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散文杂谈

以德治国(以德治国是什么意思)越早知道越好

网上有议——说以德治国是一种靠不住的选择,比方说,大秦帝国靠法家的强硬组织横扫六国,而回头看,春秋战国一个个被灭的诸侯国,是因为延续了周朝德治传

以德治国(以德治国是什么意思)越早知道越好

 

网上有议——说以德治国是一种靠不住的选择,比方说,大秦帝国靠法家的强硬组织横扫六国,而回头看,春秋战国一个个被灭的诸侯国,是因为延续了周朝德治传统,未能有效调整;诸葛亮倡导德治对蜀国军事没什么帮助,蜀国在其死后人才青黄不接,不久灭国;大宋朝与大明朝都是德治基础,在如狼似虎的强敌入侵时缺乏抵抗能力;大清朝延续了中国德治传统,在西方坚船利炮中无招架之功……传统中国朝代在历史节点上的无力似乎都与倡导以德治国有关。

事实是否如此呢?今天我们就来剖解一下“德治”的秘密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德?什么叫做德治?答案恐怕会和很多人通常的理解大相径庭德,就是得,是得到,确切说,叫做利益的获得利益的获得就叫做德吗?不能这样简单解释,但,这是看懂“德”这个字真相的出发点。

德在中华文化中受到重视,是有源流的这个源流要上溯至商朝我在此强调,要探寻中华文明的秘密,就要从商朝读起,大体读到周便了然了商朝发生了什么事?发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财富大聚集在我们今人看来,从原始社会走来,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一直过着衣不足以御寒,食不足以果腹的日子,生活十分艰难,遑论社会财富?。

但是,这一点在商朝被颠覆了商朝有了商业活动,有了强大的军事力量,由此为自己积累了空前的巨大财富——粮食被放在钜桥;钱与财宝被放在鹿台;铸造全世界最奢侈的青铜器;搜集王者使用的美玉;粮食吃不了便用来开池酿酒;。

肉吃不了便成片成片地挂在树林里晾制腊肉;美女(避免敏感,以下删去)……

这些事情,仅仅有一样都算是社会极其富裕的标志,而商朝是十全大补,一样不少,即使今天我们看出土文物,都会被这个朝代的奢靡所震撼,可以想见,这些东西当时对周围部族是何等的刺激!太刺激了!然后发生了什么?周部族联合其他部族,对商发动了联合攻击,这就是著名的武王伐纣。

武王伐纣,实际上就是一场仇富引发的抢劫纣王何罪?太有钱了!太有钱了,过奢靡的生活是不对的,由此,纣王被永远钉在了耻辱柱上,成为历朝历代帝王的反面教材商朝如此强大,如此拥有巨额的财富,竟然顷刻间就灭亡了,什么原因?。

推翻商朝的周人有自己的答案他们认为,问题就出在巨量的财富上——商人失德啥意思?就是说,商人搜刮天下财富为己所用,只有自己得到了,天下人没有分得,由此受到了天下人的反对商人没有正确处理得(德)的问题,毛病就在这里。

那么,与商人相比,周人是怎么做的呢?历史是这么记载的——当周武王率领各部族,即所谓诸侯联军,冲进商纣王的宫殿,看见了其中的玉器,他就问:这是谁的玉?然后自己回答,这是诸侯的玉,把玉分给了诸侯;看见了女人,就问:这是谁的女人;然后自己回答,这是诸侯的女人,把女人分给了诸侯。

之后,发巨桥之粟,散鹿台之财,把商的财富散给众人这样带来什么结果呢?周获得了有德的名声什么叫有德?就是不独自占有,而是能够有一种利益分配方案,让更多的人满意,这种处理得到(财富或利益)的方式,就叫做有德。

有德就是利益共享,利益均沾,利益让大多数人满意反过来,无德就是自己占有,不顾他人这个道理明白了,那么,以德治国这件事也就一清二楚了以德治国就是确定一种利益分配方式,让利益获得有秩序可循,大家都能从中公平受益。

什么秩序可以保证这一点呢?周朝由此出发,设计了一个极为庞大复杂的体系工程,即以周天子为核心的礼仪社会制度,也就是后来历朝历代追随仿效的中华帝国模式这个模式,就是首先确立一个绝对至高权力者,也就是君,或者叫君主、君王、君父,都是一回事,这个绝对权力者决定、组织整个社会的利益分配。

