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满干货伍子胥(伍子胥简介)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句话在大家一定并不陌生,在古代多用于形容聪明,博学之人,说到这句话,你们会最先想到谁?大家会想到:姜子牙,诸葛亮,刘伯温等等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句话在大家一定并不陌生,在古代多用于形容聪明,博学之人,说到这句话,你们会最先想到谁?大家会想到:姜子牙,诸葛亮,刘伯温等等,但是你们知道这句话最早说的是谁吗?咱们一起往下看!
根据《敦煌变文章·伍子胥变文》记载:“吴国贤臣伍子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经武律,以立其身。”说的是吴国的伍子胥,学识广博,无所不知。
伍子胥:名员(一作芸),字子胥,楚国人(今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 ),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以封于申,也称申胥一生之中有三大成就:一、修筑姑苏吴国封地在 姑苏古地图 江东太湖流域(今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地区),都城前期位于梅里,后期位于吴(今苏州)。
伍子胥在吴中之地“相土尝水,象天法地” ,充分考察了地理和水文条件,认为太湖东岸的丘陵和平原之间:西面有湖泊、丘陵为屏障,不利于楚国进军,且能为筑城提供大量石料;吴中平原沃野、鱼米之乡,正是绝佳的大后方。
伍子胥构筑了周长47里的大城和周长10里的内城姑苏古城
二、水利建设伍子胥率众开挖了历史上第一条人工运河——胥江。胥江的出现,既避 免了吴地的水患,又便利了当地的漕运和灌溉,对当地百姓的生计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三、军事成就吴王阖闾在夺取政权之后,也有向外扩张、与他国争霸的野心。伍子胥利用吴王的这一野心,一步一步地把阖闾引向富国强兵、扩军备战,寻机向外扩张的道路。帮助阖闾,夫差完成统一大业。
关于伍子胥一生三大成就,无一不是证明了伍子胥上至天文呢,下知地理,胥江和姑苏古城现在依旧存在,军事方面,奠定了吴国在春秋时期的重要地位今天的分享到这儿就结束了,对于他的一生你们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点赞收藏!。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没想到醉翁亭记(醉翁亭记原文朗读)
醉翁亭记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音频: 00:00 / 04:27 朗读:石姝丽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
-
这样也行?两小儿辩日(两小儿辩日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两小儿辩日》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创作的一篇散文。两小儿辩日——朝代:先秦作者:列御寇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 万万没想到贾生(贾生原文及翻译)
- 居然可以这样沁园春·雪(沁园春·雪朗诵完整版)
- 干货分享赠刘景文(赠刘景文 古诗)
- 奔走相告赠刘景文(赠刘景文 古诗)
- 怎么可以错过先入为主(先入为主的心理学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