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随感

这都可以?束发之年(束发之年是什么意思)

中国古人对于年龄的称谓,除了用数字表达之外,还会经常采用其它名称来代替,这些名称即形象又有趣。有的以不同年龄段外表变化特征命名,有的取自古人所著

这都可以?束发之年(束发之年是什么意思)

 

中国古人对于年龄的称谓,除了用数字表达之外,还会经常采用其它名称来代替,这些名称即形象又有趣有的以不同年龄段外表变化特征命名,有的取自古人所著的书籍典故,有的是世袭前人的惯称直到现在,我们在阅读文章过程中,仍然还会经常出现“而立”、“不惑”“花甲”这些名词。

如果遇到“采梅之年”、“还历之年”等等,这样生僻的年龄代称,这就令人匪夷所思,不知所云了今天收集一部分有趣称谓,稍加备注,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罗列出来供您阅读赤 子:刚出生赤为红色,刚出生婴儿的体色汤饼之期:3天。

婴儿出生第3天以汤饼为主食,设宴庆贺襁 褓:1岁之前襁褓是指包裹婴儿的小被子牙牙之年1岁之前婴儿不会说声发出的声音垂髫之年:3-7岁髫是古代儿童头上婴儿的的短发龀龆之年:7岁龀龆指的是儿脱去乳齿,长出恒牙的阶段。

黄口之年:9岁以前黄口本指雏鸟的嘴借指儿幼学之年:10岁古时求学的年龄外傅之年:10岁外傅就是到外地求学之总角之年:10-14岁古代儿童将头发扎两个结,很像羊角,故称总角金钗之年:12岁源自南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后来特指女孩12岁豆蔻年华(女):13-16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后来比喻未成年少女舞勺之年(男):14-15岁舞蹈是一种舞蹈,这个年龄要为“家、国”出力束发之年(男):15岁到了这个年龄要把“总角”打开,在头顶上束发为髻。

及笄之年(女):15岁“笄”是簪子,及笄是打开“总角”梳妆打扮,到了结婚的年龄志学之年:15岁志学的意思是立志于学习出自《论语·为政篇》岁舞象之年:15-20岁舞象是表达战斗的舞蹈,表示这个年龄可以上战场打仗了。

碧玉之年(女):16岁古人把这个年龄段的女子比喻“小家碧玉”,故称碧玉之年破瓜之年(女):16岁把瓜分为两个弱冠之年(男):20岁把头发盘成发髻,然后再戴上帽子,这就是中国式“成年礼”“弱”代表开始,帽子称作“冠”,这就是“弱冠之年”。

桃李之年(女):20岁桃李比喻美貌源自徐渭《又启严公》:“誓将收桑榆之效,以毋贻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摽梅之年(女):20岁摽梅是指梅子成熟后落下来的样子,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龄花信之年(女):24岁。

花信本意是指花期,对应着二十四节气, 借指女子到了成年期半老徐娘(女):30岁左右源自南朝梁元帝妃子徐昭佩,30岁风韵犹存古人寿命短,30岁左右已过“半世”,后人以“徐娘半老”来形容中年妇女而立之年(男):30岁。

意思是自立,后为三十岁的代称,源自《论语》不惑之年(男):40岁,不迷惑、不糊涂之意知天命:50岁命中注定就是全力以赴做事,不需要在意结果如果艾服之年:50岁艾服是把膝盖的布去掉,一种象征性处罚出自《礼记》五十曰艾。

耆之年:60岁耆字是古人对60岁特定别称,源自《礼记·曲礼》六十曰耆花甲之年:60岁取自于古代纪年历,天干与地支相匹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耳顺之年:60岁指六十岁应该听别人的话,源自《论语》:“六十而耳顺。

”还历之年:61岁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古稀之年:70岁源自于杜甫:“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多依此诗,称70岁为“古稀之年”从心之年:70岁。

“七十而从心所欲”,这句话源于《论语》,后人渐称70岁为“从心之年”悬车之年:70岁古代官员70岁退休,把专用车辆挂起来之意杖国之年:70岁七十可以拄拐杖在都城、国都内行走源自《礼记·王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

”米寿:88岁“米”字拆开来是“八十八”白寿:99岁,“百”字少一横为白字耄耋之年:80-90岁耄耋特指词语,没有其它意义鲐背之年:90岁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期颐之年:100岁期是索取之意,颐代表养。

表达已不能劳作,造孝子尽养源自《礼记》:“百年曰期颐”茶寿:108岁“茶”字的草字头为双“十”,而中间的“人”可以看做为“八”;底部的“木”即“十”和“八”,相加即“十八”中部和底部连在一起构成“八十八”,再加上部分的“二十”,一共就是“一百零八”,故称茶寿。

花甲重开:120岁。一个花甲为60年,重开一次便是120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