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眼桥(九眼桥几年前惊天动地的事)深度揭秘
也许与古桥林立的江浙比起来,四川古桥的数目不见得多,但其种类却涵盖了平梁桥、石拱桥、石墩子桥、溜索、悬臂桥、铁索桥、廊桥诸多类别,丰富程度堪称中
也许与古桥林立的江浙比起来,四川古桥的数目不见得多,但其种类却涵盖了平梁桥、石拱桥、石墩子桥、溜索、悬臂桥、铁索桥、廊桥诸多类别,丰富程度堪称中国古桥的博物馆无论是秉承蜀地古风,还是源自移民故里,四川的古桥兼容并蓄,或惊险刺激,或朴实憨厚,或小家碧玉,把四川的那山那水那人描摹得风情万种,婀娜多姿。
成都篇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成都,过去河流横贯,沟渠众多,曾有着“长似江南好风,画船往来碧波中”的水乡风貌蜿蜒的河流催生了风情万种的桥梁清末时,全城有近200座桥梁,卧龙桥、双凤桥、陆萧桥、莲花桥、赛锦桥、双灵桥、柳荫桥……这些古桥诗意地横卧在水上,为这座流溢着书卷气的成都古城平添了几许风雅。
如今的城区,河少了,桥也就渐渐没了,留存下来的,或是翻修的新桥,或是寿终正寝空余的街名可纵然如此,那些桥后的故事却将老成都的风韵保留至今万福桥万福桥位于人民北路的府河之上,曾是一座木结构的廊桥,桥头有一座刻着“万福来朝”匾额的牌坊。
这座桥对于成都人的意义是非凡的一来过去迎娶新媳妇的时候,人们都要把花轿抬到这里来走一遭,以取吉祥之意;二来大名鼎鼎的“陈麻婆豆腐”就是在这儿开店经营,将美誉“流”向大江南北的解放前夕,老万福桥被洪水冲毁。
后来新建了人民北路大桥取代了古老的万福桥,也称为万福桥
北门大桥古名:大安桥、清远桥、迎恩桥北门大桥横跨府河,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一座三洞石拱桥,桥下不远处有红砂石铺砌的十八级梯级,人称十八梯汛期一至,十八梯上总是挤满了观看水势的市民,相互询问:“十八梯的水涨到好多梯了?”老成都人都爱在那里冲水游泳,享受排洪渠下浪花拍打身体的欢喜。
东门大桥古名:长春桥、濯锦桥横跨府河下游之上的东门大桥,如今是一座平桥,但在清乾隆年间,东门大桥是拱形,有三个桥洞老成都东门的码头数量最多,每年春天放眼望去,河里飘满了木材,十分壮观南门大桥古名:万里桥、长星桥、星桥、笃泉桥。
位于成都南大街、浆洗街交界处的南门大桥横跨南河,原本是一座石桥,它是蜀守李冰修建的七桥之一,也是诸葛亮出师必过的桥梁,在唐代还是“酒吧一条街”!三国时,诸葛亮在此送别出使东吴的费祎时说了一句“万里之行,始于此也”,这座桥因而得名万里桥。
安顺廊桥古名:虹桥在合江亭处,从北而来的府河和自西而来的南河交汇一处,合称锦江,继续南流位于这交汇处的安顺廊桥,飞檐翘脚、曲栏回廊,历史悠久曾经的安顺桥被洪水冲毁,几经修建才得以恢复其大致原貌九眼桥古名:洪济桥、锁江桥
提起九眼桥,想到的应该是酒吧,是这个城市最奔放与闹腾的一角,但是你想不到的是,这里在古时却走的是文艺范儿九眼桥自古建有水码头,不仅是古人送别之所,也是无数江南才子上访成都的上岸地,郭沫若来蓉求学也不例外。
修建于明朝的九眼桥因有九个桥洞而得名,曾是成都城区最大的桥梁后来,原来很拱的桥面被改缓,老桥之侧又新增了一座新桥
十二桥位于城西通惠门西郊河之上的十二桥修建于1913—1915年间,桥的附近曾经是一片菜畦成行、田畴无垠的农家景色,颇有诗境成都人本着谦虚的态度,认为此处可以平分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夜”的一半风光,因而得名十二桥。
起初的十二桥是一座木桥,经过廊桥、石墩桥的重重改造,百年沧桑的十二桥,见证着岁月的荏苒变迁
望仙桥&遇仙桥&送仙桥横跨南河的望仙桥位于青羊横街,1961年因妨碍泄洪被拆除,如今的新桥是1997年参照老南门大桥重建而成北面桥头上立着的三根红砂石柱,原本应有七根,成北斗七星之数走在如今终日宁静的桥下,遥想旧地《清明上河图》般繁华热闹的时光,别有滋味。
遇仙桥位于青羊正街与琴台路的交汇处,又名迎仙桥,西郊河水经桥洞下奔泻而过,立即与锦江百花潭相汇合。起初的遇仙桥是拱洞平面石桥,如今已经和路面浑然一体,唯有桥头路边上的散花楼还依稀透着丝丝古意。
小小的送仙桥位于青羊上街,横跨小小的摸底河。西南地区最大的古玩艺术城正位于桥侧,让这座桥也成为三座仙桥中最为人熟悉的一座。
