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随感

不要告诉别人山东博物馆(山东博物馆牌匾图片)

随着国民整体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吐槽山东博物馆的牌匾题字,纷纷要求换掉牌匾。山东博物馆的牌匾题字,采用了郭

不要告诉别人山东博物馆(山东博物馆牌匾图片)

 

随着国民整体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吐槽山东博物馆的牌匾题字,纷纷要求换掉牌匾。

山东博物馆的牌匾题字,采用了郭沫若先生的草书,潦草难认,看起来像“山东烤肉饭”大型建筑物的匾额,一般宜用楷书(包括隶、魏碑体)或行书,易于辨识,而且牌匾上的字体设计,要与博物馆的整体风格和谐统一普通人,没有经过专门研究和训练,是不大认识草字的,有句老话就说:草字出了格,神仙认不得。

而且草书有着识别性极强的个人风格,缺乏严肃感和庄重感

山东博物馆题字的由来郭沫若先生是上世纪中国文化界的权威而且他专攻行草,在楷书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山东博物馆匾额上的五个大字,并不是郭沫若先生为山东博物馆题匾而作的1959年,郭沫若先生给山东省博物馆写了封小信,以资鼓励,希望山东博物馆可以蓬勃发展。

不过在这封信中,郭沫若先生可能是兴趣大发,就用草书写了信

山东博物馆,从郭沫若先生的信中,抠出"山东博物馆"五个大字本意是借用郭老的名气,却南辕北辙,反而有些俗气如果山东博物馆专门请郭沫若先生题写馆名,他绝对不会用草书,也绝对不会那样率意地书写例如,郭沫若先生为故宫博物院的题字,融合了魏碑、楷书、行书等多种书体的特点,洒脱奔放。

原信是传统竖排形式,现在用成横排,自然会产生违和感博物馆是面向大众的,必须让大众易于辨识,而且必须庄重、严肃、正规根据时代的需要,人们更换牌匾是很正常的事情比如,“中国银行”四字原为孙中山先生题写,后来中国银行董事长南汉宸先生,为了统一各地的体例、格式,亲自邀请郭沫若先生题字,这才有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中国银行"几个大字。

郭沫若所题的“中国银行”四字极富变化,粗笔不臃肿,坚实如柱,细笔不柔弱,刚劲似铁,飞白恰到好处,字字精到,有大气磅礴、力重千钧之势,实为郭沫若先生题字中的精品把郭沫若先生题诗落款中的率意之书,作为本应严肃的博物馆匾额题字,完全不是郭老的本意,也是对郭老的不尊重。

朋友们觉得有道理吗?欢迎留言!(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