)。

但在双保理业务中,依据保理商的角色分工,是有“卖方保理商(出口保理商)”和“买方保理商(进口保理商)”这一对概念的从保理四大核心服务上看,在双保理中的分工情况一般是:卖方保理商(出口保理商)分户账管理:必然承担,并要将账务变动情况通知买方保理商,并对其做应收账款的再转让收款:是间接,通过买方保理商执行的承保信用风险:一般不由其提供此服务资金融通:可能提供此服务。

买方保理商(进口保理商)分户账管理:听卖方保理商指示,与买方对账等收款:直接执行承保信用风险:一般由其提供(但往往转移给信用保险公司)资金融通:可能提供此服务附一个完整的双保理交易结构:

前面有答主提到,保理协议都是与卖方签署的,尽管保理业务可能会作出有利于买方的安排,但保理仍主要是对卖方的服务这是正确的但我不认为“买方/卖方保理”是从业务发起方向进行定义的(或者说我觉得这一对概念有点多余)。

因为另外有“反向保理”(Reverse Factoring)这个国外也使用的定义描述了由买方主导发起的保理业务编辑于 2016-09-21​赞同 30​​12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更多回答

Alex Tian保理专业律师,每两周一篇保理专业文章13 人赞同了该回答不知道是否理解题主的意思,从概念上,买方保理业务和卖方保理业务的区别在于发起保理的主体是买方还是卖方不过保理业务以应收账款转让为核心,即便是买方保理项下,签订保理业务的主体仍为买方保理的供应商与保理商之间订立。

这种分类的逻辑在于二者与保理公司联络,发起保理业务的目的不同,买方保理业务是核心买家向保理公司发起保理业务,联络保理公司为其供应链上供应商提供保理业务服务,目的在于满足供应链企业更多需求,提升供应链粘性。

卖方保理融资业务卖方主动联系保理公司为自身谋求应收账款融资从法律关系角度,这两种保理业务由于合同订立的主体并无区别,法律关系是一致的但从风控角度,买方保理较卖方保理而言,更多围绕某个特定核心买家进行尽调,以该买方资信情况作为尽调重点。

实践中,有的保理公司开展买方保理时,还会给核心买方安排一个整体的融资额度,其供应链上供应商申请保理融资业务时,共同分割该保理融资额度而卖方保理较买方保理而言,对保理申请人自身的资信情况更为关注在实践中的部分暗保理业务中,很多保理公司还将应收账款反转让作为保理业务的主要回款形式。

^_^从银行业务人员层面上来讲,买方保理和卖方保理,最大的区别就是:买方保理是授信给买方额度,卖方保理是授信给卖方额度,但是最终都是由买方还钱保理业务通常是重点审查买方公司的实力,也通常是买方公司较为强势,对上游(卖方)的付款存在拖延,但最终风险可控。

至于做买方保理业务还是做卖方保理业务的决定标准在于…………你跟买方公司比较熟还是卖方公司比较熟当然最关键的还是买方实力要强,因为最终还钱的都是买方互融云保理业务管理系统是根据多种类保理业务管理需求,针对保理业务的流程结合互联网金融而开发的一套计算机软件管理系统。

产品结合网站客户端、 第三方支付管理、后台ERP系统三个管理版块以实现保理业务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互融云保理业务管理系统能够实现保理业务操作电子化,提高业务 效率,实现保理业务的准入、审核、审批、企业信息,风险控制、额度管理,再保理申请等全流程控制。

对供应商、核心企业资料进行全方面的管理,可 以对供应商,核心企业进行多维度授信,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减少公司坏账率还有完善的贷后设计,包括监管,展期处理,提前还款,到期结算,贷款 回购,贷款不良处理,逾期催收等,满足全方位的保理业务场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