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疯狂了2023江苏高考状元(2023江苏高考状元第一名无缘清北)
“最惨状元”的说法,虽然也是一番好意,但却是建立在对规则的误解之上,对白湘菱和其他考生来说都不公平。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文 | 熊丙奇高考成绩放榜后,江苏“高考
“最惨状元”的说法,虽然也是一番好意,但却是建立在对规则的误解之上,对白湘菱和其他考生来说都不公平。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文 | 熊丙奇高考成绩放榜后,江苏“高考文科第一名”白湘菱因为选修科目B+无缘报考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等名校,引发舆论持续关注当然,也有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兰州大学、湖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校向她抛出“橄榄枝”,但不是给其破格,而是因为她的等级符合学校要求。
此事之所以持续引发关注,主要还是源于“状元不能上清北”这样一个看起来很矛盾的现实但如果纠结这个问题,恐怕是对江苏的高考政策还有一定的误解首先,白湘菱的语数外成绩的确优秀,但一味炒作她的“状元身份”,恐怕并不准确。
从2008年起,江苏推出3+2模式,当时宣称实行“三位一体”改革,把统一测试成绩、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录取而具体实施,统一测试的语数外3门计分,满分480分,作为高考的投档分,2门选测科目计等级,由高校自主提出等级要求。
如此设计的目的,也是为了减轻学生负担,选测科目不再每分必究,并让学生自主选择,同时给高校一定的自主权从2008年起,这一模式就伴随着一些争议语数外三门算投档分,让学校、家庭以及舆论均把语数外第一名就视为“状元”,但实际上,高考不只是考三门,而是五门。
等级虽然没有分数那么直观,但也是整体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在各省的录取看的都是总成绩,不能说专门选出语数外,搞一个单独的排名但由于按投档分划一本线、二本线,很多学校特别重视语数外科目,而不太重视两门选测科目。
对大部分学生来说,这一模式问题并不大,但对于有一门偏科的学生来说,这一模式可能就是“灾难”,比如,语数外三门第一,两门选测科目出现一门B,或者C,就很多学校均不能报考北大、清华等校提出的等级要求是AA以上。
在江苏实行3+2模式第一年,出现不少考生因有一门选测等级是C,连二本都不能报考的情况,当年二本的报考要求是2B当年南京大学也曾对一名地级市语数外第一名,但有一门选测等级为B+的学生进行过破格,但破格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配合改革推进,毕竟那时是改革的第一年,学生并不适应。
经过12年改革后,江苏考生其实已经适应了这一规则白同学和其老师、家长,都很清楚,由于等级原因,不能报考北大、清华等校而显然,北大、清华等校也不可能破格,因为等级要求已经执行了10多年了,尊重规则才是最大的公平。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其实,简单来说,对于语数外第一名、两门选测等级只有AB+的理解,纳入总分模式,就是三门考得很好,两门不理想,总分并不特别突出倘若因为语数外三科成绩特别好就破格,那么不仅不够公平,还会引发更严重的偏科倾向,背离了高考的初衷。
不过,今年是江苏3+2模式的最后一年,明年将实行3+1+2模式,总分变回750分3+1+2模式将改变把语数外三门第一称为“状元”的矛盾处境,让总成绩更加直观,少一些类似的误会总而言之,高考改革永远都在进行时,很难“一劳永逸”。
但在这其中,尊重规则、维护公平却是社会的共识白湘菱没有因为选修科目B+而影响高考发挥,现在也收获了足够的“选择自由”比起网友们的“不解”,白湘菱和其家人的心态显然更加平和,也对规则表示理解和尊重那些称她为“最惨状元”的说法,虽然也是一番好意,但却是建立在对规则的误解之上,对白湘菱和其他考生来说,都不公平。
而对社会来说,从这些比较特殊的事例中,去不断深化对公平的理解,进一步为高考改革奠定事实基础,让高考不断向着兼顾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的方向无限接近,此番讨论便能延展出积极的意义来□熊丙奇(教育学者)编辑:孟然 校对:吴兴发。
举报/反馈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真没想到2023江苏高考状元(2023江苏高考状元第一名无缘清北)
江苏的难,是闻名全国的,不过好在2023年江苏已经采用了新高考1卷,整体难度这块与其它几个新高考1卷省份基本持平。…
-
难以置信医科大学排名(中国医科大学排名)
11月20日下午,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了《2020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和《2020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2020年…
- 速看医科大学排名(中国医科大学排名)
- 怎么可以错过浙江高考志愿填报(浙江高考志愿填报时间2023)
- 太疯狂了浙江高考志愿填报(浙江高考志愿填报时间2023)
- 学到了最吃香的三个师范专业(最吃香的三个师范专业男生)
- 学到了吗吉林省高考分数线2023年公布(高考分数线2023年吉林省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