这是颇有意思的三座仙桥,将三桥所在位置连线,可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而青羊宫的山门正好位于三角形的垂足之上,精巧设计的背后隐藏着神秘的风水玄机更有意思的是三桥背后的那段传说相传每到太上老君生日(农历二月十五)这一天,他本人都会在青羊宫内举行盛大的派对活动——庙会,各方神仙都会前来相聚。
凡间的神仙迷们也就齐聚于望仙桥上,恭迎各路神仙的大驾光临,直到神仙们腾云驾雾从迎仙桥上缓步走进庙里,开完party兴尽而去,人们便又在送仙桥上久久相送,任激动难已的情绪笼罩着挥散不去
洗面桥从一座桥变成如今的一个地名,洗面桥亘古不变的,大概是它背后的三国故事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冬,关羽身首异处,刘备只能将关羽的衣冠迎回成都,在城南建立衣冠庙表示纪念每次刘备带人到衣冠庙祭拜都会在衣冠庙前的小河下马洗去脸上的风尘,以示对亡者的尊敬,洗面桥由此得名。
如今桥、河均已不在,而这个地名却因为沾染了帝王气息而至今保持着鲜活的气息
青石桥因采用岷山青石筑造而得名的青石桥,在宋代是我国官方木版刻书的发祥、集散地,如今却早已名存实亡这里是保路运动中的同志军进攻督院的出发地气吞山河的保路运动吹响了清王朝灭亡的进军号,有多少先烈从这座桥头走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平安桥平安桥曾经是御河上七座古桥中最富传奇色彩的一座,当年的御河沿河商肆繁盛,货物随处起卸,繁华似锦。如今河、桥不在,建于1897年的成都最大一个天主教堂成为这里的标志性建筑。
磨子桥现在横跨一环路的磨子桥,也不是最初的磨子桥。曾经的桥因有水磨而得名,桥上精致有趣的浮雕包括石碾、石磨盘、石磨棒、卖豆花的挑担、热腾腾的豆浆缸,栩栩如生,隐隐漫出豆腐脑的香味。
驷马桥古名:升仙桥位于成都北边的驷马桥,别看它貌不惊人,却与成都西汉时期一位风流才子有着不解之缘,他就是一代赋圣司马相如据说当年司马相如身怀壮志从成都前往京城长安一展抱负的时候,途经此桥毅然在桥柱上题句:“不乘驷马高车,不复过此桥!”等到他被委以重任,返回成都出使西南夷的时候,果然乘着驷马高车重过此桥,印证了自己的豪言壮语。
四川其它地区篇四川多古镇,古镇多古桥这些流动着风韵、盛装着故事的古桥,记录历史,见证变化,承载未来,成为一道独具魅力的风景线上里古桥说到四川的桥,不得不想到雅安的上里古镇在陇西河的环绕下,上里的桥很多,隐约有些江南水乡的韵致。
但与江南的风雅凝重不同,上里的古桥在山野中透着一股格外清新的气息其中最有名的是清乾隆年间的一座单孔大跨度石拱桥——二仙桥藤蔓绕桥,苍翠的古桥蕴含着几分仙气登桥瞭望,合围在古镇外的山头正好构成了十八罗汉拜观音的吉相。
入口的三座石板桥平行排列,相隔不远,看似多余,实则是根据枯水期和洪水期的水位设计而成,可以说是早期的“立交桥”如今,时间的变迁把这种功能性的石板桥变得颇有魅力从繁华的古镇街头走进后院,山野的溪水刚好漫过石板,临水泻碧,声景动人,错落的民居倒影在清澈的河水里,水的清秀,桥的古意,全在这水墨画般的上里了。
都江堰安澜桥古名:珠浦桥、评事桥、伏龙渡坐落在都江堰二王庙山脚下的安澜桥,横跨内江和外江的分水处,是我国著名的古桥之一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私塾先生何先德夫妇倡议修建竹索桥,以木板面,旁设扶栏,两岸行人可以安渡狂澜,因此名为“安澜桥”;百姓为纪念何氏夫妇,又称之为“夫妻桥”。
现在这座摇荡的古桥是靠长长的铁索连接起来漫步桥上,西望岷江穿山咆哮而来,东望灌渠纵横,都江堰工程的概貌一目了然
安县姊妹桥古名:双木桥、高桥、五福桥坐落于安县晓坝镇五福村老脚岩下的姊妹桥,横跨于晓茶河之上,因双桥首尾相依,形同姊妹,故人称姊妹桥始建于明朝初年的姊妹桥,不同于一般在拱桥上建造的廊桥,而建于梁桥之上整座桥的结构沿用川西民居建筑方法,全是穿榫连接而成的木质结构,不见一钉一铆,承载力之大,在其他地方很少见到。
四周群山环抱、幽谷叠翠,双桥间隔于河心的树石之上,自成一画,秀绝沫野
安县太平桥绵阳安县雎水镇,有一座修建于清代嘉庆时期的巨型单孔弧形大拱桥,曲流轻佻,宛若飞虹,名叫太平桥在每年的“春社日”(农历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周边的八乡四邻便扶老携幼,潮水般地涌来做一件事——“踩桥”。