有了绝对领导,下面就是国家管理层了国家管理层负责把君主的利益分配落实,进入管理层的这些人就是君子,也就是君的儿子为什么管理层选择君子呢?因为在这个以德治国的体系中,管理层必须是有德之人,也就是懂得利益社会共享,即社会公益的人,愿意维护这个秩序,这样的人才能成为君子,维护德治的整个社会分配体系。

所以,这个制度一开始是举荐制,从下面推荐上来有德之人君子下面,就是君子的儿子——平民百姓,他们视君子,也就是官员为父母,父母官嘛!这样论起来,君主就是平民百姓的爷爷,平民百姓就是君主的孙子这个制度,家国一体,在家庭层面,利益分配体系与国家类似,由此形成所谓家国制度。

从上到下,确立起稳定的、井井有条的利益分配结构,就是以德治国这样的国家体系,和国家强弱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大家承认这种治德体系,遵守这个体系的规则,不代表没有力量我最愿意举的例子,就是当下最热的话题之一:抗美援朝。

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对抗全世界最强大的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和我们上面谈到的体系有关系吗?我认为有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唱的是什么?唱的就是家国抗美援朝的口号是什么:保家卫国。

同样也是家国情怀。这种体制与思维方式,是可以孕育出全球最强大的战斗力。中国人,传统意识的中国人是有最强战斗力的。有德的中国人是有最强战斗力的。这就是所谓仁者无敌。

如果从利益分配体系来分析德治的基础,那么,王朝建立之初,都是历朝历代最好的时候为什么?因为新帝王取得天下,对这个利益分配体系梳理得最清楚,也最大限度地向公众受让利益因为得很清楚,所以,这样的时代,平时我们所说的道德也最清明。

但是,随着帝王更迭,这种情况就逐渐改变了,帝王受让的利益越来越少,管理层贪占也越来越多,社会公众的利益被剥夺,直至一无所有,愤而反抗愤而反抗的底色,一定是君主失德我们开篇提到的一些所谓以德治国的虚弱例子,其实是以德治国被破坏之后的结果。

开国初的利益秩序,也就是有德,是如何被破坏的呢?我们在历史上总结得很到位,但凡评书谈到这个问题,或者演戏演到这个问题,都会有很清晰的答案——昏君加奸臣因为在以德治国的体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君主,社会要想秩序维护得好,必须是这个领头人,这个绝对权力者,这个老板,够水平,有能力,有眼光,有见识,是所谓有道明君,也就是路走得对。

一旦老板不行,社会利益分配马上就出问题因为老板不行,管理层用人就会出问题,本来只有用君子来管理才能正常运转的体系,变成一群小人上窜下跳,那不乱了套嘛!啥叫小人?小人本来是归君子管的,是君子下面的人,属于君子的儿子范畴,也就是君主孙子的范畴。

但是,这个小人不甘当孙子,他就装孙子,好像很能遵守德治社会的规则,很有儿子的样子,就被提拔到儿子的位置,也就是君子的位置他装成君子的样子,做孙子的事(达不到儿子的标准的事),严重扰乱了全社会的利益分配像这种情况,君主为了自己的江山社稷,应该管,可是,如果这个君主昏聩,根本看不明白,就会放纵,任小人泛滥。

昏君嘛,搞不清商纣王故事背后的逻辑关系是什么,只管自己为所欲为,成为新的商纣王而不自知这其实是旧的帝王社会的死穴帝王社会的好坏,就取决于君主的能力,但是君主只有第一任是竞争出来的,此后的帝王为世袭,最多也就是宫斗的范围,一代比一代暗弱。

虽然暗弱,但他却拥有绝对权力,因此随即发生的事情,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上梁越歪,下梁就更歪,直到社会这座大厦风雨飘摇比方说,立国之初,君主会设计自己与管理层拿走30%的利益,70%留给公众,随着帝王更迭,宫廷与管理层不断侵占公众利益,可能就反过来了,拿走70%,只留30%给公众。

这就有些危险了,再发展下去,上层吸金可能达到90%,下层只有10%,这10%在下面再一分配,就有大量的底层活不下去了到了这个时候,国力衰微,政治腐败,君主无能,小人当道,国家机器与社会秩序崩盘,此时,外头什么威胁过来,都是致命的。

像满洲入关的时候,那支队伍才多大力量呀,可是大明朝早就腐烂得差不多了,表现出来,就是全无还手之力所以,我们通常看到的失败,不是以德治国的失败,恰恰是以德治国秩序被破坏所导致的失败换个角度说,德这件事,被破坏是很危险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