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杂谈

尤太忠(尤太忠将军旧居)不看后悔

他们都成为大军区的首长,惊人的是,他们三位加在一起,居然当过六个大军区的首长,就此而论,完全可以与开国上将中的“三杨”相媲美了。

尤太忠(尤太忠将军旧居)不看后悔

 

王近山是一位带有遗憾的名将虽然名满天下,战功赫赫,却只是一位普通的开国中将王近山能打仗,那真不是虚的看看他带出来的兵,至今第十二集团军依然是一支王牌军,捍卫祖国的东大门建国后,王近山虽然成就不大,可是他带出的三剑客,后来却都成为国之柱石,中流砥柱。

他们都成为大军区的首长,惊人的是,他们三位加在一起,居然当过六个大军区的首长,就此而论,完全可以与开国上将中的“三杨”相媲美了那么,王近山手下的三剑客都是谁呢?那是在解放战争时期,王近山担任刘邓大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的时候,手下有三位旅长,分别是第十六旅旅长尤太忠、第十七旅旅长李德生和第十八旅旅长肖永银。

当时的纵队没有师级主管,纵队下面就是旅,这三个旅成为第六纵队的骨架,也是王近山股肱第六纵队打了很多恶仗,全靠了三位能征惯战的旅长三位旅长,每一位都是勇冠三军,都有王近山好勇斗狠死战不退的作战风格,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以并称为三剑客。

剑者,亮剑也,钢刃也,刀锋也后来,第六纵队改编成第十二军,王近山当了军长,三位旅长中的两位李德生和尤太忠改任师长,肖永银升任副军长

(尤太忠上将)一、尤太忠尤太忠是河南光山人,我去过他的故居,砖桥乡尤岗村尤太忠的故居正好位于村口第一家,右侧环水,整洁明丽,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尤太忠出生的时候,家境非常贫寒,他的父亲因为生病没有钱医治,在尤太忠10岁那年撒手人寰。

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母亲只好把尤太忠的姐姐卖给人家当童养媳尤太忠有一个很不幸的童年,他给地主老财家放牛,却还动辄遭到地主老财们的毒打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当时的尤太忠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孩子,他也懂得还手有一天,他暴打了地主家的儿子。

这可闯下了大祸,他是一个没有父亲的孩子,没有人替他做主,即便是父亲还在,也不敢得罪地主啊怎么办?第二天天还没有亮,尤太忠就离家参加了红军,最开始在儿童团,然后参加光山县游击大队,游击大队后来被改编成光山县独立团。

1932年,尤太忠所在的部队被改编成红四方面军的一个团,这一年年底,红四方面军离开了鄂豫皖苏区,进入四川,重新开辟根据地第二年,尤太忠当上了司号员司号员虽然不是一线战斗人员,却也是一项十分危险的工作,尤太忠表现勇敢,受到了领导的表扬。

(尤太忠将军故居)1934年,尤太忠升任通讯班班长、排长1935年,尤太忠改任连政治指导员1936年,尤太忠升任营代理教导员在红四方面军艰苦转战、浴血长征的路上,尤太忠一步一个脚印,慢慢从基层升了上来抗战爆发,尤太忠所在的红三十一军被改编成386旅,他在772团当连政治指导员,王近山是这个团的副团长,从那时候开始,尤太忠就已经成为王近山的部下了。

1942年,尤太忠升任团长抗日战争胜利,尤太忠先是担任第十七旅副旅长,然后改任第十六旅副旅长,在1947年升任第十六旅旅长1949年,尤太忠担任第三十四师师长新中国成立后,他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尤太忠被授开国少将军衔。

那一年,他只有37岁正是年富力强1960年,尤太忠担任第二十七军副军长,第二十七军由原来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改编而成的,是许世友的老部队,隶属于许世友领导的南京军区尤太忠成为许世友的部下两年后,尤太忠升任第二十七军军长。

许世友称尤太忠统领的第二十七军是一支拖不垮打不烂的光荣部队,总能完成军区交办的艰巨任务1970年,尤太忠担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主管战备从军长到大军区副司令员,当然是升迁了那一年,尤太忠52岁上任之后,尤太忠就带着人跑遍了燕山山脉、太行山山脉、内蒙古草原戈壁等,一一考察战备情况。

为了应对北方局势,尤太忠还兼任内蒙古军区司令员他较好地解决了内蒙古铁路运输问题,受到了中央的表扬1980年,62岁的尤太忠调任成都军区司令员,从祖国北方,来到了大西南1982年,尤太忠改任广州军区司令员,来到祖国的最南方,继续为国戍边。

每到一地,尤太忠都坚持到最一线考察,是一位难得的良将我在尤太忠故居里参观,看到很多他到边防一线考察的真实照片1988年,尤太忠授上将

(李德生上将)二、李德生李德生是河南新县人,李德生是王近山最为钟爱的爱将李德生小时候的经历和尤太忠非常相似,他也是家境贫寒,10岁就去学裁缝所不同的,李德生是经常被师傅和师母毒打,被打得遍体鳞伤李德生一怒之下跑回了家,为了生计,换了工作,给一位本家叔叔放牛,可是婶婶对他也不好,经常不让他吃饭。