“踩桥”最初的目的是属于爱情的,桥为男,水为女,虹霓相依,男女相从少男少女们登上石桥,眉目传情,正好了却了“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相思之苦而后来,中老年人祈神福佑,年轻父母为小孩拜干爹干妈,桥的意义在这乡间演绎得越发丰富起来。
泸州龙脑桥位于泸州泸县西北大田场九曲溪上的泸县龙脑桥,建于明代洪武年间,长五十四米,有桥墩十四座古桥的特别之处在于中部的八个桥墩上雕有栩栩如生的四龙、二麒麟、一象、一狮,昂首傲视,古朴持重四龙口中都衔有一颗约30公斤的“宝珠”,完全镂空,可用手拨动。
风起时,龙鼻还能发出响声,正如“龙啸九天”整座桥既未用榫卯衔接,也未用粘接物填缝,全靠各构件相互垒砌承托,是我国古代桥梁的罕见之作在人迹稀少的山野之中能有这么一座精致脱俗、灵气十足的石雕桥,不得不让人叹为观止。
平乐古桥在西南丝绸之路西出成都第一站的平乐古镇,白沫江进入古镇前在黄金堰一分为三按传统风水说法,河流进古镇后的出口称为下水口,水象征财富,要防止财气外流,需在下水口设桥或塔将其锁住建于清同治时期的乐善桥正是风水意义上的镇桥。
桥分七孔,总长120米,是四川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石拱桥,称为“邛南第一桥”红砂石的桥身、船型朝向上游的桥墩,再加上江边的百年古榕树,碧水萦绕,鸥鸟出没,古桥流水间是一副悠然绝尘的边城画卷
泸定桥提到泸定桥,大家都不会陌生红军当年那场惊天动地的“飞夺泸定桥”,让这座横跨甘孜州泸定县城大渡河上的古铁索桥名扬中外这座建成于清代的古铁索桥,主体由13根铁索和东西桥台组成,每根铁索铁环相扣,每根铁链重1300—1800公斤,结构奇特、奇险雄姿。
桥西岸石碑横额上镌刻的“一统山河”四个大字,默默述说着清朝皇帝的雄心“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冰冷的铁索则追忆着长征途中视死如归的铮铮硬汉
波日桥这座始建于清朝、由藏族建筑大师唐通吉布设计而成的波日桥,位于甘孜州新龙县乐安乡境内,是目前甘孜州保存完好的最大跨径的藏式悬挑结构伸臂桥峡谷深涧、江水湍急的雅砻江上,粗犷的圆弧桥拱、整齐美观的桥台、木榫完美契合的桥身与江水交相辉映,美景浑然天成。
有着“康巴第一桥”、“桥梁史上的奇迹”美誉的波日桥,没有用一颗钉、一块铁,每一结合部全部用木楔连接,神秘的雪域文化弥漫在这鬼斧神工的“飞桥”上,挥之不散
龙华凉桥龙华古镇位于宜宾屏山县,三国时诸葛亮南征孟获,曾亲率大军从这一带进入凉山、云南龙华廊桥,龙华人称作龙华凉桥,桥长约50米,宽约5米,外观颇似侗族风雨廊桥,廊檐亭阁,风姿绰约,既勇武坚强又不失纤丽轻柔,为这遗世边城更增加了几分风情与浪漫。
江油合益桥在江油市二郎庙镇青林口,有一座建于清代的石拱廊桥,起初叫做“合益桥”,1935年,红军路过此地建立苏维埃政权,一位女战士英雄就义,赋予了这座古桥新的历史意义,这座桥因而也叫做“红军桥”桥上有很多刻着红军语录的石碑,“婚姻自由”、“坚决反帝抗日”、“拥护红军”,这些朴实无华的标语,是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最好的纪念品。
除此之外,四川还有都江堰南桥,达州通川桥、花桥,万源铁索桥,华蓥五星桥以及岷江上游的“溜索”等等古桥,散布在四川的山沟河沿间多少财富的通达,情缘的注定和终点的遥想,都在这些古桥上的聚合离别中绽放出别样的美丽。
欢迎关注最成都微信订阅号:zuichengd ←←长按复制到微信搜索框内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独山(独山玉是什么玉种)难以置信
镇平玉雕发布是由镇平县玉管委主办的媒体平台,权威发布镇平玉文化产业行业资讯,传播玉知识,弘扬玉文化。…
-
山西省图书馆(山西省图书馆招聘最新公告)越早知道越好
太原市图书馆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滨河西路,是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全民阅读示范基地,是国家地市级一级图书馆。…
- 埃德蒙顿(埃德蒙顿时间)学到了
- 塔山(塔山风景区)快来看
- 龙庆峡(龙庆峡门票预约)快来看
- 米仓山旅游景区(米仓山旅游景区游览线路图)干货满满
- 大悲寺(大悲寺为什么被国家封)硬核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