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害(陷害罪怎么判)难以置信
“ 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01—立案标准
“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01—立案标准 根据《刑法》第243条的规定,行为人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应当立案 本
罪是情节犯,行为人实施诬告陷害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予以立案侦查所谓情节严重,是指捏造的犯罪事实情节严重的,诬告陷害的手段恶劣的,严重影响司法机关正常工作等情形对于未达到“情节严重”的标准,不构成犯罪的,不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应当。
根据具体情节,分别给予行政处罚、纪律处分或者批评教育02—定罪标准1.本罪的构成 (1)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话动侵犯的对象,即诬告的对象可能是任何人,但必须是特定的个人如果只是笼统地。
捏造并谎报某种犯罪事实,,而没有明示具体犯罪人是谁,则不能构成本罪应当注意,诬告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犯罪的,仍然构成诬告陷害罪这是因为司法机关虽然最终不会对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科处刑罚,但会错误导致对他们开展侦查从而使其卷人刑事诉讼,侵犯了这类人的人身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犯罪事实,作虚假告发的行为首先,要有捏造犯罪事实的行为因为只有捏造犯罪的事实,才有可能使被诬陷者遭到刑事追究如果捏造的不是犯罪事实,可能属于诽谤行为,但不可能构成诬告陷害罪其次,要有虚假告发的行为。
如果没有进行告发,行为人陷害的目的就无法实现,则不能构成诬告陷害罪捏造犯罪事实并作虚假告发共同组成诬告的内容,而诬告是陷害的前提条件,没有诬告的前因,就不可能产生陷害的结果告发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书面的、有口头的、有署名的、有匿名的;可以向司法机关告发,也可以向有关单位或者有关人员告发。
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关键在于它可以导致被害人受到错误的刑事追究至于被诬陷者实际上是否受到刑事处罚,不影响犯罪的构成,只是作为量刑的一个情节 (3)主体是一般主体只要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都可成为本罪的主体。
但是,如果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诬告陷害他人的,应当从重处罚 (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具有诬陷他人使其受刑事追究的目的犯罪动机可能是发泄私愤,挟嫌报复,或者邀功请赏、嫉贤妒能,或者栽赃陷害、嫁祸于人等。
无论动机如何,均不影响犯罪的成立2.罪与非罪的界限不是有意陷害,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能认定为犯罪,更不能认定为诬告陷害罪区分诬告陷害罪与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界限,关键就在于查明行为人是否具有诬陷的目的及是否具有捏造犯罪事实。
主要应从所控告的事实内容、告发的背景及原因、告发者与被告者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合调查、分析和判断3.本罪与报复陷害罪的界限两者都有陷害他人的故意,不同之处在于:(1)犯罪主体不同报复陷害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诬告陷害罪的主体则是一般主体。
(2)犯罪手段不同报复陷害罪必须以利用职务、滥用职权为先决条件,而诬告陷害罪不要求利用职权(3)陷害的对象不同报复陷害罪的受害人只限于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这四种人,而诬告陷害罪的受害人可以是任何公民。
02—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第243条第1款、第2款的规定,犯诬告陷害罪,应分别不同情况处理:(1)诬告陷害他人,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2)诬告陷害他人,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3)国家工作人员犯本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 标签:
- 编辑:李松一
- 相关文章
-
陷害(陷害罪怎么判)真没想到
《刑法》第二百五十四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
-
喜的笔顺(鼓的笔顺)学到了吗
温馨提示:点上方 \x26amp;quot;幼儿园管理\x26amp;quot; 免费订阅!好多孩子写字会有倒笔顺的现象,不管是刚学写字还是已经读到了小…
- 喜的笔顺(鼓的笔顺)不要告诉别人
- 掟(掟粤语什么意思)新鲜出炉
- 掟(掟粤语什么意思)墙裂推荐
- 烂醉如泥的泥是什么意思(凿壁偷光的主人公是谁)居然可以这样
- 撒泼(撒泼打滚的女人心理)难以置信