尤太忠10岁丧父,李德生10岁丧母,12岁参加了童子团,并担任团长1930年,14岁的李德生正式参加红军,当时红四方面军还没有成立呢尤太忠的革命起点是司号员,李德生则从传令兵开始干起,因为他们参军时的年龄都太小,不宜参加一线战斗。

到红军长征时期,李德生升任班长抗日战争爆发,李德生在陈锡联领导的769团当排长解放战争爆发,李德生在陈锡联领导的第三纵队当团长1946年,李德生调任第六纵队第十七旅旅长,成为王近山的部下刀劈三关解放襄阳,鏖战上甘岭,李德生成为王近山关键时刻最倚重的杀手锏。

1955年,李德生被授开国少将,那一年,他39岁,担任了第十二军军长当时轰动一时的“郭兴福教学法”就是从第十二军推广开来的,郭兴福最初是由李德生发现的1967年,李德生担任安徽省军区司令员,第二年兼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这是一个大军区副职,当时的军区司令员是许世友

(李德生)李德生在安徽的工作受到了毛主席的关注在一次中央全会上,当周总理念到李德生的名字时,毛主席打断了他,问道:“哪个叫李德生?”李德生当即站了起来毛主席问了他一个问题,李德生如实回答有人可能要问了,李德生是鏖战上甘岭的名将,难道毛主席不认识他吗?开国少将有1000多位,毛主席日理万机,哪能全认识啊?1969年,在另一次中央全会上,毛主席再次点了李德生的名字,说让我再看看李德生同志,李德生当即站了起来,再次回答了毛主席的问题。

1971年,李德生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在全国来说,这应该是最有分量的一个大军区司令员了,肩负着保卫首都安全的重任李德生也是第一位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的开国少将毛主席非常关心李德生的成长,让他多读书,读《红楼梦》、《读史方舆纪要》、《通鉴纪事本末》等。

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李德生虽然到北京军区任职的时间不长,却也参与了对调,改任沈阳军区司令员毛主席当时还很幽默地对李德生说,别的军区司令员都任职很久了,你刚到北京军区不久,是“陪绑的”,李德生活到九十九,上帝请你喝烧酒。

毛主席的语言何等精确,李德生后来虽然没有活到99岁,却以96岁高龄逝世1988年,李德生授上将前后算来,李德生当过三个大军区的首长,一个副职,两个正职这和尤太忠的经历非常相似,尤太忠也是当过三个大军区的首长,一个副职,两个正职。

(肖永银少将)三、肖永银最后一位是肖永银肖永银是河南新县箭厂河乡肖家湾人,他们村一共走出了4位开国将军,一个村出了4位开国将军,真是牛啊无比光荣!肖永银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肖永银也是十几岁就参加了童子团,和尤太忠、李德生稍微有点不同的是,肖永银有一个革命烈士的父亲,他的父亲在村委会为党工作,不幸因为苏区的“肃反”被错误杀害了。

父亲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成了肖永银永远的痛直到建国后的1980年,肖永银才收到父亲的平反文件那一刻,他泪流满面父亲死了,肖永银也受到歧视,童子团也不要他了,1930年,13岁的肖永银参加红军他的革命起点和尤太忠很像,都是吹号,所不同的,肖永银吹号从13岁一直吹到了18岁。

吹了整整5年这天,肖永银找到红三十军军长程世才,说他不愿意再吹号了,请求给军长当警卫员程世才就把他调任警卫排长肖永银可是一位了不起的警卫排长红四方面军长征结束后,组建了西路军,肖永银仍然担任警卫排长,西路军失利,肖永银保护徐向前成功突围而出。

(前排左一为肖永银,左三为王近山)抗日战争爆发,肖永银经过学习,调到陈锡联担任旅长的385旅当了一名营长,从此奔赴在敌后抗日战场百团大战之后,肖永银升任副团长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内战一触即发,肖永银调任第六纵队第十八旅旅长,也成为王近山的部下。

1955年,肖永银被授开国少将三剑客中,肖永银后来的成就最低,却也在三个大军区当首长第一个也是南京军区,肖永银在南京军区任职比较长,担任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是许世友最倚重的副手别人进许世友的家门,都需要事前通报,只有肖永银可以24小时随时出入许世友的家门。

可见许世友对肖永银的器重和信任1975年,肖永银改任成都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当时的司令员是秦基伟中将到1978年,肖永银改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当时的武汉军区司令员是杨得志上将从北到南,从东北到西南,从东南到中部,北京军区,沈阳军区,南京军区,成都军区,广州军区,武汉军区,你看,三剑客加在一起,是不是当了六个大军区的首长?部下成就如此之大,在开国将军中并不多见。

王近山虽然成就不大,部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应该感到非常欣慰吧【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

本公众号只用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